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声乐演唱技巧在合唱中的运用
2012-08-15王茵东
王茵东
(太原大学 应用艺术系,山西 太原 030032)
一、声乐演唱技巧对于合唱的意义
1.声乐演唱技巧能促进听众对合唱产生共鸣
对于观众来说,合唱者高超的演唱技巧能够更好地向观众传递音乐所要表达的信息,使观众能够听出演唱者的心声,能够理解演唱者演唱的歌曲所要表达的意义和演唱者所要抒发的感情。一场成功的合唱必定能够通过良好的声乐演唱技巧打动观众的内心,完成演唱者和观众的共鸣。因此只有把完美的声乐演唱技巧与合唱者对歌曲内涵的深刻理解相结合,然后表现出来,实现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结合,才能够使听众产生共鸣,从而成功地达到合唱的效果。
2.声乐演唱技巧可以更有效地表现音乐的艺术情感
音乐的艺术魅力丰富多彩,包罗万象。音乐不仅是歌唱技巧的表现,更是一个故事的诉说,一种感情的抒发,一种曾经发生过的令人动容,记忆深刻的故事的传诵,音乐的艺术魅力就来自于这些艺术情感。歌唱以传达出歌曲创作者的心声为目的,而合唱则把这一目的推向了更高的层次。合唱不仅需要合唱者与创作者进行心灵的交流,了解创作者的创作意图,以及他所要传达出来的思想感情,还需要合唱者之间进行灵魂的交流,达成思想的共识,这样才能够使歌曲的内涵得到最好的表达。我们经常听说一位缺乏感情但技巧高超的歌唱者所唱出来的歌曲不能打动人,因而得不到别人的认可,但如果只是简单的感情的集聚,而没有好的声乐演唱技巧的作用,再深刻、澎湃的感情也无法完美地表现出来,一部作品如果演唱技巧不到位就会极大地影响音乐的艺术情感的表达。只有用好的声乐演唱技巧把这些情感串联起来,才能让听众感受到歌曲的美妙,从而产生共鸣。因此,在合唱中恰当、有效地利用声乐演唱技巧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毫无章法的滥用声乐演唱技巧也是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的,这需要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去有效地把握。
3.声乐演唱技巧是合唱艺术的基础
合唱是音乐的表现形式之一,声乐的表现形式是以演唱为基础的表演,声乐演唱技巧即为合唱艺术的基础。没有炉火纯青的技艺又何谈好的艺术,声乐演唱技巧的高超程度直接关系到合唱艺术的高度。因此,对声乐演唱技巧的有效把握是使合唱能够更好进行的必要保障,是有效的合唱中必不可少的手段。
二、声乐演唱技巧在合唱中所起的作用
1.声乐演唱技巧使合唱艺术的内涵得到深化
声乐演唱技巧使得音乐作品中所蕴含的意义以及创作者的思想、情感等得到有效的表达和适当的深化。合唱者往往通过恰当的声乐演唱技巧在表达创作者思想的同时赋予歌曲新的内涵,从而使得音乐作品更加鲜活、更富有生命力与感染力,从而引起听众强烈的思想共鸣。在提高合唱水平的同时,提高听众对音乐技巧的判断水准和对音乐内涵的理解能力,从而提高听众对艺术的审美水平。如:在为了表现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的《黄河大合唱》中第一章《黄河船夫曲》,男声的合唱体现出的是一种十足的野性美与力量美,女声的合唱所展现的是一种清新的自然河山的美,而男女的合唱则凸显出一种团结向上的美,而这一切都是极其高超的声乐演唱技巧的杰作。正是通过完美的声乐演唱技巧与高尚的、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完美结合,才使得《黄河大合唱》成为传世名作。
2.声乐演唱技巧可以使合唱的情感得到更好的表达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审美观念也在不断的变化,为了清除因为人们观念的变化所带来的对合唱的理解障碍,合唱中的情感与声乐演唱技巧也在与时俱进。在合唱中,声乐演唱技巧与作品的情感是紧密联系的,声乐演唱技巧是情感的外化,是情感的表达工具,而情感则是声乐演唱技巧的内在,是声乐演唱技巧的目的所在。情感如果缺乏声乐演唱技巧的支撑与修饰,就显得粗糙,而相应的,声乐演唱技巧若少了情感的填补与充实,就会缺乏灵魂,成为单纯的技巧堆砌。一首完美的歌曲合唱,必然是在合唱者对歌曲内涵深刻理解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优秀的声乐演唱技巧的修饰,所展现出来的最终成果。合唱者通过恰当的声乐演唱技巧表达作品情感的过程即为歌唱者把歌曲的情感外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使听众产生了某种共鸣,从而感受到了作品的深层含义,领悟到了作品本身的美。如:在《啊!我的太阳》中,在第一部分合唱者为了表现恋人之间的想念与期盼,根据歌曲旋律的变化,用轻柔的语气以及强弱交替的技巧演唱出来;在第二部分,则用饱满的充满激情的声音表达出对恋人真诚的赞美,使音乐的情感达到了巅峰,从而使得作品的情感与声乐演唱技巧配合得天衣无缝,同时也凸显出了声乐演唱技巧对于合唱的重要性。
3.声乐演唱技巧可以使合唱歌曲的风格得到体现
情感是合唱歌曲的灵魂,而歌曲的风格对于情感的表达也是至关重要的,而这一切都要以良好的声乐演唱技巧为基础。世界上不同的国家或者是同一个国家的不同民族,他们在风俗习惯与人文素养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从而导致世界上的歌曲风格千差万别,而这些差异在合唱中主要体现在发声、语气语调等声乐演唱技巧的灵活使用上。在西方的音乐中,不同的创作者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不同国家的音乐风格也有较大的差异。如:注重音色美妙、声音圆润有力的意大利风格。而在多民族国家,由于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习俗不同,歌曲的风格也有较大的差异。如:我国南方歌曲的风格和北方歌曲的风格就有很大的差异。北方的歌曲风格偏向于声音的干净利落,节奏起伏较大,而南方歌曲的风格则偏向于声音的温柔细腻,节奏比较平稳。如《茉莉花》的演唱中,江南的唱法让我们感觉异常的细腻与柔婉,而北方的唱法则给我们诙谐开朗的印象。又如,蒙古族偏向于使用一些颤音技巧来演唱拖腔,维吾尔族则善于用声音的快速交替制造轻松幽默的音乐氛围,而藏族的演唱者们则通过声音的大幅度摆动来表现出开阔的感觉。一些民族在声乐演唱技巧上的运用能让我们最大限度地了解它的文化特色以及风俗习惯。因此,在实际的合唱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民族特色或地域特色,恰当地使用不同的声乐演唱技巧,从而更好的表现歌曲的内涵,让听众能够更好的接受。
4.声乐演唱技巧给合唱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不同国家的合唱艺术都是不断的发展和进步的,而合唱艺术的发展离不开对日渐完善的声乐演唱技巧的有效利用,从而形成有自己特色的合唱艺术。文化的发展总是不断地冲撞与融合的,合唱技巧的形成也不例外,合唱中的声乐演唱技巧的有效运用也是不断的吸收其它优秀技巧的结果。而在合唱艺术的发展中,不同声乐演唱技巧的相互渗透与吸引,是导致合唱艺术健康稳定发展的不竭动力。我们只有对合唱中的声乐演唱技巧给与恰当的定位,才能使合唱艺术得到更大的发展。
三、声乐演唱技巧与合唱的关系
我们都知道,声音演唱技巧是合唱艺术的外化,是为表现歌曲的情感走向服务的。只有声音演唱技巧与作品情感的高度统一,才能实现合唱艺术的真正价值。很早以前人们对于这一点就有深刻的认识,如人们所说的“声情并茂”,讲的就是这一道理。一个情绪饱满、情感理解能力很强的合唱团队,无疑具备了向听众传达歌曲的情感的重要条件,而对声乐演唱技巧的盲目使用,就可能使情感的优势荡然无存。而一个无精打采、缺乏情感理解力的团队,即使它有再好的声乐演唱技巧的运用,也不会真正感染到观众。对于一个好的合唱团队来说,良好的感情理解力与完美的声乐演唱技巧的运用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达到合唱的效果。
如何把声乐演唱技巧更好的运用在合唱中,是值得我们不断探索的问题。我们都知道,艺术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而合唱就是一种艺术,艺术最重要的就是感染力,如何实现艺术的感染力,就是我们不断探索的问题,虽然在合唱中,情感的表达才是核心,但是声乐演唱技巧运用的得当与否直接影响着听众的接收效果,我们只有正确地把握情感与声乐演唱技巧的关系,掌握它们之间微妙的平衡,才能够演唱出美妙的歌曲,实现合唱的价值。在现今的教育水平下,很多演唱者对声乐演唱技巧的掌握是非常全面、系统的,但他们往往会把声乐演唱技巧与作品本身的情感割裂开来,从而走向技巧堆砌的误区,一个成功的合唱者必然是高超的情感感受力与完美的声乐演唱技巧的有机结合,从而达到扣人心弦的艺术感染力。
声乐演唱技巧始终是贯穿合唱歌曲始末的,与对歌曲的理解是密切相关的。如对歌曲开头与结尾的处理往往会通过对声音强弱的运用来体现、对高潮的渲染往往是通过对高音的延长来进行的,而对艺术形象的塑造则是通过音色的变换来实现的,用声音虚实的变幻以及快慢的交替来实现合唱歌曲的艺术感染力。
合唱者对作品情感的理解是很好地运用声乐演唱技巧的基础。每首歌曲都是创作者情感的熔炉,都有它独特的感情基调,合唱者只有首先对歌曲的感情基调有一个大致的理解和把握,才能更好地运用声乐演唱技巧去表现歌曲的或欢快或忧伤或激昂或平缓的感情基调,去为创作者的情感表达推波助澜。
四、声乐演唱技巧在合唱中的具体运用
1.通过音色的不断变化来塑造歌曲中的艺术形象
音色即合唱者自身的声音特点,比如音质、音色等,而不同的音色对于情感的表达效果是不同的,不同的音色带给观众的感觉也是不同的,如有些歌唱者给听众的感觉就是音色特别的空旷嘹亮、有些则是沉郁顿挫的代名词,其次,听众在不同的心境下对歌唱者音色的感知也是不同的,如在高兴时,听众更偏爱于音色开阔嘹亮的歌曲,而在伤心时,听众则更偏向于音色沉郁的歌曲。由此我们可以认识到音色对于歌曲艺术形象的塑造作用。不同的作品风格、不同的感情基调对音色的要求也是不同的,这就需要我们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把握。
2.通过声音的虚实变换来表现合唱歌曲所具有的艺术美
声音的虚实变换的本质就是声音渐强渐弱的过程,声音的渐强渐弱、渐快渐慢,直接关系到合唱歌曲情感的回环曲折,关系到合唱者对歌曲的整体把握,关系到听众对歌曲的感知程度。在合唱歌曲中,合唱者应该注意对“渐”的整体把握,使它在歌曲中得到恰当的运用,从而达到完美的合唱效果。
3.通过对声音的快慢交替来表现合唱艺术的美
我们都知道歌唱与背书是有很大差别的,但是也有不少人在歌唱时走入背书的误区,背书与歌唱的本质区别在于歌唱有节奏的快慢。如何处理歌曲中快慢的问题,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在实际的歌曲演唱中,要做到遇到快的节奏保持应有的稳定感与韵律感,做到不慌不忙;遇到慢的节奏,要注重声音的流动性、灵活性,注意情感的投入。只有快慢有效的结合,才能更好的达到合唱的效果。
4.对合唱歌曲的开头与结尾运用声音的强弱进行对比处理
合唱者在对歌曲的表达过程中,对声音强弱的有效把握是表达歌曲情感的有效方法。在合唱过程中,高亢、悠扬的强音可以把歌曲的情感推到极致,给听众心灵的震撼。而开阔、舒缓的弱音则可以让听众更好地体味歌曲的意蕴,从而使听众产生共鸣。在合唱歌曲中,如果在开头与结尾准确地运用声音的强弱,就会给听众留下一个好的印象,便于听众更好地聆听,更好地去感受歌曲的意蕴与合唱者的技巧。
5.通过对高音进行延长的方法烘托合唱歌曲的高潮
歌曲同文章一样,有它自己的结构,而歌曲高潮就是歌曲情感的聚集点,是整首歌的精华部分,评价一首歌曲演唱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合唱者对高潮部分的处理。而歌曲的高潮乐句往往都是歌曲的最高音出现的地方,此时不但要唱出高质量的高音,与此同时,在最高音处根据歌曲情绪发展的需要,演唱时做出适当的延长,这样对歌曲高潮部分有效把握,在给合唱者心灵的慰藉的同时,给观众心灵的震撼,并让观众产生强烈的共鸣,这样,歌曲的演唱就成功了一大半。
总之,在合唱中,声乐演唱技巧是必不可少的手段,而对声乐演唱技巧的锤炼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就需要歌唱者在实践中不断的积累与创新。合理、有效、灵活地运用声乐演唱技巧,可以让我们的合唱更具魅力,更能够引起听众的共鸣。
[1]赵淑云.歌唱艺术与实践[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
[2]邱雅洲.论声乐作品中表演的相关训练方法及其审美作用[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3]郭建民.声乐文化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
[4]刘天礼.通俗唱法歌唱要领[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
[5]邓福星.艺术前的艺术[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
[6]朱迎春.浅谈声乐教学中的表演特质[J].电影评价,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