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特点的价值引领问题思考

2012-08-15李璐娇

关键词:价值体系理论课核心

李璐娇

(太原师范学院 思政部, 山西 太原 0300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人们的思想活动和行为选择表现出明显的独立性、自主性、差异性和多变性,出现思想多样、价值观念多元,面对众多选择、众多诱惑,人们也遭遇价值甄别选择的焦虑、摇摆、困惑、盲目和无序。经济全球化与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使未来中国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就是“主流价值观边缘化危机”。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首次提出“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十七大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的重要论断,同时指出“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更为紧迫”。中央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先后层层深入地提出意义重大,堪为“意识形态本质”、“文化根本”、“兴国之魂”,为多元背景下价值引领问题奠定了认识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功能及其作用决定了它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当前社会经济条件发生深刻变化的负面效应也带来物质主义倾向和去政治化的情绪,价值多元的现实使个体价值目标选择自由度增加的同时,也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置身于价值引领的复杂境地,作为倡导主流意识形态的主渠道、主阵地,价值世界的困顿客观上使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严峻挑战。对此,本文基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特点,因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的层次结构与教材体系结构、课程设置结构的统一,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性质任务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育主体的主导、教育客体的能动因素等层面展开,就多元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价值引领作以思考。

一、思政课的政治属性与价值共识引领

罗尔斯在《政治自由主义》一书中就现代民主社会理性多元的现实提出一个问题:“一个因各种尽管互不相容但却合乎理性的宗教学说、哲学学说和道德学说而产生深刻分化的自由平等公民之稳定而公正的社会如何可能长期存在?”[1]25这是当今许多国家直接面对的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问题,正如许纪霖所说:“多元价值与社会整合之间的紧张,是一个现代性内部的问题,内含在马克斯·韦伯所说的历史除魅的现代化过程之中。”[2]罗尔斯认为,理性多元的事实意味着公共哲学只能在多元中寻求理性的共识,在共识中寻求社会的统一,这对转型中国具有现实的启发意义。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信息化和全球化在我国同时进行的复杂过程,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活力和动力,也让我们面临价值观念日趋多元、断裂社会与社会失衡之困境等问题,这就需要谋求价值共识,这是维系一个社会和国家共存和持续的基础,也是现实的必然要求。

“共识”的确认是多元背景下发挥课程价值引领作用以及怎样引领多样价值观的目标。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立足中国特有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属性的社会价值认同整体,既包含政治核心价值观如自由、平等、正义、法治、民主、人权等价值本质追求,涉及国家制度变革和调整方向;也包含公民社会层面的基本价值如真、善、爱、美、诚、信,涉及个体人生建构内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首先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价值共识引领多样化价值观,在多元中确立主导。

“共识”引领是多元背景下发挥课程价值引领作用以及怎样引领多样价值观的首要问题,这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属性决定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首先在于其政治性,肩负着思想政治教育和意识形态教育的任务。“政治”是在国家和社会中和特定的制度、体制、权力关系等联系在一起的社会整体系统中的一个特殊领域。政治课是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反映执政党和国家意识形态之本质属性的揭示。严格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本质属性是意识形态性,即反映社会意识、倡导和主流意识形态相一致的核心价值观的属性。事实上,教育和学校教学中的所有课程都不能完全摆脱意识形态直接的或间接的影响。美国意识形态课程论专家迈克尔·阿普尔指出:“课程领域本身已经限制了自己的意识形式,以至于以大量正常活动模式为基础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假设隐藏于学生在学校的活动模式之中。”[3]需要说明的一点是,课程性质的政治性内涵,表达的是政治的一种坦然,政治的目标是建立公共道德的社会,即一个公民担负责任、政府受到监督、公众受到尊重和服务,这种社会“并不强加非现实性的乌托邦式的要求,不要求全体公民都认肯同一种完备性学说,而只要求全体公民认肯同一种公共的正义观念”。[1]40在此意义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共识”引领必然反映现代政治文明核心价值观如自由、平等、正义、法治、民主、人权等。如果政治是被功利、权术、为权力而权力的官僚政治所代替,只有依靠压迫性地使用国家权力,人们对某一种完备性宗教学说、哲学学说和道德学说的持续共享性理解才得以维持下去,那么必然会导致专制政权的形成,这样的“政治”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难免总会围绕着现实的政治运作,被限制在表层的时政宣传、纯粹意识形态灌输,教材成为政治教育宣传材料,教学成为单向压制灌输的愚民训练,无疑有违教育本质,而事实上“在一个自由的、被所有的人都正确地认作是正义的社会里,社会的正常运行都不需要靠意识形态的虚构和欺骗来维持,公民也不需要靠这些意识形态的虚构和欺骗来志愿接受该社会。在此意义上,一个秩序良好的社会可能是较少意识形态意识或缺乏虚假意识的社会”[1]72。除去政治性以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又是集纳了多重属性的综合性国家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汇集社会性、生活性、思想性、知识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等课程性质特征,倡导社会归化,面向现实生活,借助多学科知识和实践载体传播与核心价值观体系相辅相成的思想理论,在此意义上,课程的“共识”引领直面“社会缺失”的存在,传播公民社会层面的基本价值,破解“社会”难题。

二、思政课的综合属性与价值多元引领

价值存在于自我与他者的关系中,多元之间要共处达成共识,差异与共性相对应而存在,为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一方面要与多种价值观念沟通和对话理解,形成具有共享性的价值态度和价值关切,达成共识;另一方面,达成共识要以包容多样尊重差异为前提,在尊重差异中扩大共识,故“引领”不是包办、不是替代。“引领”是在包容多样尊重差异的前提下,引导辨别协调与整合多元价值,处理好共识与多元的并存关系。在此意义上,要集中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政治性以外的综合性特点,从课程内涵到教学内容,以其所集纳的多学科的理论作为其思想基础和理论支撑,把握其意识形态本质的同时,运用哲学、历史、政治、社会和法律等各个学科的理论与多种价值观念沟通和对话理解,扩大共识的理论解释和论证资源,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解释力与论证的自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主流意识形态本质是一种政党意识形态,随着中国共产党由革命党转向执政党,与旧体制具有内在的一致性的主流意识形态的中心符号和叙述方式与现实发生了尖锐的冲突。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引领很重要的是要适合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与社会、政治与经济、政府与公民关系的深刻变革,依托多学科理论解释和论证资源,充分尊重价值多元,将“价值共识”合理置入历史与逻辑的约束中,适时并逐步地转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义理、话语、符号和内在论证机制,在传统和现代、多元与主导之间建立起一种良性的互为援引、互为支持的关系,吸纳人类文明共同成果,确立人性诉求,对现实的人的价值生活进行经验总结、理论概括,永远生成开放的价值共识。“引领”重心应落在“共识”的实践特质,是对“价值共识”适合政治、社会发展的“价值”论证;“引领”重点在于“共识”是不是一个反映现代政治文明的价值观:法治、民主、人权、自由、平等、正义等,尽管这些观念的进入在中国曾不断遇到政治阻力,但到今天,这些以人性诉求为本、代表了“美好价值”仍然获得了中国社会普遍的承认,并为国家领导人宣布为政治价值,为主流价值观寻找到日常方位、民间位移和社会回归找到了方向,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本质追求和社会意识形态在信仰层面的终极关怀。

三、思政课的整体性与价值特色引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性质任务、目标、教学内容、隐性课程、实践教学等是有机融合的,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课程与教材的体现变为现实性价值力量,关键是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换。在这种转换过程中,充分把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四门必修课的整体性特点,发挥四门课既相互区别、各有分工又功能互补、相辅相成的作用,因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的层次结构与教材体系结构、课程设置的整体性的统一,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彰显各门课程价值引领的独特性尤为重要。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以下简称“基础”课)具有综合性和应用性强的突出特点,注重行为层面的价值转化。因此,“基础”课特色引领是以“理论运用”的切入角度,凸显社会主义荣辱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基础地位和公民社会层面的基本价值,以“个人——自然——社会——国家——世界”关系为基本线索、满足与公民社会互构需要的公民价值目标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涉及人与自然、人与自身、人与社会、人与国家、人与世界的价值理解;人的生存发展必须建立在这些关系之中并在这些关系中确证自己的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大学生人生建构的思路,“基础”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到大学生与自我、大学生人际、大学生与自然、大学生与国家等关系的价值层次中去,综合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学生在人生理论和实践方面遇到的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作出科学、有说服力的回答和解释,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行为认同。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课)着重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侧重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内涵阐释的特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原理”课的特色引领是以“理论原理”的切入角度凸显马克思主义理论主导价值,通过精研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使大学生掌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的根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注重思想价值层面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的引领,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认同和践行。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着重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想信念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因此“概论”课特色引领是以“理论发展”的切入角度注重思想价值层面的理想信念引领,促进大学生在理想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社会制度与发展阶段、目标层次与社会共识等方面的分析与理解中,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践认同。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主要帮助大学生了解近代以来国史、国情,弘扬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两者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因此“纲要”课的特色引领是以“理论历史”的切入角度,注重思想价值层面的国家观、民族价值观引领,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情感认同。

四、思政课的思想性与价值建构引领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的独特性在于思想性重于知识性,思想育人性最为明显,而其“思想性”不是灌输某种权力意识形态的教条,思想和价值的建构与培育需要以唤醒人的自觉认同意识为前提,课程充分尊重大学生思想及其价值观变化规律和价值教育规律,“其实质也就包含了课程参与者批判性的思想反馈和建构性的理论反思”[3]。在这个意义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价值观引领要重视教师示范、师生共情转化的“建构”性,即本着扬弃多元差异和寻求共识的努力,着眼有利于提高大学生价值评判选择能力,满足大学生需要,既要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学生社会化成长的作用,又要重视大学生在全球化、价值多元化、信息网络化时代“文化反哺”的扩张,正视教师和学生在教育理念、内容和方式,尤其是人生观和价值观上存在的差异或代沟,发挥大学生主体性、能动性,公平对待大学生“反哺”成人的价值和行为的效应,自觉为培养大学生自主自律精神、平等合作与创新意识的现代人格提供相应的道德文化环境;作为师者应该理性倡导共识与尊重差异并重,鼓励参与对话讨论,建立教学相长、交流顺畅、双向互动的新型教学关系,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大学生的内在素质。

五、思政课的应用性与价值实践引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难点是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主观价值观念形态,是建立在与之对应的客观价值事实基础上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用特色和实践要求最为突出,开发隐性课程和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创新趋势。在这个意义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价值的“实践”引领尤为需要关注隐性课程和实践教学,即充分利用课堂环境、校园文化、家庭传统、网络舆论和社会场景中的有效元素,以大学生的体验、探究、发现和感悟为要旨,客观上创造推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条件,即依据客观价值事实获取社会动员力量。

[1]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M].万俊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2]许纪霖.公共正义的基础——对罗尔斯“原始状态”和“重叠共识”理念的讨论[EB/OL].http://www.aisixiang.com/data/5422.html.

[3]宇文利.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与教学的几个问题[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3).

猜你喜欢

价值体系理论课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研究
《青花瓷艺术品价值体系建构》摘要
独立学院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研究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
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青少年
1995—2010年间俄罗斯规范价值体系的发展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