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到位而不越位

2012-08-15包素敏邵在华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2年35期
关键词:越位课堂教学课堂

■包素敏 邵在华

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到位而不越位

■包素敏 邵在华

10.3969/j.issn.1671-489X.2012.35.091

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一种教育工具,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同时也出现越位的现象——机器代替教师。探讨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使其到位而不越位,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提高学习效率。

近段时间陆续听了一些学校的常态课,感觉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已深入人心,这是十分可喜的现象,但同时也发现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中“越位”现象较为普遍。一些教师完全依赖那些优秀的软件,一上课就给学生播放,一堂课从头至尾,不用板书,不写一个字,教师几乎不用开口讲,他们由课堂的组织者、指导者变成鼠标的操作者,课堂演变为“现代化的满堂灌”。其结果是教师成了多媒体的附属品。一些教师无论什么实验,都采用多媒体技术模拟实验或播放录像取而代之,这根本达不到实验教学本身的目的,模拟和真实毕竟是有区别的。

笔者认为,要使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达到最佳效果,就必须找到它的合理位置,既不能“越位”——机器代替教师,也不能“缺位”——只在公开课上锦上添花。真正的合理运用应该是“恰到其位”。那么,怎样才能让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做到“到位而不越位”呢?

1 正确把握住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度和最佳时机

无论是传统教学还是现代化教学,学生永远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学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学习知识,教学的手段是为了促进学生的理解和吸收,教学的过程是为了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因此,教育技术的运用要注意以下几点。

1.1 要结合学科特点

根据教学任务和学科特点恰当地选取现代教育技术,不同学科应选用不同的教育技术手段,同一学科在不同的阶段也应选用不同的现代教育教学形式。比如在数学课上,利用课件,让学生了解函数和图象之间的关系;在英语课上,利用网络让学生间交换思想与看法,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在自然科学课上,利用模拟软件,帮助学生发展解决问题的技能;在社会科学课上,利用数据库,让学生处理社会调查数据,帮助学生理解科学和社会信息。

1.2 要结合教学内容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必须为教学内容服务,是教学过程与方法的有机组成部分。

1.3 要结合教学对象

现代教育技术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双主”教学过程中,是教师手中的工具,教师应结合教学对象,合理地运用教学媒体,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4 要结合教学时机

多媒体集声、像、色、光于一体,有丰富多彩的视听效果,可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但过度地运用现代化的教学媒体,容易造成学生没时间研读教材,无法专心于视听媒体所蕴涵的教学内容,削弱了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等学习能力的训练。因此,在课堂上应把握住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度和最佳时机。

2 正确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实施科学互动,提高课堂效率

课堂教学是一种智慧与情感交融的互动过程,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要防止因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而削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和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现象。一节课,师“导”生“学”,师生互动,同步学习,共同探讨,共享感悟,才能取得好的效果。教师要充分发挥其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以饱满的情感、积极的思维、巧妙的组织,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并通过启发、诱导,使之思维敏捷、踊跃参与,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让其主动探索,主动实践,积极互动。

如长沙的一位信息技术教师尝试将微博引入课堂教学活动,尝试新的课堂互动方式,让学生可以一边听课一边随时通过微博发表自己的想法,使学生主动进入教师设计的课堂情景中来。他在新浪微博上申请使用“微博大屏幕”,课堂上,学生通过登录新浪微博的客户端或者手机直接编辑短信发送到指定的号码就可以轻松发表评论,而这些言论会实时更新在学校多媒体教室的投影仪大屏幕上。这样很多平时比较内向的学生都愿意参与这种互动讨论,因为不用在众目睽睽之下起身回答问题,还能够将心里想说的话都表达出来。而那些平时喜欢上网不听课的学生也找到了学习的乐趣,因为可以上课发微博。遇到不同的意见,还能集体讨论,互相答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也一下子拉近了许多。

随着教学改革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单靠一个学生的学习是不够的。更应强调学生间的协作、交流,重视学习活动中知识的主动建构。如学校化学组的学生交流合作的教学模式:首先,利用计算机创设形象、生动、逼真的问题情境,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提供条件并提出问题;其次,指导方法,研究策略,学生的学习不是盲目进行的,网络提供的信息又极其丰富,教师在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上要给予及时的指导;第三,策略确定后,学生即可独立操作计算机寻求问题的解决办法,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很重要的是发挥小组合作的功能,在合作中学习,在合作中得到发展;第四,学生把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到实践中,在实践中发现新的问题,在不断的发现和解决问题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这样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起点,学习的速度可以由学生自定,学生可以在难点、重点处多加练习,加以突破和巩固,也可以轻松跨跃相对简单的教学内容。

学生通过微博,把自己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呈现出来,教师会及时给出答复和讲解。

同时,这种利用计算机辅助差别化教学模式突破了以往传统的只注重终结性评价的特点,它通过提供导航系统和帮助按钮,随时随地为学生提供帮助,进行形成性评价,及时提供反馈,更有助于因材施教的实施。

课堂不是着重关注教师讲了多少,而是关注学生学了多少,体验了多少,实践了多少,成长了多少。

3 利用微博互动平台,有效延伸课堂教学

实施新课程改革后,学生在校时间短了,自主时间多了。如何让学生自觉而有效地利用这些时间,是摆在教师和家长面前的新课题。根据学生喜欢上网的特点,教师利用微博这一热门网络交流平台,在每次课堂教学任务完成以后,将课堂上的重点、难点内容和讲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被忽视、忽略以及没有拓展开的知识点在微博上公布出来,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进行个人学习,从而达到更全面、更深刻地落实教学任务的目的。这样的自助式的学习风格和特点既可以给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更多课堂上因教学目标的限制而无法拓展的知识和容量,又给学习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一个回顾课堂基本知识的平台。此外,学生通过微博,把自己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呈现出来,教师会及时给出答复和讲解。这样不仅让提问学生能够得到及时回复,而且其他学生也能在浏览的过程中一起分享,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第二课堂的作用。假期里,通过微博,可以随时看到其他学生每天的学习、生活动态,就好像大家仍是生活在学校里一样,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合理安排假期生活,而且能够培养师生情感、增强班级凝聚力。

虽然通过微博进行教学辅导,教师接受的挑战性较大,要牺牲不少休息的时间。但是,微博可以给学生创造一个真实的交流平台,让一些在现实课堂中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的学生找到一个可以打开自己心扉的平台,畅谈学习中的各个问题。它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与教师交流的机会,学生更乐意参与这样的活动。

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在教学中有很大的应用潜力,但决不是万能的,教育技术只是一种工具、一种技术,就像粉笔、黑板一样。要使教育技术能在教学中发挥作用,产生好的效果,教师要以恰当的方式把它嵌入到教学环节中,从而使它成为教学的有机部分,发挥它的最大潜力。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利用计算机、网络构建新的教育模式,寻求认知规律与多媒体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的结合,将成为教育技术应用的重大课题。

[1]新浪博客.2010年微博网站大全[E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7efdaa0100gxz2.htm.

[2]陈国平.微博的风,到底向哪个方向吹?[EB/OL].http://blog.zjol.com.cn/294000/viewspace-1355156.

[3]张海生.浅谈现代教育技术中的媒体应用问题[J].基础教育参考,2006(9).

[4]刘芹妹,孟琦.Twitter向教育推来了什么[J].现代教育技术,2009,19(10):107-110.

[5]谢彪.对现代教育技术认识和应用的误区[J].技术物理教学,2005(3):1-2.

[6]李华,赵文伟.微博客:图书馆的下一个网络新贵工具[J].图书与情报,2009(4):78-82.

江苏省奔牛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越位课堂教学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老人与海》中的伦理越位与斯芬克斯因子再思考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2011~2012赛季中超联赛山东鲁能越位特征研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