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实现途径
2012-08-15张仲宁
张仲宁
(延安大学 研究生学院,陕西 延安 716000)
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实现途径
张仲宁
(延安大学 研究生学院,陕西 延安 716000)
建设和谐文化,可以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思想保证、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文章针对文化困境提出了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实现途径,为解决我国思想文化领域面临的诸多现实问题提供了思路。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核心价值体系;文化统筹发展;以人为本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为新形势下推进我国文化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战略思想的提出,为解决我国思想文化领域面临的诸多现实问题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1 构建和谐文化需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在长期共同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必然要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念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居核心地位、起主导和统领作用的就是核心价值体系。”[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基本内容。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贯通,成为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拓前进的精神旗帜。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要把这些要求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使之成为全民族奋发向上、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全社会从利益关系、活动方式到思想观念,由单一化走向多样化,这在文化生活中表现得特别充分。当一个社会中存在多种文化与价值体系时,就必然会产生矛盾,发生碰撞与冲突,导致社会的不稳定与不和谐。因而,在多样文化存在的社会中,应当有一种核心价值体系整合社会的文化资源,建立和形成这个社会的主导性价值体系。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要协调和整合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各种文化,使之成为一种有序的和谐文化。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但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并不等于无原则的妥协与退让。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面临着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是长期的、复杂的,有时甚至是非常尖锐的。如资本主义腐朽价值观、我国封建残余思想等价值观长期存在。因而在多样文化的背景下建设和谐文化,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坚持批判愚昧腐朽文化现象和文化思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指明了方向。只有全党和全国人民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共同理想,才能形成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才能克服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和各种干扰,最终实现和谐文化的大发展。
一个社会是否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有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目前我国社会思想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思想追求上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制度追求上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共同理想,在精神追求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支撑,在道德追求上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位一体,统一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建设之中,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在这个核心价值体系里,马克思主义居于指导思想地位,它既为我们认识人类社会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也为人类社会发展指明了正确的路径,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并对自身进行了认真的反思而确立的共同信仰。离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我国的多元和谐文化建设就会迷失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另外三个向度提供了全体社会成员共同的奋斗目标,反映了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和情感,体现了全民族的利益和共同意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基石,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社会主义建设就会迷失方向。对于和谐社会来讲,和谐文化是其精神保障,而和谐文化之所以能和谐,在于全国人民有着实现国家复兴、民族富强的共同愿望,而能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途径只能是继续沿着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前进。要保障我们沿着这一道路继续前进,就必须从价值观上坚定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和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支撑,引导全社会在思想道德上共同进步,形成先进的和谐文化,完成国家复兴、民族富强的伟大目标。[2]
2 以文化整合与文化创新促进文化协调发展
江泽民同志指出:“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引起世界各种思想文化,历史的和现实的,外来的和本土的,进步的和落后的,积极的和颓废的,展开了相互激荡,有吸纳又有排斥,有融合又有斗争,有渗透又有抵御。总体上处于弱势地位的广大发展中国家,不仅在经济发展上面临严峻挑战,在文化发展上也面临严峻挑战。保持和发展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大力弘扬民族精神,积极吸取世界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实现文化的与时俱进,是关系广大发展中国家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3]中国文化面临民族性与世界性的两难选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要求我们既要立足国情,又要与世界不同文化和谐相处,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只要我们保持对中国文化的自信,以开放的心态面对和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坚持不懈地走创新之路,我们所建设的和谐文化就一定会以中国特色、民族智慧对人类社会的总体发展做出贡献。
2.1 吸收中华传统文化精华
从文化的民族性角度来看,由于民族性的文化具有相对性,没有先进与落后之别,因此民族性的文化应该保留与弘扬,并大力加以开发和利用。民族性的文化是世界文化繁荣发展的根基。只有保留自己文化的民族性,才有可能长期与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化共同发展。具有悠久历史并对世界文明产生过深远影响的中国文化,一直以其独具特色的人文精神、价值观念、话语体系和民风民俗著称于世界。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强调仁爱、和谐、中庸、有序、修身、养性等等,其中一些合理内核突破了国家、阶级、时代的局限,具有普遍意义。首先,以儒学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丰富的宝藏,儒家思想体系主要包括以“仁”为中心的道德体系,以“礼”为中心的教化体系,以“中庸”为中心的行为体系。传统文化最注重的是教化功能,治国之道以“德化天下”,“教者正之本也,教成则政立”,这些儒学思想在当今仍具有积极意义。其次,中国传统的世界观注重世界的整体性、系统性,注意事物的变化、发展和相互联系,具有朴素的辩证思维方法。再者,传统的伦理道德提倡尊老爱幼、与人为善、豁达大度、勤劳俭朴、奉公守法,反对专横跋扈、损人利己、蝇营狗苟、鼠目寸光、骄奢淫逸、图谋私利,等等。至于文学、艺术和科技等方面的优秀遗产,则早已被世人视为全人类共有的财富。当前中国正处于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之中,因此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更为深远。首先,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谐,保障改革开放正常有序地进行;其次,有利于保持本国、本民族文化的独特性,不被西方文化所同化或淹没;再次,具有经济上的独特意义,因为文化不仅可以起到的民族认同的作用,而且是一种重要的生产资源,随着市场的发展,文化产业会迅速兴起,会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同其他文明一样,我们的文化也有自己的时代局限甚至历史糟粕,必须加以扬弃和改造。我们应继承我国传统文化中合理的思想内核,但继承不是墨守成规,对体现和谐思想的传统文化资源应该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体现新的时代精神,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中华民族的振兴,中国的现代化建设,离不开民族主体意识的昭苏和民族文化的弘扬。我们必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过程中,建构具有民族特色的主体文化体系。[4]
2.2 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
从文化的世界性角度来看,要消除落后,缩短差距,实现现代化,就必须克服文化恐惧症,实行开放的文化政策,使民族文化在外来文化的刺激下重新焕发出活力。实现现代化,从根本上讲就是实现文化的现代化。今天我们搞市场经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从文化角度讲就是要积极借鉴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博采众长,使其熔铸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中。吸收先进的外来文化,主要指已进入现代化的发达国家的那些与现代文明相联系的优秀文化成果。一类是与社会化大生产、大市场经济、现代科学技术联系在一起的文化,如效益观念、人才观念、竞争观念、市场观念、信息观念、科学和个性的文化等等;另一类属于曾在历史上起过进步作用的文化,如反映自由、平等、博爱、人性、人道主义、民主、法制等思想文化,这类文化反映了人类共同的美好愿望和理想,应将其与中国国情结合起来,并赋予其新的含义,成为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容。当然,对西方垄断资产阶级的文化侵略保持高度警惕也是必要的。对于西方文化中的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无政府主义思想观念是要坚决抵制的。面对西方文化,妄自菲薄、唯我独尊的态度都是不足取的。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为借鉴世界各类文明、抵御西方腐朽文化提供了牢固的经济基础;高度重视党的理论和意识形态工作,为借鉴世界各类文明、抵御西方腐朽文化提供理论支撑。只要我们保持对中国文化的自信,正确处理各类文明的关系,以开放的心态面对和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始终不懈地走创新之路,我们所建设的和谐文化就一定会是中国特色、民族智慧的结晶。
2.3 加强文化整合与文化创新
在当前社会转型、体制转轨、利益转换和社会经济成分、社会经济形式、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多元、多样、多变的情况下,尤其需要通过培育和建设和谐文化来积极引导各种思潮,整合人民内部不同利益诉求,化解各种社会矛盾,以抓住战略机遇,战胜各种风险。不同的民族和国家在不同的社会实践中会形成不同的文化,就是同一民族、同一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会形成各种异质文化,而且文化之间不断冲突、融合。和谐文化适应了这种寻求文化共识和文化融合的客观要求,它是面对多样性而又积极有效地引导多样性的文化,是面对文化矛盾和文化冲突而又积极协调并化解这种矛盾和冲突的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主流文化与亚文化、雅文化与俗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等之间冲突与融合是现代社会的共同特点,不同的人文及文化背景、多元化的价值取向、不同行为方式,都需要创新文化和主流价值观进行对话、整合与引导。所以要创造条件,使各种不同的文化形式、文化因素、文化形态在互相接触中不断地自觉修正,逐渐融合,形成新的文化体系。建设和谐文化,重在坚持文化创新,在内容上,坚持思想理论创新,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境界;坚持文化观念创新,敢于从不适应时代要求的传统文化观念中解放出来,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观念;坚持文化体制创新,积极探索和建立符合当代先进文化要求、遵循精神产品创作生产规律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培育有竞争力的特色文化产业,开创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的新路。就目前形势来看,随着社会经济建设需要,流动人口大量增加,各种文化的冲突撞击十分明显,经济地位及文化层次高低不同,复杂多样,更加需要建设一个和谐的文化体系。紧密联系和谐社会建设的实践,创造更多的符合和谐要求、倡导和谐精神的优秀文化产品,营造和谐的舆论环境和文化氛围,引导人们树立和谐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
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要坚持以人为本
文化是人创造并由人推动着向前发展的,但文化又在影响和塑造着人。在文化的作用下,人不再只是自然人,同时还是历史人和社会人。人与人之间存在着的血缘关系、利益关系也渗透了文化内容,被文化关系所包容,而人与人之间的冲突说到底是文化的冲突。心理、情感、思维及行为方式,价值观念,道德信仰,个性气质,生活态度和习惯等,是人与人联系或冲突的内在决定因素,这种主要表现在精神领域里的冲突或联系,是由共同的文化基础和文化的个体差异造成的。总之,人与人之间存在着的血缘关系、利益关系、精神关系被文化关系所包容,而人与人之间每时每刻都在普遍地发生的冲突从深层来看都是文化冲突。
社会发展的主旨是人的发展,但社会发展往往会偏离人性的轨道,造成人性的异化。现代化以人的解放为起点,而文化是按人的意图对自然或自然物进行转化的人类全部活动的总和。这是一种现代化的科学界说。说到底,和谐文化就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其核心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所谓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以人为本的思想观点十分鲜明。唯物史观指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路线,是我党制定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方法,也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具体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它要求我们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我们党清醒地把握住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文化自觉。马克思说过,未来的新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和谐发展强调“人与人之间广泛而又深度地信任、关心、互助,正是整个社会和谐相处的人性基础”[5]。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基础就是确立并调整各主要阶层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建立诚信友善、安定有序的人际和谐环境和良好的社会秩序。个人的自我和谐是整个社会和谐的基础,“人的自我和谐应该是心与身、理智与情感、知与行乃至自我与他人、个体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相济相成。”[6]人类生活的世界是由自然、人、社会三个部分构成的,以人为本的新发展观,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寻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总体性和谐发展。首先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界是为人类创造良好的生存条件和发展环境。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以征服自然为目的,以科学技术为手段,以物质财富的增长为动力的传统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因此我们决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必须找到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路。其次是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我们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问题和挑战。一是城乡差别、区域差别、贫富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二是把发展看作是增长,从而造成了经济高增长、社会低发展的失衡局面。三是效率与公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经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为此,新发展观突出发展是以人为本,正是抓住了发展的核心和本质,形成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再次是人与人的和谐发展。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最根本的是要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建立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建立相互尊重、理解、信任和关心的良好人际关系;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促进党群之间、各阶层之间、不同地区人群之间关系的和谐发展;必须关注和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其中最根本的是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即提高人的教育水平、文化品位、精神追求和道德修养。
建设和谐文化,坚持以人为本,应当从现在的具体事情做起,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贯穿到我们的各项工作中去。加快和谐文化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的进程,加快和谐文化积累过程。深入挖掘干部群众的创业精神,精心创作积极健康、丰富多彩的宣传文化产品,使和谐的理念渗透到社会各群体。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全体公民在“文化享有”上各得其利,在“文化创造”上各尽其能,使建设和谐文化的过程成为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过程。
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保障机制
和谐文化建设必须营造和谐的舆论环境和文化氛围,实现和谐文化必须与法律监督、行政监督、社会监督、群众监督等机制结合起来,形成有利于和谐文化培育与建设的长效监督机制。
4.1 建设和谐文化,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我国的文化建设的协调机制尚不成熟和完善。多元文化的和谐发展,需要有效的协调机制作为保障。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建立,文化产业得到蓬勃发展,但是不顾社会效益片面追逐利润的动机、拜金主义的思想,常常导致非和谐的文化现象发生。因此,继续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立既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特点和规律,又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文化发展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这是推动和谐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和保障。积极培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文化需求、具有较强实力、活力和竞争力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主体,建立保证正确导向、富有经营活力的微观运行机制;制定和完善促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协调发展的相关政策和法规,建立体现和谐文化特点,适应和谐社会法制建设总体要求的文化政策法规体系;综合利用和兴建新的文化娱乐设施,逐步形成完善、和谐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紧密联系和谐社会建设的实践,创造更多的符合和谐要求、倡导和谐精神的优秀文化产品,营造和谐的舆论环境和文化氛围,引导人们树立和谐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和谐文化的创建方向是全方位、多层次的,它的形式可表现在学术讨论、文学作品、艺术作品、音乐与影视作品、组织制度与工作准则、立法与法律、礼仪与风尚、社会舆论等等之中,努力用社会主义和谐的思想理念教育和激励人民,推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进程。大力发展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村镇文化、校园文化、军营文化,鼓励群众自编自演、自娱自乐,让人们在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动中享受生活;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保持社会稳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4.2 建设和谐文化,要建立和健全法制环境和长效监督机制
民主政治是解决当代社会矛盾和冲突的一种有效方式和可靠机制,民主政治的发展不但具有平衡社会矛盾、缓和社会冲突、合理分配社会利益的功能,而且能够不断激发和长久保持社会的活力和动力。对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益均衡,不可能像计划经济时代由政府统一安排和分配,在相当程度上是来自各种社会力量之间的博弈。在这种状况下,如果民主法制不健全,就会造成不同群体在表达和追求自己利益的机会和能力上失衡,使部分人群处于相对弱势。社会利益分配不公,必定影响人民群众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只有健全民主和法制,才能保证广大人民群众通过政治参与表达自己的意愿,维护自己的权益。构建健康向上、协同进步的文化体系,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是各级党委、政府、宣传部门和文化部门、各公共事业部门和各社区、各个经济单位,以及每个公民共同的责任。要把和谐文化建设与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职业道德、校规校纪、厂规厂纪、学生守则的健全结合起来,使和谐文化的培育与建设变成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强大的精神文化、知识文化承传、创新、发展的能力,和强大的科学知识、先进文化的应用、转化能力,使科学知识与先进文化转化为强大的综合竞争力。特别是建设以现代市场经济伦理和民主法制精神为支柱的先进制度文化,形成发展的制度优势,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发展社会文化事业,扩大文化的开放、交流,形成强大的文化吸纳和辐射能力,努力使我们的社会呈现一种既充满活力又团结和谐的局面,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都能够又好又快地发展。
[1] 秋石.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求是,2006(24):5-8.
[2] 任建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和谐文化建设[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7(6):29-32.
[3] 江泽民.在中国文联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1-12-19.
[4] 李建军.民族性与开放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特征[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0(2):135-138.
[5] 杨魁森.从矛盾观点看和谐社会[J].社会科学战线,2000(4):234-237.
[6] 史少博.人的“自我和谐”[J].哲学研究,2007(2):120-124.
The Way to Realize the Socialist Harmonious Culture
ZHANG Zhong-ning
(Graduate School,Yan’an University,Yanan 716000,China)
The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culture provides intellectual impetus,ideological guarantee,public opinion support and cultural condition for promoting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drives and constructing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This paper proposes the way to realize the socialist harmonious culture in response to the cultural dilemma,providing the solutions to solve the problems in the ideological and cultural field.
socialism;harmonious culture;core value system;cultural overall development;people first
G122 < class="emphasis_bold">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2-349X(2012)02-0052-04
2011-11-15
张仲宁(1982-),女,研究实习员,硕士,主要从事发展哲学研究。
(责任编校:夏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