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兴亡荣辱祸乱间 风雅之声流来叶
——上官婉儿生平论析

2012-08-15高青芝

天中学刊 2012年5期
关键词:上官武则天政治

高青芝

(黄淮学院 文化传媒学院,河南 驻马店 463000)

兴亡荣辱祸乱间 风雅之声流来叶
——上官婉儿生平论析

高青芝

(黄淮学院 文化传媒学院,河南 驻马店 463000)

在以男性为中心的封建社会,女子绝少有涉政参政的机会,但上官婉儿不仅两朝专美、位居权要,而且主持文坛、称量文士,对当时的政治、文化等方面影响甚大。而她传奇的一生,更交织着复杂性格与人性的转变。

上官婉儿;生平;转变

上官婉儿,唐初女政治家、诗人。她才华绝代,颇富治世之能,深受武则天、唐中宗李显的赏识。在以男性为中心的封建社会,女子绝少有涉政参政的机会,但上官婉儿不仅两朝专美、位居权要,而且主持文坛、称量文士。这一切与整个时代的背景密不可分,但由此也可对上官婉儿复杂的性格和多变的人性窥出一斑。本文将上官婉儿生平分为悲惨的廷奴期、崭露头角的武后时、权倾一时的中宗时、天涯不归路四部分加以研究和评析。

悲惨的廷奴期

上官家族出身高贵,据《新唐书 · 宰相世系三下》记载:“上官氏出自芈姓。楚王子兰为上官大夫,以族为氏。”[1]763上官婉儿的祖父上官仪,更是上官家族中地位最为显赫的一位,官至唐高宗时期的宰相。

唐高宗麟德元年(664年),上官婉儿出生于京都长安。据说在她出生时有灵异现象产生,《新唐书 · 上官昭容传》云:“初,郑方妊,梦巨人畀大称曰:‘持此称量天下’。婉儿生逾月,母戏曰:‘称量者岂尔邪?’辄哑然应。后内秉机政,符其梦云。”[1]3488−3489但就在同年,因高宗废后事件,祖父上官仪受牵连下狱而死,父亲上官庭芝亦被杀,尚在襁褓中的婉儿与母亲郑氏沦入掖廷,开始了悲惨的廷奴生活。

婉儿之母郑氏,虽沦为宫廷的奴婢,但她并未放弃对婉儿的教育。婉儿在她的悉心教导下,读书写字,学习诗文,并逐渐崭露头角。《旧唐书 · 上官昭容传》说婉儿“及长,有文词,明习吏事”[2]2175。《新唐书 · 上官昭容传》说她“天性韶警,善文章”[1]3488。上官婉儿以后之所以能顺利步入政坛和文坛,并逐渐叱咤风云,其母郑氏功不可没。

崭露头角的武后时

高宗仪凤二年(677年),婉儿14岁时,因有文词被开明的武后召见。在武则天不拘一格选用人才的标准下,聪慧的上官婉儿脱颖而出。《新唐书 · 上官昭容传》云:“(婉儿)年十四,武后召见,有所制作,若素构。”[1]3488张说《唐昭容上官氏文集序》云:“(婉儿)明淑挺生,才华绝代。敏识聪听,探微镜里,开卷海纳,宛若前闻。摇笔云飞,咸同宿构。”[3]2275《朝野佥载 · 补辑》称她“博涉经史,精研文笔,班婕妤、左嫔无以加”,陆昶《历代名媛诗词》也称“昭容才思鲜艳,笔气疏爽,有名士之风”。由于武则天的赏识,上官婉儿的命运发生了重大转变,从宫廷的奴婢一跃而成为武后身边的宠臣。

通天元年,武后令婉儿掌文诰,《新唐书 · 上官昭容传》云:“自通天以来,内掌诏命,掞丽可观。”[1]3488其间,婉儿“尝忤旨当诛,后惜其才,止黥而不杀也。然群臣奏议及天下事皆与之”[1]3488。可见武则天对上官婉儿爱惜有加。随着上官婉儿对朝廷事务处理得日趋娴熟,武则天对她也日益器重,群臣上报的奏章和朝廷的很多事务都交给她处理。“自圣历以后,百司表奏,多令参决”[2]2175。她成了武则天的得力助手,每天为武则天处理大量政务,可谓“一日万机”。上官婉儿在武后时代的政治活动及表现出来的卓越才能,为她在中宗时代的政治生涯铺平了道路。武周圣历元年(698年),庐陵王哲自房州召回,立为太子,令仍用旧名“显”,是为中宗。婉儿以后之发达,与拥立中宗有功密切相关。

权倾一时的中宗时

如果说,在武则天这样一位富有谋略的女皇面前,上官婉儿能以卓尔不群的才华赢得赏识重用,那么,在唐中宗李显这么一位平庸的皇帝身边,更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

中宗神龙元年(705年),则天病重,太子李显趁机复位,恢复大唐国号。由于婉儿本来就有“明习吏事”、“善文章”的才华,又兼有则天“私人秘书”的经验和才智,更为重要的是,婉儿“天性韶警”,以其政治敏感,可能参与密谋了此次政变,所以,中宗十分赏识她。据《旧唐书 · 上官昭容传》记载:“中宗即位,又令(婉儿)专掌制命,深被信任。寻拜为昭容。”[2]2175随着上官昭容的作用越来越大,中宗赋予她的权力也越来越大,不仅让婉儿独掌翰林院,且“其军国谋献,杀生大柄,多其决”[4]1789。此时的上官婉儿已处于政治生涯的巅峰。

上官婉儿的母亲郑氏也因此荣耀加身,被封为沛国夫人。母亲郑氏去世后,上官婉儿起奏唐中宗,要求降职,以此来悼念自己的母亲。唐中宗下诏同意了她的请求,中宗在《起复上官氏为婕妤制》中说:“前昭容上官氏……不成厥美,将蔽斯言。今依表奏,以宪图史。可起复为婕妤。”[3]198上官婉儿起复为婕妤后不久,又升为昭容。“郑卒,谥节义夫人。婉儿请降秩行服,诏起为婕妤,俄还昭容”[1]3488。中宗还在《起复上官氏为婕妤制》中给上官婉儿以高度的评价:“前昭容上官氏,相门积善,儒雅宗训,文学冠时,柔嘉顺则……发于少长,持以周旋……故能诚切一室,功宣两朝。”[3]198

随着政治上的显赫,上官婉儿的私欲也迅速膨胀。中宗本没有武则天那种叱咤风云的气魄,再加上几十年的流放生活,使他缺乏治国理政的经验和才能。由于中宗执法不力,婉儿与许多后妃便利用职权大受贿赂,卖官鬻狱。《资治通鉴 · 唐纪二十五》记载:

安乐、长宁公主及皇后妹郕国夫人、上官婕妤、婕

妤母沛国夫人郑氏、尚宫柴氏、贺娄氏、女巫第五英儿、陇西夫人赵氏,皆依势用事,请谒受赇,虽屠沽臧獲,用钱三十万。则别降墨敕除官,斜封付中书,时人谓之“斜封官”;钱三万则度为僧尼。其员外、同正、试、摄、检校、判、知官凡数千人,西京、东都各置两吏部,侍郎为四,铨选者岁数万人。上官婕妤及后宫多立外第,出入无节,朝士往往从之游处,以求进达。安乐公主尤骄横,宰相以下多出其门……[5]3695

上官婉儿晚年被强大的政治旋涡冲昏了头脑,她“外通朋党,轻弄权势,朝廷畏之矣”[4]1789,走上了其祖父上官仪的末途。

天涯不归路

婉儿所处的时代本属于儒学衰微的时代,缺乏那种名义至重、鬼神难欺的精神,又加上她有依附强权的企图和需要,于是,婉儿以其圆滑的为政之道,不断地转变自己的政治角色,游走于诸政治集团之间。武则天本是她不共戴天的仇人,但武则天当政时,她极力讨好,成为对武则天忠心耿耿的权臣。她还因当时的武三思大权在握而与之淫乱。在武则天年迈病重、李唐子孙即将当政之际,她又暗度陈仓,归于中宗李显的麾下。中宗朝时,婉儿虽为中宗所倚重,但当她看到中宗皇帝懦弱无能,大权旁落韦后和安乐公主之手时,又迅速依附韦氏集团,积极为韦氏出谋划策。

景龙四年(710年),韦后与安乐公主毒杀中宗,韦后谋反,随后开始临朝听政。“山雨欲来风满楼”,上官婉儿以她敏感的政治嗅觉,嗅到了李隆基力量的强大,于是她准备投靠新崛起的李隆基。她草拟遗诏立温王李重茂为太子,以相王李旦辅佐朝廷,“太平公主与上官昭容谋草遗制,立温王重茂为皇太子,皇后知政事,相王旦参谋政事。”[5]3699但这一切都为时已晚,她结党营私、抑唐扬武的行径已经引起唐家特别是李隆基的强烈不满,上官婉儿最终淹没在政治斗争的旋涡之中。景云元年(710年),李隆基发动政变,“昭容执烛帅宫人迎之,以制草示刘幽求。幽求为之言,隆基不许,斩于旗下”[5]3699。至此,一代才女上官婉儿最终死于复杂的政治斗争。

上官婉儿死后不久,唐玄宗感念婉儿昔日的才情,下令让张说收集整理婉儿的遗作,就是后来的《唐昭容上官氏文集》。可惜历经时代的变迁,这本文集已经亡佚了,如今我们已看不到它的原貌,只留下序文和一些残篇。但从这些散乱的诗句中,我们仍可窥见婉儿绝代的才华,文采的斐然。

纵观上官婉儿轰轰烈烈、跌宕起伏的一生,既华美悲壮,又充满浴血奋斗。她的一生,更是经历了时代、家族与个人命运的变迁。在这场大变迁中,上官婉儿始终在皇权政治斗争的旋涡中起落浮沉,她生于武后争权初年,死于玄宗争权初年,可以说,上官婉儿自始至终都没有走出皇权斗争的阴影。她的悲惨结局,更是代表了封建社会政治人物的一种普遍宿命。从她身上,我们可以窥见性别与政治、历史、文化的复杂关系,尤其是一个身处权力与历史的旋涡中不能自拔的女性生存的艰难和无奈。上官婉儿这颗璀璨的明珠陨落了,但她积极入世的女性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以往男性一统天下、女性处于附庸地位的局面。她独树一帜的诗歌创作及她所倡导的评诗标准,更是激活了初唐诗坛,引发了文人对文学的热情。

[1]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2] 刘煦,等.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3] 董诰,等.全唐文[M].北京:中华书局,1983.

[4] 李昉.太平广记[M].北京:中国盲文出版社,1998.

[5] 司马光,等.资治通鉴[M].北京:改革出版社,1991.

〔责任编辑 杨宁〕

I206

A

1006−5261(2012)05−0094−02

2012-02-16

高青芝(1977―),女,河南平舆人,馆员,硕士。

猜你喜欢

上官武则天政治
“离猫为你守四方”——《大云经神皇授记义疏》中的武则天
MYTH AND MECHAS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上官文露 行走的名著
上官莲花 珠宝因用心而珍贵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在最美的红尘里
佳作精赏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