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心策划使数学活动课精彩无限

2012-08-15袁永军

中国校外教育 2012年10期
关键词:活动课策划活动

◆袁永军

(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第三中学)

精心策划使数学活动课精彩无限

◆袁永军

(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第三中学)

数学活动是学生学习数学,探索、掌握和应用数学知识的活动;数学活动课是在教师指导、参与下,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以获得直接经验和培养实践能力的课程。它可以弥补数学学科实践能力的不足,真正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开展数学活动课,对于扩大学生的视野、拓展知识面、促进思维的发展、培养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都起到积极的作用。

诚然,从众多的数学公开课教学案例来看,大多都有学生数学活动的开展,课堂气氛热烈,探究秩序井然,效果是好的,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但是在众多的常规课中却听到较多不和谐的声音:“这节数学课怎么那么吵啊”、“上什么活动课,学生就是玩,一点效果也没有”、“这节课上什么内容,乱轰轰的”……一系列不和谐的声音来自数学活动课上,活动无秩序,教学无效果。可以说,这种无策划的数学活动,降低了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数学活动课的有效性问题,也成了目前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主要问题。

一、无策划的教学现场

课堂一:常规未养成,课堂闹哄哄。我们经常会碰到或看到这样的现象,本来课堂纪律好好的,一到了活动环节,学生只顾着玩材料,不按老师的要求做,你说你的,我做我的,不会观察,不会记录,不会交流,课堂上闹哄哄,若是室外活动课,那更加是“一盆散沙”。

课堂二:设计不严密,探究无秩序。数学活动课需要教师课前做好周密的设计,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活动过程不能简单地变成制作课或游戏课,要有助于学生主体意识的萌发和培养,否则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会遇到许多意外和障碍。例如在教学《相似三角形》这一章后,有位老师利用相似三角形的相关知识进行测量校园内旗杆、树木等的高度安排了一节活动课,结果学生给出了二十多种测量方法,由于教师课前没有很好地预设,不能引导学生进行归类,时间到了,只能草草收场,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课堂三:分工不明确,合作乱了套。数学活动课大多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开展,真正让学生“动”起来是上好数学活动课的核心要素。少数学生对于自己的任务不明确,主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不高,懒于动手动脑,在一旁冷眼观看;又有少部分学生只管自己,不与小组同学一起探究,缺乏与同学的互相合作,这种分工不合作的混乱现象屡见不鲜。

二、对策研究

1.活动前的策划(1)策划活动目标

开展活动课,要遵守教学原则,注重活动课目标的科学性。数学学科本身具有基础性和工具性,所以设计和完成活动课要考虑活动的主题性、可行性、实用性、贴切性等,使目标明确、科学、合理。

例如在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后,我们可确定活动课《日历中的数学》,让学生通过探索感受数学的魅力,激发学习热情。开展这个活动,既贴切我们的生活,又容易开展,而且还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策划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应根据教材的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准备、教学方法、学生动手能力、教学时间和学校的物质条件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例如:笔者在教七(上)《图形的初步知识》时,受到练习中“海上生明月”这幅图的启发,特意安排了一节图形设计活动课。要求学生利用线段、角、三角形和圆等基本图形设计一些表现客观事物的图形,每幅图可以由一种图形构成,也可以是两种或三种图形构成,但总数不得超过三个,力求美观、形象;并为自己设计的作品进行命名。这节活动课体现了活动内容与生活的联系,在活动中学生表现相当活跃,通过动手操作、自主实践和探索发现,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设计出了许多构思巧妙的作品。有时也可适当借鉴电视综艺节目中的一些形式,如组成方阵、亮牌答题等,吸引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例如:在教《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时,笔者安排了一节“24点游戏”的活动课,利用扑克牌计算24点的比赛:同桌两个同学各拿半副扑克,每人每次抽出两张牌,利用四张牌进行加、减、乘、除的运算,且每张牌用且只用到一次,最后结果得到24点,其中A计为1,J计为11,Q计为12,K计为13。谁先算出谁赢,这四张牌就归谁,最后看谁的牌多谁就获胜。学生在游戏、快乐、竞赛的气氛中感到乐趣无穷,学得轻松玩得愉快,同时满足了他们的好胜心,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生喜闻乐见的数学实践活动的素材蕴含于学生的生活中,蕴含于课本中,蕴含于灵动的社会生活中,教师要用敏锐的触角来开发、挖掘、重组、设计……将活动设计在课本和生活的结合点上,将活动设计在学生兴趣与思维的兴奋区内,让活动拓宽学生的视眼,让活动激活学生的潜能。只有教师成为一名主动的数学实践活动的开发者,把学生带入丰富多样的世界中去,数学实践活动才会有不竭的源泉。

(3)策划活动方案

数学活动课中学生通过一些具体的操作,亲自实践,对实际问题进行思考,探索出数学结论,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探索问题的精神。教师要精心设计活动方案,要具有可操作性、层次性、可探索性。

例如:笔者在设计《测量校园中旗杆和树木的高度》这一节活动课时首先要求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测量工具独立设计出一种或多种可行的测量方案;然后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对设计的方案进行进一步优化,并评选出设计独特且有较强应用推广价值的设计方案在全班同学中进行交流,再由设计者对自己的方案的设计思路和可行性进行讲解论证,最后组织学生到操场上进行测量活动。通过师生互动,学生对如何操作了解得比较清楚,方案也基本有了雏形,这堂活动课秩序井然,效果相当好。

2.活动中的策划

教师要参与指导整堂课的活动过程,注意观察学生用什么方法来完成活动任务,活动中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适时点拔,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参与度。

(1)策划活动操作——保证实践性、主体性

据报道在华盛顿儿童博物馆的墙上有一幅醒目的格言:“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数学活动的中心是实践,学生是实践的主体。活动课是学生的自主活动,学生自始至终是活动的主体,自主活动是数学活动课的形式,是活动内容的载体和实现目标的手段,也是数学活动课区别于数学学科课程的主要特点。活动课上教师要让学生有充分自主的权利,调动多种感官,看一看、摸一摸、画一画、拼一拼,要尽可能的让所有学生“动起来”让学生成为活动主体。

如在设计《日历中的数学》时,为激发学生兴趣,我先用多媒体展示当年日历,再告诉学生:老师有“特异功能”,不看日历,只要大家在一个竖列上圈出相邻的三个日期,再告诉三个日期之和,老师不看你圈的日期便可立即说出所圈的三个日期。之后与学生一起试玩了几次。以上的方式既为课堂营造出一种“神秘”之感,又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同学们积极性一下被调动起来,个个跃跃欲试。然后把准备好的材料——印有日历的纸发给每个小组(两人一组),开始这个游戏。整个活动过程热烈而有序,无论平时成绩好的,还是成绩差点的,个个都积极参与。游戏后,让学生进一步探索问题:竖列三个相邻的日期有何关系?横行三个相邻的日期间有何关系?通过问题探索,使学生又回到一元一次方程的数学问题中来。

在数学活动中,为了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要有“退居”意识,要把活动的舞台还给学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性,结论不急于告诉,方法不过早提示,让学生在主动参与、思考、实践的过程中经历自主探索、发现的精神生活。

(2)策划活动过程——做到放得下,收得起

数学实践活动与传统的课堂授课相比具有教学空间与教学内容、形式的开放性更强,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互动作用更为明显的特点,因此就需要教师有收放自如的能力。

①在教学空间和教学形式上的“放”

数学实践活动应突破传统的教学空间和教学形式,实践活动除了教室这一场所之外,可带学生走出教室门、走出校门,在广阔的生活空间中找到恰当的活动场所。

②在活动组织、活动指导上的“收”

在实践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要让学生活泼而有序,自主又高效地活动,少不了教师的恰到好处的“收”。教师要注意培养小助手、活动骨干,让他们在活动中起组织带头作用,让小组活动动而不乱。在学生活动时,教师是敏锐的信息收集者、热心的学习顾问,根据从学生身上收集到的反馈信息灵活应变,使学生的活动都围绕积极的目标有序地进行。

(3)策划活动成果——实现有效交流

《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活动课教学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为学生的合作交流提供了舞台。在教学中,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系统材料和问题展开研讨和交流。这样优等生可以得到发展,中等生可以得到锻炼,学困生可以得到帮助和提高,群体之间的互补作用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的合作能力、思维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可以得到发展。

3.活动后的策划:丰富活动课的教学评价

数学活动课忌虎头蛇尾,草草收场。活动后的总结评价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教学评价是数学活动能否真正开展的重要保证。新课标强调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和方法的多样性,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习兴趣和积极的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发展。数学活动课为教师评价学生创设了一个新的平台和窗口,站在这个平台上透过这个窗口,教师可以看到学生活动的状态包括学习兴趣、参与程度、合作意识、心理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从而可以更加全面和客观地评价学生。

三、结语

精心设计数学活动中的每个环节,认真研究和把握数学活动的艺术让全体学生都积极自由的交流讨论,充分尊重学生,把学生作为教学的最重要的资源,让课堂成为教师和学生都能自如舒展心灵的舞台。这样有助于创造一个生动活泼、主动探索的数学学习环境。开展好数学实践活动教师任重而道远,我们应不断学习和思考,不断探索和尝试,在优化数学实践活动的道路上留下一串串坚实的脚印,为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努力,再努力。

[1]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2]应建军.新时期实施初中数学教学改革与创新的若干探索.中学数学杂志,2002.

[3]浙江教育科研,2006,(2).

[4]潘洪建.关于活动学习几个问题的探讨.课程·教材·教法,2009(4).

[5]瞿葆奎.中国教育研究新进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活动课策划活动
本刊特别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六小”活动
本刊特别策划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实践探索
活动课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本期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