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人才柔性流动机理分析
2012-08-15李长源谭艳华
李长源 谭艳华
(铜陵学院,安徽 铜陵 244000)
2010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国函[2010]5号),从而开启了安徽崛起新篇章,皖江城市带必将依托自身优势和政策扶持,成为承接我国新一轮产业转移的重点区域。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发展重点为装备制造业、原材料产业、轻纺产业、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本文将在皖江城市带现有人才资源基础上展开研究,探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下称“示范区”)人才支持体系建设。
人才柔性流动,是指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打破国籍、地域、户籍、身份等对人才流动的制约,形成与人才资源开发配置市场化、社会化、全球化趋势相适应的,政府引导、市场调节、智力流动、来去自由的人才流动方式。人才柔性流动制度是对我国现有人才流动制度的变通,是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人才流动制度的形成过程。
一、人才柔性流动相关理论建构
(一)人力资本理论[1]
所谓人力资本是指通过教育、培训、保健、劳动力迁移、就业信息等获得的凝结在劳动者身上的技能、学识、健康状况和水平的总和。人力资本理论创始人西奥多·舒尔茨在《论人力资本投资》中提出人力资本形成具体包括教育投资、医疗保健投资和劳动迁移投资等几个方面,人力资本投资对一个国家摆脱贫困起到关键作用。人力资源的流动对于流入地和单位来说会带来更多的收益。因此,皖江城市带内各地应积极制定相应政策来加大对人才资源的吸引力。
(二)勒温的场论和普莱斯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勒温的场论认为,一个人所创造的绩效不仅与能力和素质有关,而且还与其所处环境有着密切关系,如果一个人处于不良环境中,如专业不对口,人际关系恶劣等,其智慧可能就难以发挥,也就难取得应有的绩效。由此可见,个人对环境改变往往无能为力,只有离开环境,流动到适合自己的环境中去。
而美国著名学者普莱斯通过研究得出,决定员工流出的主要因素有:工资水平、融合性、基础交流、正规交流以及企业的集权化。其中前四种因素与员工流出呈现正相关性,而企业的集权与员工流出呈现负相关性。
根据勒温的场论和普莱斯的理论,人才流动不是无规律可循,皖江城市带各地应从各自的实际情况出发,创造一个能够留得住人才的环境。
(三)人才集聚理论[2]
人才集聚是人才流动过程中的一种特殊行为,它是指人才由于受某种因素影响,从各个不同的区域流向某一特定区域的过程。根据人才集聚的主要影响因素,人才集聚的模式主要可以分为:资源优势依傍型人才集聚;产业集聚推动型人才集聚;政府扶持型人才集聚。人才聚集带来许多优势效应,如规模效应、知识溢出效应、信息共享效应、创新效应、集体学习效应和激励效应等。正是由于人才集聚效应给各个地方及企业带来了许多优势,各个区域越来越重视人才集聚环境的建设,而人才集聚的动因则成为重要的政策指引。
根据人才集聚理论,皖江城市带各地应充分发挥本区域资源优势、承接产业转移优势以及国家和地方政策支持的优势,制定出助推皖江城市带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的人才政策。
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人才资源现状
当今世界各国各地都把人才资源作为本地区发展的关键因素,并制定了相应的人才发展战略,我国各地区也均把抢占人才高地放在重要位置。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同样离不开各种人才资源支持。为此,准确把握本区域内人才资源现状就成了科学制定人才政策的前提。
(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人才结构和人才分布情况
目前,示范区内每10万人拥有人才①资源平均仅为5142人,从专业技术人才占就业人口比重来看,示范区内人才资源相对较丰富的芜湖是为11.56%,铜陵市为11.55%。据统计数据显示,区域内人才结构和人才分布极不均衡。尽管合肥市集中了安徽省大多数博士,科技人员,但是合肥市在汽车、装备制造、新材料、电气化工、橡胶轮胎、电子信息、生物制药、食品加工等八大支柱产业方面的人才却十分短缺。而芜湖市的专业技术人才主要集中在比较传统的机械加工、电子电器等行业,且知识结构老化。而该市众多新兴行业如汽车及零部件制造、新材料、生物制药等方面专业技术人才相对紧缺。马鞍山市在专用汽车及汽车零部件领域中工程师和技师缺少比例为53%,造纸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人才短缺为50%,精细化工相关专业技术人才短缺比例为66%。皖江城市带内其他各地也都存在着人才结构不合理,人才短缺等普遍现象。
(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人才资金投入情况
目前,示范区内仅有少数地方政府和部门设立了人才专项资金,但一般额度都不大。且对技能人才培养没有专项经费投入。培养技能人才所需要的先进教学仪器,实验实训设备不足,不能对人才起到有效的激励作用。如从2005年起,铜陵市每年200万元人才开发专项资金主要用于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和奖励,并规定人才专项资金与财政支出同比增长。2009年,铜陵市《关于加强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铜办 [2009]47号)明确提出,引进的科技领军人才,给予60万元住房补助;引进高新技术人才给予40万元住房补助;专业骨干人才给予20万元住房补助。另外,引进的具有研究员,教授等正高级职称人才,每月补助3000元;具有副高级职称的每月补助2500元;博士每月补助2000元。
(三)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人才管理现状
皖江城市带各地在人才的引进、培训、评价等管理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虽然各地都意识到人才对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但在实际人才管理中却没有形成完整的政策。首先,各地市内部在人才管理方面呈现出多头管理,即组织部、人才办、人事部门、科技部门等都在或多或少地行使人才管理职能。这就使得各地人才管理显得十分混乱。其次,“示范区”内部缺少统一的人才流动、培训以及评价机制。这就严重影响到示范区内部各地人才合理有序流动。
三、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人才资源需求分析
随着示范区建设的不断发展,装备制造业、原材料产业、轻纺产业、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等六大支柱对人才需求也不断增加,如,铜陵市人才中长期发展规划(2010-2020年)分析了该市未来人才发展需求,到2020年,该市人才需求总量将达到16.7万人,其中经济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主要为铜精深加工1830人、新能源1000人、新材料930人、节能环保477人、金融财会人才2650人等;社会发展重点领域主要在教育7150人、医疗卫生4320人等。另外,据国家发改委地区司与安徽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合作课题成果《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研究》显示,示范区在下面几类人才有广泛需求空间:1.具有较强开放意识、善于谋划和推进区域合作的党政人才;2.熟悉国家和地区产业政策,具有产业工作经验和高度工作热忱的专业人才;3.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能够正确诊断并解决示范区内细分产业相关问题的业务专家;具有专门技术、精通服务业务流程的现代服务人才。但示范区现有人才资源很难满足上述需求。[3]
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人才柔性流动机理
随着人才资源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各地纷纷出台了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一系列政策。而作为国内第一个关于产业转移的国家级示范区建设也必将有相应的人才政策,为“示范区”发展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持。本研究将着眼于人才柔性流动的相关机理展开研究,探讨适合“示范区”发展需要的人才流动模式。
(一)“示范区”人才柔性流动的必要性
1.现有人才管理体制阻碍人才的合理流动
“示范区”涉及59个县(市区),跨区域人才流动没有一个畅通的机制。该区域内人才流动机制方面存在许多问题:首先,区域内各地人才管理各自为政,缺乏统一的人才流动政策。区域内人才管理机构有组织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等,各地职能部门在人才管理上不能有效协调,往往各自出台政策,均希望能够留住人才,很少鼓励人才跨区域流动,这与尚未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有着直接关系。目前,“示范区”内尚未建立基本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其次,收入分配体制上存在“大锅饭”现象,收入与学历、职称、工龄等因素挂钩。没有能与个人能力、贡献和工作实绩挂钩。其三,激励机制上,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未能很好地参与分配。上述这些严重影响人才合理流动。另外,由于计划经济时期的就业制度和户籍制度很好地参与分配。另外,由于计划经济时期的就业制度和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等严重影响了示范区人才资源的合理流动。
2.“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对人才需求
“示范区”内现有人才资源很难满足承接产业转移对人才的需求,且现行的人才流动机制也严重影响区域内人才的引进。随着装备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原材料产业、现代服务业、轻纺产业以及现代农业六大产业平台建设的开展,大量人才资源需求日益彰显,而本区域现有人才资源存量明显不能满足,于是各地纷纷出台了人才引进政策。如,《铜陵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该市将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现代服务业等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1.47万人;在教育、政法、宣传等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专门人才1.48万人。
3.“示范区”人口数量大、增加快,但人才资源增加速度慢
示范区59个县(市、区)土地面积7.6万平方公里,人口3058万人,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5818亿元,分别占全省的54%、45%和66%。从近些年示范区在业人员年均增长和人口自然增长年均水平看,在业人员年均增长高于国内人口平均自然增长率。由于同期投入到人力资源开发和培训的资金有限,因此,这种人力资源过快增长影响了示范区人才资源的增长。示范区人口文盲率平均高达10.94%,每10万人拥有人才仅为5142人。
4.示范区人才聚集比较优势不明显
当今社会,要想吸引一流人才,必须要有吸引人才的各种环境载体,如工作环境和产业环境等。为此,我国各地也纷纷打造人才引进的载体工程。2007年,南京高新区与南京工业大学签订“海内外领军人才计划”,围绕领军人才创新创业需求,优化配套资本、学科等资源,提供政府、园区、学校、金融机构“四合一”。支持机构创新、创业、创优新载体。另外,长春、西安、苏州等地也均出台了人才引进政策,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同为中部地区山西出台的人才引进政策力度相比较而言更大,如对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给予一次性生活补助100万元,同时每人可以从专项资金中获得不少于40万元经费资助,用于开展科研和生产经营活动,同时还为海外人才提供落户、医疗、保险、子女就学等周到服务。相比之下,“示范区”的人才引进力度不够,比较优势不明显。为了建设示范区人才资源,区内以培养大型企业中高层经营管理人员和中型企业、高科技企业等高层经营管理人员为重点的“皖星工程”;支持示范区职业教育发展的“蓝星工程”;支持示范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人才发展的“撷英工程”等。
(二)“示范区”人才柔性流动的可能性
1.区域内交通条件明显改善,为人才流动提供便利
交通运输体系是跨区域最重要连接,是人才流动必不可少的基础。同时区域内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发达程度,也必然对其经济发展规模与发展水平产生重要影响。目前,“示范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已经基本形成。[4]
(1)高水平铁路网。合肥—南京、合肥—武汉、铜九铁路以及安庆—南京沿江城际铁路等形成了示范区东西向通道;而在建的京福高铁、庐江至铜陵等铁路南北向线路共同构成了纵横交错的铁路网。
(2)高速公路网。“示范区”内已经建成的高速公路,如合肥—铜陵—黄山高速、马鞍山—芜湖—铜陵—池州—安庆高速、安庆—景德镇高速等基本形成了较为畅通的示范区内高速公路网。同时,示范区内通往长三角的高速路出口也将增至18个。
(3)过江通道建设与布局。在已经有的芜湖、铜陵、安庆跨江大桥基础上,加快建设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贯通巢马溧、滁马等高速;铜陵长江公铁两用大桥贯通庐江—铜陵铁路与沿江铁路,连接江南江北高速,建设安庆长江铁路桥,贯通沿江城际铁路。
(4)机场建设布局。在现有合肥机场航空枢纽基础上,建设池州、九华山旅游机场,改造和完善黄山机场,便利的交通条件让示范区人才柔性流动成为可能。
2.示范区统一信息平台
2009年9月安徽省出台 《数字安徽建设规划纲要(2008-2012)》投资 800 多亿打造“数字安徽”,不断加快信息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积极推进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化技术设施体系初步建立,已经形成以光纤传输为主,微波和卫星为辅,能承载各种通信业务的信息传输网络,并展开建设覆盖全省的新一代宽带、多媒体骨干通信网。当然,目前的示范区统一的信息平台建设还有许多不足,信息化平台对示范区工业化的整体带动力还非常弱,信息化运行机制活力不足,开发应用能力偏低,资金投入有限。
3.示范区各地人才政策的变化
一个地区人才政策是否完备、配套,是否具有吸引力是其能否有效吸引人才的关键。示范区各地原有的人事政策不能适应未来该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示范区各地近年来纷纷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人才合理流动的人事政策。如2004年芜湖市便出台了《芜湖市引进高层次人才实施办法》(芜政[2004]20号),明确提出按“双向选址,来去自由;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所在,但求所为”方针,以招聘、调动、特聘等多种方式引进各类人才的政策;2009年,铜陵市出台了《关于加强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柔性引进人才,对柔性引进人才,同一年度在该市工作时间累计达3个月以上的,由用人单位提供证明,市科技局核准,按照实际工作月份,市人才资金给予生活补贴。其中研究员、教授等具有正高职称的,每人每月3000元;具有副高职称的每人每月2500元;博士每人每月2000元。2010年8月,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出台了 《关于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政策意见的实施细则》。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人才开发和交流。建立人才柔性引进机制,完善人才流动绿色通道。通过政府提供资助,允许自由进出,放宽待遇,实行项目全程服务等途径,采取团队引进、核心人才带动方式引进高层次急需人才。并提出,省属高校科研机构事业单位科技人员携带科技成果到示范区办企业的,6年内保留其工作关系,工龄连续计算,档案工资继续调整,期间要求返回原单位的按原来职级待遇安排工作。
(三)“示范区”人才柔性流动路径
为了切实推动“示范区”人才合理流动,畅通有序的流动路径必不可少。本文拟从物理和虚拟两个路径来加以探讨。
1.物理路径
物理路径主要是指推动人才柔性流动的制度、组织、载体和环境等方面安排,构建适合示范区人才柔性流动的路径。
制度构建。示范区各地尽早消除人才柔性流动的各种政策限制。出台统一的人才派遣机制,构建统一的人才评价体系,实现区域内流动人才职称互评、人才评价、培训证书互认等。铜陵市2010年出台政策明确规定,对于柔性引进人才在职称晋升方面与该市同类专业技术人员同等享受申报资格,用人单位应该为已经建立聘用关系的柔性引进人才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等。
组织安排。各地区应尽早设立统一的人才柔性流动管理机构,隶属于各地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对柔性人才的管理事务,如具体办理柔性人才引进手续、管理等。对柔性引进人才可以依据特事特办原则,开设“绿色窗口”办理柔性流动人才相关事务。
载体搭建。各地为了吸引人才,均加快了人才载体建设,为各类人才搭建好创业平台,提供事业舞台。示范区应加强科技园区、留学生创业园、大学生创业园等各类园区建设,以及博士后工作站建设,尤其要加大对重点实验室、重点企业技术中心、重大科技创新项目的支持力度。
环境优化。“示范区”应该为各类柔性流动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等环境。以示范区内各地博士后工作站为例,这为各地提供了优越的高层次人才集聚平台。铜陵市政府出台政策规定对批准设立的博士后工作站,一次性给予每站30万元的项目资助经费;对在站工作的博士后研究人才,是人才资金每年每人给予2万元生活补贴。同时还鼓励出站的研究人员留在铜陵工作,并享受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优惠政策,而对于引进的科技领军,给予60万元住房补助,高新技术人才给予40万元住房补助,专业骨干人才给予20万元住房补助。
2.虚拟路径[5]
伴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各种信息化管理系统被广泛应用到管理实践中,特别是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为人才规模的扩大提供了新的思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可以利用信息平台及各种先进的信息管理技术,将现有人才各种优势角色相互综合,形成可以完成简单任务的复合虚拟角色,然后将复合一定条件的复合虚拟角色融合为虚拟人才,从而完成各项复杂任务。
首先,构建虚拟角色库。将示范区内各种人才按虚拟角色利用相应的软件进行重新归类、梳理形成虚拟角色库。因为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特长,将这些特长均称之为一个虚拟角色,单一实体人可以拥有多个虚拟角色。
其次,构建复合虚拟角色。单纯的虚拟角色无法完成复杂任务,但具有一定联系的多个角色的集合就可以完成一些简单的工作,这样的角色集合即为复合虚拟角色。复合虚拟角色隶属于角色库。
最后,构建虚拟人才。多个复合虚拟角色相互沟通、综合,形成能够完成复杂任务的虚拟人才。每个虚拟角色都能够完成一定的简单任务,将相互联系或者存在一定逻辑关系的多个复合虚拟角色组合在一起,就相当于将多个简单任务合并起来,从而完成一定的复杂任务。
注:
①2003年,上海市人才标准是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1]Theodore W.Schultz.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1,51(3).
[2]牛冲槐等.人才聚集效应及其评判[J].中国软科学,2006,(4).
[3]范恒山,吴克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研究[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0.
[4]范恒山,吴克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研究[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0.
[5]张 敏,陈万明,刘晓杨.中小企业人才集聚效应的虚拟化实现[J].管理学报,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