把中国象棋引入初中体育教学的可行性探讨
2012-08-15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建陵中学江苏宿迁223600
□ 赵 波(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建陵中学 江苏 宿迁 223600)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人们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日益增长,使教育的内涵在深度和广度上不断地延伸和拓展,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联合下发的教体艺司[2001]7号文件中提出了积极推动“围棋、国际象棋、象棋”三项棋类活动在学校的开展,使学校的德、智、体教育更加形象化、艺术化、多样化。特别是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后,抓特色建设,创特色学校,成了热门话题。如何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种教育教学资源,围绕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开展特色教育,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优秀品德,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水平,便成为学校探索的重要课题。
笔者任教中学是一所有着50多年办学历史的老校,现有52个班级,在校学生3000多人,在县内初中教学中起着排头兵的作用,开发校本课程,办特色学校是学校的一贯追求。象棋在我县有雄厚的群众基础,水平在全市领先,把象棋引人体育课堂教学有很大的可行性。08年暑假笔者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决定把中国象棋作为校本课程列入体育课教学,并进行可行性研究。
1、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校初一至初三学生,为了在面上普及与提高,把象棋活动从课外引到课内,把中国象棋课设置在课程中,每周初一至初三3个年级开设一节象棋课,以起到普及的作用,每个班级成立班级代表队,年级组成年级代表队,学校成立校代表队。年级每周组织一次班级间的比赛,学校每月组织一次年级间比赛,校代表队每月组织一次校间或与社会团体的比赛。学校每月邀请一次社会有影响棋手来学校交流与讲座。培训课程组人员、任课教师、使象棋课的任职老师具备较好的专业知识与执教水平。在广泛征求校内外象棋界有较大影响力的人士意见基础上,切合学校课程实际,形成象棋系列校本教材,挖掘、编写校本课程。同时,编排好校本课程程序。
研究方法为问卷调查法和观察方法。1、发放问卷调查表:向每一名学生发放问卷调查表,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认真统计汇总,了解学生对象棋的兴趣、爱好程度、掌握情况、建议与要求。2、向广大学生家长发放意见回馈表,向其详尽介绍学校开设象棋课程的目的与功用,以此取得广大家长的支持与参与。3、观察法:通过观察学生参与象棋课程,并联系其在其他基本课程中的思维与品德的变化,以便更加详尽的完善象棋课程。
2、结果与分析
通过研究、探索学校开展棋类教学的有效途径,处理好学校棋类活动与文化课教学的关系,使其在功能上互相促进、相辅相成、形成良性循环。
为学校开展好象棋课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从教科研的高度出发研究制定出符合本校实际的校本教材、研究学校课程的设置等具体内容。
研究学校以棋为媒,为加强学生的思想德育工作开辟一条新路.通过象棋课程研究,形成鲜明的特色文化教育。
3、营造氛围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创造一个教育人的环境,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校园环境具有“桃李不言”的特点,它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审美的培养,情操的陶冶,情感的激发和身心的发展。为了切实将象棋课程作为校本课程融入到学校基础教育体系中,让大家在潜移默化中去接受去喜欢。我们在校园环境上大做文章,在校园许多显目地方摆放大型石棋盘、棋子,公共走廊展示象棋名人名言,设置象棋教学活动室和象棋文化室,展示历代象棋名人及学校开展象棋活动成果。通过墙报和宣传栏,制作图文并茂的版面,不仅有长期的固定栏目,还有“每月一局”,“每月棋讯”,“棋与人生”等栏目。同时利用学校现代化教学设施,如利用电子屏幕及时发布最新象棋活动信息,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感受到象棋文化的内涵,让校园处处充满棋的灵气,建构棋韵校园,让学生感知棋魂的存在,营造了一个富含象棋特色的智慧文化,突显象棋的人文价值,成为弘扬优秀民族传统的良好载体。
4、实施
4.1、为了在面上普及,把象棋活动从课外引到课内,把中国象棋课设置在学校基础教育课程中,每周初一至初三3个年级开设一节象棋课,以起到普及的作用,每个班级成立班级代表队。
4.2、象棋师资队伍培养的研究。培训课程组人员,任课教师,使任象棋课的教师师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执教水平。
4.3、形成象棋系列校本教材。挖掘、编写校本课程。我校有几位在县内外象棋界有一定知名度的教师,他们曾经在市、区象棋竞赛中多次摘金夺银,这为我们开展象棋特色教学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通过3年多的不断实施与探索,一套象棋校本课程体系已初显端倪。它在不断吸引着广大学生参与其中的同时,在广大教师中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在不断起着开发锻炼学生智力的同时,也在不断将中国象棋中蕴涵的优秀中华文明传统美德在潜移默化中陶冶了广师生的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