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胆囊炎早期小切口胆囊切除98例临床观察

2012-08-15石小彦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15期
关键词:胆囊炎胆道胆囊

石小彦

作为突发性疾病的急性胆囊炎,目前仍然以手术为主要的治疗方法,传腹腔镜胆囊切除、小切口胆囊切除以及统胆囊切除[1]分别为常用的三种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手术方法。但目前每种方法都发现有不同的优缺点。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我院共收治了急性胆囊炎患者98例,并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手术,效果显著,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我院共收治了急性胆囊炎患者98例,并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手术,占我院胆囊切除同期总人数的34%。98例患者发病时间2 h~25 h,其中2例8~25 d,27例2~8 d,51例2 d内。年龄23~76岁,中位年龄48岁,平均年龄(46±6.9)岁,其中40例女性,58例男性。术中所见:4例胆囊穿孔、21例坏疽性、29例化脓性、45例水肿性;为非结石性患者77例,为结石性患者21例。合并症:7例有高血压,1例贫血,2例有慢支肺气肿,5例有心脏病,2例有脑梗死,10例有糖尿病,2例有慢性肾病。

1.2 治疗方法 小切口胆囊进行切除手术采用彭氏刮吸刀、推结器、压肠板、冷光源等常用器械并均进行灭菌处理。B超在患者进行手术前需检测胆囊大小、位置,是否存在萎缩或者积液、是否有粘连现象等症状,找到手术最佳切口位置,并对手术的易难程度进行掌握。手术时患者需全身麻醉,切开一道长约5 cm的切口在中上腹经右腹直肌,对腹壁组织切开时应极度小心,进入患者腹腔后,将患者胃肠和胆囊用一块纱布隔开,为方便手术,使胆囊暴露出,还需将胃以及肝脏分开。患者胆囊如果张力极高、且胆囊出现严重肿大时,为降低患者胆囊内部得压力,要将患者胆囊中的一部分胆汁实施穿刺抽出,从而使胆囊体积变小。

2 结果

98例患者患者住院平均时间为8 d,手术结束后约2-3 d均可下床进行相应活动。手术失败率为1.1%,仅1例,失败患者最终通过延长手术切口完成了手术;成功率为98.9%,共计成功97例。其中5例患者在手术中出现大出血,其中肝胆囊床撕裂而出现的出血现象为2例,止血最后采用刮吸刀进行电凝,并用明胶以及止血纱进行;另外胆囊动脉出血为3例,最终动脉通过在清除晚流出的血后进行缝扎手术而成功止血。5例患者中膈下感染1例。采用手术去石后治愈残余结石患者1例。胆道损伤1例,肝总管壁为损伤部位,行手术修复胆管壁后患者痊愈。胆瘘为2例,患者术后2周在采取积极措施后治愈。

3 讨论

目前临床的长期研究显示手术的成功率随着不断进步的技术手段明显上升。但在关于保守治疗时急性胆囊炎患者就很少有得到缓解的[2]。98例本组患者,有97例手术早起行手术切除成功。

本研究急性胆囊炎进行早期小切口切除技术从手术效果可见是完全可以实施的[3]。手术过程中的手术中吸引以及切割等作用采用彭氏刮吸刀完成;通过准确的使用手术器械,胆囊三角区成功暴露;为使患者腹肌处于完全放松状态,采用全身麻醉法;同时手术切口在患者术前需精确地定位;术后正确的使用抗生素。大出血一旦在手术出现,医师首先应该清除积血,而进行止血不能盲目的采用止血钳,之后为达到明显的止血作用可采用干纱布压迫。同时胆囊切除操作规范在手术中要严格遵守,为预防胆道损伤,应采用顺你结合的方式进行切割胆囊,同时为避免造成胆道损伤,不明确结构不要用钳子随意夹。预防胆道残余结石的肝外胆管检查应在手术中进行,这样可以准确及时将胆道中残留的结石发现,从而使二次手术得以避免。如果发现可通过内镜取石来治疗[4]结石残留。本研究显示进行早期小切口胆囊切除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是具有可行性的,且手术过程中细心操作,其并发症可避免发生。同时患者恢复较快,手术切口较小。

[1]黄志强.急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术.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407-415.

[2]张耘.急性胆囊炎手术时机与方式探讨.临床外科杂志,2005,10(5):314-316.

[3]孙红绪,文辉清.小切口胆囊切除术65例.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06,7(5):287-289.

[4]蔡珍福,凌建新,王坚,等.小切口胆囊切除术10020例临床分析.肝胆胰外科杂志,2008,14(1):26-27.

猜你喜欢

胆囊炎胆道胆囊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术前营养状况对胆道闭锁Kasai术后自体肝生存的影响
滇南小耳猪胆道成纤维细胞的培养鉴定
改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于胆囊良性疾病中的效果观察
分析肝胆结石实施肝切除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效果
胆囊切除术后胆囊残株内钛夹超声误诊结石1例
腹腔镜胆道手术中Luschka管损伤致胆漏的防治
胆囊底缝线牵引两孔免夹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操作体会
蒙药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观察
蒙医药治疗慢性胆囊炎65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