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留守儿童的怨恨滋生与攻击性的生成

2012-08-15刘德林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父母亲攻击性特质

刘德林

(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江西 南昌 330022)

留守儿童的怨恨滋生与攻击性的生成

刘德林

(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江西 南昌 330022)

怨恨是个体在体验到伤害或挫折后所产生的隐忍性情绪。留守儿童的生存境遇使其易于体验到伤害或挫折,滋生不平情绪。而其心理特质上的软弱无力性常常使其心有不甘地隐忍这种情绪,沉淀成怨恨。留守儿童一旦滋生了怨恨,就有可能生成攻击性。这种攻击性既表现为对外在对象施加损害性言行,同时也对自己渴求的肯定性价值或同伴特质加以诋毁和贬低。攻击性是源于滋生怨恨的留守儿童的基本需要得不到满足的必然反应,同时也是通过攻击性来宣泄怨恨和解脱自身的无能感与精神折磨。

留守儿童;怨恨;攻击;宣泄

具有较强的攻击性是留守儿童存在的较为严重的问题之一。对于留守儿童攻击性生成的原因,学者们有过各种揭示。但是少有从留守儿童怨恨滋生的角度去进行研究的。笔者认为,留守儿童的怨恨滋生是导致其攻击性生成的重要原因。那么,留守儿童是如何滋生怨恨的?怨恨滋生会衍生出哪些攻击?滋生怨恨为何会出现攻击?本文拟对这些问题作一探讨。

一、留守儿童的怨恨滋生

怨恨是个体受到伤害或体验到挫折后所产生的一种不平情绪。这种情绪的最根本特征在于它的隐忍性。所谓隐忍性就是说在不平情绪出现后,不从情感上或行动上作出即刻的反应或抗争,而是让这种情绪持久地压抑在内心。“怨恨产生的条件只在于:这些情绪既在内心猛烈翻腾,又感到无法发泄出来,只好‘咬牙强行隐忍’”。[1]这里的伤害主要是指他人对自身权益的侵犯与损害。在体验到这种伤害后个体往往会产生报复的心态。留守儿童的生存境遇使得他们更容易体验到伤害。这种因生存境遇而体验到的伤害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更容易遭致同伴的欺负。留守儿童的父母亲长期远离自己,这导致他们缺乏安全感,从而在性格上表现出懦弱。生存于这种境遇中的留守儿童往往容易遭致同伴们的欺负。而在体验到这种欺负后,他们通常会产生仇恨的心理。二是容易遭致外人贴标签。最常见的是将留守儿童标签化为是一群心理上、学业上和品德上有问题的群体,这实质是把留守儿童的问题普遍化、严重化和污名化。对于那些正常的留守儿童而言无疑是一种心灵的伤害。当他们体验到这种伤害时往往会产生愤恨的情感。体验到的挫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根源于某种肯定性价值的无以获取性。一旦无力获取这种价值,他就会体验到一种挫折感,从而产生恼恨的情感。“怨恨之人本来也爱他在自己的情状中所恨的事物——只是由于不曾占有它们或无力获取它们,恨才发泄到这些事物上”。[2]留守儿童大多对亲情、关心、疼爱等肯定性价值具有强烈的渴求意愿,但是由于父母外出,导致他们无法直接获取这些价值,此时他们就会把自己的恨意投射到父母亲身上,对他们产生恼恨。二是根源于与他人攀比的心态。通过攀比发现自身缺乏他人的特质,从而产生挫折意识,对他人产生了嫉恨之情。留守儿童大多具有攀比的心态。这些攀比主要表现在精神享受上,如看到周围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孩子,有的便开始羡慕同学的幸福和快乐,从而对他人产生嫉恨。另外,一些留守儿童因缺乏父母亲的监督与教育,其学习成绩通常比一般儿童要差,在看到他人成绩比自己好时同样会产生嫉恨。

由伤害与挫折体验引发的仇恨、恼恨和嫉恨等还不是怨恨,它们只是怨恨的初始形式。仇恨、恼恨、嫉恨要能够转变成怨恨,其前提条件是个体具有软弱无力的特性,也即他缺乏付诸行动的勇气与信心,只能把不平之气压抑在内心,沉淀成怨恨。如果个体是一个强者,他既会把报复等付诸行动,也会把嫉恨当成是一种动力,不平之气当场宣泄出去了,怨恨无以形成。一般来说,留守儿童往往是一些弱势群体,他们在心理上具有软弱无力的特性,而这种心理上的软弱无力性最易导致他们压抑自己的不平情绪,从而沉淀成怨恨。留守儿童的软弱无力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怯懦。留守儿童在心理上表现出怯懦的原因主要是他们缺乏安全感。他们主观地认为,自己的父母亲不在身边,从而缺乏依靠,因此,对于他人的伤害往往会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这种心态容易导致怯懦心理的形成。二是自卑。有着自卑心理的留守儿童是一个心理上最脆弱与无力之人,这种自卑的留守儿童最易滋生怨恨。留守儿童大多有自卑心理,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留守儿童经常看到其他同学与父母朝夕相伴,有人关心和疼爱,而自己却没有,相比之下必然会感到失落和自卑。其次,外人对留守儿童的贴标签也是导致其自卑心理产生的重要原因。因为他们是留守儿童,所以,外人就想当然地认为,只要是留守儿童就多多少少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如此一来,这些留守儿童因外人标签化的看法,反而造成了他们自卑的心理。

留守儿童一旦滋生了怨恨,往往会衍生出攻击性。这种由怨恨衍生的攻击性包含了两方面:一是对外在对象施加损害性言行,二是对肯定性价值或同伴特质加以诋毁和贬低。

(一)对外在对象施加损害性言行

留守儿童滋生怨恨后有直接针对被怨恨对象施加损害性言行的,同时还存在着脱离怨恨对象,泛化到其他的对象身上的情况。前者称为直接性攻击,后者称为间接性攻击。

直接性攻击是指对自己怨恨的对象,如家长、老师和同伴们等施加损害性言行,它包含了行动和言语攻击。行动上的攻击就是针对怨恨对象的身体施加损害性动作,其极端形式就是暴力。留守儿童由于亲情的缺乏,因此对友情或爱情具有更强烈的渴求。当他在追求友情或爱情受挫折后,通常会产生怨恨。为了宣泄这种怨恨,他有可能通过武力方式教训被怨恨的同伴或自己所喜爱的异性,严重的还会采取极端形式去毁坏异性的面容。言语上的攻击是指留守儿童对怨恨对象的造谣诽谤,或者毁坏被怨恨者的名誉或形象。如某留守儿童在受到老师的批评后产生了怨恨,他在其他教师或学校领导面前特意对自己的老师进行歪曲,损害老师的名誉和形象,这无疑是一种语言上的攻击性。而留守儿童因嫉妒而对同伴产生怨恨后,往往也会对其进行语言性的攻击,这主要是通过造谣诽谤等形式来实现的。

间接性攻击有三种形式。一是不直接攻击被怨恨者,而是攻击与被怨恨者的相关联的“物体”。如留守儿童对父母亲产生了怨恨,他就可以把自己的不满迁移到与父母相关联的“物体”身上,像暗中撕毁父母亲的照片、攻击和破坏父母亲的生活用品等。而因嫉妒产生的对同伴的怨恨更是会出现这种攻击现象。如对学习成绩优秀的同桌产生了怨恨,他就会暗中撕毁他的书籍、笔记本、资料等。对荣誉获得者产生了怨恨,就会想尽办法破坏他的荣誉证书。二是对与被怨恨者有关联性的他人进行攻击。这种相关联主要是关系的紧密性、相近的特性等,“怨恨冲动不再与某个伤害过我、压迫过我或使我感到屈辱的具体的个人有关,因为他现在把否定的矛头指向了与前者具有相同特征的任何人或与之相关的任何事物”。[3](136)如某留守儿童受到甲同学的欺负后不敢对他加以反击,从而产生了怨恨。但是如果乙同学与甲同学关系比较紧密,而且乙同学还具有软弱无力的特性,那么,他就可能就会对乙同学进行攻击,以发泄自己的怨恨。三是完全泛化到对无关的人或物的攻击。这种现象中的留守儿童是不管见到何种人或东西都会觉得不顺眼,都会烦恼,从而会无缘无故地产生攻击的冲动,并会付诸行动。这种怨恨攻击是一种“无理由”的情绪宣泄。

(二)对肯定性价值或同伴特质加以诋毁和贬低

前面指出了留守儿童对诸如亲情、友情、关心、疼爱等肯定性价值以及同学的特质“心向往之”。但是,在自己付出努力而无以获取后,他就会把怨恨投射到这些肯定性价值或特质身上,转而对这些价值或特质进行诋毁和贬低。这种对自己所渴求的价值或特质进行诋毁和贬低的举动是攻击性的深层表现形式。

根据德国哲学家舍勒的分析,价值秩序中由低到高存在着感官价值、生命价值、精神价值和宗教价值四种不同的样式。而每一样式的价值中又包含着肯定性价值和否定性价值。如精神价值中,美、对、真是肯定性价值,丑、错、假是否定性价值。在这些价值秩序中,正常的价值判定是:每一样式的价值中都是肯定性价值优于否定性价值,因此,人们会优先选择肯定性价值,摒弃否定性价值。在不同样式的价值中则是生命价值优于感官价值、精神价值优于生命价值、宗教价值优于精神价值。滋生怨恨的留守儿童由于未能获取这些价值,所以,他会对价值作出诋毁和贬低,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在同一样式的价值中,他会诋毁和贬低肯定性价值。如某留守儿童对父母亲的“关爱”十分向往,但是在央求父母亲多来学校看看自己的愿望破灭后,他滋生了怨恨,同时他会对“关爱”这一肯定性价值进行诋毁和贬低,如把父母的“关爱”诋毁和贬低为“溺爱”,由此表现出不值得羡慕这种“关爱”的心态。这种诋毁和贬低让自己获得了暂时的解脱。二是在不同样式的价值中,他会诋毁和贬低高层次价值。很多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差,他们把大量的时间花于网络、歌厅、酒吧等享乐性场所。他们嫉恨那些勤奋学习追求精神价值的学生,因而把他们诋毁和贬低为是一种迂腐,认为自己追求感官价值才是真正会享受人生和生活。如此一来,留守儿童就把感官价值凌驾于精神价值之上。然而,这种诋毁和贬低只是一种病态性行为,因为被诋毁和贬低的价值恰恰是滋生怨恨的留守儿童十分喜爱和心仪的价值。这种通过诋毁和贬低来进行攻击的留守儿童是其人格扭曲的集中表现。

二、滋生怨恨的留守儿童为何会生成攻击性

(一)攻击性的出现是滋生怨恨的留守儿童的基本需要得不到满足的必然反应

留守儿童滋生怨恨说到底是与他们的基本需要得不到满足息息相关的。无论是同伴对自己施加的欺负等伤害性因素,还是留守儿童对亲情、关心和疼爱等肯定性价值的无以获取性以及与同学攀比后发现自身缺乏他人的特质所体验到的挫折感,实际上都是其基本需要受挫的表现。像伤害体验就是安全需要与尊重需要得不到满足的表现。追寻肯定性价值和同伴特质中体验的挫折感就是爱的需要、归属需要与自我实现需要得不到满足的表现。按照马斯洛的观点,人的基本需要得不到满足,就容易出现攻击性。“正常的儿童事实上经常都是怀着敌意的、具有破坏性的和自私的。但是在别的时候,也许同样经常地他们是慷慨的、富有合作精神的和无私的。决定这两类行为出现的相对频率的主要原则似乎是,当儿童感到不安全的时候,当他在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归属需要和自尊需要方面受到根本阻碍和威胁的时候,他就会更多地表现出自私、仇恨、进攻性和破坏性来”。[4](141)所以,留守儿童身上出现的攻击性行为不是一种原发性行为,而是一种继发性的行为,“我们完全有理由把人身上的破坏性以及那些恶毒或残酷的行为看成是基本需要受到挫折或威胁而产生的继发性的和反应性的后果”。[4](145)而这种继发性或反应性的行为通常就是源于留守儿童的怨恨滋生。如留守儿童有受到老师关注的需要,如果老师总是忽视了他的存在,那么,极有可能在他的内心滋生出怨恨来。而留守儿童的怯懦或自卑又让他不敢直接表达出自己渴求这种需要,那么,怨恨的他往往就会通过攻击性行为来获得老师的注意。

(二)攻击性是滋生怨恨的留守儿童用来宣泄怨恨的重要方式

留守儿童一旦滋生怨恨,它就有一种发泄出去的冲动。如果这种怨恨发泄不出去,它既会让留守儿童产生一种“不舒适感”,同时还会对学生的身心成长带来消极性后果。因此,在怨恨滋生后,大多数留守儿童会选择宣泄。而怨恨宣泄有两种形式,一是自发性或本能性的宣泄,二是寻求在教师或他人的指导下宣泄。在这两种形式中,相当多的留守儿童会采取自发性或本能性的发泄。因为滋生怨恨的留守儿童具有软弱无力的心理特质。他们的怯懦和自卑会导致他们害怕与教师或他人交流交往,因此,在滋生怨恨后,他们很难主动地去寻求教师或他人的帮助和指导。另外,从教师或他人的角度来看,并不是每一个教师或他人都会积极、主动地去帮助留守儿童疏导怨恨。由此,滋生怨恨的留守儿童大多也就只能选择自发性或本能性的宣泄。而在自发性或本能性宣泄中又有理性与非理性的宣泄方式。其中攻击性则是留守儿童非理性宣泄怨恨的重要途径。通过攻击性,留守儿童把自己的怨恨情绪宣泄到被攻击的对象身上,从而达到纾解自己不良情绪的目的。如留守儿童对父母产生了怨恨,而平时父母对自己的弟弟宠爱有加,那么,他就有可能通过攻击自己的弟弟来宣泄自己对父母的怨恨。

(三)攻击性是滋生怨恨的留守儿童解脱无能感与精神折磨的重要途径

留守儿童在追寻亲情、友情、关心和疼爱等肯定性价值时的挫折感以及与同伴攀比时所产生的生存性紧张与压抑会让他们体验到一种无能感和精神上的折磨。那么,如何从这种无能感和精神折磨中解脱出来呢?滋生怨恨的留守儿童通常就会采取攻击性的方式来达到这一目的。这种攻击性的对象不是具体的人,而是肯定性价值或他人的特质,即对肯定性价值或他人特质加以诋毁或贬低。留守儿童通过诋毁或贬低使得自己阿Q式地认为这种肯定性价值或他人的特质就不值得自己追求和羡慕了,由此他就从无能感和精神折磨中解脱出来了。“怨恨者之所以要否定某个价值主体或价值载体和某种价值的关系或者对肯定的或等级高的价值进行贬低,目的是要减弱自己对它们的欲望并消除自身的无能体验。一个强烈地渴望占有某人、某物或某种价值但却求之不得的人,会感到自己很无能并因此备受折磨。一旦他通过价值贬低让被欲望之物变得不值得欲望,他就会从折磨人的无能体验中解脱出来恢复心理平衡,并使自己对生活重新充满信心和力量”。[3](140)当我们看到某些留守儿童在追求或羡慕某种肯定性价值后,突然他又表现出对那种肯定性价值的“不屑一顾”,“嗤之以鼻”,甚至把这种肯定性价值贬得一文不值,对它完全加以否定。我们认为,并不是他不喜爱这种肯定性价值,而是因为自己缺乏奋争的自信,无法获取这种价值,所以,为了减少这种匮乏带给自身的紧张和压抑,他才会故意地把这种肯定性价值加以诋毁或贬低。由此,他就获得了一种心理上的平衡和精神上的解脱。

[1][德]舍勒,罗悌伦.价值的颠覆[M].北京:北京三联书店,1997:10.

[2][德]舍勒,刘小枫.舍勒选集(下卷)[C].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767.

[3]张志平.情感的本质与意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4][美]马斯洛,许金声.动机与人格[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B844.1

A

1671-2277-(2012)01-0050-03

陈兴安

猜你喜欢

父母亲攻击性特质
文人的心理探索之“痴颠狂怪”特质
3-6岁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现状及对策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诱因及干预策略
论儒家思想的宗教特质
留守高职生的控制欲、攻击性和焦虑、抑郁的关系调查研究
偶尔
清明祭
抓住特质,教出说明文的个性
“爱”的另类表达,婴儿的攻击性行为
父母亲的新朋友———《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