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古代品德考察方法及其对当代高校学生工作的启示

2012-08-15赵佳宾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道德品质高校学生环境

赵佳宾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济南250100)

中国古代品德考察方法及其对当代高校学生工作的启示

赵佳宾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济南250100)

中国古代为国家和社会选拔优秀人才的过程中,道德品质一直备受关注。中国古代学者针对考察人的品德问题提出过很多深刻有益的见解。当代的大学学生工作,也面临对学生思想品德素质进行评价的问题。古代关于道德评价的思想和手段,对更好地评价学生和开展学生工作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通过对传统品德考察方法进行研究梳理,探讨其在当代大学学生工作中的具体应用。

品德考察;大学生;学生工作

一、中国古代选才的重“德”传统

在中国古代社会,为了选拔人才,实现社会的安定繁荣,贤明的君主总是求贤若渴。能被后人称颂的贤明君主,往往是能做到“知人善任”的,因此,励精图治的君主大多求贤若渴。《尚书》说:“知人则哲,能官人。”主张能了解他人内心的人才称得上明智,同时也只有在了解他人的基础上才能做到任人唯贤。西汉学者刘劭在《人物志·自序》里说:“夫圣贤之所美,莫美乎聪明。聪明之所贵,莫贵乎知人。知人诚智,则众材得其序,而庶绩之业兴矣。”在他看来,作为聪明智慧的明君,他的最可贵、最突出之处是能了解人的心理;而只有了解人的心理,才能做到量才适用。这是取得良好政绩的前提。除此之外,还有“慧眼识英雄”的说法和伯乐相马的故事。由此可见,在传统文化中,人们十分看重对他人的识别评价能力。以上言论充分说明古人对“知人”能力的推崇。

为了能做到“知人”,就需要对人才进行评价。《孟子》写道,“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也就是说不管是物还是人都是可以进行测量评价的。孟子这里所说的“心”即指人的内心素质,也就是人的道德品质。从古到今,“德”一直是中国社会最看重的品质之一,而“德才兼备”则是最完美的人才标准。当“德”和“才”发生矛盾的时候,人们往往更看重前者。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着重强调“德”的重要性:“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何则?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在他看来,“德才兼备”是圣人所能达到的境界,是士人阶层追求的终极目标。如果从“德”和“才”中选择一样,那么司马光更看重的是德行好的人才。因为德行好的人会把所学知识造福于他人,而德行差的人反而会依仗自己所学的东西为害社会;如果一个人是这样的“小人”,那他还不如无“德”也无“才”的“愚人”。中国古代社会对人的道德品质的看重从历史上所实行的选官制度上得到体现。最为典型者莫过于汉代曾实行的举孝廉制度,即选拔能够孝敬父母和廉洁勤政的人才。一个人能否从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道德品质的高低和乡里对他为人的评价。而且“孝廉”出身的官吏,被认为是“正途”、“清流”,很被看重,升迁也较快。即便是隋唐以来实行的科举制,其考试也是以儒家的经典文献和思想为内容,而儒家思想中推崇的“仁”、“孝”、“义”、“礼”这些道德品质内容早已成为人们基本的行为规范。

总之,在古代社会非常重视对人才“德”的考察。这种重视不光是存在于人们的思想里,也体现在选拔人才的国家制度上,充分体现出选才的重“德”传统。这种传统一直延续到我们今天的社会,而且越来越受到重视。

二、中国古代的道德考察方法

(一)多维度综合考察法

所谓多维度综合考察就是全面地观察一个人日常的言行,从各个角度进行评价,然后得出综合的结论,避免以偏概全。这种思想在我国的古典文献中多有记载。以《吕氏春秋·论人》提出的用“八观”法来考评人的才能与品性为例。所谓“八观”就是:“通则观其所礼,贵则观其所进,富则观其所养,听则观其所行,止则观其所好,习则观其所言,穷则观其所不受,拣择观其所不为。”即为了全面地认识一个人的品质,《吕氏春秋》主张根据观察被试者在遇到不同的情况时所表现出来的言行:“身处顺境时,观察这个人会接待什么人;身处高位时,观察这个人会推荐什么人;生活富裕时,观察这个人所养的门客是什么人;接受意见后,观察这个人会采取什么样的行动;平常无事时,观察这个人的喜好是什么;用功读书时,观察这个人都说些什么;环境窘迫时,观察这个人拒绝的诱惑是什么;贫穷无助时,观察这个人不做的事情是什么。”

(二)设置情境测试法

所谓设置情境考察,就是通过预先设置场景或环境,来观察被测者在这个情境下的表现情况。由于人的内心活动是通过言行表现出来的,因此只能通过观察一个人的外在表现来推测他的内心活动。这种间接观察的方法,有时会因为心理与言行之间复杂多变的关系而失去准确性。所以需要通过设置特殊的情景来观察被试者在此种情况下的反应。

《尚书》中记载,传说中在三皇五帝的时代,尧为了考察舜是否具备接班人的才能与品行,就曾设置了多种情境来考察他。书中这样写道,“宾于四门,四门穆穆。纳于大麓,烈风雷雨弗迷”,“帝曰:‘我其试哉!女于时,观厥刑于二女。’厘降二女于内,嫔于虞。”一是让舜接待来自四方的宾客,来考察他待人接物的能力,结果来自四方的宾客对舜非常恭敬,说明舜的品德足以服众。二是把舜带到深山里,接受狂风暴雨的考验,结果舜战胜了恶劣的环境,说明他有非常勇敢的品格。三是将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舜做夫人,探明舜是不是真的像人们说的那样品德高尚。《尚书》记载的这个事例虽然有些夸张的成分,但能说明古人对设置情境来考察人心理素质的重视。

与之相似的还有《庄子》中提到的用“九征”法来鉴定一个人的品行:“君子远使之而观其忠,近使之而观其敬,烦使之而观其能,卒然问焉而观其知,急与之期而观其信,委之以财而观其仁,告之以危而观其节,醉之以酒而观其侧,杂之以处而观其色。九征至,不肖人得矣!”以及《吕氏春秋》中“六验”的方法:“喜之以验其守,乐之以验其僻,怒之以验其节,惧之以验其持,哀之以验其人,苦之以验其志。”

(三)题目问答测试法

所谓题目问答测试法,就是通过出题目来考察被试者,通过被试者对题目的回答来了解其内心的想法,通过比较分析得出对其道德品质的评价,这种方法类似于今天的问卷调查的方法。最有代表性的问答考察的例子,应该是《论语》中所记载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的著名故事。孔子一向喜欢和自己的学生坐而论道,在教学中了解学生的品行与志向。故事中孔子向他的学生提问,想了解一下他们各自的志向,对此有不同的回答。从子路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他为人的耿直与鲁莽,因此“夫子哂之”;从冉有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他的胸怀大志;从公西华的回答中可以看到他为人的谦虚谨慎;从曾皙的回答中可以看到他为人的豁达洒脱,以至于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后世学者王安石在《上皇帝万言书》中,也提到这种问答考察的方法:“欲审知其德,问以行;欲审知其才,问以言。得之言行,则试之以事。”

当然这种问答的考察方式也有其弊端,那就是被试者的言行和内心的想法往往会不一致。这就需要考察者对被试者有充分的了解,才能很好地辨别真伪。就像孔子和学生之间的问答,只有孔子对他们有充分的了解,才能知道学生的真实想法;同样,学生对孔子熟悉而又尊重,他们也愿意把内心的想法告诉孔子。这样,问答考察方法才能真正达到理想的效果。

(四)生活环境考察法

生活环境考察法,就是在测评一个人道德素质的时候结合其生活的环境来考察。这种生活的环境既包括其所在地区人文氛围这样较大的环境,也包括家庭环境、交际环境和学习环境等相对较小的环境,以及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哪些人或事对其产生过重要影响,都是要参考的对象。

从大环境的方面来讲,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域的人群确实在生活习惯、价值观、认知水平上存在着很大差异,这一点直到今天也是如此。这正如《老子》中所说:“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从较小的环境来说,个人的心理成长受生活环境的影响很大,家庭、学校的环境往往决定了个人的素质。《孔子家语·六本》中说:“孔子曰:‘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不知其害,视其所使;不知其地,视其草木。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欲处着焉。’”由此可见,在道德品质考察中,个人的生活环境、成长环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考因素。

三、高校学生工作中对学生的道德评价及其重要性

在高校开展学生工作的过程中,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在很多情况下需要对学生的道德情况进行评价:

其一,在学生中培养入党对象。大学生的党建工作一直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中之重,确定优秀的培养对象是为党储备未来的骨干力量,因此学生党建工作备受各级党组织的重视。同时,大学生党员是社会各用人单位普遍认可的优秀人才,往往是优先选择的对象,因此在校学生也非常关注党员的发展问题。所以在学生工作中,发展培养入党对象是非常严肃的事情,需要严格考察培养对象各方面的素质,其中道德品质是很重要的考察内容。

其二,选拔学生干部的需要。学生干部是开展大学生工作的主要力量,是组织班级、学院或学校、社团、社会等活动的骨干力量。工作能力强的学生干部往往能带动所在的群体在学习、社团活动等各个方面有突出的表现。所以选拔优秀的学生干部是学生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只有德才兼备的学生干部才能在学生中有号召力,才能充分调动其他同学参加活动的积极性。

其三,评定奖学金、助学金的需要。奖学金和助学金的发放关系到学生的荣誉和生活经费的来源问题,在评定的过程中,学生非常关心公平公正的问题。奖学金的发放除了以学业成就作为参考以外,道德品质也是重要的参考要素,因为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德才兼备全面发展。助学金的发放虽然主要以学生的家庭生活条件为主要依据,但是也要考察其是否存在攀比浪费等不良行为,让助学金的发放真正帮助那些品学兼优的学生。

其四,高校辅导员开展学生工作的需要。高校辅导员承担着开展高校学生工作的任务,其工作内容包括“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发展指导和学生事务管理。辅导员工作内容是有层次性和逻辑性的,是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工作,以大学生发展指导为主体工作,以大学生事务管理为基础性工作。”基于这种工作要求,辅导员需要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社会责任感,同时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由于工作内容的特殊性,辅导员非常需要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状态和道德素质情况,以便于对学生进行指导。

四、中国古代品德考察方法对当代高校学生工作的启示

(一)建立多维度的道德评价体系

无论是《吕氏春秋》提出的“八观六验”,还是《庄子》所主张的“九征”,古人在对他人进行品德考察的时候,都主张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和不同的维度来全面考察一个人。其原因在于人的内心世界是复杂多样的,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而且,对人品德的考察往往是通过其言行的表现来间接判断的,人的言行和内心活动很多时候是不一致的,因此很容易出现评价方面的偏差。正是基于这两点,需要建立多维度的道德评价体系,尽可能多地吸收道德评价的维度,细化评价指标。

在大学中,学生的道德发展情况是千差万别的,每个学生在道德上有积极向上的方面,如勤奋、自尊、诚实等优秀的品质,也存在消极或不良的思想意识,如“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不足、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正是由于学生道德素质状况的多样性,必然要求在对他们进行评价的时候既不能因为其某方面表现优异、成绩突出就全面肯定一个学生,以至于“一美遮百丑”,而对其他方面的缺点视而不见;也不能因为其某方面的不足就全面否定一个学生,看不到他其他方面的优势。所以,开展学生工作,应该建立完善的道德评价体系,综合学生道德品质各方面的情况进行评价,才能实现公平公正地对待学生。

(二)注重大学生在平时学校活动中的表现

情境测试法也是古人非常推崇的考察方法,它通过设置情境来看一个人在不同情况下的反应,从而推断其道德品质。这种方法非常值得我们借鉴。但由于高校中学生很多,不可能逐一对每个学生设置情境进行测评,因此需要通过观察学生在学校各种活动中的表现来进行考察。学校中的学生活动很多,包括学校或学院的运动会、社团活动、社会实践、学术交流等等,这些活动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组织能力,需要学生团队之间的协调配合,需要付出辛勤的劳动去完成这些活动。因此学生活动充分提供了考察学生日常表现的机会,而且在这些活动中学生的表现往往比较真实,较好地体现出他们的道德素质。当然要想充分了解学生的表现需要高校辅导人员多去关注这些活动,深入了解活动中学生的表现。

(三)关注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和成长经历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环境对人成长发展的影响非常重要。大学时代的学生正处在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心理发育还不成熟,极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包括社会大环境,社会环境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尤其以90后的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变化最为明显。全球化带来的文化多元化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网络的飞速发展改变着大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和人际交往的方式。这要求高校辅导员要时刻关注社会的变化,注意这些变化对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影响。大学生的成长环境还包括每个人的家庭环境和成长经历等内容。每个学生的家庭条件是有差异的,包括经济方面、知识结构、社会背景以及家庭成员,这些差异也是导致每个学生道德品质出现差异的重要原因。所以要关注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对其道德品质发展的影响,及时干预出现的问题,同时在评价其道德素质的时候成长环境也应作为参考因素之一。

五、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的道德评价思想和方法,对我们今天更好地开展高校学生工作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高校的学生工作者需要发掘传统文化中的有益部分,并将其应用到日常的工作中,为大学生的成长创造一个更好的环境。

[1]汪凤炎,郑红.中国文化心理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226-226.

[2]朱正昌.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78-178.

[3]方宏建,曲明军,周明明.大学生成长面临的挑战与高校学生工作[J].高校理论战线,2009,(03):39-39.

The Enlightenment of Ancient Chinese Ways of Moral Evaluation for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 Affairs

ZHAO Jia-bin
(The Marxism College of Shan Dong University,Jinan,Shandong 250100)

In ancient China,morality was valued greatly for the selection of talented people.Therefore,Chinese scholars put forward many useful views for evaluating morality.In the modern society,we also face the problem of how to evaluate college students’morality.This study believes that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ways and ideas provide good reference for us,so it is necessary for us to explore the ways of applying them in the work of students’affairs.

moral evaluation;college students;student affairs

G647;G641

A

1008-8156(2012)01-0036-04

2012-03-10

2012-03-15

赵佳宾(1987-),男,山东烟台人,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0级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与学生发展指导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

猜你喜欢

道德品质高校学生环境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应用探索
幼儿道德品质教育策略探究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在解决“道德冲突”中升华小学生道德品质
环境
“好奇”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