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索开展创业教育的途径

2012-08-15王喜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创业精神人格政治

王喜

(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550)

依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索开展创业教育的途径

王喜

(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550)

依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开展创业教育的重要途径,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营造创业文化氛围;扩展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塑造大学生创业人格;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培养大学生创业精神。

思想政治教育;创业教育;创业素养;创业精神;创业人格

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育人中具有核心地位,它的导向性、实践性和超越性的特点使创业教育必然与其紧密联系。从我国创业教育开展的实践来看,无论是创业精神的培养还是创业活动的进行,都无法脱离思想政治教育的大平台。笔者结合自身的实践体会,对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创业教育的具体措施进行分析。

一、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营造创业文化氛围

(一)转化机制,激励学生全面发展

评价机制是学生的指挥棒,它在学生确立目标、实践成才中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所以,营造良好的创业文化离不开这根指挥棒。创业人才是意志品质坚定、人格发展健全、综合素质突出的全面发展的人群,创业教育是一种高层次的素质教育,我们过去培养的高分低能、循规蹈矩的学生是无法适应创业要求的,我们过去实现的关注高分、以分取人的应试教育也是无法适应创业人才培养的。

营造良好的创业文化氛围需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改变重分数轻素质、重理论轻实践的做法,变单纯奖励优秀学生为鼓励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变用一把尺子量学生为分层次培养,鼓励学生开拓创新、鼓励学生实习实践、鼓励学生竞赛竞争。现在很多高校已经开始实施学生综合测评,要求学生选修一定数量的实践课程、鼓励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等等的做法便是高校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二)加强舆论宣传,培养学生创业素养

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是广泛的,课堂上有育人,管理服务中有育人,学校的各类宣传媒体、媒介中也处处渗透着育人的作用。创业教育必须借助思想政治教育多渠道、多手段的优势,将创造创业教育的舆论氛围和校园文化相结合。利用学校的广播、闭路电视、校报校刊、宣传橱窗等宣传工具,大力倡导和宣扬创业精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教育对象乃至高校全体师生对创业教育和创业素质价值的认识。通过树立勇于创业的榜样,把创业精神、创业品质形象化、具体化,使全校师生有学习的目标。通过宣传形成崇尚科学、求实创新、勇于进取、乐于创业的文化氛围,使进行创业教育、培养创业人才的思想深入人心。

二、扩展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塑造大学生创业人格

对于承担创业重任的创业人才来说,他们需要具备的创业人格包括坚强坚定、负责奉献、勤奋勇敢、创新独立、诚实守信、团结协作等。创业人格的培养无法脱离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因为人格不是一朝一夕形成,而是长期教育和培养的结果。

(一)将传统的思想品德教育与创业人格培养相结合

思想政治教育是运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教育学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在长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形成了坚定的理想信念、集体主义精神、社会公德意识和优秀的品质素质,这些都为塑造创业人格打下了坚实基础。

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是人的精神境界的集中体现,对人的行为起着引导、动力和精神的支撑作用。创业教育就是一种适应社会变革的理想信念教育。在大众化教育时期,学生对未来迷茫无措,结合理想信念的创业教育,可以指导学生以积极心态参与人才市场竞争,科学地进行职业选择或职业设计,通过展示良好的综合素质获得就业机会,从而坚定大学生投身社会主义事业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念和理想。

创业过程是艰苦的,需要体能和心智的全力投入。坚定的创业理想和信念离不开精神支撑,创业成功的愉快体验固然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支撑来自于坚强的创业意志。思想政治教育注重意志品质的培养。在唯物辩证法的教导下,学生可以理解创业的进程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过程,收获在于付出,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须增长知识才干,在艰苦奋斗的环境中加以磨练:挫折教育、艰苦奋斗的教育使学生正确面对创业进程中出现的艰辛和困难,提高他们在失败面前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战胜困难的勇气,以健康良好的心态创业。

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的积极进取的人生观、集体主义的精神、诚实守信、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的品质都是一名创业者所需要的创业人格。为了配合创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要与时俱进,提高原有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坚持自我教育的原则,结合社会需要、创业要求,将传统道德规范内化为创业者的内在人格。

(二)适应时代发展,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

创业教育是一种健全人格的教育。创业教育强调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特点,注重发展学生健康、健全、完整统一的人格。对于承担自主创业重任的大学生来说,除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还应将一些富有时代性的创业品质教育加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性的培养,对学生在社会生活中所必须具备的竞争意识、市场意识和创新意识培养不够。如: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什么事都是老师和家长安排好的,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这使得学生依赖性强,缺乏自主意识,近两年出现的毕业后不急于找工作,在家吃父母的“傍老族”就是典型代表;大学生长期生活在象牙塔内,少有实践经历,缺乏社会经验和阅历,竞争意识不够,竞争经验更是很少;由于长期实施的应试教育,学生会考试,但不会学习(自主学习),很聪明,但缺乏独创性;传统的“中庸”文化和“枪打出头鸟”的思想,扼杀了学生的挑战精神和冒险精神;在学生求学经历中,少有失败和挫折,造成了大学生精神脆弱、“不堪一击”,遇到一点儿挫折就灰心丧气、不振。所有这些都是老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弱项,为了培养创业人格,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我们应将塑造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果断性、适应性、挑战性、坚韧性等扩展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通过长期的培养,使大学生具备完整的创业人格。

三、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培养大学生创业精神

创业精神作为一种积极的思想观念和精神状态,对个人的进步和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充分利用形式优势,为创业精神的培养创造条件。

(一)发挥好“两课”主体教学的作用

“两课”主体教学是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主阵地,也是开展创业教育的主要形式。拓展“两课”内容,创新“两课”形式,激发学生学好“两课”、用好“两课”,达到入脑、入心的目的是高等学校创业教育不可忽视的环节。

为了培养创业精神和创业人格,要在“两课”中建立民主、平等的教育环境。教育者要结合教育对象的个性和心理特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由原来的主角转变为组织者、主持人,变单向灌输式教学为启发互动式教学,激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热情,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通过教学形式的改变,可以培养学生思考、观察、记忆的创业品质和学习习惯。

同时,在教学中要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教育者可以根据当今科技的现状和成果,时时调整教学内容,让学生始终接触到时代的新成果,让学生对思想政治课堂始终报有好奇心和新奇感,使学生主动地接受思想政治课堂的教学,接受教育者传达的思想和精神。还可以将创业意识培养、创业技能训练融入教学中。如:可以通过对经济规律、社会现象的讲解分析,培养学生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适应精神;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自我教学、小组集体创作、社会实践等形式,培养学生演讲交流、团队协作、分析判断的能力,使学生在“两课”中培养创业精神、提高创业能力。

(二)在日常学生管理中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

思想政治教育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通过日常学生管理工作中的点点滴滴,对学生的理念和实践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教育者要从自身做起,将创业精神贯穿到日常工作中。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者,首先,应在教育时起引导和示范作用,以自身的创业意识和思考能力去感染、带动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从而多层次、多角度地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素质。其次,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业教育的开展要求形成友善的、宽容的师生关系,创造性不是“教”出来的,而是通过培养逐渐成长、发展起来的。友善的、宽容的、鼓励创造性的师生氛围,学生有“心理安全感和心理自由”,是学生创业精神得以发展的基本前提。

在日常的学生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辅导员每天对学生开展教学和辅导,定期开展党团活动,这些制度化、日常化的教育和熏陶对创业精神的培养同样是十分重要的。要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学生在夯实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的同时,学习一定的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加强创业素质的培养;要通过交流互动、学习体会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要在活动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让学生敢于标新立异、敢于挑战权威,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1]吴立春.谈谈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择业观教育[J].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2):34-36.

[2]应若葵.高等学校加强创业教育探讨[J].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20-21.

[3]唐烈琼,周永卫.论当代大学生的创业人格缺陷及其健全策略[J].现代大学教育,2004,(6):79-81.

[4]王朗玲.深化教学改革努力探索创业教育的新形式[J].经济师,2003,(08):25-27.

[5]黎江.对高等教育领域创业教育模式的认识[J].高等农业教育,2004,(12):36-39.

G641

A

1673-0046(2012)6-0105-02

猜你喜欢

创业精神人格政治
集体记忆中的大庆创业精神建构与整合
列宁的伟大人格及其当代意义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培育路径探究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的“实用人机交互”教学改革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