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例产后母体D二聚体升高的临床观察
2012-08-15徐静
徐静
106例产后母体D二聚体升高的临床观察
徐静
目的本文对分娩后母体进行D二聚体含量指标的检测,可及早发现分娩后产妇的高凝状态,预测及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方法对分娩后D二聚体含量升高的106例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自然分娩组占35.8%;剖宫产组占57.5%,产钳占6.7%。高危妊娠占66.9%,其中妊娠期高血压60例、前置胎盘9例、合并子宫肌瘤2例。结论妊娠是妇女的一段特殊生理时期,机体的各项生理指标会有所变化。特别是存在妊娠合并症及手术创伤使妊娠晚期及分娩后体内会出现一些生理、病理变化,凝血部分和纤维蛋白溶解活性的改变,及早发现可预防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
D二聚体;产后;下肢深静脉栓塞
妊娠期血液的凝血与纤溶状态一直是产科关注的焦点,血浆D二聚体的生成或增高反映了凝血和纤溶系统的激活,D二聚体作为继发性纤溶的分子标志物,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1]。分娩后母体D二聚体的继续检测尤为重要,更加有助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静脉血栓形成症,并能及早抗凝治疗。笔者回顾性分析106例产妇的D二聚体含量升高的相关因素及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对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住院足月分娩的产妇常规在产后第2天进行血浆D二聚体检测。年龄在22~38岁,平均年龄27.5岁。
1.2 方法标本采集与处理空腹抽取静脉血1.8 ml,加于标准枸橼酸钠抗凝管,立即颠倒混匀,静置0.5 h,2 500 r/min离心10 min,分离血浆检测。采用免疫比浊法,使用Sysmex公司的CA-70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试剂盒、标准品及质控物均为Sysmex公司配套。
2 结果
2.1 母体血浆D-二聚体水平升高的共有106例。自然分娩组38例占35.8%;D-二聚体浓度500~1000 μg/L37占例97.3%,>1000 μg/L1例2.6%;剖宫产组61例占57.5%,D-二聚体浓度500~1000 μg/L57例占93.4%,>1000 μg/L 4例占6.5%。
高危妊娠71例占66.9%,其中妊娠期高血压60例、前置胎盘9例、合并子宫肌瘤2例。D-二聚体浓度500~1000 μg/L63例占88.7%;>1000 μg/L 6例占11.2%。
2.2 临床治疗对于所有D二聚体浓度升高的产妇均予抬高下肢,卧床休息,使用弹力绷带。口服草木犀流浸膏对症治疗;>1000 μg/L予低分子右旋糖酐500 ml加复方丹参16-20 ml静脉滴注抗凝治疗。监测D二聚体含量和凝血四项。同时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无一例发展为下肢深静脉栓塞。
3 讨论
正常妊娠期,特别是随着孕月的增加,孕妇的D二聚体含量明显增高。妊娠中晚期,体内凝血成分和抗凝的及纤维蛋白溶解活性出现明显改变,集体处于一定程度的高凝状态。一方面,这是机体的一种生理性保护,特别是血凝纤溶处于动态平衡时,有利于分娩时胎盘剥离的止血以及子宫内膜的再生和修复,防止产时过量出血;另一方面,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含量出现明显的增高,会给孕妇带来发生DIC及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高危风险。凝血因子增高,激活纤溶系统使D-二聚体浓度增高。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在纤溶酶降解下产生的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的一个片段,是诊断继发性纤溶亢进特异性较强的指标。D-二聚体水平的增高反映了机体继发性纤溶增强,对诊断血栓性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组病例中,D-二聚体的测定升高共有106例。自然剖宫产组明显高于自然分娩组61例,产钳组无明显差别。高危妊娠71例占66.9%,显示妊娠期高血压、前置胎盘、合并子宫肌瘤等妊娠合并症患者明显增高。D-二聚体浓度500~1000 μg/L 94例占88.7%;>1000 μg/L 12例占11.3%。可以看出,D-二聚体水平升高与手术创伤和妊娠合并症、并发症有相关性。D-二聚体浓度正常或阴性,可以排除血栓形成和继发性纤溶亢进[2];D-二聚体浓度升高或阳性,临床意义有限;但病理妊娠时,D-二聚体浓度可能进一步升高。D-二聚体浓度剧烈上升有助于亚临床期诊断和动态监测。本组病例经过早期治疗,没有发生下肢深静脉栓塞病例。因此,产后监测母体血浆D-二聚体浓度具有临床意义,及时治疗是积极有效的。当然,关于D-二聚体预测和诊断母体凝血和纤溶的参考值也需要不断的临床验证。
[1]魏明,孙艺萍.晚期孕妇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水平的检测及临床意义.江西医学院学报,2009,(5):160-160.
[2]王欲,杜鹃.妊娠期及产后母体D二聚体的变化及临床意义.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1,(11):860-861.
253600山东省德州市人民医院检验科
1.3 临床D-二聚体参考值为500 μ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