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体育课程改革的理性思考
2012-08-15张利强西安体育学院研究生部陕西西安710068
□ 张利强 常 静(西安体育学院研究生部 陕西 西安 710068)
中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其任务是为国家培养劳动后备力量,并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新生。
1 、中学体育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1.1 、正确理解教学理念,转变教学观念
在我国学校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体现的相当充分,同时也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学习的能动性。为此,作为学校体育教育者应努力领会贯彻实施新《纲要》的精神,正确理解教育理念,转变教学观念,彻底冲破旧的教育枷锁,从中解放出来,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出发。
1.2 、课程内容的泛华,教学形式多样化
新的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以确立体育课程的目标管理体系为主体,国家有统一、具体的目标,没有规定具体的体育课程内容。但由于对“健康第一”的体育教学目标的误导;学校对学生运动安全的过分考虑等原因,导致在实施上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问题,从而使学校体育的教学内容、教学评价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校、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不断降低难度、降低运动量。
1.3 、创新教学方法,组织管理不能混乱
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体育教育工作者发现,教学的组织与管理好坏是决定教学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学的组织与管理显得尤为重要,然而我们的体育教师在教学组织与管理方面还存有很多的不足,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存在着创新的契机。因此,体育教学不仅需要创新而且还要管理好每一个细节。
1.4 、教师主导地位淡化,学生运动技能学习弱化
学校体育改革中,就应从教材、教学到评价过程中对运动技术、技能的淡化。学习和掌握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既是学生体育课程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学生体育课程学习的重要目标之一,同时也是实现体育课程学习其他目标的重要载体。对运动技术、技能的弱化无疑等于自毁体育作为一门学科的基础,无疑等同于进一步降低体育教师的期望地位
1.5 、体育教学资源开发形式化
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一时成了体育课改研究热点。依据体育校本课程教材资源开发的价值界说和理念,把体育教材资源教材化的开发方向大体上划分为生活化、游戏化、简易化、项目化、综合化和运动处方。
1.6 、创建评估机制,不能过于单一教学评价
用统一标准的体能和运动技能的竞技体育评价体系来评价学生体育课的成绩。过分强调运动技术、技能的重要性,忽略体育教育评价目标的多维性、评价内容多元性、评价方法综合性、评价主体多源性等特征。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影响了体育课程学习评价的发展性功能。
2 、体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2.1 、正确理解“健康”概念,做到终身体育
在全面实现课程目标的同时,更要根据教育对象“体能素质持续下降”的客观事实,突出重点,实现“发展体能”的首要目标。学校体育的功能不仅限于在学校期间身体健康状态得到改善,更重要的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终身体育观念将逐步得到认同,学生在未来发展中将处在何种环境和条件、进行何种类型的运动,都取决于创新意识的良好培养。学生将来不能总是机械地再现教师所教的动作,也不可能按照教师所传授的有限的几个运动技术去解决将来可能遇到的各种运动问题。
2.2 、合理借鉴、结合实际,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在“借鉴”的关系上应该以“鉴”为主以“借”为辅,用中国的办法解决中国的问题。只有通过批判性的吸收,与国内的传统和实践基础相结合,以本土化的方式理清这一范畴的各种概念,并赋予新的内涵后,才能形成本土化的体育课程理论,以指导本国的体育课程实践。改革并非是对“原有”的完全否定,而应是对原有中合理的、正确的东西进行保持,做到扬长避短。体育课改一定要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创新要以继承为基础,继承应以创新为方向,只有创新才能摆正新体育课程与传统体育课程的关系。
2.3 、加强教师培训工作,树立真确的学校体育观念
加强教师培训工作是推行体育课程改革的关键,政府部门应该多举行一些有关课改的培训进修,让广大体育教师关注自己知识的更新和文化品位的提升,主动学习新课程标准,认真理解新课程标准的精髓,把理论付之于实践。需要全社会齐心协力,树立科学发展体育教育观,加快传统的应试教育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念转变。
3 、结论
体育新课程的改革一定做好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改革,要发挥人的能动性,教学方法上创新的同时,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改革课程不仅注重知识传授的影响,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要成为学会学习、学习健体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1]毛振明.深化学校体育课程改革要正确对待运动技能教学[J].中国学校体育,2004,6(3):8.
[2]夏峰.要正确解读《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J].中国学校体育,2006,7(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