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的学习方法
2012-08-15王向东
王向东
(新华日报,江苏南京 210005)
《论语》中的学习方法
王向东
(新华日报,江苏南京 210005)
一本《论语》就是一部学习方法大全。举一反三、见贤思齐、“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等等,都告诉我们一种认知的方法。既要学问结合、学思结合,又要学研结合、学创结合,还要学用结合、学行结合。研究学习方法,还要注意调整学习心态,做到自谦、自律、自强。
论语;学习方法
1 激发学习动力,培养主动精神
激发学习动力,培养自己的主动精神,是掌握学习方法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即使再好的学习方法,也没法给你提供帮助。
首先,乐趣和嗜好是学习最大的动力。人不是天生就好学。人非生而知之者,没有多少人能天生乐学。晋代有个知识分子张叔辽,曾经写过一篇《自然好学论》,认为人一出生之后,就一定会好学。他说学习不需要教育,每一个人都会自然而然地很好学。大名士嵇康却不赞成这种看法,专门写一篇《难自然好学论》加以驳斥。后来鲁迅演讲《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其中说:“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嵇康做的《难自然好学论》,却道,人是并不好学的,假如一个人可以不做事而又有饭吃,就随便闲游不喜欢读书了,所以现在人之好学,是由于习惯和不得已。”我看,嵇康说的是老实话。
读《论语·雍也》,有孔子一句话,很值得注意。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是孔子对学习的基本看法之一。一个人要是对这件事感到快乐,肯定会沉浸其中,自然而然他就有动力。这是从理论上说。从实践来看,同学们从小学开始读书,读到现在,先后十几年,你这个读书,快乐吗?恐怕很多同学会说,我们一点都不快乐。原因在哪里?那是为了考试而读书,为了文凭而读书,他快乐不起来。这叫做没有办法,逼上考场,如同逼上梁山,哪有什么快乐可言。但是,有同学曾经在课堂上偷偷摸摸看些东西,在宿舍里拼命熬夜看些东西,却从来不觉得不快乐。相反,他的动力非常强,他不要人催,不是别人强迫的,而是自然而然。为什么呢?因为他喜欢这个东西,他自己从中间感受到某种乐趣。由此可见,学习最大的动力在哪里呢?就在于你要对它感兴趣,而且至少要从中品尝到它的某种程度的乐趣。一个人如果认识到今天的学习,是为了明天给社会做贡献,到学校来学习一门知识、一项技能、一种本领,都是为了将来的发展,为了能够给我们生存的这个社会做贡献,很自然就会对它感兴趣。兴趣越来越浓厚,乐趣自然而然就出来了。所以,如果要把学习搞好,首先必须对你所学习的东西感兴趣。这是一个前提。否则,你再去怎样研究学习方法,也不会有多少用处。过去许多人学习甚苦而收效甚微,原因可能很多,最基本的一点,我看就是忽视了这个前提。
其次,培养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是一个过程。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不是一天就可以产生的,不是今天听一个报告,明天就一下子产生了主动积极的学习精神。这是完全不可能的。实际上,培养主动积极的学习精神,是一个逐步培养、逐步变化的过程。同学们认识这一点很重要。有的同学过去在这方面不太注意,认识不清,意识不强,不要灰心。不要说我们前面这些年都没有好好抓住,没有认真思考自己如何才能有一个远大的志向,有一个崇高的理想,有一个学习的热情。我看不要紧,从现在开始,你可以培养,首先逐步培养自己的积极主动精神。《论语》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经验。孔子收学生,有一个标准,叫做“有教无类”,就是不管学生是什么情况,只要来学,他都收的。但是,请注意,他教学生,也有一个标准,而且是一个很重要的标准。这就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八个字,也是孔子对学习的基本看法之一。同学们,请你们一定要记住这八个字。老师们,请你们也一定要记住这八个字。我们今天讲的“启发式”教学,是从哪里来的?就是从这八个字来的。什么叫做“不愤不启”?什么叫做“不悱不发”?“愤”是什么意思?就是心里想知道,可是却做不到。什么叫做“悱”?意思就是嘴巴里想说,却说不出来。这两个字加起来,就叫做心欲之而不能,口欲言而不得。这就是“愤悱”这两个字的意思。换话句话说,你自己主观上产生了想把这个问题搞清楚的愿望,老师就来教你;你如果自己对这个问题不产生兴趣,本身没有追求的欲望,老师就是讲给你听,你也听不进去,收效也不可能大。硬是往下灌,满堂灌,效果就很差。所以,学习本身它应该是两个方面的集合。求学的人,自己有一种积极主动的自觉,心里头想了解它,想把它搞清楚,迫切地想用语言把它表达出来,这就会表现在行动上;老师必须把握这种火候,及时来教导你,就是一种启发式,帮助你引导你解决这些问题。换句话说,如果自己没有一种学习的主动性,学习的积极性就没有地方生根,因此学习就总会处在一种被动的状态。而一旦处在被动状态,往往就同打仗一样,必然要经常打败仗。同学们虽然没有打过仗,但是我们看过很多电影、电视。这个主动打仗与被动打仗的区别在哪里呢?这个问题很值得大家认真思考。有的同学学习上一度时间可能不理想,原因在哪里啊?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我看,就是打的被动仗太多。
有同学问我,王老师,我们已经都大二了,都大三了,我们现在发奋,还来得及吗?当然来得及。我说,你还小得很啊。孔夫子说“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不知老之将至”,由这句话可以推断,孔夫子自己到了晚年,还是在发奋,还是在认真求学。我们同学的年纪,大二大三也就二十岁左右。事实证明,只要有学习的自觉,任何时候都不晚的。唐宋八大家里面有个苏东坡,他父亲叫苏洵,又称苏老泉。《三字经》说“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这与《宋史·苏洵传》记载一致。司马光给苏洵妻子写墓志铭,说苏洵所以晚学,是受了养家糊口之累。《武阳县君程氏墓志铭》云:“府君年二十七犹不学。一日,慨然谓夫人曰:‘吾自视今犹可学。然家待我而生,学且废生,奈何?’夫人曰:‘我欲言之久矣。恶使子为因我而学者。子苟有志,以生累我可也。’即罄出服玩鬻之以治生。不数年,遂为富家。府君由是得专志于学,卒为大儒。”司马光此文,是应苏洵的两个儿子之请而写的,内容应该可信。苏洵自己的说法则稍有不同。《嘉祐集》卷十二《上欧阳内翰第一书》,其中说:“洵少年不学,生二十五年,始知读书,从士君子游。年既已晚,而又不遂刻意厉行,以古人自期,而视与己同列者皆不胜己,则遂以为可矣。其后困益甚。然每取古人之文而读之,始觉其出言用意,与己大别。时复内顾,自思其才,则又似。夫不遂止,于是而巳者。由是尽烧曩时所为文数百篇,取《论语》、《孟子》、韩子及其他圣人贤人之文,而兀然端坐终日以读之者,七八年矣。”大体说来,这位苏洵,年轻的时候不好好读书,错过了时间。25岁之前狂妄得很,认为自己写的文章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天下第一。25岁跑到京师,看了人家写的文章,气得一把火把自己过去写的文章都烧掉了。从这个时候开始,他才认真读书。主动下功夫以后,情况不一样。同学们想啊,唐宋八大家,一共才八个人,他老苏一家就有三个,不简单啊。他自己跟他两个儿子一样,终于取得很大的成就。但是他用功就很晚啊。有这样的事例在前面,同学们你只要想主动学习,什么时候都不算晚。
反求诸己,一以贯之,才能端正学习态度,培养主动精神。《论语》中孔子两句话,可以给我们许多启发。一句是《卫灵公》篇的“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泰州地方话说“睡不着,怪床杠”,这话很有意思。学习搞不好,不要埋怨客观条件。天下所有事,靠得住的只有四个字,叫自力更生。所谓“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就是看你自己是不是真心诚意下决心去做这件事,任何时候任何情况都不要怨天由人,不要埋怨客观条件。孔子的第二句话,是《宪问》篇的“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同学们可能不大懂,孔子那个时候还有古时候吗?当然有啊。孔子所说的“古”,是从他那时再向前数的古代的人;孔子所说的“今”,就是他同时代的人。孔子认为,在他之前的古代,求学的人,目的在于提高自己的人格修养和业务素质,把自己这个“人”做好,做个名副其实的“人”。但是,他同时代的一些人却不是这样。所谓“今之学者为人”,意思就是这种人的学习,不过是做给别人看的。他们的学习,只是为了准备和别人交换,这种交换有时不过仅仅是为了一只饭碗,而不是根据自己的人格修养、社会作为,来决定自己需要学习什么。学习目的不一样,带来的后果相当严重。实际上,孔子以后两千多年,中国教育的根本弊端,即由此而来。
总起来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说乐趣是学习的原动力;“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说的是学习需要主动自觉地追求。认识了这两点,坚持一以贯之,反求诸己,学习才能对自己真有帮助,学习也才能真有收获。有这样的认识和态度,学习就会主动自觉,就会自觉研究学习方法,努力提高学习的效率,学习的主动精神就有了立足点。以上说的这些,算是开场白,或者说是打个基础。
2 讲求科学方法,注重能力培养
我看到有的老师跟同学们讲,你基础不错,为什么学习效果不理想呢?你要注意改进学习方法啊。这个话,当然不错,可惜多数时候只是一句大而化之的空话。同学们回过头来想想,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你的成绩单上班主任写的评语,是不是有改进学习方法这一条。我女儿读书期间,有一次看她的成绩单上有这句话,就问她,老师叫你改进学习方法,你现在用的是什么学习方法啊?要怎么改进啊?怎么改?怎么进?从哪里改起?改到哪里才算进?女儿朝我瞪瞪眼睛,说:爸爸,从来没有人告诉我什么叫做学习方法。我说,你既然不懂,就去问老师啊。同学们,你们今天已经念到大学二年级、三年级,请问你到今天为止,先后用了哪些学习方法?我大胆说一句,能够说出个子丑寅卯的人,恐怕不会多。为什么?原因就在学习方法有点神秘,有点玄虚。它一直是个非常笼统的词,就是个概念,没有多少人去研究它,更没有多少人去细化它。真是误人子弟。实际上,学习方法是很具体的东西,应该把它明确起来,落实下去。天下一共有哪些学习方法,对我们有哪些用处,每个人通过自己的学习,都应该做一些认真的总结。认真学习《论语》,你会忽然发现,一本《论语》就是一个学习方法大全。什么叫大全?等于说,天下所有的学习方法,它里面基本上都有。认真学习《论语》,在学习方法问题上,你会豁然开朗。
第一,举一反三,提高推理能力。
天下最重要的学习方法,就是举一反三。这是最基本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对我们每一个人的学习而言,弄懂一个问题的目的,不仅仅是弄懂这一个具体问题,而且要从弄懂这一个问题中间,找到解决同一类问题的规律。这叫做推理能力。《述而》篇孔子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翻成白话,意思就是你不能够举一反三,下一次就不要来问我了。再说明白一点,你假如不学会举一反三,我就不教你了。当然,不教你,是句刺激人的话,不是当真不教,是提醒你一定要先学会举一反三。
在这方面,孔子和他的学生是怎样实践的呢?《公冶长》篇有一段对话。孔子有一次问子贡:“你和颜回两个人相比,哪个学习效率更高?”子贡说,我哪敢跟颜回比。为什么我不能和颜回比呢,我没有他推理能力强。他闻一知十,我只能闻一知二。孔子叹口气说:“是不如他。我跟你两个人,都不如他。”孔子这句话,固然有谦虚的成分,但是包含着许多信息。第一,孔子很重视学习效率;第二,孔子很重视推理能力;第三,孔子觉得自己的推理能力也不如颜回。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个推理能力,对于学习效率而言,多么重要。可是我们常常连举一反三这个概念都记不住,到了学习的过程中,怎样来举一反三呢?
有一个很生动的例子。《论语·季氏》记孔子的学生陈亢有一次问孔子的儿子伯鱼:“你从你父亲那里,听到些别人没听过的教导吗?”伯鱼回答说:“没有呀!有一次,我父亲独自站在那里,我从他身边走过,他问我学过《诗》吗?我说没有。父亲说:‘不学《诗》,就不懂得如何讲话。’此后我便学《诗》。又一次,他又独自站在那里,我又从他身边走过,他问我学过礼吗?我说没有。父亲说:‘不学礼,就不懂得如何立身。此后我便学礼。私下好像就是这两回听到他的教导。”陈亢很高兴,说:“我这次问了一句,得到了三个信息。其一是应该学《诗》,其二是应该学礼,其三是君子教育学生,对自己儿子没有特别的优厚。”陈亢问了一句话,得到三方面的启迪。可见,推理不仅仅是一种逻辑,重要的是从中找到对自己的启发。
第二,见贤思齐,提高鉴别能力。
孔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篇这句话,内涵很丰富。向好人学习,不是简单的,讲究的是一个鉴别能力。所谓见贤思齐,贤与不贤的标准在哪里呢?在你自己心里面。理解“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句话,关键是培养自己的鉴别能力。比我好,我要向他学习;见到别人不好的方面,则要反省自身,警醒自己。所以,见贤思齐首先是培养自己的鉴别能力。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述而》篇这句话后面还有两句,叫做“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三人行,必然有我的老师,这是一种虚心求学的态度,但不是盲目崇拜,不是盲目迷信,需要“择其善”与“其不善”。既然要“择其善者”,请问是由谁来择?由你自己啊!“其善”、“其不善”标准在哪里?在你自己心里。可见,这句话关键词在“择”。“必有我师”与“择其善”与“其不善”,是一种辨证的关系。换句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讲的是一种谦虚的学习态度,并不排除独立思考。不但不排除独立思考,恰恰强调独立思考,来培养自己的鉴别能力。《述而》还有孔子一句话:“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这是孔子的自我总结。所谓“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说明孔子这样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恰恰是从培养自己的鉴别能力开始的。
第三,掌握规律,提高认知能力。
掌握规律,是提高认知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卫灵公》篇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认知的方法:要去圆满地完成一件事,首先必须搞清楚哪些东西是你的工具,而且是最有效率的工具。如果你现在去砍柴,你的斧头在哪里?是什么材质?锋利不锋利?是不是最现代化的工具?两手空空去砍柴,即使把手掌全部磨成血泡,恐怕也没用。我们现在不去砍柴,而是学习,那么我们的“斧头”是什么呢?同学们有没有经常思考这个问题?我有时问一些同学,说:“我们在课堂上学了那么多定理、定律,这个是不是‘器’呢?”有的同学糊里糊涂,搞不清楚。有的同学经过思考,回答我说“是”,我就很高兴,说:对啊,你这个就很聪明啊。这些定理、定律之类的知识,就是我们认知科学、认知世界的工具。有了这些工具,同学们就可以建立一个自己的工具库。这个工具库,要分门别类,钉耙归钉耙,锄头归锄头,斧子归斧子,钳子归钳子,分别把他们归类。平时弄清楚这些工具的用处,那种工具有什么特点,有什么用途,可以和哪些工具合用,还要弄清楚各有什么禁忌。一旦到了要用的时候,那就方便得很。可惜我们有的同学没有这个概念,他不知道哪些东西是“器”,更不知道怎样去运用它们。同学们,每一个知识点,都是你学习过程中的一个“器”,一个认识新知识、探索新世界的工具。你要建的这个工具库,应该很大很大,比我们学习图书馆的藏书室还要大。那里面应该有很多很多的柜子,有大柜子有小柜子,你都要熟悉。然后你到用的时候,你就记得了,这里应该用这个工具,那里可以用那个工具,融会贯通,无往不克。由此可见,认知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首先弄清楚你的工具是什么。往小了说,我们的教科书,不过是同学们认知世界的一种工具;往大了说,人类现在已经掌握的所有理念,都不过是继续探索未知世界的工具而已。范仲淹《范文正集》卷二十《礼义为器赋》说:“礼义交举,圣贤是崇。既覩化人之要,爰彰为器之功。修之于身,岂晩成而是虑;体之于政,见日用之无穷。前典可稽,格言斯启。假其器而宣其教,尊其义而贵其礼。”“礼”和“义”是古人非常推崇的具有无限崇高地位的概念。范仲淹却说:这些东西就是一个“器”啊。你要把这个社会治理好,你就要用这些“器”啊。所谓“既覩化人之要,爰彰为器之功”,就是这个意思。所谓“假其器而宣其教,尊其义而贵其礼”,其实等于说一个时代应该有一个时代的“器”。所以他坚决主张改革。
凡是能够帮助你掌握知识增加技能的知识点也好,定理、定律也好,教科书也好,它不过都是你学习过程中的“器”。产生这样一种认识之后,你就知道区别,哪一样工具有哪一种用途,你必须把它搞清楚。什么叫融会贯通?各种工具各种用途用法,你都搞清楚了,你的学习才能有成效啊。要你去割麦,你用老虎钳去,那人家要笑你;叫你去紧螺丝,你拿个大锹去,怎么行啊?这个螺丝岂不是比汽车轮子还要大?由此可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必须学会选择运用什么样的工具,这是一个基本功。有了这样的一个基本认识,再回过头来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会有新认识。换句话说,在你学习的过程中间,你要提高学习效率,你要把学习这个事做好,做到“善其事”,你就必须十分熟悉你将要运用的这些工具,务必能够灵活掌握。而且不仅仅是灵活掌握,还得学会选择最好的、最先进的、最有效率的。知识不断更新,人对自然的认识也在不断增加,我们就要不断更新自己的工具。这就是一个学习方法。如果仅仅抱着教科书,以为这个就是天下第一真理,死搬教条,恐怕事情就比较难办。
明末清初有个真正的学者顾炎武,他在《与人书十八》一文中提出一个著名的观点,叫做“器识为先”。他认为一个人要成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必须做到“器识为先”。这四个字看起来简单,其实内容非常丰富。我有一个青年朋友,给我发个电子邮件说,除了“器识”而外,恐怕还要“胆识”为先。他认为在如今这个环境之中,“胆识为先,器识为要”可能更贴切。可是我觉得,我们首先弄清楚器识与胆识的关系。要弄清楚“胆识”是什么,“器识”是什么。“器识”包括不包括“胆识”呢?在我看来,胆识是器识的一部分,或为其重要的一部分,却并不独立于器识之外。有器识,才会有胆识。什么叫“器识”啊?所谓“器”,就是你能够运用最先进的知识、工具、智慧,变成你自己的工具;所谓“识”,则是你对历史、对文化的全面把握。常言道远见卓识。远见卓识从哪里来?坐在井里面不会有,他必须对当代最先进的知识、科学有所了解,他才能产生远见卓识。所以“器识为先”我们应作为终身的座右铭。
第四,六个结合,提高学习能力。
以上说的提高推理能力、鉴别能力和认知能力。提高这三种能力,也就是培养自己三种具体的学习方法。在提高推理能力、鉴别能力和认知能力的过程中,要坚持六个结合。这六个结合,也就是具体的六种方法,目标在提高综合学习的能力。这六个结合,又可以分为三个层面。
(1)从学习的过程来说,坚持学问结合、学思结合。
先说学问结合。子入太庙,每事问。这是《八佾》篇的记录。孔子到太庙,什么都要问一下,向别人请教。有人讽刺他不懂礼法,他不为所动,觉得太庙里处处都是礼法,坚持虚心求教。为什么要请教别人?为什么要问?这就是学啊。有的小孩从小学读书读到大学,从来不提问,你要叫他提个问题,那可费事呢。我女儿小时候上学,开始也不敢问老师。回家做作业,有的题目不会做。问我,我说我不会。你不去问老师,我给你交了那么多学费干什么。她说我不敢问啊,我一问要挨骂的。这是一种错觉,没有一个老师会骂提问的同学,也许老师正忙,也许当时老师心情不好,但是你今天问,明天问,时间长了,老师一定非常喜欢这个学生。勤学好问啊,学和问是连在一起的。为什么有的同学偏偏不敢提问,原因在哪里?主要对教材的内容没有搞清楚。如果把教材的内容弄得熟悉一些,你就知道哪些问题你已经清楚了,哪些问题你还没懂,你才提得出问题来。你提不出问题,说明你对学的东西没有兴趣。问又有几种。一种是问老师,还有一种叫不耻下问,即向不如你的人请教。《公冶长》篇孔子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明确提出不耻下问。换句话说,所谓问,不仅仅要问你的师长,你也可以问你的朋友同学,甚至是不如你的人。《泰伯》篇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就是说,请教别人,完全不必去计较他是否比自己能干,是否比自己知识丰富。只要别人在这一点上比自己强,就虚心向他请教。哪怕这个人看起来一无所成,看起来知识面非常窄,但是他所了解的知识,恰恰是我所欠缺的,我就向他请教。换句话说,向人家请教的时候,不要去计较人家是不是有文凭,是不是有名声,是不是怎么样,你就看他这一点比你好,你就向他学,你就向他好好请教。他在这一方面“术业有专攻”,你就好好向他请教。
再说学思结合。一个人学习要取得成效,不仅仅要苦学,而且要深思。《为政》篇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卫灵公》篇孔子又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寐,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可见,光学不去想不行,光想不去学也不行,学跟思要紧密集合起来,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这里有一条经验,叫做强调学与问、学与思的综合训练。《子张》篇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就是这个意思。现代不少高校将“切问近思”作为校训,是很有道理的。所谓“切问”、“近思”,就是要把学与问、学与思紧密结合起来。这样综合训练,学问结合学思互启,学习就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之内,它就要进行广泛的社会实践。古人讲社会实践专门有个词,就是“游学天下”。由此扩大眼界,开阔心胸,增加积累,多积薄发,学习才能有真收获、大收获。
举几个例子。第一个例子是孔子自己。孔子读书,勤学好问的同时,坚持游走天下。他带着学生周游列国,不是到处去旅游的啊。他的这一套实践,其实就是游学天下之创举。《孟子》说“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说的是孔子登泰山这件事得到的收获。到过泰山的人,会看到有一处石碑,据说是当年孔子登泰山处。孔子登泰山有哪些收获?前人文字记载中比较可信的至少有三点。第一个收获,就是登高望远,开阔了眼界。等你到了人生珠穆拉玛峰的时候,那你就不会再为些许鸡毛蒜皮之类的小事耿耿于怀,你就绝不会再为身边的一些琐事增加无限的烦恼。现在大学宿舍条件很好,几个同学合住一个宿舍,本来应该可以结下人生最美好的友谊。可惜人际关系却大不如以前。南京大学一个同学告诉我,现在同学们社交闭塞、关系很差,一个宿舍好像都是仇人。有什么意思,就是鸡毛蒜皮。表面看,你倒水不小心弄湿他的本子,他不小心将你手机弄掉在地上,等等,就是这些小事,吵啊吵啊,弄得像仇人一样。深层次原因,就是奖学金啊,研究生保送名额啊,等等。盯着这些眼前利益,斤斤计较,不肯相让。其实有什么意思。原因在哪里,就是眼界不开阔啊。等到将来你走上社会,走进你这个行业,不要说是到达顶峰,就是到了半中间,再回过头来看看你曾经为这些小事儿生气,你自己也会发笑的。孔子登泰山第二个收获,增加了学问。《韩子外传》记载说,孔子到泰山,发现“异姓而王可得而数者有七十余人”。孔子是歌颂“汤武革命”的,主张革命,不是主张家天下,不是主张一个皇帝做到万年万年万万年的。这个皇帝不好,他主张就要把你给换掉。所以他上泰山,注意收集这方面的历史资料。古代的帝王到泰山去封禅是一种隆重的仪式,换了皇帝就到泰山来封禅。是不是换了皇帝了,从这里可以得到比较可信的资料。孔子登泰山,可以看到有记载的有七十多个人。可是我们今天的历史书上却找不到这些记载了。可见游学是很有好处的,这就增加了社会知识、历史知识,等等。第三个收获,他懂得了社会。孔子游泰山,在山脚下,听到一个农妇在哭,就让子路去问,你为什么这么伤心啊。我为什么这么伤心,我的丈夫前年被老虎吃掉了,我的儿子刚刚又被老虎吃掉了。孔子说,这个地方老虎这么凶,那你何不赶快搬走呢?农妇说,不能搬走啊,因为这个地方没有苛捐杂税啊。孔子叹口气说,“苛政猛于虎”。同学们,你们在中学时代读过柳宗元的《捕蛇者说》,最后引用孔子这句话,“苛政猛于虎也”。孔子就是到泰山游学的过程中得出的这样一个心得体会,文字记载在《礼记·檀弓》这一篇。《礼记》这本书虽是出自汉代,但据说是参考秦朝以前的竹简。也有学者认为,《礼记》里面有几篇文章不是汉代人写的,其中就包括《檀弓》这一篇。“苛政猛于虎”,它里面包括很多东西,简直就是政治学、社会学、伦理学这些学科的开山大纲。孔子登泰山,他的收获看来的确不小。
再举一个例子。我们泰州北宋初年有个很了不得的教育家,叫胡瑗,史称安定先生。历史书上说他是海陵人,其实他是如皋人,因为如皋当时归泰州,所以称泰州人。现在省立泰州中学校园里面还有一个安定书院,同学们有时间可以去看一看。这个胡瑗,经常带学生游走天下。他认为“学者只守一乡,则滞于一曲,则隘吝鄙陋。必游四方,尽见人情物态、南北风俗、山川气象,以广其闻见,则为有益于学者矣”。有一次,他把学生带到华山之上。王铚《默记》卷下记载说,“回顾黄河抱潼关,委虵汹涌;而太华、中条,环拥其前。一览数万里,形势雄张。慨然谓滕公曰:‘此可以言山川矣,学者其可不见之哉!’”看看前面是太华山和中条山,后面是黄河拥抱着潼关,胡瑗就问学生,你们看到这种气象之后有什么感想啊?学生说,看了这个才知道天下多大,江山多险。胡瑗认为一个学者如果一辈子关门读书,就会变成一个陋孺。所谓“隘吝鄙陋”,把这个危害性分析得很清楚。孔子说“汝为君子儒,莫为小人孺”。儒家其实也是各色各样,有君子儒,也有小人儒,有通儒、达儒,也有陋儒、腐儒,形形色色。死读书,读死书,于人于己,都没有好处。
第三个例子是顾炎武。有字之书固然不可缺少,但是,无字之书更加重要。把有字之书与无字之书结合起来读,才能读出自己的创见。宋朝画家刘彝《画旨》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清代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卷五说:“《眼镜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有耀自他,我得其助’”。他们说的都是这个意思。顾炎武所以能够成为一位继往开来的一代思想家,很大程度得力于他坚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治学方法。他说自己“自少至老,手不舍书。出门,则以一骡两马,捆书自随,过边塞亭障,呼老兵谐道边酒垆,对坐痛饮,咨其风土,考其区域。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证,必无所疑而后已。马上无事,辄据鞍默诵诸经注疏”。他的著作《日知录》“稽古有得,随时札记,久而类次成书”,他对此书的价值很是自信,《亭林佚文辑补·与人札》说:“虽未敢必其垂后,而近代二百年来未有此书,则确乎可信也”。为什么这样自信?他在《与人书》中说:“尝谓今人纂辑之书,正如今人之铸钱。古人采铜于山;今人则买旧钱,名之曰废铜,以充铸而已。所铸之钱既已粗恶,而又将古人传世之宝舂碎,不存于后,岂不两失之乎?承问《日知录》又成几卷,盖期之以废铜。而某自别来一载,早夜诵读,反复寻究,仅得十余条,然庶几采山之铜也。”《日知录》积三十余年,计一千一百余条,平均每年也就三十多条。数量虽少,却是采山之铜,而不是买旧钱来充铸。所谓“采山之铜”,就是把有字之书与无字之书结合起来读,才能读出自己的创见来。实践证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了解社会,深入社会,学习社会,懂得社会的最好方法。
第四个例子是邓拓。邓拓青年时代,写过一本《中国救荒史》。自古以来,中国历史就是一部多灾多难的历史。举例而言,据邓拓统计,仅清代不足300年间,自然灾害多达1121次,其中旱灾201次,水灾192次,地震169次,雹灾131次,风灾97次,蝗灾93次,霜灾、雪灾74次;歉收造成的饥荒90次、瘟疫74次,等等。他把这一幅幅悲惨凄凉的灾荒图景汇聚起来,集中呈现到读者眼前。一个热血青年,为什么要写这本书?究竟是什么触动了他那颗年轻的心?经过2008年5月四川汶川地震之后,现在的青年人恐怕不难理解。从某种意义说,自大禹治水以来,中华民族一部发展史,等于就是一部抗灾救荒史。从政治改革到经济和文化发展,社会的每一点进步,都会经受各种考验,其中当然包括各种自然灾害的严峻考验。这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中华民族之祖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宝贵经验。所谓登高望远居安思危,就是告诫自己灾难随时可能降临,必须时刻做好抗灾救荒的各种准备。有备才能无患。心中藏有这样一本救荒史,无论面临怎样的艰难困厄,就不会向后退缩半步。心中藏有这样一本救荒史,无论面对怎样的灯红酒绿,也不会失去应有的清醒。上世纪五十年代,邓拓写过一篇论文《从万历到乾隆》,在调查发现北京西山门头沟明清时代100座民窑遗迹的基础上,认真研究早期私营煤矿发展形态,作为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一个论证。他说:“我收集了他们的大批契约文书,其中截至乾隆末年为止的共有137张,另有民窑文约登记本和账本各一,民窑业主的家谱一册,民窑争执的诉状两纸和一个抄本,还有窑图两张。”他非常看重这些宝贵的原始材料。这种深入调查研究的作风,在矿难频仍的今天,何尝不是对救灾视野的一种新拓展。邓拓以杂文名世。《燕山夜话》有一篇杂文《有书赶快读》,引用清代学者包世臣的一副对联,其下联说:“补读平生未见书”。周恩来青年时代在天津南开学校读书时,写过一副自勉联:“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这副联语,值得同学们作为座右铭。同学们现在读的都是有字之书,无字之书是少得很啊。读无字之书,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比读有字之书还要重要。无字之书是什么?大而言之,我们这个社会就是无字之书;小儿言之,我们这个学校就是一本书,我们这个班级也是一本书。推而论之,你身边的每一个老师、每一个同学,何尝又不是一本书呢?
(2)从学习的效果来说,坚持学研结合、学创结合。
坚持学研结合、学创结合,学习才会产生实际效果。孔子自己就是这样做的,他的研究包括多方面。举两个例子。一个是历史,一个是文化。《为政》篇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孔子写《春秋》,写了242年的历史。从这242年,他就断言,中国历史的发展一定会符合这些规律。事实上,一直到现在,历史学家不得不承认孔子的说法确实符合历史的发展规律。在文化方面,孔子很好学,他在齐国听到一种音乐,叫韶乐,三月不知肉味。同学们可以做到三天不知肉味,三个月看不见肉,恐怕要叫啦。孔子在齐国听到这个韶乐表演之后,三个月都不去想肉是什么滋味。什么意思啊?他被这个韶乐深深吸引了,回来以后干个什么事?“乐正”。从“闻韶”到“乐正”,换句话说,从学习到研究,四书五经,古代不是五经,是六经,其中有一部经典著作,就是乐。虽然后来失传了,但是孔子的研究却功不可没。《子罕》篇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孔子自己总结说,从齐国回到鲁国以后就做了两件事,把乐恢复到它的正常状态,《雅》、《颂》都是宫廷的表演乐曲,同时又是《诗经》中的两大部分。换句话说,他把自己学习的东西都用到他的研究中了。同学们为什么有时候对学习兴趣不浓呢?原因之一就是他还没有找到自己研究的方向。将来你们读研究生,他就开始跟研相关。学习一旦跟研究结合起来,他的动力必然有所增加,学习的效果就不一样。所以,通俗的说,所谓学研结合,就是带着你需要解决的问题来学习。当然,我们在学习基础知识的过程中间,同样可以研究,这里就不再展开了。
还有一个学创结合。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把学习的过程变成自己创造的过程。孔子学说中独创的内容很多,比如“仁学”,就是对儒家学说的创新之一。在这里,我把孔子“温故而知新”这句话强调一下。《为政》篇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过去解释“温故而知新”,一般的翻译,就是说经常复习,就可以知道新东西。仔细分析,“温故”其实不是这样简单的一个“复习”,至少不全是这样的一种“复习”。或者说,“温故”之中固然有复习的含义,但主要不是指这一点。所谓“温故”,其实是指认真总结审视以往的既有认识和历史经验,回头看过去的东西,对已经产生的各种知识,已经掌握的各种规律,认真加以分析检查,从中探求创新之路,探求新知识新方法新思想新世界。所谓“知新”,就是知道你可以从哪个方向去发展。就是说,熟练掌握已经有的知识以后,你才能了解创新的方向和方法。所以,“温故而知新”实际上是一切创新的必由之路。这是孔子给后人留下的最宝贵的遗产之一。
(3)从学习的品位来说,坚持学用结合、学行结合。
从学习的品位说,还有两个结合,一个学用结合,一个学行结合。这两个结合有什么区别吗?当然有区别。学用结合是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行结合是管好自己的一言一行。换句话说,当你为了解决某个问题的时候,你固然要把你学到的东西用起来;但是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你更要实践自己所学到的理论。你既然信奉你所学的东西,你就必须在自己的实际生活中加以实践,你就必须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不能说归说做归做,更不能说一套做一套。现在有的人学一点东西,只求说在嘴上、写在纸上、贴在墙上而已,完全没有一点实际行动。他们在文章里批评别人,批评得头头是道。一到实际生活中,自己却照做不误,甚至做起来有过之而无不及,还没有一点羞耻感。这种人的人格与文格都相当低贱,值得别人警惕。追究起来,实际上表明他对自己所学的东西并非真心信服,更不想努力实践,只不过为了眼前的名利,虚与委蛇,说一点漂亮话而已。这种坏学风、坏作风,对社会环境和社会风气的污染,相当严重。我们的社会风气为什么总是不能尽如人意,就是因为我们这个社会口是心非的人太多,言行不一的人太多。
学用结合,《论语》中有许多表述。比如《述而》篇说“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是孔子自己的实践。再比如《子路》篇孔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这是指导学生在学习《诗经》的过程中坚持学用结合。又比如《阳货》篇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这个典型事例,很能说明问题。
学行结合,《论语》中也有许多表述。《述而》篇孔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这是孔子自己的实践总结。《雍也》篇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里仁》篇孔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宪问》篇孔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子路》篇孔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子罕》篇孔子曰:“三军可夺师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等等。这些片言只语,看起来平平常常,却言近旨远,让人刻骨铭心。孔子要求学生少说空话,多做实事,踏踏实实把自己学到的东西,把自己懂的东西运用到自己的行动上。这种教育很有成果。《公冶长》篇说“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子路学到一个东西,如果自己没有在行动中做到,他就生怕再听到新的东西。为什么“唯恐有闻”?他怕自己来不及去实行。你看这样的学生,是多么认真地看待自己的行动。
3 调整学习心态,自谦自律自强
研究学习方法,还要注意调整学习心态,做到自谦、自律、自强。这三个“自”,排列顺序可能和其他人的说法不一样。在不同的学习阶段,不断调整心态,克服各种障碍以求发展。为什么要强调自谦,就是要虚心;为什么要强调自律,就是要严格要求自己;为什么要强调自强,就是要发奋图强。讲六个小点,供同学们参考。因为时间关系,不去展开,只给大家罗列出简要的提纲,有兴趣的同学不妨自己去深入研究。
(1)博学笃志,切忌浅尝辄止
有的同学经过努力以后,有一点成功,往往就容易放松。这叫什么?叫做半途而废。《雍也》篇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孔子批评冉求说:“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泰伯》篇孔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子罕》篇孔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2)毋意毋必,切忌自以为是
《子罕》篇说“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学习上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的固执,过去有人用“钻牛角尖”来形容。在学习上不能排斥新东西,拒绝新东西,就必须永远不自以为是,永远不要认为老子天下第一。一辈子记住了:永远不要自我感觉良好。这是自己最大的敌人。
(3)多闻阙疑,切忌不懂装懂
《为政》篇孔子对子路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对子张则说“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馀,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有的问题有疑惑,暂时不要下结论,先挂在那里,相信后来的人有能力来解决这个问题,不能不懂装懂。
(4)不惮改过,切忌讳疾忌医
《述而》篇孔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学而》篇、《子罕》篇孔子两次说“过则勿惮改”。《卫灵公》篇孔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人总有过失,有了过失不是奇怪的事,奇怪的是有了过失不承认。
(5)富贵浮云,切忌自降追求
《泰伯》篇孔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里仁》篇孔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须知一个人的品位如何,不是由别人决定的。
(6)宽容异端,切忌唯我独尊
《为政》篇孔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我认为这是孔子悔过的伤心之语。孔子早年杀少正卯,确实是“攻乎异端”。可是产生什么效果呢?孔子的结论是“斯害也已”。孔子自己一生大约都为此事而悔恨。所谓“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绝非虚语,而必当有实指。《卫灵公》篇孔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这种心态,是孔子初期的一种流露,还是孔子后期的一种总结,值得研究。和《子路》篇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比较,两种心胸、两种心态明显不同。从杀少正卯到主张“和而不同”,孔子的思想有自己的发展轨迹。《学而》篇孔子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所谓“人不知而不愠”,表明他主张对异端要有种容忍的态度,学术问题要允许不同,允许百家争鸣。
名家介绍:
王向东,男,1949年2月出生于泰州姜堰市。笔名金陵客。退休前任《新华日报》评论部编辑,2001年起担任江苏省杂文学会会长。已出版《山不在高》、《红楼絮雨》、《直道铸史》等10余部杂文作品集,以及诗词《海陵诗话》、《雨花词》等。曾主持编写《江苏文学五十年·杂文卷》。他的杂文历经岁月,独成一派。姚春树、袁勇麟著《20世纪中国杂文史》(福建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一版)第五编第37章“杂谈新锐”第二节“王向东和司徒伟智的杂文”;全国29所高校联合编写、金汉主编高校中文系通用教材《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9月第一版)第二部第三章第三节“鄢烈山、朱铁志、王向东等新生代杂文”,分别有专门评介。新世纪以来,受聘南京大学新闻系,教授新闻评论,以其渊博的学识与独特的教学风格,深受大学生喜爱。
Learning Method Described in the“Analects”
WANG Xiang-dong
(Xinhua Daily,Nanjing Jiangsu 210005,China)
the“Analects”is a book about learning method,which includes examples like:learn by analogy,to emulate,advance preparation for the job.Those examples tell us the combination of learning with questioning,thinking,research,creation,anDApplication.Learning attitude is also the key,resulting in modest,self-discipline and self-fulfillment.
the“Analects”;learning method
I207.62
B
1671-0142(2012)01-0001-10
王向东(1949-),男,江苏姜堰人,主任编辑,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兼职教授,泰州职业技术学院特聘教授.
(责任编辑刘 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