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方法改革初探
2012-08-15朱亚晋李晓卿
朱亚晋,李晓卿
(太原大学应用艺术系,山西 太原 030032)
现今,高职高专艺术设计毕业生在本行业从业者中占有一定的比例,也是从事策划、设计、操作等工作的主要力量之一,因此,对学生在校短暂的三年教育中,既要重视学生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还要重视学生独立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开拓,而在校期间所涉课程担负着从基础训练到专业培养的重任。由于高职高专学生本身诸多特性的限制,所以对其采取行之有效且恰如其分的教学方法正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提高学习兴趣,实现科学、规范、趣味教学。
一、高职高专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学习的弱势
1.艺术设计基础不牢
不同于美院和综合性大学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高职高专学校学生入学文化基础和艺术功底相对都较为薄弱,甚至还有部分是文史生源,为了兼顾学生水平、平衡教学效果,一般学校培养方案都以基础造型类课程为重,但毕竟在校时间有限,还有其他需要完成的课业和活动,因此学生的艺术设计基础仍难突飞猛进。
2.自主学习意识不强
高职高专的高考成绩要求不高,有些学生从入学以来就会产生强烈的自卑心理,妄自菲薄,加之有些同学不喜欢自己的专业,以及长期形成的重技术轻理论的学习习惯,在学习期间,学生的个人自我约束和自主思考、学习能力较难调动起来,如若没有科学良好的教学模式和具有吸引力的教学方法,学生就会产生强烈的厌学情绪,尤其厌烦课程中的理论部分,导致成绩下降,挫败感强,无法获得成就感和继续学习的动力,继而不可避免的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严重影响了教学计划和教学效果。[1]
3.专业领域目标不明
由于高职高专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高考分数低、对个人能力不自信,或对本专业了解不多,以及在学习中发现的各类问题等原因,从而产生了比一般大学的学生更多的迷茫感和无助感,而且大多专业课开始时间晚,且深度广度有限,学生对个人未来专业定位和职业规划就不够明确,所以当学生在即将面对社会时难免会产生手足无措的感觉。
二、高职高专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现状
1.强调基础,专业缺失
对于高职高专的学生来说,他们既对个人有所期望,但同时又囿于本身专业水平有限,所以呈现出学生自信心不足、自控力不强、设计性不高等主要特点,因此,大多的高职高专院校都非常重视学生造型基础的培养。从理论角度来看,这样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无可厚非,但大多数院系的基础教学课程内容陈旧,为了突出基础的重要性,将很大部分时间放在素描、色彩等基础课程上,但这些基础课程却仍停留在学生为了高考而一直在强攻的静物写生上,甚至连最基本的人物头像、胸像、人物写生、风景写生都很少涉及,而且在教学方法上也缺少创新性,千篇一律的教学内容,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厌学现象严重,以致于到了大二、大三开始专业课学习时,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对专业深入钻研的兴趣,更有甚者,干脆放弃了本身专业,转投其他行业。所以,教学应在强调基础的前提下,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改革,并深入挖掘专业潜能、弥补专业缺失、拓宽专业范畴。
2.急于应用,根基不稳
高职高专院校的学制一般都是三年,由于时间有限,加之学生尚不成熟,对未来的目标定位飘忽不定,所以部分同学,希望能尽早进入社会,忽略了学习和工作之间循序渐进的重要性。学生对专业课和专业技法急于求成,对设计史和艺术史等纯理论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更无心主动钻研,殊不知,社会和市场时刻都在变化中,如果只能用最简单原始的方法应付当下的艺术和设计问题,而不是了解宗旨、掌握方法、明确趋势,这就会直接导致各种艺术手法和技法成为没有理论支撑的“技术”,而非有“源”有“本”可依的“技能”了,因此艺术设计应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其追根溯源,学会灵活的学习方法,并能随机应变,其实这就是授之以“渔”而非“鱼”的道理。
三、高职高专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方法的改革
1.“教学组”地位重构
古语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传统的教学以教师的主体为中心,对学生“传授”知识与技能,教师对学生深刻的积极影响不言而喻,所以我们经常能听到“师承一脉”、“一家之言”,也常能在“生”的作品中找到“师”的影子。同时这些现象也暴露了其中存在的创新性不足等问题,所以近些年来,也不断有学者提出“教育要以人为本”、“学为主,教为辅”等概念,以加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地位。然而在具体实践中,虽然增加了“学”的比例,但大部分仍然是“教师先教,学生后学”的串行教学方法,仍然将“教”与“学”不可避免地割裂了。
由于高职高专的学生有文化课和专业课起点低,自主学习能力不高等特点,所以应实行由“教师监管、教师参与”为主的主动学习模式更为有效。要区别于各种培训机构的“纯教”模式,就要站在传统的肩膀上,构成“教学组”,使“教”、“学”两者的方式相互渗透,使教师、学生两者作用相互转换,让师生在“教”与“学”这个循环体系中形成并行路线,并驾齐驱。教师与学生在适当的时间和环节中,要实现地位的重构和作用的相互转化。这就要求在教学指导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找到自信和乐趣,还要亲身参与其中,以求能更好地与学生互动、交流。在体验的过程中,也能找到教学方法和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其进行不断改进。同时在这种活跃的学习气氛下,学生作为设计的新鲜血液,其被启发的个性、创造性和灵感也能激发教师向更多的角度和深度思考,从而通过日积月累的摸索和改良,探索更多更新更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其日臻完善。
2.“课程组”弹性调整
在教研室内再进行细分,将同一类型或有相关内容的课程组成一“课程组”,例如字体设计、版式设计、招贴设计这三门课在教学中不仅是前置和后续课程的关系,而且还相互渗透,任课老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就应当共同研讨,按照课程所偏重的程度和各个教师的强项,科学合理的安排课程内容,避免课程中出现重复或遗漏的问题。而在比如涉及到图形、色彩、视觉原理等某些专题内容时,在“课程组”内将擅长此专题的老师设置为专项教师进行专门教学,实现教师内部师资和教学资源的交叉,使教学内容更加深入、专业。
3.教学模式规范管理
现今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大多都一再重申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于高职高专院校也不例外,可针对不同的学校,教学模式不能墨守陈规,应做到因材施教和灵活应变。例如,大部分艺术设计专业的三大构成课程都以基础练习和基本功训练为主,完成的都是图形、色彩和空间的传统练习,有些高校也先后开设了这类课程对应的实训课程,但由于其后续的特点,难免实践与理论产生一些隔阂,更为有效的方式是将理论课程和实训结合,在每个传统的练习之后,可以设置一个有综合作用的、有应用意义的和有艺术效果的实施操作型的作品,这样就能将理论与实践无缝衔接,也能避免学习过程中的盲目性。
既然教学模式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双轨式”教学,那么对学生的课程成绩评定,也要能突破传统的藩篱,才前后呼应、顺理成章。现在一般高校的大多课程理论和实践的分值比例仍然以理论和常规练习分数为主,对应于增加了的实践环节,教师也需将实践纳入评价体系中,从而使学生能够自主的对理论和实践“两手抓”。[2]
另外,从成绩评定中平时和期末的分值比重来看,期末成绩几乎仍然是决定胜负的关键,教师应从细处着手,增加平时练习的分值比例,加强学生在平时练习中的创造性和艺术性的培养,给学生以进步的时间和空间。
4.教学方法个性引导
教师所承载的责任不仅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大凡墨守陈规的方式都能完成基本功的传授,却不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在广泛的各个领域中传承艺术的精髓和精神,更无法让艺术设计在信息量大、节奏快的现代生活中脱颖而出。因此,从教师角度来看,应从自身出发,定位个人层次和教学特长,相互交流,取长补短,避免形成太过极端的个人特色,这样会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对学生的定向影响,利于学生的个性开发;从学生角度来看,学生的层次是教师灵活调整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尤其是在一对一辅导时,教师要善于发现并鼓励不同学生的优势特点,绝不能一概而论,才能更好地发掘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
教师对学生设计风格和个性的影响,很大一部分都来自于对学生作品的评价。艺术设计的作品大多以个人意志为主,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和个人思想,而传统的教学常常会以统一的规范对其进行衡量,有时又会因教师的个人喜好、经验、阅历而产生这样或那样不明确的评价标准,无形中学生就会受到教师某方面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为了追求学校的好成绩,扼杀了学生的艺术天赋和创意思维,限制了学生追求个性风格的欲望。那么教师就应该抱着“有容乃大”的态度,用开放的视觉、听觉、触觉去领悟和感受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行为,激励和引导学生设计理念、设计方法、设计行为等的成长。
我们常说“艺无止境”,这个“境”既有所辖范围的意思,也有艺术作品所达到的境界之意,更是让受众对作品意境的领悟。因此,我们既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资源、人力、财力等更新和更完善的艺术设计的方法与程序,还要训练学生的“眼、脑、手”,培养其“审、思、行”的能力,从而不断追求对艺术设计教学“无止境”的目标。
[1]方晖.对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美术大观,2012(3).
[2]石国华.高等学校艺术类课程质量监控改革研究[J].美术大观,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