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观察
2012-08-15孙永军张建敏
孙永军 张建敏
急性胰腺炎,中医学将其划分为“胃心痛”的范畴。该病的重症型属于严重的外科急腹症,其临床表现一般较为复杂,患者病情危重,而且并发证较多。该病的进展迅速并且病死率高,患者大多伴有休克症状,因此,临床工作者对该病非常重视。近几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手术与非手术方法得到较大的发展,并已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已成为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首选方法。但怎样实行辨证施治才能达到更加令人满意的疗效,却是说法不一[1]。我院自2006年12月至2010年12月期间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对7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治疗,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2006年12月至2010年12月期间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对7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治疗,同时设立对照组70例。全部14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均为我院住院患者,全部符合诊断标准。其中包括男89例,女51例;年龄18~64岁,平均为41岁。
1.2 诊断标准 患者表现为急性腹痛,同时有上腹部压痛或腹膜刺激症状。经检查其血、尿或腹水中的胰酶水平显著上升。经过影像学分析、手术以及病理分析确定有胰腺炎症存在。患者全身情况较差,出现明显的循环功能不全或者身体主要脏器功能不全。而且出现麻痹性肠梗阻以及大量腹水。
2 方法
2.1 西医治疗 全部患者予禁食水、行胃肠减压措施以及给予静脉高营养或要素饮食,目的是增强患者体质,同时确保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通过静脉滴注乳化脂肪50 ml,浓度为20%,另有白蛋白10 g等,1次/d,共7 d;通过静脉给予头孢曲松钠3.0 g、甲氰咪胍0.4 g、抑肽酶10万U,2次/d;0.25 g的5-氟尿嘧啶,1次/d;杜冷丁50 mg,1次/d;肌肉给药阿托品0.5 mg,2 次/d。
2.2 中医治疗 治疗组70例患者在使用西药的同时配合中药进行治疗。依据中医辨证施治的治疗原则诊断,轻型胰腺炎为肝郁气滞和脾胃湿热的表现,应该给予疏肝理气并且通里清热的药物,对于重型胰腺炎患者,则需要在此基础上根据参考来确定。患者的中药使用情况:中药1剂熬2次,200 ml,经胃管注入,1 d注入1剂。中药的基本方为:虎杖15 g、金钱草15 g、栀子15 g、延胡索15 g、金银花15 g、板蓝根15 g、夏枯草15 g、茵陈15 g、柴胡9 g、黄芩 9 g、龙胆草3 g、车前草15 g、生大黄15 g、陈皮15 g、郁金 15 g、芒硝 15 g。参考症状进行加减:对于脾胃湿热甚的患者,需要行通里攻下和清热活血措施,加服厚朴和丹参各12 g;对于蛔扰胆胰型的患者,可以进行驱蛔清胰和理气通里措施,加用苦楝皮30 g。对于肝脾气滞甚患者,可行疏肝清脾,理气通里措施,同时加服丹参12 g;对于肝脾湿热型患者,可以进行清利肝脾和通里泻热措施,同时加服丹参12 g;如果患者出现体温增高,则可加服连翘9 g。
3 治疗结果
治疗组共有70例患者,其中37例治愈,19例显效,6例有效,8例无效;对照组同样有70例患者,其中12例治愈,6例显效,40例有效,12例无效。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没有明显差异(P>0.05),但治疗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4 讨论
急性胰腺炎的发病原因较为复杂,主要临床症状为腹痛、发热、恶心呕吐以及血清淀粉酶上升等表现,甚至表现为休克、麻痹性肠梗阻、黄疸以及腹膜炎,死亡率非常高[2-5]。在本次研究中,治疗组共有70例患者,其中37例治愈,19例显效,6例有效,8例无效;对照组70例患者,其中12例治愈,6例显效,40例有效,12例无效。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没有明显差异,但治疗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本组的研究结果表面,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尽管总有效率与单纯西医治疗相比并没有明显差异,但能够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同时缩短患者的病程,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已成为很多医疗机构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首选方法,值得推广。
[1]熊旭东,赵辉,庞辉群,等.循证医学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4,12(6):356-357.
[2]王鹏巨,余开选,田伏洲.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附26 例报告).西南军医,1999,1(3):17-18.
[3]刘续宝,张肇达,严律南,等.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5,25(3):164-166.
[4]梁珂,舒志军,彭炜,等.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4,10(6):460-462.
[5]曹俊恒,朱新年.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46例.陕西中医,2004,25(8):695-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