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文明建设下的西藏特色产业发展模式探析——以矿业为例

2012-08-15中国地质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高小源

中国商论 2012年33期
关键词:矿业矿产资源勘查

中国地质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高小源

西藏是青藏高原的主体,拥有独特的自然环境,有着极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呈现着碧水蓝天和完整的生态系统,是我国的重要生态屏障和安全屏障。历届政府高度重视西藏的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为加强西藏的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促进西藏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高各族人民的生活质量,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如何在矿产资源丰富,但生态环境脆弱的西藏地区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绿色矿业,推进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和谐发展,笔者提出如下粗浅看法和意见建议。

1 西藏矿产资源开发的现状

西藏处在青藏高原的主体,地质情况复杂且优越,其良好的成矿条件和独特的地质发展史孕育了丰富而具有特色的矿产资源,与我国东部地区相比,展现出巨大的优势和突出的互补性。经过几代地质人六十余年的艰苦勘查,甚至用生命的代价证实了三江成矿带、雅江成矿带、班公—怒江成矿带的存在,并勘查出了丰富的矿产资源,为祖国持续强大提供了重要的资源基础,为提高西藏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造血功能注入了动力。

截至2011年底,全区共发现102种矿产,3000余处矿床、矿点、矿化点。有查明矿产资源储量的矿种达41个,矿产地107处。铬、铜、钼、金、锑、铅锌、地热、盐湖矿产(硼、锂、钾)、矿泉水等矿产已成为我区优势特色矿产,部分矿产已经在国家资源战略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截至2011年11月底,西藏地区在有效期内的探矿权共计1003个,勘查区总面积为36864.92平方千米。在1003个探矿权中涉及勘查矿种37个:铜矿300个;铅锌矿239个;多金属112个;金矿105个;铁矿83个;铬铁矿35个;锑矿22个;砂金12个;银矿11个;钼矿11个;锡矿2个;矿泉水5个;锂矿5个;湖盐2个;煤矿4个;地热2个;铌钽矿13个。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矿业从业人员发展绿色矿业观念淡薄

近年来, 由于市场的拉动, 地方和个体矿山迅猛发展。这些矿山中的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可持续发展意识不强,掠夺性开采矿产资源,浪费相当严重,同时又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发展绿色矿业观念还没成为矿业从业人员的共识,这将是推行绿色矿业发展战略的最大阻力,是必须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2.2 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矛盾

西藏矿产资源量与开发量还不匹配,目前开发量不足,加快矿产资源开发还有广阔的前景。西藏在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中坚持了环保优先,2007年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发文,要求全区矿产资源勘查企业必须按照相关要求做好矿产资源勘查环境保护工作方案,勘查环保工作做的比较细致,值得肯定。但是,西藏地区地质结构十分复杂,生态环境极其脆弱,一旦遭到破坏很难恢复。而矿产资源的开发很容易引发地质灾害,对植被造成破坏,对地表环境造成污染,因此,西藏地区发展矿业,就必须高度重视生态保护问题。

3 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下的西藏绿色矿业发展模式探讨

3.1 绿色矿业的启示

百度百科网上提出:所谓“绿色矿业”,就是指在矿山环境扰动量小于区域环境容量前提下,实现矿产资源开发最优化和生态环境影响最小化。绿色矿业的实现,有三个环节:一是通过开发前的区域环境容量或承载力评价及矿山环境扰动量评价,建立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和技术标准,制定绿色矿业规划;二是通过技术创新,优化工艺流程,实现采、选、冶过程的小扰动、无毒害和少污染。三是通过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实现环境扰动最小化和生态再造最优化。

绿色矿业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要实现“绿色开采”。从环境角度出发,绿色开采有两个主要方面:实现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最大程度减轻矿业活动对环境负面影响。

3.2 西藏绿色矿业发展的模式探讨

3.2.1 绿色矿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与目标

坚持在科学规划指导下和高新技术支撑下,充分体现“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矿产资源开发的原则,从“绿色地勘”开始延续至“绿色矿山”,走科学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与矿区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绿色矿业之路,实现动态条件下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目标,既能最大限度地获得经济效益,又能保证矿产资源的理性开发。

3.2.2 绿色矿业发展的基本措施

(1)认真贯彻国家环境保护政策,加强矿产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宣传教育。牢固树立发展绿色矿业的观点,使矿业开发不超过自然的承受力,不超过环境可允许的纳污量,即环境的自净能力。矿产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工作要坚持“矿产资源开发与矿山环境保护并重,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全面规划、合理开发、充分利用、化害为利、变废为宝”及“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复垦”,“谁使用、谁补偿”的方针。为了使这些方针政策得以有效贯彻,还要实行一系列有关的制度,如矿产资源开发应落实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三同时”制度,开发利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征收排污费制度,矿山环境的恢复制度,矿山环境保证金制度和监督检查制度等。

(2)将环境保护纳入矿产资源开发全过程。应主要运用生态学规律指导矿业开发与利用,形成“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技术体系。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从源头上控制新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产生。相关政府部门应认真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严格环境准入,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必须符合国家和本区域的产业政策、污染物排放和生态保护要求,综合考虑经济发展和环境承载能力,对不符合有关规划、产业政策、清洁生产、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环境功能区划要求的建设项目坚决不予审批。

(3)建立科学的绿色矿业发展评价准则。建立绿色矿业发展评价准则是一项系统工程,指标的取得要遵循系统科学性、简明可行性、动态引导性、标准通用性、灵活适应性原则。目前,尚未有比较切实可行的准则。针对西藏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实际情况,应让各方面的专家共同参与,集体讨论,全面论证适合西藏区情的评价准则,作为衡量西藏绿色矿业发展的标尺。

(4)充分利用各个方面的力量,齐抓共管,营造发展绿色矿业的新局面。首先,政府有关部门应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加强监督检查,根据ISO14000 标准和其它相关绿色管理制度,对再生资源企业实施全过程的审核和管理,促进资源不断流动再生,使我国整体资源利用从封闭经济状态转变为开发的良性循环经济模式。其次,矿业经营者应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不断增强环保意识,并坚决履行开发利用方案中的承诺,积极采用先进技术、方法和设备,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内在统一。最后,各参与单位应发挥其支撑作用。地勘单位在勘查过程中应遵循“绿色地勘”原则;设计单位、科研部门应提供翔实的资料信息并进行科学的研究设计;评估机构应对相关报告进行科学论证,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促使矿业经营者加强管理,实现绿色矿业发展。

(5)走循环经济之路,大力发展绿色矿业。推行循环型绿色矿业经济可以有效延长矿产资源服务寿命,保障区域资源安全,从而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用绿色经济运行模式来指导矿产资源开发活动,利用社会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旧物资进行循环、利用、再循环、再利用,以至循环不断的经济过程,从而把矿产资源开发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到最小程度,使资源得到最合理的持久利用。

综上所述,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西藏因其具有得天独厚的矿产资源优势而极具潜力,既要在国家政策许可下科学有序开发,又要尊重环境、保护环境,走发展绿色矿业之路不仅是趋势,也是机遇。

[1]彭俊英,郝俊武,祝国柱.实现绿色矿业的途径探讨[J].华南地质与矿产,2009(2).

[2]李宏岳.循环经济经验对我国绿色矿业的启示[J].前沿,2010(5).

[3]曹献珍.国外绿色矿业建设对我国的借鉴意义[J].矿产保护与利用,2011(12).

[4]刘法宪,贾朝蓉.生态文明期盼绿色矿业[J].中国矿业,2008(7).

猜你喜欢

矿业矿产资源勘查
《矿业安全与环保》征稿简则
《林业勘查设计》简介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欢迎订阅《矿业安全与环保》
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在地热资源勘查中的应用
《矿业安全与环保》征稿简则
自然资源部发布《中国矿产资源报告(2018)》
全球矿业或将开启新的周期
矿业权出让转让及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审计主要内容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