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话说装备(八)*——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系统悖论

2012-08-15艾伦兴乔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2年35期
关键词:科尔曼教学系统学业

■艾伦 兴乔

从一个悖论出发,引出“教育装备依赖”的普遍存在现象,并分析产生教育装备依赖的原因,阐述其造成的不良后果,希望据此达到引起人们重视的目的。

1 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系统悖论

北京市某中学聘请外教建立了以iPad为核心的无线网络数字化教学系统,该外教宣称她所建立的这个系统其教学理念最重要的是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对此,笔者不禁要问:通过这个系统培养出的学生是否能够正确地批判该教学系统本身呢?于是便产生了一个悖论:若该系统培养出了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学生,他们能够正确地批判该教学系统,从而否定了该系统的功能有效性,则该系统就不可能有效地培养出具有正确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学生。

提出这个悖论的目的并非是要全盘否定该教学系统,只是想让人们关注这样一个现象:由现代新型教育装备构建起来的教学系统越来越受到重视,它们的教学作用经常被夸大、被神话,甚至有将教育教学改革目的的达成,寄托在类似这样的教学系统以及几个引进的计算机软件平台使用上的趋势。本文称这一现象为“教育装备依赖”。

2 教育装备依赖的矛盾现象

在《中国教育技术装备》杂志2012年第14期《话说装备(二)——教育装备理论研究的必要性》一文中,笔者提出了在教育均衡性问题中存在的一个值得注意的情况:人们心中都有一个未曾清算过的坚定信念,那就是他们天然地认为,教育装备的现代化对学生学业水平和教育公平化起着决定性作用,办学条件的优化必然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而办学条件的均衡就能够解决教育均衡性问题。这便是典型的教育装备依赖现象。

一些国外的研究得出了完全不同的结论。20世纪60年代,一个名叫科尔曼(James S. Coleman)的美国学者应美国政府的要求,为解决教育均衡问题在全美范围内进行了大规模的调研。他收集了4000多所学校60多万学生的数据进行分析,并于1966年完成一篇长达285页的研究报告,被称为《科尔曼报告》。《科尔曼报告》表明:以前认为与学生成绩有关的因素,诸如班级规模、课本质量、学校设施、教师经验等对学生的学习影响都很小[1],而“社会经济地位包括了它与学生取得的成绩关系之间所有其他的变量。学生在学校75%的成功是来源于其社会经济、家庭、文化背景”[2]。就是说,该报告认为,影响学生学业和教育均衡性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而教师的素质、设备条件和课程等都是不重要的。

或许有人认为,近半个世纪的时间过去了,事过境迁,现在已经不是当年的情况。但是40年后,在2006年,另一个版本的《科尔曼报告》在大西洋彼岸的英国问世,再次引发了人们对教育公平的关注。“就在英国的家长们忙着为自己的子女挑选好学校的时候,一份由伦敦大学学院(UCL)和伦敦国王学院的调查证实了长期以来人们的一个观点:决定学生学业成败的最重要因素不是他们就读的学校,而是父母所处的社会阶层。”[3]

英美的研究结论,与一些教育装备依赖者的常识之间发生了矛盾。或许还会有人认为,英美与中国的国情是不同的,西方的研究结论在我国未必就适用。笔者认为,是否适用需要科学认真地研究,所以期待中国的“科尔曼”出现。

3 教育装备依赖的心理因素

对教育装备的依赖在本质上是对客观条件或环境的依赖,这与人的“场依存型”心理特征、心理取向有很大关系。2009年4月11日,北京大学心理学系的侯玉波教授在国家图书馆举办的“文津讲坛”上作了题为“东西方思维差异的理论与实践基础”的报告[4]。报告中讲述了他们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在中西方人心理和思维方式的差异方面作出的研究成果,并介绍了通过一个名为“棒框实验”的心理学实验,证明了中国人具有典型的场依存型特征,而西方人具有典型的场独立型特征。

在这个著名的心理实验中,被试进入一个全黑的房间,房间里有一个可以改变放置角度的发光方框,被试手中则握着一个发光的短棒,并且要求将短棒保持在与地面垂直的状态。奇迹出现了,几乎所有中国人手中短棒的方向都与发光方框的倾斜方向有关,他们总要根据方框放置的角度来确定手中短棒的方向——这种依赖参照物来判断和决定事物的心理特征称为场依存型。同时,几乎所有西方人手中的短棒都能够保持垂直地面,而与方框是否倾斜无关,他们不去关心那个参照物——这种不依赖参照物来判断和决定事物的心理特征就称为场独立型。

在这个报告中,侯玉波教授还举了另外一个例子。他们拿一张画有5个人的画像给人们观看,画像中间的人在笑,而旁边的4个人在哭,要求观看者对画像上中间笑的人作评论。西方人认为这个笑的人心情很好,他很快乐;而中国人则认为这个笑的人是“傻帽儿”,因为别人都在哭,他还在傻笑。这些实验都有力地证明了,具有场依存型心理特征的中国人,在判断事物和处理问题时对环境条件存在非常强烈的依赖性。

所以,当人们不是认真科学地去研究问题,在没有充分审视教育装备教学适应性的情况下,而轻易地相信教育装备在教学中的决定性作用,并由此造成教育装备依赖时,正是场依存型心理在作祟。教育装备依赖会造成对教育装备投入的盲目性,因而产生教学系统不适应、无效以及浪费现象。

中国是个大国,但还不是一个强国;中国的GDP总量排世界第二,但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人均GDP排名世界第89位[5],还容不得浪费。教育装备依赖与教育技术依赖都是人们在教育教学领域中对客观条件(物与技术)寄予了超过现实的期望。在《中国教育技术装备》杂志2012年第32期刊出的《话说装备(七)——教学系统三分论》一文中,笔者强调了教育装备仅作为教学系统的工具或媒体部分,它不是主体也不是客体,且永远不会居于主体地位。在教学系统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往往忽略了这一点,总希望让教育装备发挥教学系统中主体的作用,而取代系统的主体——教师。笔者再次引用信息技术教育专家郭善渡先生的话:“教育这个事,必须由真人来做。”

4 教育的“贫”与“富”

在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自己的观点进行澄清,以利于在这方面的研究达成共识。在《中国教育技术装备》杂志2011年第30期刊出的《科尔曼报告与中国教育装备史研究》一文中(以下简称《科》文),笔者论述了科尔曼报告在时间、空间以及变量选择方面的局限性,并通过“再穷不能穷孩子”与“再富不能富孩子”[6]的矛盾现象,说明科尔曼的研究结论对中国国情的不适用。但是在本文中,笔者又强调科尔曼的研究结论对中国应该是适用的。这看似矛盾的提法涉及到科尔曼的两个研究结论:1)教育的均衡性仅与学生家庭的经济地位之间具有高度相关性;2)学生的学业水平仅与学生家庭的经济地位呈高度正相关。

笔者在本文中强调了,科尔曼的第一个结论对于中国有可能是同样适用的,即想仅依赖教育装备等教育教学条件的均衡配备来达到教育的均衡可能只是人们的一厢情愿;而笔者在《科》文中则强调了,科尔曼的第二个结论对于中国有可能是不适用的,即中国的传统文化使得中国学生的学业水平并非依赖家庭的经济地位。所以,“再穷不能穷孩子”是作为国家为每一个孩子都提供均衡的学习条件与环境的一种承诺与期许,而“再富不能富孩子”则是作为家庭为激励孩子奋发读书使学业达成而励志的一种方法与策略。■

[1]高慎英,刘良华.有效教学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52.

[2]Cruickshank,等.教学行为指导[M].时绮,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299.

[3]英国:决定学业成败的最重要因素不是学校而是家庭住址[N].中国教师报,2006-3-17.

[4]侯玉波.东西方思维差异的理论与实践基础[EB/OL].http://vod.nlc.gov.cn/show.php?id=407.

[5]2011年中国人均GDP排名世界第89位[EB/OL].http://money.163.com/12/0604/17/8360KMRT00252G50.html.

[6] 刘良华.新父母学校:刘良华家庭教育讲演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3.

猜你喜欢

科尔曼教学系统学业
艰苦的学业
基于Unity的计算机硬件组装仿真教学系统设计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树起学业担当之心
多地远程互动同步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苏炳添60米又跑出亚洲纪录
约瑟夫·科尔曼的歌剧批评(上)
长胡子还能怀孕?变性人服用雄激素10年后产女
汽车配件营销实践教学系统开发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