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课堂提问遭遇的困境与应对策略

2012-08-15于慧慧王中华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思维课堂教学课堂

于慧慧,王中华

(1.铜仁学院,贵州铜仁 554300;2.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

高校课堂提问遭遇的困境与应对策略

于慧慧1,王中华2

(1.铜仁学院,贵州铜仁 554300;2.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

课堂提问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培养途径,但当今高校课堂提问遭遇了提问机会少、问题设计不合理、提问范围狭窄、提问主体仅限于教师、对问题回答的反馈过于草率、学生对待问题态度麻木等困境,对此,教育工作者需要一一寻找应对策略,充分利用高效提问实现高效课堂。

高校;课堂提问;困境;策略

课堂教学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途径,是进行教学反馈的重要信息源,也是促进学生健康、愉快、个性和谐发展的重要方式,更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课堂教学不可避免地遭遇课堂提问,提问引起注意、激发兴趣,正如“疑,思之始,字之端”所言,提问能反馈信息,实现教学交流,提问也能启发思维,体现主动学习,正所谓“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特别是在强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今天,教师尤其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问题情景,形成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去质疑和探究,实现教学双方的互动交流,形成“教学合力”。但是,在当今的高校课堂中仍然呈现出不少不尽如人意的现象,如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存在有问题不知提问、不愿提问、不想提问、不敢提问、没处提问的现象,很多教师将课堂提问流于形式,将启发式课堂教学变成注入式教学,课堂提问被虚无化。面对新的教育思维方式和当今大学生的时代特点,高校教育者需要重新定位和审视课堂提问,走出困境,培养出真正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

一、高校课堂提问的困境

(一)提问机会少

当今的高校课堂大多是教师的“一言堂”,很多高校教师仅仅把课堂当成是发表自己观点、叙述自己经历、宣泄自己不满的一个场所,却忽略了这个课堂中主体的存在及需求。他们站在讲台上慷慨激扬,却很少把时间和空间留给也同样具有激情、同样需要表达的大学生。

(二)问题设计不合理

在高校课堂中,很多教师设计的问题不够科学合理。具体体现在:问题缺乏针对性,比如在公共课课堂中,不顾学生的知识基础、年龄特点,对任何专业、任何年级的学生都提同样的问题;提问方式过于简单,如“你认为这个与那个是不是一样的?”“你觉得这个答案对不对呢?”等,这些问题过于封闭,没有启发性,学生没有想象的空间;在问题的表述上不够通俗和简洁,如用抽象难懂的专业词汇组织问题;忽略对问题回答的时间性的把握,在寻求答案过程中,要么时间过长,影响其他教学环节,要么时间过短,对问题的探索浅尝辄止。

(三)提问的范围只是部分学生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偏爱提问坐在较醒目位置的学生,特别是中间座位或前四排座位的学生,而坐在靠后位置的学生受到关注和回答问题的机会比较少,课堂参与的积极性较低。

(四)提问的主体仅限于教师

教学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有效的教学必然是师生之间思维的碰撞,这种思维碰撞的最好方式则是通过双方的问题情境来实现。但是,当前高校课堂提问的主体仍是限于教师一方,而学生缺乏更多去提问教师的权利与机遇,即使在课后,面对踩着铃声进出教室的教师,学生也只能把疑惑藏在心里。

(五)对回答的反馈过于草率

也有些高校教师喜欢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如“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你有什么样的体会和感受?”等,这类问题能较好地激发那些善于思考的大学生的兴趣与表达欲望,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阐述自己的观点,而且希望自己的想法能得到他人的鼓励、认同,或者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把问题思考得更加透彻。但是,对于学生的回答,很多教师处理得过于草率,一方面缺乏及时的鼓励与评价;另一方面,教师并没有将所提问题的来龙去脉讲解清楚,而经常因为时间关系或其他的原因而嘎然停止,丢下问题的真正缘由。这种草率的反馈不光让学生一头雾水,而且挫伤了他们思考、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六)学生麻木对待课堂提问

对于教师的提问,相当多的大学生采用麻木的态度去对待,在高校课堂里,经常可以听到学生说“我不知道”“我还没想好”等这些看似事实、实则拒绝的回答。事实上,他们并非不知道问题的答案,而是在从小到大的学习经历中已经形成了这样一种事不关己而懒得去思考的习惯;或者相当多一部分学生是用这种方式来逃避回答错误可能会带来的惩罚,对他们来讲,这是一种安全的方式,因为往往会使得教师给他们更多的思考时间。

二、高校课堂高效提问的策略

(一)增加课堂提问机会

很多教师认为,“提问——回答”环节会占据较多的课堂时间,所以往往忽略了这个环节。事实上,提问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提问可以使学生集中注意力,经常使学生处于思考状态,提高其对问题的理解力和表述力,也可以让教师避免在课堂上的自我中心状态,通过这种沟通方式及时了解学生有没有理解上的错误。如何在课堂提问与课堂其他教学环节中把持一个平衡?伊凡·汉耐尔认为,课堂提问的时间占所有教学时间四分之一即可,“这段时间足够帮助学生适应这个过程和发展思维技能,但又不会太多,以致于挤走了其他教学法的时间。”

(二)精心设计好问题

为了更好地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提问的方法,教师首先要精心设计需要提问的问题。在设计问题的时候,需要坚持以下原则:

1.针对性。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针对性。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专业,问题设计应该有所不同。

2.启发性。设计的问题需要能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具有思考和想象的空间,“举一隅”而能“三隅返”。

3.简约性。问题的设计可以来源于教材,可以来源于当今社会的重点、热点问题,也可以来自教师本人的思考,但是都要求简约性,简易明了、通俗易懂。

4.开放性。教师设计问题时,不仅需要考虑问题答案的唯一性,也需要考虑问题的开放性,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5.时间性。设计问题的时候,还需要关注问题的时间性,寻找问题答案的时间不能太长,否则就会影响课堂教学,花费时间长的问题可以留在课堂结束后布置给学生。

(三)有针对性向所有学生提问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采取一视同仁的态度,其提问应该面向全班所有的学生,不能因自己的偏爱或座位等原因把问题仅仅抛给少部分学生而忽视其他学生的思考机会。而每个学生需要积极去思考问题,努力去寻找问题的答案,每个学生有责任尽自己的努力恰当地回答,很多学生没有回答问题更多地受教师潜意识的影响,没有认识到自己的学习需要。因此,教师需要照顾个别学生或部分学生,同时也需要顾及全班学生,让其他学生有回答问题的机会。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来回答问题,一哄而上看起来全班都活动起来,但未必就是真正的思维活跃,也有可能是课堂失控的结果。

(四)教师允许学生作为提问的主体

在许多教师心目中,以为提问的主体只是教师,而忽略了学生也可以作为提问主体的存在。学生通过提问,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见解,能使教师更深入地了解他们的教学对象,特别注意怎样使一节课被一般的学生理解,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学生的质疑能力和创新精神,达到教学相长。学生的参与意识是一种需要培养的精神。同时,通过学生的参与提问,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问题意识和能力。正如世界著名学者布鲁姆·乔伊斯说:“教会学生独立思考,我们就给了他们自我教育的能力。要使学生在课堂上敢于阐述自己的观点。我们不能要求学生放弃一切活跃的思考,盲目地相信某种结论。”因此,在高校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给学生向自己提问的时机,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提问中来。

(五)积极反馈,采用“提问——回答——提问”的模式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提问的过程不仅是引导学生参与,而且需要使学生给出他或她所回答的理由。当教师向学生提问的时候,学生就有回答,不论学生的回答怎么样,教师需要继续追问学生:你以什么证据、理由或逻辑推理来支撑你的答案?这个过程就形成了“提问——回答——提问”的模式。例如:学生在做一个选择题时,学生选A、B、C、D都不对,那么,教师可以继续提问学生为什么选择A,让学生找出证明答案的证据或逻辑推理来。通过采用“提问——回答——提问”的模式,能有效地避免学生胡乱回答或靠猜来回答问题的情况,同时也能充分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思维状态,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证明的过程中来,让学生收到提问所带来的效用。

(六) 增加额外问题,减少高校课堂中“我不知道”的现象

既然学生把“我不知道”当成一种逃避的借口或习惯化的应对模式,那么,非常有必要控制学生的这种行为。方法是“教师应毫不犹豫地提问学生额外一个、两个甚至三个问题,让学生懂得‘我不知道’不能这么轻易说出来,教师也不会轻易接受这个回答”,增加额外的问题,一方面可以让试图逃避问题的学生逐步放弃这种习惯化的消极应对模式,另一方面可以让确实不理解问题的学生理清思路、解除疑惑。而对于是不是需要给回答“我不知道”的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这个问题上,伊凡·汉耐尔则认为,这些学生“需要更多的问题,需要更多而不是更少的参与”,让学生知道“说出你知道的部分比仅仅说‘我不知道’更容易,因为想摆脱我并不那么轻松,下两分钟我还是要继续提问你。”

在强调培养创新人才的今天,高校教师也需要不断去深化课程与教学的实践和探索,在教学实践总结经验中升华课程与教学理论,课堂提问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直接影响着学生参与课堂的程度和课堂教学效果。如何通过高效课堂提问激发学生思维与积极性,进而提高课堂质量,是每一位高校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1]伊凡·汉耐尔.高效提问——建构批判性思维技能的七步法[M].黄洁华,译.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3:91,34,39,49,48,49,50.

G642

A

1673-0046(2012)6-0139-02

本文系铜仁学院2009年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课题“高校文科系教师课堂提问现状分析及有效提问策略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思维课堂教学课堂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