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优化小学语文儿童性教学效果策略

2012-08-15王妍平

中国校外教育 2012年10期
关键词:伟人名人课文

◆李 勤 王妍平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实验小学)

一、树立以儿童为本位的小学语文教育观

树立科学的儿童观,教师在对待儿童方面首先要做到:尊重儿童的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而儿童的生命才刚刚开始,更显得娇嫩,更需要成人的呵护与关爱。现在的儿童生活在信息产生和传播速度都惊人的时代,在进入学校之前,就已经从社会生活和大众传媒中获得了不少知识。儿童与成人一样代表着一个时代,拥有着一个世界,而且他们的小脑袋里充满着神奇的幻想,他们的精神世界比成人更多彩、更奇幻、更广阔。同时,每一个儿童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体,具有自己的情感、思维、需要等特质。从这个意义上讲,尊重儿童的生命,就要珍惜和呵护每个儿童的生命权。童年是人生中短暂而美妙的一个阶段,教师应尊重儿童的身心特点,呵护童心童趣,尊重儿童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心理需求,而不以成人的意志代替儿童的想法。这就要求教师蹲下来和儿童平等交流,倾听儿童的心声并给儿童适当的自主决定权。

其次,要相信儿童有无限潜力。儿童是正在发展中的个体,身心各方面机能都还不成熟,但也正是因为不成熟,儿童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根据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人至少有八项智能,即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听觉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和自然观察者智能等。每个人在智力潜能上有不同的优势和发展方向,每个学生都是潜在的天才儿童。因此,儿童的学习潜能和创造力是巨大的,只要具备良好的有滋养性的环境,他们就会有着惊人的可塑能力。

二、选材要以儿童为中心,贴近儿童生活实际

选材如何突出儿童主体,贴近儿童生活实际,在这方面我们可以以日本的小学语文教材为鉴。日本的课文内容突出日常生活,时间上以“现代日常”所占比例最高,占67.2%,空间上以“家庭和学校”所占比例最多,占72.6%;且同本小学全部课文中的51.4%是以孩子为主人公,“成年人”为主人公仅占7%。这表明同本的小学课文集中在儿童同常可感的范围内。我们的课文要多反映大多数儿童的常态下的生活,表现儿童多方面的情趣,让儿童看到课文时有亲切熟悉的感觉。这样,课堂生活与课外生活也才能比较和谐地联系起来。在强调名人、伟人的榜样作用方面,最好多以现当代、距离儿童生活较近的名人童年时期的故事为题材,让儿童感到课文中的名人就在身边;再者,选取名人或伟人童年故事的题材方面,也不必尽善尽美。因为是名人或伟人的故事,反面题材有时也能到正面效应。现实中的儿童绝大多数都是普普通通的,选取表现名人或伟人童年时顽皮的故事,更能让儿童感到名人或伟人的真实性。而且儿童在阅读故事时不自觉地与主人公对比,会发现自己现在并不比他们差,将来一定能比这些名人或伟人更优秀。这就有效地保护了儿童的自尊心,激发了儿童的进取心,让儿童乐观向上地生活。

三、把握儿童性,让小学语文教学充满儿童情趣

1.精彩的导入,吸引儿童的注意力

教材中的大多数课文语言直白、内容浅显,好奇的小学生自己看过几遍课文后就对课文失去新鲜感了。为调动儿童对课文的学习兴趣,教师的课堂导入一定要精彩,从课始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学习中来。

课堂导入时,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问题情境能有效激发儿童探究的欲望,使儿童产生学习的动力。如让儿童围绕课题质疑;“为什么称‘五壮士’,而不称‘五战士’呢”“哪些地方表现了五壮士的‘壮’呢?”(第九册《狼牙山五壮士》);利用课文细节巧设矛盾冲突,制造悬念,让学生产生跃跃欲试,急于知道的迫切心理:花生是一种很普通的食品,可是作者一家吃花生的日子却相当隆重,并且说“那天晚上天色不大好,可是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这是为什么呢?(第九册《落花生》)或者在视觉冲突中激起学生的问题意识;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小村庄被毁前和被毁后的两幅有着天壤之别的画面,强烈的视觉冲突,会给学生带来心灵上的震撼:“一个美好的小村庄怎么会消失呢?究竟是什么毁了小村庄?”(第六册《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而对于童话、故事类的课文,教师可以直接营造有关的文字氛围,将学生带入课文情境之中。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播放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动画,或根据课文内容用生动、具体的语言文字,展现出动人的景象等,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为课文学习打下心理基础。

2.丰富多样的学习活动,让儿童产生快乐体验

小学生是活泼好动的,小学语文课堂活动也应是丰富多彩的。小学语文课堂上要有书声琅琅,也要有笔声唰唰;要让学生尽情想象,也要让学生大胆表达;要让学生与文本对话,也要有师生、生生间的多向交流……多样的学习活动,才能使儿童不感到学习的单调,也才能使儿童多方面地展现自我。

当然,课堂活动的选用,必须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且适合儿童的心理特点,保证绝大多数儿童的积极参与。否则,就有闹剧之嫌。例如,特级教师游彩云设计的《小小的船》一课(第二册):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师把唱歌、游戏、表演等活动形式引进课堂,如教师配乐唱儿歌《小小的船》,学生按歌词自编动作,做两遍;以游戏的方式朗读课文,一个读完邀请另一个读,排成一艘长长的月亮船,边读边做动作,把朗读推向高潮。这些活动寓教于乐,收到了显著的效果。但这些活动的创设明显适合低年级儿童,如果运用到中高年级课堂则不太自然。中高年级的儿童已具有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教学活动的设置要富有挑战性,使儿童通过主动探究完成任务并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1]乔继英.儿童文学:小学语文教育必不可少的课程资源[J].语文学刊,2010,(10).

[2]杨细丹.小学语文教育中对学生个性的培养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3).

[3]赵静.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20世纪初期的历史透视[J].教育科学,2011,19(2).

猜你喜欢

伟人名人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和伟人一样爱上图书馆
伟人也曾经是公认的“坏孩子”
背课文的小偷
舔名人
名人摔跤后
你不可不知的中外名人
名人書系列
背课文
学习伟人周恩来 培育淮安新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