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互动地理课堂,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高效课堂”在地理课堂中的应用
2012-08-15◆丁宏
◆丁 宏
(山东省郯城县第四中学)
构建互动地理课堂,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高效课堂”在地理课堂中的应用
◆丁 宏
(山东省郯城县第四中学)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实施,初中地理互动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已经成为高效课堂的重要环节,是初中地理教学改革的主要突破点,能够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在分析初中地理在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重点就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课堂内外互动、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的互动等教学模式的构建进行重点探讨,旨在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初中地理课 互动教学 师生关系 模式探究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学需要给学生更多的空间和自主权,让学生能够在平等、民主、自由、和谐的课堂氛围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然而,由于受到应试教育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很多学校的初中地理老师仍旧存在着“重教轻学”的问题,未能在地理教学课堂上实现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做到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充分尊重,导致很多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缺乏学习动力和兴趣等问题。如何在在地理课堂上提高教学的效率,最好的答案之一,就是互动地理课堂的构建,它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便于预期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一、初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课堂教学模式相对落后
通过调查不难发现,目前初中地理主要还是采取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教师“填鸭式”的理论灌输、学生“死记硬背”式的学习,而没有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的参与和探究,没能将地理课堂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行紧密的联系,最终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够、动手能力不强、学习成绩偏低等问题。
2.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调高
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标准的不断实施,初中地理教师需要及时转变教学观念,树立课堂教学“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让学生真正成为地理课堂的主人。但这显然是很多初中地理教师还不具备的,这与很多学校的教师培训制度有很大的关系,因为很多学校对初中地理教学不够重视,地理教师培养的师资力量相对有限,导致初中地理教师的整体素质滞后于当前初中地理教学活动的各种需要。
3.教学手段相对简单
传统的初中地理教学,教师往往都是靠挂几张“地图”、摆一个地球仪,有时教具甚至会旧得连学生都看不清楚,虽然目前的地理教具相对完善,但在已经不能满足信息化背景下的地理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例如,很多教师虽然懂计算机,但是能够利用信息教学手段,制作高质量教学课件的教师却非常少,大部分初中地理教师的多媒体课件还是相对简单,未能将信息教育教学手段的优势进行有效地发挥。
4.课堂教学氛围缺乏活力
受传统应试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氛围相对沉闷,这是由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例如,教学目标脱离学生实际、忽视了师生之间的良性沟通、不注重课堂内外教学的有效结合、不注重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实践活动的集体意识不强等,这都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初中地理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互动高校地理课堂的构建策略
1.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
初中地理互动课堂的构建,首先应当体现在师生的互动上,因为只有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才能保证互动课堂以及互动教学的内容的构建方向,避免课堂教学环节的杂乱无章,迷失教学的方向。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关键是教师要积极营造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要消除学生对教师的敬畏感,师生之间能够进行面对面深入的交流。例如,在开展“地球的运动”这一教学环节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进行简单的理论知识讲解,然后让学生走上讲台充当“小教师”,让学生通过地球仪详细表述地球的运动原理,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得到学生的认可和欢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能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效率。此外,实现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给学生更多的自主空间和表现机会,对提高初中生的心理素质、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2.学生彼此之间的良性互动
根据课堂教学的内容和预期的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计几个思考题,然后将学生进行合理分组,让学生边看书、边思考、边讨论,有时很多教学任务和学习任务通过学习小组内部的讨论和互动就可以解决了,即使存在个别疑难问题,通过教师的指导或集体讲解,也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学习小组以及学生互动教学模式的开展,能够有效活跃课堂教学氛围,给学生更多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能够针对自身的实际开展有针对性的学习,同时对学生的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和集体意识的培养也是非常有利的。例如,在讲到“中国的自然环境”这一章节时,完全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然后让学生根据教学内容总结本地的地形与地势特征、气候的多样性等知识点,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总结情况再开展更加“高效”的教学活动。
3.课堂内外的互动
初中地理课本身就是一门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的学科,所以初中地理课堂的教学应当更加体现“生活化”,在课堂上进行理论教学时要与课堂外面的现实生活进行有效互动,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与课外知识和材料进行有效结合。例如,在讲到“水资源”这一章节时,教师完全可以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来阐述水资源的重要性、时空分布状况以及节约用水的意义等相关知识,同时也便于教师引导学生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来思考中国的水资源问题,提高学生利用理论知识思考现实问题的能力。
4.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互动
众所周知,地理学科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因此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良性互动是非常重要的。在理论教学之后,教师只有通过实践教学的开展,才能有效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以及节假日的时间,带领学生参加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如校园卫生大扫除、环保志愿者活动、自制地理教具等,这不仅可以使学生在主动参与中获得知识和技能,也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
三、总结
基于以上所述,针对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初中地理教师需要尽快转变教学观念,在素质教育理念和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坚持“以学生为本”,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并通过自身的积极引导,让学生能够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做到充分参与、积极互动,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
[1]魏慧生.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J].才智,2011.
[2]吕福平.浅议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地理教学[J].吉林教育,2011,(05).
[3]陈雪梅.当前初中地理教学现状及改革路径的选择[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05).
[4]陈志强.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中“他山之石”的应用[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0,(33).
[5]陈兰芬.新课程下初中地理教师素养之谈[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