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优秀作文展评(广东卷)
2012-08-15唐惠忠
唐惠忠
回到原点
一考生
学过数学的人都知道,想要建立一个函数或方程的图像,第一步工作就是确立原点。然后,才能建立坐标并作图。图像上每一个点的坐标,都是相对于原点来确定位置的,原点就是整个图像的根本。
同样,对于国家这个宏大的函数图景,尽管它有着各种复杂的自变量、因变量和对应关系,但它只有一个原点、一个根本,那就是人民。从先哲们“民贵君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的观点,到唐太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水舟之辩,再到中山先生“耕者有其田”的三民主义大同理想,以及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无不点明了原点所指、根本所在——以民为本。
但是,当今之社会,当今之国家,本末倒置、不识原点者,可谓不少。例如部分官员心中已无公仆之心,反以封建时期“牧人者”自居。思想的偏差,根本的缺失,原点的无视,造就了一件件啼笑皆非的事件。怒喝上访者“我服务的是人民,不是你一个人”的有之,勒令开发商把建设好的商品房拆除,置公众利益不顾,只为政府“风水”者有之,为GDP增长而暴力强拆者有之……我们的公民,也有许多人身为主人而不自知,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是国家的原点。很多人只关注自己房价涨没涨,股票升未升,但对自己要承担的公民责任躲之避之,不愿投身基层民主,不愿行使自己应有之责,对社会不公平现象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这些忽视根本、无视原点的现象是有根源的。三十年改革开放,我国取得的成绩是毋庸置疑的,但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却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社会公平、公民权利以及人民幸福感,于是有了GDP世界排名第二、幸福指数排名却在100多名的现象。
所幸,近年来,国家终于认识到原点的重要性。从温总理两会上“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光辉”与“执政为民”论断的提出,到今年来关于“幸福”的全民大讨论,无不体现出政府向“民本”这一原点的回归。
我们的社会,公民意识也在逐渐觉醒。君不见广州地铁的“举牌哥”,君不见各地纷纷出现的“维权斗士”,他们都是回到原点的先行者。
想起孟德斯鸠的名言:“每个人就是整个国家。”是的,难道不是每个人的尊严构成了国之尊严,每个人的权利构成了国之权利,每个人的幸福组成了国之幸福吗?
你我即原点,让我们关注社会,承担责任,回到原点。每个人的觉醒是国家回到民众发展这一原点的前提,从而,才能让我们的国家展现出更加美好的函数图景。
[点评]本篇考场佳作具有如下特点:(1)审题准确,直奔主题。考生从数学中的小图像谈到治国之“宏图”,指出其关键都是“确立原点”,入题快捷,干净利落;篇末处强调“你我即原点,让我们关注社会,承担责任,回到原点”,前呼后应,结构完整。(2)思路周全,论述深刻。文章引用古今资料,着力论证治国之道在于“以民为本”。值得注意的是,列举现象时,作者不仅从“官员”角度进行分析,还论及问题的另一面,即“我们的公民,也有许多人身为主人而不自知,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是国家的原点”。在此基础上,作者深入一层,将剖析的层面拓展到“这些忽视根本、无视原点的现象是有根源的”,如此阐述,文章的纵深感就出来了。此外,作者抨击时弊而不悲观消极,他还辩证地看到“所幸,近年来,国家终于认识到原点的重要性”、“我们的社会,公民意识也在逐渐觉醒”。总览全文,渐次推进而浑然一体。(2)材料丰富,有理有据。例证中多用排比句展示,同时多次引用名言警句(如孟德斯鸠的“每个人就是整个国家”),使文章更具说服力与感染力。
回到原点
一考生
无论你来自何方、情归何处,总有一个原点让你驻足回望。回到原点,就是回到漫漫征途的起点,回到安身立命的根本,回到梦开始的地方。在那里,拾起从前散落的花朵,获取返璞归真的启迪,你的人生或许从此不同。
“我以后的日子,哪怕失去一切,留一部《红楼梦》足矣。”这句话适用于王国维,适用于张爱玲,适用于无数的文人墨客。《红楼梦》之于他们,不是半路消遣的杂书,而是激发他们文学灵感的光芒,是他们文学之路的原点。翻译家杨必对文字艺术的热爱,全是源自她上学时读的《红楼梦》,因此每当她情绪低落、才思不畅,便捧出她翻烂了的书,在那些熟悉的字里行间汲取养分。回到原点是为了寻找思想的源泉,即使你已经走了很远,那个起点依然供给你取之不尽的宝藏——林肯床头的一本《爱默生》,温家宝床头的一本《沉思录》,正是他们时常温习的原点。
回到原点,更是为了精神的蜕变。认识总是在反复中上升,每一次接近其本原,就是它提升的机会。“拥有20世纪中国最智慧头脑”的钱钟书,生平学贯中西,对千万本学术典籍通晓如流。在最昏暗、最难挨的十年浩劫中,他却搜索出多年累积的残破的笔记,钻研起了他幼时便能倒背的百家经典!春秋的风激扬起他古韵深沉的文笔,劳作的间歇、辛苦的间隙里,他编织出了一曲黄钟大吕般的古乐名篇——《管锥篇》。而那些心血,是他对原点的回归,回到了四书五经的怀抱,回到了“横扫清华图书馆”的日日夜夜。他贡献的不仅是一部研究古籍的绝唱,更是一座精神的里程碑:学术精神战胜了现实的磨难,实现了蜕变!
对于更多的人来说,回到原点可能不是为了获得,而是为了放下负担,给心灵以安宁。“田园将芜胡不归”传递出的远离世俗尘杂的志趣,无疑是回到原点的最佳写照。摇滚时代最伟大的女歌手艾瑞莎·富兰克林,纵横半世纪,驾驭了各种音乐风格。当她功成名就,可以于神坛上供后人景仰时,却以低调的姿态回到音乐的原点,推出了一张旋律朴实、制作简单、风格原始的唱片,它的名字叫做 《无不快乐》。洗尽铅华,返璞归真,回到最初的美好,享受原点的宁静,然后再轻装上路,这样的人生难道不令人羡慕吗?
无论我们前进了多久,行走了多远,原点依然等候着我们。不妨在心灵疲惫、前途迷茫的时刻回到原点,寻找思想的源泉,实现精神的蜕变,享受你自己的安宁快乐。
[点评]这是一篇满分作文。开篇从哲学命题入手,指出“原点”即“安身立命的根本”,见解超出一般考生。紧接着援引王国维、张爱玲、杨必之于《红楼梦》,提出“回到原点是为了寻找思想的源泉”;类比分析林肯与《爱默生》、温家宝与《沉思录》之间的“原点”关系,让人获益匪浅。再下一层,作者振聋发聩地指出“回到原点,更是为了精神的蜕变”,以钱钟书为例,说理通透;倒数第二段,又扩展到“对于更多的人来说,回到原点可能不是为了获得,而是为了放下负担,给心灵以安宁”,这一层的例证,同样绵密谨严,典型而深刻。收篇处,作者用语简洁,以“寻找思想的源泉,实现精神的蜕变,享受你自己的安宁快乐”总结、升华文意。行文颇有个性色彩,比如“春秋的风激扬起他古韵深沉的文笔,劳作的间歇、辛苦的间隙里,他编织出了一曲黄钟大吕般的古乐名篇——《管锥篇》”等,雅致优美,动人心弦。
回到原点
一考生
文学创作是雨水缓缓渗入大地,再化作泉水潺潺流出的过程,而不是冷水直接装入冷饮车间,从流水线上批量生产的过程。当我们看到评判一本书的好坏,仅仅由其印数和销量来决定时,我们应该反思,我们必须回到原点——回到文学创作的根本。
回到原点,要回到生活中去寻找创作的源泉,而不是闭门造车。文学创作本就来源于生活,然后才是高于生活,然而,现在很多作家却离这个原点越来越远。有些作家以“作家团队”的形式,打着“名牌作家”的旗号,开个会讨论一下就可以出书。这样的闭门造车,只能产生无病呻吟之作。回望历史,那些有成就的作家,在创作时却是紧紧把握住“生活”这个原点。列夫·托尔斯泰在他几部著作漫长的创作时间里,总是深入到庄园里,与那里的农民们一起劳作、收获、编草鞋、编识字课本……他之所以被称为“耕作的诗人”,正是因为他没有远离文学创作要来源于生活这个原点,也才有了那些闪烁着人性光辉的文字。如今,我们需要更多像托尔斯泰这样的作家,回到原点,以一种谦敬、悲悯的姿态去体察民众的生活,这样的文字,才能有持久的生命力。
回到原点,要回到文学创作的根本使命上来,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印数与销量。文学创作肩负着触及灵魂、涤荡思想、感召人性的根本使命,然而我们却看到,它已经渐渐变为一种只需要类型标准、只需要印数与销量的纯技术活动。从一年出一本书,到一年出几本书,再到杂志书的出现,有些作家为了保持读者的关注度,持续吸引读者眼球,已经将出书速度化,将文学创作的使命这个原点全然忘却。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论语》中的一字一句都是他带着使命周游列国的见证。白居易也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先人的理念,总是绕着这个原点,带着使命来创作的。如今,我们已偏离了这个原点,如果我们再不回到原点,那这种姿态必然阻止文学创作走向深刻,走向宽广辉煌的文学圣殿。
中国作协主席铁凝说:“我们要有放慢脚步回望从前的勇气。”确实,现在我们的文学创作已偏离了原点,远离了创作的根本。我们需要放慢脚步,少一些急功近利,不要再闭门造车,去看看先人们是怎样做的,从而回归文学创作的根本。
回归原点,还文学一份厚重与深刻……
[点评]本文主题明确,批判性很强。 作者取“原点”之“源头”、“根本”的意义,联想文学与生活的关系,指出“回到原点,要回到生活中去寻找创作的源泉”、“回到原点,要回到文学创作的根本使命上来”,这样的论述,角度具体,认识合理而中肯。文章破立结合,并不回避当今社会存在的种种怪现象,显示出可贵的批判意识;同时给出正面的榜样,并引作协主席铁凝的话,呼吁“我们需要放慢脚步……从而回归文学创作的根本”。结尾的“回归原点,还文学一份厚重与深刻……”,再次强化主旨,给人留下思索的空间。
回到原点
一考生
盛夏的夜晚蝉声聒噪,仿佛永无休止地宣泄着对热气的不满。风拢起了清凉的裙摆,明晃晃的白炽灯照着蒸笼般的教室。我随手翻开一本杂志,上面矫情的文字朝着我挤眉弄眼,空洞泛滥的描写令我的胃一阵翻江倒海。
忽然,教室后方骚动起来,同学们不怕炎热,挤作一团,各不相让。我好奇地挤过去一看,啊,竟然是两只萤火虫!有多久没见过萤火虫了呢?在童年记忆中,每逢夏夜,我都会在老家的田边抓萤火虫。在潮湿的泥土中,在浓密的苇草中,在清澈的小溪旁,小半夜就能抓到大半袋。有时恶作剧地拨拉一下草丛,那瞬间飞舞起来的流萤就像繁星,带着萤绿色的柔光一直向上飞、向上飞,直至投入漆黑的苍穹,成为浩瀚星河的一份子……
我从回忆中回过神来,大家都散了,只剩下我还盯着萤火虫。然而它们的情况不甚乐观:一只卧在盒底纹丝不动,溅出的萤火已很暗了;另一只虽说拼命地想逃出这个囚笼,但始终是有心无力。我的心一阵抽搐:怎么办?难道它们会死吗?我真不希望予我美好回忆的流萤化作尘埃。我鼓起勇气对抓萤火虫的同学说:“你能把它们送给我吗?”“怎么?你喜欢?你这种埋头用功的人也喜欢玩虫子?随便你拿去,又不是什么贵重东西。”
我如获至宝地抱着盒子往楼下冲。告别了刺眼的灯光,当我踏入花圃时,植物独有的生命气息刹那间把我包围,我的心开始平静下来。我小心翼翼地把萤火虫放在一片宽阔的绿叶上。当它们呼吸到自然的气息时,燃起了那熟悉的萤绿色光芒,那么纯粹,又充满着生命力。它们缓缓前进,伴随着水滴清脆的坠落声,两朵萤火没入黑暗的草丛中去了,但我仿佛还能看见那如脉搏般跳动的一明一灭,一明一灭……
我直起身,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清凉的空气,顿时暑热全消。我忽然觉得我们就像萤火虫,飞进了水泥森林,从此告别了宁静的自然,耳边充斥着迷离的电子音乐,放眼过去多是无病呻吟的文字,我们渐行渐远,似乎离自然这个原点越来越远……值得庆幸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回到原点,在浮华中回归自然状态,在喧嚣中回归宁静的心境,更好地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各种环保活动、社区文体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
风起了,鼓动着我的衬衣与思绪,我下定决心暑假要回到告别了七年的老家。我祈望着夜风能把一朵萤火吹入梦中,让我回到自然这个原点。
是夜,流萤入梦,我回到了原点……
[点评]这是一篇刻画精妙、别具匠心的叙事性散文,由在教室争看萤火虫写到“我”讨要萤火虫、放飞萤火虫,最后又写“是夜,流萤入梦”。在情节的叙写中,融入作者的议论、抒情,生动地表现了都市人渴望“回到自然这个原点”的集体心理。作者长于细节描写,对自我心理的描摹(如“我的心一阵抽搐:怎么办?难道它们会死吗?……”),真切、细腻,感人至深;环境描写也有特色,开头对“热气”的渲染,为抒写“回归”的渴望作好铺垫,并与下文“风起了”自然呼应,不着痕迹。
回到原点
一考生
电影《让子弹飞》让人捧腹之余,更予人一个耐人寻思的结尾:张麻子历经腥风血雨,又重上马鞍,驰入山林……也许,英雄的归宿终是草莽!电影的结局总是太蒙太奇,但我庆幸,英雄不是走回头路,他只不过是回到原点,哪里才有刀光剑影,哪里才有豪迈与洒脱。
回到原点,重返本真,重拾你的真性情。
难忘毕淑敏的一句话:“额头上没有一丝皱纹的美人,怕血管里流动的都是水。”的确,生活在现代世界里的人们,是不是已经忘记自己不施粉黛的素颜?是不是已经背离了真性情的原点?我们习惯于挤出不由衷的笑容,习惯于对化妆品和面具的依赖。我们暗自高兴,以为岁月的痕迹和世故的表情统统遮去,殊不知,这样做却令自己最珍贵的一面、生命最澎湃的热度也被一并抹去。
生命的原点在于个性的张扬,在于情感的表露,在于性格的突围。回到原点不是褪下成熟的外衣,而是撕掉不必要的包装;回到原点不是原地踏步,更不是退回起点,而是以淡定而真实的姿态上路,轻轻抬头,已屈指行程二万,翻越无数的高山……
每次坐飞机时,空乘人员都会为乘客演示应急用品的使用方法。面对乘客,本是机上空姐绽放最美丽的一面的时机,但我却每每看见一张张漠然而冰冷的脸,很规范却很敷衍。
我想,再动人的面容也经不起随意的解读和虚伪的摆弄。回到原点,虽不完美亦叫人亲切;远离原点,尽管精致但让人生厌。回到生命的原点,是展现自己自然而感性的一面,是在生命的轨迹上搏动最和谐的节奏,是在自己和他人的心中演绎真与善。
于是想起著名的人口学家马寅初。尽管在那个人云亦云的年代,多少学者为苟全学说已放下知识分子的尊严,但马老依然保持着不屈的姿态,“宁鸣而死,不默而生”。造反派说他已丢掉立场的原点,我却谓马老回到了一个学者应有的原点。“绝不向以力服人、不以理服人的人低头”,这个原点如此厚重而神圣,承载了人性的光辉和一个知识分子最倔强的底线。
原定不是起点,坚守原点者业已登上一个道德的高台;原点又是起点,坚守原点,回到原点者从这里再出发,再扬帆启航,最淋漓也最真实,最平平淡淡也最轰轰烈烈。
在一个浮躁的社会里,我们满足于“枝枝叶叶外头寻”,但一个人人标榜 “金钱是原点”、“权力是原点”的社会,又何尝不是一个迷失了原点的贫血社会?惟有每个人都自觉地寻找原点,回归坐标,重获人性的庄严,才有“民德归厚”的那一天。
回到原点,重拾本真,这样的要求算不算太高?
[点评]高考作文评分,看重学生独立思考与创新思维的能力,看重学生个性化地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能力。这篇文章从人的真性情的角度入题,围绕“回到原点,重返本真,重拾你的真性情”这一观点展开论述,构思严密,层次分明:先是以电影《让子弹飞》中的张麻子为例,引出自己的观点,夺人眼球;再引毕淑敏的一句话拓展开去,深化自己的思考;接着,以自己对空乘人员的体验为材料,强化自己的观点,使文章更具说服力;继之以马寅初的事迹,突出“坚守原点者业已登上一个道德的高台”,加深了对观点的阐释;最后联系现实,以问句(其实是巧引歌词)作结,引起读者深思。语言表达顺畅自如,富有文采,其间不少文句饶有意蕴,耐人品读、回味。
回到原点
一考生
头顶灰白的天空,翻过尘土飞扬的马路,我终于可以停下脚步,伫立在那熟悉又陌生的巷口。我知道,只要再迈一步,我便回到我人生的“原点”——那条打从我一出生便孕育我的老巷,那条充满西关风情、予我人生第一课的老巷。
踏着青石板路,我缓缓步入巷子的深处。映入眼帘的是久违的西关老屋。深红的趟栊门前是三级浅平的石阶,某户人家的猫正慵懒地躺在石阶上,享受正午到来前温和的阳光。偶有微风拂过,老猫用前爪轻轻拨弄脸上的胡子,发出“喵”的一声后,打了个滚又沉沉睡去。我知道,这是喧嚣大城市的深处才有的悠闲与宁静。而我人生的起点,就始于这一片祥和中。
趟栊门后,原本掩着的木门已敞开。借着屋内微弱的光线,我看见头发花白的老爷爷正躺在摇椅上看报纸。忽然,一个小皮球“嘭”的一声打在了摇椅上,紧接着一个大约只有两岁的孩子屁颠屁颠地走到摇椅旁,揪着爷爷的衣角:“爷爷,球球!”老人摘下眼镜,笑着起身,把孩子揽入怀抱,细声细语地说:“哦,球球去哪儿啦!在这里吗?不是!啊……在这儿!”于是,一阵银铃般的笑声传入我的耳朵,我仿佛看见早已过世的爷爷也曾这么抱着我。是的,在我人生刚开启的那几年,这条老巷确承载着来自亲人的无数关怀,承载着西关人特有的温情。
满洲窗,青瓦砖,古榕树,越来越多的景致进入我的视网膜,也敲打着我的心。可是,忽然地,一个红得早已褪色却又刺眼的“拆”字,赫然出现在我老屋的墙壁上。这一“拆”字与周遭之景,与周遭平和的氛围是何等不相称。这时,我方惊醒:早在十年前,这条老巷便已列入拆迁范围,也就是说,我人生的“原点”将要被抹去。
眼泪不争气地涌出我的眼眶,我多想呐喊:这条巷子拆不得,拆不得啊!它不仅仅是我出生的地方,也是培育我温和性格的地方,更是让我感受人间温暖的最初的开始。这里的一花一草、一砖一瓦都是岭南文化形成的开始。将这里拆掉,就是毁了我的根,就是毁了上百广州老街坊的根!可是,这样的呐喊谁会听见呢?人生的原点、文化的原点与高速发展的经济,与拔地而起的大厦相比,似乎已经变得渺小了。
这一夜,我又梦见了久违的老巷——不同的是,这次当我回到人生的“原点”时,红红的“拆”字竟然不见了踪影……
[点评]这是一篇文情并茂的散文。文章以第一人称视角,书写“我”回到“予我人生第一课”的西关老屋时的所见所感,将个人生命的“原点”与岭南文化的“原点”融为一体,贴近生活,构思新巧。换言之,文章从两个层面表现了“回到原点”:实写个人出生和童年的生活“原点”,虚写岭南文化的“根”。其寓意相当深刻。作者以温情脉脉的笔调,细致地描绘了老猫懒睡、祖孙相乐两个镜头,凸显喧嚣大城市深处老巷的“悠闲与宁静”,进而倾诉铭刻于心的童年记忆,怀旧的情绪与眼前老屋的青石板路、趟栊门、古榕树等相互浸润,形成了情意绵长、富于历史底蕴的优美意境,与下文笔锋突转,描写“一个红得早已褪色却又刺眼的‘拆’字,赫然出现在我老屋的墙壁上”构成强烈的反差。在此基础上,作者直抒心声:拆掉老屋,“就是毁了我的根,就是毁了上百广州老街坊的根”,情感炽烈,深化了文章主题。虽然作者还难以就现代经济的发展要求与回到原点的 “寻根”问题作更辩证的分析,但总体上看,这已经是非常优秀的一篇考场作文了。
回到原点
一考生
我今年已经九十多岁了。大学是培养人才,孕育思想的摇篮。然而,如今国内却没有一所大学能够完全按照这一标准去办学……这是我如今最担心的问题。
——钱学森
当“钱学森之问”尚萦绕耳畔之时,今年新鲜出炉的国内名校排行榜则证实了钱老的顾虑。新的大学排名,不是以学校的学术氛围、人才培养为首要指标,取而代之的是学校的造富能力。
对此,有些人认为这是大学顺应时代潮流所迈出的革命性的一步,是符合当今经济发展需要“经济型人才”的时代背景的。然而,余以为,这的确是革命,是革了名校们引以为豪的“教育为本”的命,是对培养有思想底蕴、文化内涵的人才这一大学办校之原点的背离,违背了大学的根本目的。因此,名院校们重振学风,回归大学作为思想摇篮、理性圣殿这一原点便显得尤为必要。
纵观如今国内院校将重心转移至造富能力这一问题,透过浮华现实的表象,我想,这是社会心态使然。在当下,拜金主义被马诺们点破了之后,似乎已经成为了一项社会共识,即一切朝“钱”看。因此,也便有了当下大学将焦点指向“造富”这一做法。正如前些日子,某位大学教授公开在自己微博上表明,“如果四十岁时没有四千万身家,别回来见我,也别说是我学生”,因而将大学问题推向了舆论的顶峰。倘若单以“造富”作为衡量大学好坏的唯一标准,那么培养出了唐骏这一身价十亿的“优秀人才”的西太平洋大学,岂不是世界名校了?余以为,越是在这个社会思潮激烈涌动的时代,就越需要专注学术、潜心教学的大学,为社会注入一批有思想的青年来作为 “定海神针”。而这,便要求各院校回到培育人才、注重学术氛围这一原点。
放眼全球名校,哈佛、剑桥学子之所以屡屡成为诺贝尔奖的宠儿,正是因为这些名校守住了专注教学、培养思想这一原点。而国内名校之所以与诺奖无缘,也正是因为背离了这一原点。故而,回到孕育思想,培养有理想、有文化的时代青年这一原点,便成了摆在各大学面前的首要任务。而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它需要各大学有恒心、毅力与勇气,在时代的浪潮中逆流而上,回到办校之本源,回到建校之初衷,回到最初之原点。
钱老已去,愿逝者得以安息……
[点评]这是一篇广东省阅卷专家一致公认的优秀作文,整篇文章归纳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的优点:一是开头结尾新,情感真。这篇文章,采用题记的方式开头,援引的是刚刚去世的科学泰斗钱学森老人的肺腑之言,痛陈对中国目前大学办学的忧思,社会责任感油然而生。文尾一段,在论述完毕大学教育要回到应有的原点之后,正面照应开头的题记,首尾呼应,文章结构特别严谨,同时亦是告慰老人的在天之灵,其情动人!二是立意角度新,观点明。在60%左右的考生把写作视角指向社会 “道德”、“良知”、“善心”、“美德”之类的“原点”时,该考生却聪明地将写作视角转向大学教育这一新颖的角度,由中国大学教育的“造富”论,建设性地提出应该回到“思想、理性与学术”的“原点”,观点明确,并且直指人心,说明该考生具有敏锐的眼光和洞察力。三是选材视野广,分析透。作为一名中学生,能够关注大学教育本属不易,而将大学教育分析得这么透更属不易。作者认为大学教育的“造富”源于社会“经济型人才”的需求,在使用材料上,由那个“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的马诺着手,从某大学教授微博的“惊人”言论着眼,结合世界名校哈佛、剑桥的办学理念,将写作的视野铺展到全球范围内,且分析透彻,切中要害,令人叹服!四是议论切中肯綮,层次清。在文章第二段,对大学“革命性”的理解,作者观点翻新,认为是“革了名校们引以为豪的‘教育为本’的命,是对培养有思想底蕴、文化内涵的人才(的革命)……违背了大学的根本目的”。在文章第三段,作者这样认为:“越是在这个社会思潮激烈涌动的时代,就越需要专注学术、潜心教学的大学,为社会注入一批有思想的青年来作为‘定海神针’。”这些阐述,是非常有见地的。在论述中,作者先用中外现象,再层层剖析,最终得出大学教育要回到真正的教育原点的观点,可谓层次明晰,一目了然。
回到原点
一考生
张潮《幽梦影》中有言:“因雪想高士,因花想美人,因酒想侠客,因月想好友,因山水想得意诗文。”这便是我们幸福的原点。而如今,人们早已习惯于“因雪想堵车,因花想开店,因酒想公关,因月想星球大战,因山水想开发商批文”。在万千纷繁之中,我们幸福的原点早已浓缩成淡淡的诗文,在墨香古卷中沉淀下去。
为何物质生活的充足,却换不来幸福的感受呢?因为我们逃离了幸福的原点而无所适从。朋友,请回到原点,回到幸福的原点,还原幸福的本真。
曾几何时,我们曾在原点感受幸福。远离喧嚣的林和靖吟诵道“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他认为“梅妻鹤子”便是一种幸福;而几千年前执弓挥剑的将军,以纵横沙场为幸福。每个人对幸福的感受都不一样,平凡之人林和靖亦是幸福之人。
幸福的原点,便是如此简单、平淡。而随着数字信息社会的来临,幸福似乎已慢慢退出人们的视线。骏马驰骋,快不过鼠标轻点;绿蜡红烛,亮不过高楼灯红酒绿;身前身后,全是忙忙碌碌的上班一族;睁眼闭眼,全是密密麻麻的红绿指数。人们正把自己放在生产车间的流水线上,毫无感觉地驶向远方,没有情感,没有眼神的交流,这还有什么幸福可言?当猜想慢慢取代信任时,人们也就远离了幸福的原点。
回望钢筋水泥包围的黑暗丛林里,幸福已无踪影,人们的心灵被禁锢,在追名逐利中迷失了自我,却常感叹夜路难行,良辰美景虚设。可是,又有谁,肯把浮名换作浅吟低唱?又有谁,一蓑烟雨任平生?太多的担心、忧愁,让我们把幸福挡在了门外。
既然逃离了幸福的原点,为何不回到原点呢?
古人以平淡的生活、无私的奉献为幸福,今人又为何不能呢?请回到原点,寻找真正的心灵解放,让久违的幸福感再次沁人心脾。正如《时代》周刊上全球100名最具影响力人物中的平凡人陈树菊一般,以半个世纪的卖菜生活为幸福,更以半个世纪来对慈善捐资近千万为幸福。幸福,便是如此简单。
马克·吐温曾说:幸福——就像夕阳,人人都看得见,只是把眼睛望向别处而忽略了罢了。
其实,天凉时妈妈叮嘱加衣服便是幸福,几个人为同一目标共同奋斗便是幸福,幸福如此简单!
请回到幸福的原点,回归幸福的平淡与坦然,在心灵中腾出一点空间装载幸福。
[点评]这是一篇视野开阔、关怀人生的高分作文。文章先从古诗发轫,类比出现代生活中人们缺乏幸福的原点,观点也随之明确。然后,文章连连追问,深入到“幸福的本真”追求上来。为了证明这一观点,该考生从古代社会的高洁诗人到现代社会人们远离幸福的乱象,从中国当代忧思到外国的名人名言,无不涉猎。这样的视野,这样的积淀,令人赞叹。语言表达也有特色,像“回望钢筋水泥包围的黑暗丛林里……又有谁,一蓑烟雨任平生”等片段,句式灵活,情理兼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