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市场机制对山西省高职教育发展影响”的调查报告

2012-10-26朱震峰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4期
关键词:市场机制院校高职

朱震峰

(太原大学管理系,山西 太原 030032)

一、调查背景及问题界定

高职教育从20世纪80年代初诞生发展至今,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中一个重要的类别,其办学规模由小到大,办学实力由弱到强,为我国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做出了巨大贡献。在2005年11月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志为高职教育发展又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即指出:“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必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实行政府指导、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机制”。高职教育要做到“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探讨市场机制对高职教育的影响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教育产业化是指将产业化的经营思想和市场导向与市场交换的运作方式运用在教育中,即通过市场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市场机制是市场得以运行的实现机制,它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协调着人们的生产和消费,通过市场价格的波动、市场主体对利益的追求、市场供求的变化,调节着经济的运行。

高职教育引入市场机制可以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对高素质技术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的需求;可以解决由于高职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僵化导致的供给不足、效率低下;可以引导高职院校在其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上与地方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相适应。引入市场机制为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然而市场机制本身也不是万能的,“看不见的手”有时会失效从而导致“市场失灵”,会给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甚至产生阻滞作用。其典型的表现就是片面强调按市场规律办学,把办学当作一种经营活动,强调办学的经济性,追求短期效应,而忽视教育的公益性和公平性[1]。

引入市场机制对高职教育改革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那么其对山西省高职教育改革的具体作用是什么,这是本次调查的主要目的。为了获取到研究数据,本文以山西省各高职院校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抽样调查。

二、调查情况介绍

1.调查设计及组织情况

此次研究的相关资料主要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取得,在研究方法上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具体调查时间选在2011年9月至2011年11月之间,调查对象是山西省高职院校三年级在校学生。

调查的组织方式选择了抽样调查的形式,具体采用了分层抽样的方法,即先将山西省高职院校划分为综合性、理工类、财经类、农林类、医学类、师范类、及专业类共计七个层次,然后对每个层次内的各所大学再采取简单随机抽样的方式。

2.问卷设计及资料整理介绍

调查问卷共由25道问题组成,题型包括单选、多选和开放式问题。内容主要涉及:学校招生、硬件配套设施、后勤服务质量、教学质量及毕业前景等相关问题。

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50份,回收1015份。通过对回收问卷进行登记、审核、计算机录入等整理工作,共统计有效问卷996份,有效率为98.13%,数据质量较好。

三、结果与分析

1.教育市场化增加了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在对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调查中,有95.08%的学生选择了“机会大”或以上的结果,这充分说明了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尤其是在我国高等教育逐渐市场化以后,高职教育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每个人受教育的权利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在市场机制引入到高职教育改革过程中,高校拥有了更多的自主权,其选拔人才的方式更加灵活多样,同时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也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市场竞争不完全等原因导致教育处于垄断地位,因而在招生过程中最让人担心的问题就是招生的公正性。可喜的是在高校自主招生的过程中,招生政策较为公开透明,据调查结果显示,98.19%的学生选择了招生工作“非常公正”或“很公正”的答案,只有1.81%的学生选择了其它答案。

教育的市场化意味着教育有价,但有价并不意味着教育机构可以随意收取费用,尤其是公立学校本身能够得到政府的财政支持,因而更不能允许以赢利为目的。在关于学校学费问题的回答中,92.06%的学生认为学费为适中以下,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高职院校学费情况调查

在表1中,有5.12%的学生认为学费有些贵,有2.81%的学生认为学费很贵。这部分学生对学费比较敏感,他们属于贫困家庭学生。为了帮助这部分学生享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国家提供了诸如国家奖学金、高校国家助学贷款等多种资助政策,从问卷结果可知,各所大学均建立了较完整的资助体系。

2.市场机制的引入使学校硬件设施得到明显改善

在对高职院校后勤服务、学校硬件设施等问题的调查中,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同学都持肯定态度,具体数据见表2、图1所示:

表2 学校硬件设施满意情况调查表

图1 后勤服务质量调查

该结果说明在引进社会和个体的投资主体参与到高校后勤管理体制当中后,各学校的后勤服务、基础设施的建设都取得快速的发展。在后勤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后,可充分发挥中标单位驾驭市场能力强的特点,通过不断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变化,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大大提高了高校后勤服务的质量,使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条件取得了较大的改善。

3.学校教学质量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对学校教师教学质量的调查中,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比较满意教师的教学能力,认为授课教师能够认真上课,所选教材难易程度适中,结构严谨,教师能讲清相关理论知识。可是在对学校课程设置的调查中,学生却表达了他们的不满。例如在对理论课所占比重的调查,及在关于大学课程对实际工作帮助的调查中,绝大多数同学认为理论课所占比重较大,学校对动手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以及大学所学课程对实际工作的帮助不大,详情如图2、图3所示。

从图中的数据可知,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学校所教课程与这些知识对将来工作的帮助作用呈明显不匹配。学生对理论课所占比重过大所表示的不满,除了与学生自身对教学规律认识不够,对学校课程安排不理解有关,另一主要原因则是高职院校参照传统本科和专科模式办学,课程设计没能体现高职办学特色,造成教学内容滞后于时代发展的需要,究其原因主要和当前高职院校基础学科教师相对过剩,而专业技术师资缺口较大有关。职业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其师资应当是以专业性强的技能型教师为主,而当前高职院校师资普遍现状是:教理论的教师过多,而教技能、带实训的专业课教师不足,这严重制约了高职院校工学结合。[2]

图2 理论课所占比重调查

图3 所学课程对实际工作帮助的调查

4.学生在与劳动力市场对接中竞争优势不明显

在关于毕业生所学专业在劳动力市场上受欢迎程度的调查中,结果显示有46%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所读专业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上“非常受欢迎”或“比较受欢迎”,有46.4%的受访者认为“比较不受欢迎”或“非常不受欢迎”,另有7.6%的受访者认为“一般”。可见有将近一半的学生认为自己所读专业的毕业生市场认可度不高。

在与其他同类院校相同专业毕业学生竞争力对比的调查中,结果显示有67.6%的受访者认为“竞争力基本相等”或“有优势,但不明显”,只有11.6%的受访者认为具有“明显优势”,而另有20.8%的毕业生认为“稍处于劣势”或“明显处于劣势”。从这一组数据可看出,目前省内各高校实力基本相同,但也表明各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缺乏特色。

在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中,有907名学生已经找到工作单位或已有签约意向,占比高达91.06%的。但在高就业率的背后,也隐藏着毕业生就业质量不高的问题,结果显示只有96人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仅占已找到工作人数的10.58%。

问卷中关于是否愿意推荐亲友上自己所念大学的调查问题,目的在于考察毕业生对母校和所学专业的认可程度。结果显示41.06%的学生选择了“是”,而58.94%的学生选择了“否”。说明以母校为荣的学生并不占多数,绝大多数毕业生对就读学校和就读专业的认可度较低。[3]

四、相关建议

综上所述随着市场机制的引入,山西省高职教育得到迅速发展,尤其在各高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后勤服务质量改进等方面得到巨大的推动,但在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对接等方面尚存在一些问题,诸如毕业生专业缺乏特色,毕业生认可度不高等。针对上述情况,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1.进一步优化高职教育管理体制

在高职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中,处理好政府、社会、学校和市场相互间的关系。坚持以政府为推动者,市场为调节者,社会各界为中介,高职院校为主体。

不断完善监管体制与规制,教育部门应及时向社会公布信息,消除教育市场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杜绝招生中不公平现象。政府应从社会公平的角度,考虑大众的承受力,继续对高校的学费进行管制,规范市场运作,杜绝各种乱收费的现象。

同时,继续扩大市场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将市场化从基础设施建设、后勤服务等领域扩展到高等教育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在对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应将经费划拨与大学绩效挂钩,努力提高产业界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从而使大学与社会的发展同步,将社会的需要及时反映到高校的人才培养之中。

2.建设特色鲜明的高职专业体系

各高职院校应根据劳动力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应根据自身师资力量、教学设备等条件合理开设专业,避免出现因对热门专业盲目跟风而导致的专业设置趋同现象。专业的合理设置最终需体现在合理的课程设计和教学活动的安排。

在课程设计上,要妥善处理理论知识课程、专业技能课程和综合素质课程三者之间的关系。在教学内容上应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手都要硬,尤其是要加大对实训基地的建设和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努力为社会培养出在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3.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

高职院校应按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内在要求,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对外应积极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提高行业企业专家兼职授课的比例。对学校现有教师应多创造教师进修机会,鼓励教师到企业中实习培养实践经验,努力培养出一批知识丰富,实践技能强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同时教师也应该加强自身学习,在教学时不断关注自身专业的新动向,提高自身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1]李红亮.高等职业教育产业化的理论基础[J].教育理论,2009(7).

[2]梁丽华.高职院校软技能教育显性课程现状调查与构建[J].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

[3]邓岳敏.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对接的现状分析[J].大学(学术版),2010(9).

猜你喜欢

市场机制院校高职
以市场机制推动自愿减排 全国自愿减排交易中心建设有序推进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政府与市场分工
国企改革与市场经济体制下微观主体建立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我国排污权交易存在的的问题与完善市场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