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中看恶的本质

2012-08-15王雨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比克海格巫师

王雨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0)

[语言文学与研究]

从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中看恶的本质

王雨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0)

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以神奇的构思、曲折的故事和精彩的魔法想象吸引了众多读者,但在奇幻魔法背后所隐含的善恶问题却带有强烈的现实意义。论文通过对哈利·波特魔幻世界中人类、巫师以及魔法生物的分析,探讨恶的存在与本质。

哈利·波特;恶的本质;自由选择

J·K·罗琳女士在系列小说《哈利·波特》中,给读者构建了一个现实与魔幻相融合的恢弘神奇的魔法世界,但这个世界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天堂,也不是无忧无虑的伊甸园,这个世界依然存在着善与恶。哈利·波特和伏地魔之间的斗争,就是一场善恶大战。通过哈利战胜邪恶的故事,作者给我们勾勒了恶的轮廓,告诉我们恶是什么,它为何而存在、怎样存在。

一、恶是一种普遍存在

在哈利·波特的小说中,既存在人类世界,又有游离于人类社会之外的巫师世界和魔法生物世界。在这三界中,恶是一种普遍存在,它是具有理性思维生物的共通现象。哈利童年寄养在姨妈家,德思礼一家对像哈利一样的巫师们抱有恶意的偏见,尽管从未受到巫师的伤害攻击,尽管哈利只是一个弱小的孩子,仍认为巫师是不正常的,是邪恶的,应该加以消灭。对待哈利,他们在物质生活上虐待、精神上排斥,甚至肉体上殴打。而在真实历史中,也发生过血腥残忍的猎巫运动,欧洲古代有数十万计的人,被指为巫师而惨死在火刑或其他酷刑之下。在罗琳构筑的魔幻世界中,即使人类已进入科学文明的时代,这种对不同种族抱持着恶意偏见的现象也依然存在,弗农一家对待哈利的态度就是最好的证明。

在外表形体上,巫师和人类相同。在思想上,很多巫师抱有种族至上的观念,蔑视人类和其他魔法生物,这一点也和人类一样,或者说巫师其实就是具有超能力的人类。人类之间彼此伤害残杀,巫师也互相争斗,第一代和第二代黑魔王就想要统一世界、消灭人类,他们不仅杀死人类,也消灭和他们立场不同的巫师。因此,巫师们并非至善的生物,他们也拥有恶的本性。恶行在巫师世界也随处可见。

在巫师和人类之外,还存在具有理性思维的魔法生物,这些生物和巫师的关系十分微妙,我们观察恶的存在时也要看到它们。这些魔法生物以一种自然原始的方式生存,其中,很多生物具有攻击性并且把巫师和人类视为食物的一种。那么,魔法生物的善与恶是否是以危害巫师或人类的生命作为划分标准。答案是否定的,我们所说的恶,是指广义道德上的恶,并非狭义的、种族的和主观上的。先来看这样一个例子,在《阿兹卡班的囚徒》中出现了一种鹰头马身有翼兽,这种生物具有很强的攻击性,课堂上叫做巴克比克的鹰头马身有翼兽踢伤了德拉科·马尔福,因此,巴克比克被魔法部判处死刑。那么伤害了巫师的这个生物是恶的吗?假如让哈利·罗恩或赫敏回答这个问题,他们一定会说:巴克比克并不邪恶,相反受伤的德拉科和他的父亲以及一些魔法部的官员才是错误的。大部分读者也会得出这样的结论,马尔福的受伤是因为没有按照海格的正确指示去接近巴克比克,当你接近一只鹰头马身有翼兽时,必须一直用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它的眼睛,向它鞠躬,表明你没有恶意。如果它鞠躬还礼,那么你再向它靠近一些,也不会有什么危险,哈利的成功就说明了这一点。对待这种生物,首先马尔福就抱有明显蔑视的态度,而当巴克比克被判死刑后,马尔福得意洋洋,既没有反思自己的过失,也没有因为一条生命即将逝去而感到一丝怜悯。因此,我们可以说魔法生物有时是危险的,但不等于邪恶,而像马尔福一样的抱有“巫师至上”观念的人反而做出了恶行。我们在分析善恶的存在时,并不以狭义的种族道德观念作为标准。

在此基础上,我们来看一下魔法生物中存在的恶。在《密室》中,哈利与罗恩为了证明海格的清白,夜闯禁林,见到了一只叫阿拉戈克的八眼巨蛛——一种体形巨大、生性凶残,有八只眼睛,会说人类的语言的蜘蛛。阿拉戈克声明从未攻击过人类,“那或许是我的本能,但由于对海格的尊敬,我从未伤害过人。”但是当哈利想要离开时,阿拉戈克纵容子女吃掉哈利和罗恩。“在我的命令下,我的儿女不会伤害海格,但是我不阻止他们吃肉,尤其是送到我们嘴边来的,再见了,海格的朋友。”我们可以看出,这只八眼巨蛛有着和人一样的理性思维,它能够分清本能和善恶,对于来自海格的善意照顾和帮助,阿拉戈克给予了同样的对待,但是这种对待只限于海格一人,即使知道哈利和罗恩是海格的朋友,并且是为帮助海格而来,它依然决定要吃掉他们,这个时候的阿拉戈克表现出了恶的倾向性,在魔法生物中也存在恶的现象。

二、善恶共存,恶寄生于善,是善的缺失

那么,为什么声称从未伤害过人类的阿拉戈克突然变得凶残,为什么恶会出现,答案是:海格不在。从某种程度上说,海格就是阿拉戈克的善,海格的存在抑制了八眼巨蛛的凶残天性,而当海格这个善缺失时,恶就出现了。因此,我们说善与恶是对立统一的,这个现象在另外一种生物身上表现得更为明显。

狼人——平时从外表看与常人并无不同,但一到月圆之夜就会变身,失去理性而狂暴无比。变身的狼人强烈渴望攻击人类,而被咬伤的人也会变成狼人。哈利第三学期的黑魔法防御课的教授卢平就是一个狼人,在卢平身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恶善共存的现象。没有变身的卢平是一个亲切和蔼的教师,对待学生耐心平等,他的黑魔法防御术课堂得到了学生一致的好评。但变身后的卢平失去理智,表现出狼人的残暴本性,会攻击面前的任何人,在《阿兹卡班囚徒》中,卢平在月圆之夜就攻击了小天狼星,差点咬伤哈利他们。狼人本身具有不可抑制的恶的本能,这种本能就像肿瘤一样寄生在卢平这个本性善良的人身上。在善的理智消失之后,恶的本能就占据了狼人的头脑,使它们咬伤他人,甚至夺取他人的生命。

但是,哈利和很多人并不认为身为狼人的卢平教授是一个邪恶的人。每逢月圆之夜,为了避免伤害别人,卢平总是在远离人群的地方独自呆着,默默地忍受着变身的痛苦折磨,“变成狼人是非常痛苦的,我要咬人时却远离人群,所以我就咬自己抓自己……”学生时代如此,成人之后也是,卢平从未屈从放纵自己体内的恶,他坚持服用药物保持自己变身后的理性来压制狼人的凶残本性。由于是狼人,卢平遭受了外界普遍的歧视和排斥,少年时几乎没有学校愿意接受卢平,成年后也一直找不到工作,连生存都成了问题。即使这样,卢平也没有放弃对狼人凶残本性的抵抗。也许卢平在被咬伤变成一个狼人之后,就不能算做一个正常完整的人,狼人恶的天性将与他一生共存。但就他的心灵头脑来看,他却是一个再完整健康不过的人了,因为“要成为完整的人,就应当做正确的行为,喜爱正确的东西,关心正确的事情。”因此,虽然有着狼人的身份,但卢平的选择和行为为他赢得了信任、友谊和尊重,真正了解卢平的人,决不会认为他是一个邪恶的人。

三、善与恶是自由选择的结果

卢平的故事告诉我们:最重要的不是你是什么人,而是你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另一个狼人芬里尔·格雷伯克“……以咬伤和传染尽可能多的人为己任,想造出大批狼人来打败巫师……专门攻击小孩……把他们从父母身边带走,培养他们仇恨巫师。”“他完全是有预谋的,他就是伏地魔用来召集狼人的人。格雷伯克坚持认为,我们狼人应该吸血,应该对正常人进行报复……”很明显,两个狼人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说明了:“我们的选择,而不是我们的星宿图和血统,决定了我们此时此地的状态。”“我们是我们选择成为那样的人。我们善,是因为我们选择善;我们恶,是因为我们选择恶。”善与恶是个人自由选择的结果。

一旦看清善恶的选择是自由的,我们就会发现这是一件令人恐惧的事情:任何人都有可能自由选择成为恶魔。伏地魔就是最好的例证。小说中人们恐惧伏地魔的力量与残忍,但是他真正让人恐惧的是他是一个人类。八眼巨蛛和狼人让人们恐惧厌恶,多半是因为他们本身就是生性凶残的生物,他们的恶行很多来自难以抗拒的本能。而伏地魔的可怕在于即使没有了内在的凶残本能,他还是选择成为一个凶残的人。伏地魔的人生经历展示了一个人是怎样自由选择成为魔鬼的。在伏地魔还是汤姆·里德尔时,他是一个无父无母的孤儿,贫穷而一无所有,没有人真正爱护他或告诉他爱是什么,这些他无法选择。幼年时爱与善的缺失是造成了日后汤姆·里德尔走向邪恶的很重要的原因,但并非决定因素,有着和伏地魔相似身世经历的哈利就是很好的证明。来到霍格沃茨后,汤姆·里德尔凭借聪明的头脑、卓越的才能、古老的血统和英俊的外貌,得到了同学们的喜爱和追随、教师们的另眼相看,这时他拥有了自由选择的能力和机会来满足他的欲望和追求,在他面前有着广阔的天地,但最终汤姆·里德尔成为了伏地魔,选择控制、伤害甚至杀害他人的生活。

对普通人来说,善恶的选择虽然也是自由的,却并不那么简单,有时候选择恶要比选择善要更容易一些。因为随波逐流、落井下石和感情用事总是会比理清头绪、发现真相和做出正确的决定要容易得多。尤其是当善恶的选择和人的欲望、利益联系在一起时,甚至进行选择就要面临生死抉择时,选择善就更加困难。就像小矮星彼得一样,在伏地魔的恐吓之下,他出卖了自己的好朋友,致使波特夫妇惨死,当小天狼星质问他时,他为自己辩解:“拒绝他将会得到什么呢?”“他们会杀了我的。”这并不意味着小矮星彼得没有选择,他依然可以选择是自己活着,还是波特一家活着。在自己与他人之间,在善与恶之间,小矮星认为自己活着更重要,因此他选择了背叛和出卖。在这个世界上,更多的人和小矮星彼得一样,在正常生活中不会主动地选择恶,而一旦面临利益的诱惑和恶的威胁,坚持善的信念就显得十分脆弱。

的确,作出善恶选择有时是一件艰难而痛苦的事情,选择善甚至要付出鲜血和生命的代价。但是当选择恶看起来更容易的时候,我们不能忘记这样一个事实:在邪恶的面具之下,隐藏的是死亡而不是生命。

[1]J·K·罗琳.哈利·波特与密室[M].马爱新,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2]J·K·罗琳.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M].郑须弥,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3]J·K·罗琳.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M].马爱农,马爱新,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4]大卫·巴格特,肖恩·克莱因编.哈里波特的哲学世界. [M].于萧,刘晓春,译.上海:三联书店,2010.

I106

A

1673-0046(2012)6-0178-02

猜你喜欢

比克海格巫师
懒巫师的谢礼
神秘的北部巫师
带上巫师的魔法书,开启一场奇幻之旅
远方的炮楼
谁动了巫师的魔药?
星空下的向日葵
长信科技挑战借壳底线
发力于“芯”比克耀动广州国际新能源汽车展
海格的第七次约“会”
非选择性使命——回顾海格品牌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