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时期高职类应用型本科院校学报的定位与发展
2012-08-15顾才东
李 华,胡 菲,顾才东
(1.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编辑部,江苏苏州 215104;2.镇江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编辑部,江苏镇江 212003;3.苏州市职业大学计算机工程系,江苏苏州 215104)
我国高等学校可分为3种基本类型:学术型高校、应用型本科高校、职业技术型高校(多科性或单科性)。高等学校的定位、特色都要围绕提高质量这个中心任务,要加强学科与专业建设,重视产学研相结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1]。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转型升级,高层次应用型技术人才的社会需求急剧增长。为了适应这一变化,我国高等教育正在积极调整体系,教育结构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发展高职类应用型本科教育已势在必行。作为展示学校教学、科研成果“窗口”的学报,应从高等教育结构调整面临的新形势与新要求出发,分析高职类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基本特点,探索高职类应用型本科院校学报的定位与发展,不断提高学报的学术质量,更好地配合高职类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转型升级,更好地服务学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
1 高职类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基本特点
1.1 以应用能力为核心,构建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类应用型本科院校主要承担为地方培养面向社会一线的本科层次的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生产第一线需要的管理者、组织者的任务。因此,应以能力为主线构建其人才培养模式。
在培养模式上,高职类应用型本科院校服务方向定位明确,强调以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为导向设置专业,以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拟定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以学以致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理念。
1.2 以行业、职业为目标,搭建课程结构类型
高职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应从行业、职业需求出发,既要考虑本科教育的基础性,注重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认知能力的提升,也要充分考虑应用型人才适应第一线工作的实际要求,注重过程性知识的掌握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制定有特色的教学计划是学校整体特色彰显的关键。根据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求,科学合理地拟定各专业的发展方向、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确定专业课程体系。
1.3 以创新特质为导向,确立人才培养规格
高职类应用型本科院校必须根据社会需求、办学条件、生源特点和自身优势,认真审视人才培养的问题。人才培养不应该“千校一面”、“千人一面”。在大众化教育阶段,不同类型的高校更不能用同一个培养目标、同一种培养方案、同一种培养模式培养人才,应当走多样化的创新人才培养之路。具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规格通常包括以下3个要素:
1)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较强的综合素质,能快速适应职业岗位。
2)具有终身学习、自我提升专业知识水平和更新知识结构的基本能力。
3)具有创新精神,具备创造性地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依托学校,找准学报定位
学报定位是指特定学报为确定自身在社会、市场、读者中所应该占有的独特位置而预先进行的创造性谋划。高校学报的办刊定位和办刊特色与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密切相关。
高职类应用型本科院校是区别于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等高校的一种新兴的特殊类别,是在继承与发扬高职教育特色的基础上,探索出的一条不同于以研究高深理论为主的精英教育的传统大学的大众化办学道路。高职类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理念主要是立足地方,重视地方实际需要,通过产学研合作、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由此,决定了高职类应用型本科院校学报办刊思路、方向应坚持“立足地方、特色办刊、服务社会”[2]。
高职类应用型本科院校学报作为我国学术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播学术信息、促进学术交流和培养研究人才等方面发挥着与其他学术期刊同样的作用。同时,它又具有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弱公共性”特征,不具备普通高等教育的“纯学术化”科研功能[1],内容偏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更多体现的是学术性和职业性的融合。因而,高职类应用型本科院校学报又有着不同于一般学术期刊的功能定位。
因此,高职类应用型本科院校学报只有立足地方和学校实际,依托学校学科优势及地方区域经济优势,面向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社会,才能得以健康而顺利的发展。
2.1 立足地方,服务社会
立足地方,融入地方,主动为地方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是高职类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历史使命,而校企合作是学校谋求发展、不断提升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高职类应用型本科院校学报要走出封闭办刊的困境,求得自身的稳固和发展。应从学校的办学方向,重点学科、专业及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师资、科研条件等实际情况出发,以促进地方经济、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企业新产品的开发、新技术的利用、技术革新与科技进步等为重心,努力成为展示本校科研成果的重要园地与窗口,高校科研工作与地方经济建设联系的桥梁与纽带,积极发挥对科研人员选择、确定科研课题,直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重要导向、支持作用,促进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的社会生产力[3-4]。
2.2 以特色栏目凸显学报特色办刊
学报的特色取决于栏目的特色。栏目设置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学报个性和特色的集中表现。应根据高校的科研实力、学科优势、地域优势、当地的行业经济特色,以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为中心,从栏目设置上准确把握期刊的主体优势和核心竞争力,以应用技术和生产过程研究为主,体现技术层面的学术服务,体现高职类应用型本科院校科研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特点。
高职类应用型本科院校学报可以借鉴其他高校学报的办刊经验,编辑出版更具特色的期刊。《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的“烹饪”研究,《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的“古都名城研究”,《盐城工学院学报》的“建材研究”,《南通大学学报》的“纺织工程技术”研究,《湖南株洲工学院学报》的“包装设计及技术”研究等栏目分别成为它们的核心与品牌栏目,深受读者欢迎。高职类应用型本科院校学报可以从开设特色栏目开始,凸显其办刊特色。
3 灵活用稿机制,缩短成果面世时间
21世纪是信息时代,Internet的发展使世界没有了空间和距离的限制,信息瞬间就可以传遍世界的各个角落,“时间”就是论文突出的“价值”。论文的发表时滞不仅反映期刊传递信息的速度,也影响到作者的研究成果能否拥有首发权,更决定了文献信息的利用价值。我国的“权威期刊”、“核心期刊”稿件云集,由于出版周期和版面的限制,一些作者的论文不得不等上1 a或更长的时间才能出版。博士研究生也要等拿到权威期刊的录用通知或刊物校样后才能进行毕业论文答辩,这种现象的存在导致了许多博士研究生推后答辩、推后毕业。这给国家和个人造成的损失难以计量,同样也降低了期刊的影响力。
论文发表时滞是科技期刊时效性的重要测度,也是期刊质量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国外著名的科技期刊都十分重视研究成果的的传播速度和时效性。如英国Nature周刊,论文从收稿到发表,常规只需要 12 d,最短仅需 3 d[5]。Plant Soil,Soil BiolBiochem,Biol Fert Soils也设有“快速通道”,最短发表时滞分别为 1.23 月,0.93 月,0.57 月[6]。
“快速通道”制度主要是加速稿件的审理。稿件经处理完成后被安排在最近一期刊物上发表,减少了排队和等候时间。我国部分优秀期刊,如中华医学会主办的很多杂志已建立了优秀论文“快速通道”。作为编辑领域的代表性刊物,《编辑学报》不断提高审稿效率,力争缩短稿件处理时间,声明“60天内未接到录用通知,作者可自行处理”,其发表时滞控制在6.1 月之内[2]。
稿件信息管理系统和采编平台的广泛使用,实现了稿件在线登记、在线投稿、在线审稿、网上退修等一系列功能,极大地减少了稿件在编辑流程中滞留的时间,并有效地缩短了发表时滞。2010年,“中国知网”推出学术期刊优先数字出版平台,出版形式灵活机动,编辑完成的文章可以单篇或多篇形式随时随地予以发表[2-3]。编辑人员直接在系统中对录用稿件进行编辑加工、标注和校核,经主编审定、签发后,即可在“中国知网”正式出版。
为了提高科研成果的首报率,缩短科研成果面世的时间,高职类应用型本科院校学报可以优先发表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省部级基金项目以及其他各项计划资助的研究成果。
“国际上有一个惯例,就是一项科研成果,可以写成简讯和全文分别发表在不同杂志上,而不算重复投稿。”高职类应用型本科院校学报可以改变刊发“完整”论文的习惯,将局部可取的完整论文浓缩成“摘要”,采用“研究简报”、“研究快报”等形式简要、迅速地报道。这种快速刊发最新的与产学研紧密联系的科研成果的做法,可以缩短发表时滞,增加学报整体的信息密度,使其载文具有较强的前沿性和权威性,以快制胜。
高职类应用型本科院校学报通过鼓励作者把准备投往其他期刊的论文先以“研究简报”、“研究快报”的形式投稿予以发表,可以有效防止优秀稿源的外流,提高文章的利用价值和寿命,活跃学术气氛,提高学报的影响力。
4 结束语
教育体制和科技体制的改革给学报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要想在机遇中求发展,高职类应用型本科院校学报工作者就必须审时度势,客观而又积极地认识和改造自己,以精品文章、特色学报拓展自己的生存发展空间。
[1]倪天辉.高校学报改革与发展的探索[J].作家,2007(12):119-120.
[2]王革,张景书,杨胜良.对产学研紧密结合办学特色的认识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5(1):13-16.
[3]刘德仿,李军.论地方高校学报办刊定位的基本原则[J].江苏高教,2006(2):123-124 .
[4]孔凡菊.谈经济社会发展与高技能人才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07(1):109-110.
[5]赵树庆,刘永胜.20种科技期刊2010年论文发表时滞调查[J].编辑学报,2011,23(6):491 -493.
[6]刘晓燕,张成娥,徐晓芹,等.国内外土壤植物营养学期刊论文发表时滞的统计分析[J].编辑学报,2010,22(5):422-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