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声乐课堂教学中的教育艺术体现

2012-08-15郑爱华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声乐技巧情感

郑爱华

(湖南科技大学,湖南 湘潭 411201)

浅谈声乐课堂教学中的教育艺术体现

郑爱华

(湖南科技大学,湖南 湘潭 411201)

优美的声乐演唱是动人悦耳的,歌唱的过程中产生出一种真挚的情感,语言应用准确灵活,演唱者的形体动作大方优美,这成为吸引观众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声乐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的声乐艺术熏陶和培训。从课堂的组织形式到练习的实施,从课堂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到学生心理素质的练习,教师都要从教育艺术的角度出发,为提高学生的声乐学习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

声乐教学;兴趣;声音;情感;表演

对于声乐表演艺术的提升方式有多种,涉及到的问题也是多种多样,比如中外唱法的结合问题、基本功与修养的问题,还有如何保护嗓音、加快教学改革等问题。笔者通过阅读大量文献资料,并结合教学实践,对声乐表演及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谈几点看法。

一、兴趣和信任

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要让学生学好声乐课程,首先就必须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并进一步获得学生的信任和支持,兴趣是支撑学生持续学习的动力,也是学生了解声乐艺术的美和雅的来源。教师要获得学生的信任,首先要具有高尚的品德和学识、过硬的理论水平、高超的演唱水平,让学生的能力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学生自然对教师产生由衷的敬佩之情,对声乐的学习也可以产生源源不断的动力。

二、声乐演唱中“声与情的处理”

在声乐的学习中,许多学生和演员比较着重技巧的运用和音色的把握,但是却忽略了“感情”的投入,缺少艺术表现力。这样的训练看起来呆板、沉闷,将练声和唱歌割裂开来,让人体会不到激情,也起不到训练的效果。技和艺都是歌唱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缺一不可,而发声、咬字和演唱内容构成了歌唱艺术完整的呈现,三部分都很重要。一个好的演唱者,不仅仅嗓音好,先天条件优越,更重要的是在演唱过程中投入了自己全部的感情。声乐是听觉和视觉的完美结合,离开视觉的声乐艺术是不完整的;作品的好坏,除了和作品本身有关系之外,还要有一个好的演唱者,把作品最精华的部分完美演绎出来,引起听者的共鸣;一首歌只有音色优美、感情投入、语言表达准确、技艺运用恰当、姿态优美,才能成为一场艺术盛宴。也就是说,只有技巧和艺术的完美结合,才能声情并茂、感人至深,产生极强的艺术感染力,达到感动群众的效果。

在声乐艺术的发展过程中,“唱声”和“唱情”之间还存在着一些争议,但是这两种看法也在相互促进和融合。因此,我们在教学工作中要坚持技艺相结合,投入全部的感情,用情表声、寓情于声。声与情相辅相成,“声”是基本功,“唱”是表现形式,“情”是演唱的最终目的,没有“声”的基础,就没有“情”的表现,二者一脉相承。

1.在训练中注重“声情并茂”

人们往往对一个人具有良好的嗓音羡慕不已,也对嗓音独特的演员印象深刻、难以忘怀,然而,大家都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一个演员声乐水平的高低,不仅仅是看嗓音是否美好,还要关注演绎者综合素质的高低,文化素质是不是具备、表达能力是不是过关、理解能力是不是很强等。只是单纯地依靠训练发声的标准选拔声音好的演员,在教学中更是生搬硬套陈旧的教学方法,学生就不能很好地掌握唱好一首歌曲的要领,也不知道怎样才能演唱出优秀的歌曲。演唱没有激情的演员不是称职的演员,同样,老师没有激情也就是不是称职的老师,一个老师要对他的教学事业倾注全部的热情,带动学生对声乐学习投入更多的精力,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挖掘学习潜力,全方位地提高学习效果,改善目前滞后于时代发展的声乐教学模式。

2.歌曲内容的理解和声乐技巧的结合

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发现单纯的练声和单纯的唱歌都很难收到锻炼的效果,学生对这样的课堂教学也很排斥,觉得形式单一、内容枯燥。后来,采用简单的唱词作为日常练习的曲目,通过多唱歌来解决枯燥的问题,通过用心歌唱使学生融入教学情境,既达到了练声的效果,也进行了方法锻炼和表演能力的提高,增强了表现力。词曲是表现内心情感的工具,所以要用情感去演绎歌曲。而演唱者要在舞台上用短短的几分钟把情感表现出来,就要按照歌曲的要求,用一定的技巧和手法进行表现,辅之形体表现和面部表情,融入全部的情感,这对演唱者的理解力和记忆力都有一定的要求,不仅仅要熟记演唱的歌词,还要将词和曲之间联系用感情演绎出来。只有完全融入演唱情境,才能达到忘我的境地,将歌曲所要展示的情境和所要表达的情感展示出来,营造一个浓厚的特定氛围,使得你的演唱充满激情,一些有难度的音调也可以准确把握,从而提高了演唱水平。

3.声乐表演艺术的日常教学

很多人提到声乐表演艺术的日常教学,都会想到声乐表演的一种形式,就是戏曲或者歌剧的艺术表现,却往往忽视了对“情”的考量。而在教学环节,教师也往往单纯地强调声音的控制、气息的控制和对发音清晰度的要求,却很少在学生中间进行德育教育,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造成学生普遍对作品理解不深入、演绎不彻底、分析作品不透彻的情况。所以,我们要在声乐表演艺术的日常教学中加入文化理论的学习和现代文学和声乐发展史的修养训练,通过对形体的塑造和对歌曲分析能力的提高,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学生要正确地分析作品和恰当地处理歌曲,做到有的放矢,就要去全面地理解一首歌曲的产生过程和创造依据,对歌曲的来龙去脉搞清楚了,演绎起来也就有了知识的后盾。比如,在演唱将毛主席诗词改编的歌曲时,就要先让学生了解“长征”的含义,了解这些,对作者内心的真实感受也就有了把握,再演唱起来,就容易进入情境。所以,教师扩宽了知识面,提高了执教能力,学生也就容易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

每一个学习声乐的学生都应当用艺术家的标准去要求自己,也许目前还有些差距,但是通过对声乐的学习和表演等艰苦的劳动,必然会提高自己的演唱能力,成为一名出色的歌唱艺术家。有这样的定位,就要求我们教师按照艺术家的标准去要求他们去做好每一件事情,突破对练声曲的内容和形式的限制,结合自己的个性对原创作品进行深入领会和再创作。脱离个性的演唱就好比行尸走肉、没有灵性,歌曲就被唱“僵”了。我们需要着重提出的是演唱中“演”和“唱”的统一、“声”和“情”的统一。声音技巧是基础,没有技巧就没有以声传情,所以说声音技巧是非常重要的,技巧越好,加上良好的演唱条件和必要的训练,演唱水平就会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但是,声音技巧不是最终目的,我们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

4.打造优美的台风

表演以创造主体心理活动为基础,声乐的表演是演员综合能力的呈现,包括情感、想象力、才艺等要素。教师要注意在日常训练中训练学生临场发挥的能力和控制场面的能力。人类的声音与乐器发出的声音有着很大的区别,人类发出的声音受到情绪和思维意识的支配,所以,人类发声质量的高低和发声者的心理素质和情绪状态有直接的关系。从这个层面上看,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是提高声乐发声质量的关键。在进行声乐训练的过程中,要注重通过感情来带动发声,注重发声的抑扬顿挫。作为影视表演专业的学生,在进行发声训练的时候,首先要通过提高语言的表现力以及所塑造的人物声音的形象来加强针对性的练习,不能够仅仅为了掌握发声的技巧而局限地练习。第一步不能带着紧张的情绪进行练习,要将心中的感情和人物形象的心理变化释放出来,从而更好地获得声音的艺术表现力。因为任何表演都是转瞬即逝的一次性过程,既不能重复,也无可补救,所以,每次临场表演都要把平时的水平发挥到最好,成为具有一定程度的即兴表演。创造性表演是很难的事,所以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1]曾彤.马秋华教授声乐教学理念与实践之思考[J].中国音乐,2010,(2).

[2]戴宝丽.试谈声乐演唱中的技艺结合[J].大舞台,2010,(4).

[3]周新美.论声乐表演中心理创造力的培养[J].甘肃高师学报,2010,(4).

[4]于有荣.试论声乐演唱的“声”与“情”[J].黄河之声,2011,(11).

[5]罗浩.中西圆融:中国音乐教育的必然走向——兼评马秋华教授的声乐教学[J].音乐创作,2009,(6).

G642

A

1673-0046(2012)6-0150-02

猜你喜欢

声乐技巧情感
肉兔短期增肥有技巧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开好家长会的几点技巧
情感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指正要有技巧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