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

2012-08-15孟凡石

中国校外教育 2012年23期
关键词:历史探究能力

◆孟凡石

(山东省日照市开发区实验学校)

浅谈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

◆孟凡石

(山东省日照市开发区实验学校)

新课程倡导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强调让学生自主探究来实现历史课程的“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本文论述了从历史教学中怎样来实现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历史教学 自主探究 学习能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是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以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等的能力。新课程倡导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强调让学生自主探究来实现历史课程的“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那么,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呢?

一、创设开放的课堂教学

希尔伯曼认为开放式课堂“包括空间上的灵活性,学生对活动的选择性,学习材料的丰富性,课堂内容的综合性”。在班级授课制的现有条件下,教师首先要致力于还学生以心灵自由,发挥群体交互激励机制,大胆的扩展课堂时空,创设“无拘无束的气氛”,让学生“自由呼吸,”使其创造的潜意识冲破意识阀,迸发为创造力。从教育心理学的情感理论来看,学生进行愉快和谐、富有成效的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既合作又竞争,自然会形成快乐有趣的学习氛围并保持下去,且涌现出高涨的学习热情,从而有利于他们对历史知识技能的累积、历史观的形成,使学生的素质得到提高。其次,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不同的兴趣、爱好进行自主选择,或个人独立研究,或小组集体研究,体现为学习形式的开放。历史学习可在课堂上进行,也可以在课外进行,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再次,新课改下的教材最大的特征是“学本”有很强的开放性,教师学生都可以对其进行再开发,根据课标要求、教学重点难点及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知识的呈现方式可以按照自己对教材的理解重新建构,如学习《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时,可以打破课本原来的顺序,先学习丝绸之路,把张骞通西域作为丝绸之路开辟的背景来学习。历史教学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见解、自己的研究方法得出不同的结论。如“有人说,秦始皇是千古一帝,有人说他是暴君,你的观点如何?为什么”,再如,“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给我们怎样的启示”等,结论不惟一,具有开放性。最后,历史学习的评价方式应是多元的、发展性的,既重视结论的获得,更重视过程对学生的培养,即重视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应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

新课程提倡“以学论教”,从关注“教”到关注“学”。课堂教学的结果不在于教师教得如何,而在于学生学得如何,在于学生是否真正掌握、领会知识,并会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来落实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新课程所倡导的。而要达到这一目的,需经历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个过程只能在学生独立思考过程中实现。例如,学习《辛亥革命》一课,先整体感知确定学习目标,然后老师提出问题:了解革命党的创建应从哪些方面?了解起义又应从哪些方面呢?学生经过自己阅读、思考、构建,然后展示交流。接下来师生一起质疑解惑,探究一些重点、难点问题,如中国同盟会纲领的含义是什么?它与三民主义的关系怎样?武昌起义是怎样爆发的?辛亥革命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你的理由是什么?这样既注重了知识的生成过程,又注重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要求学生自我发现问题。自我或合作探究问题,从而解决问题。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上要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形成新知识的能力和批评性思维的习惯为宗旨和目标。亚历士多德曾说过:思维始于问题和惊讶。一切发明、发现和创造都是从好奇心开始的;一切真正有作为的人,都是具有强烈问题意识的人。我们提倡课堂是问题场,但并不是问题越多越好,教学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并非简单的一问一答式,应具有思维性,围绕重点、难点设置环环相扣的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步步深入,使学生看到事物的本质,从而掌握解决问题的关键。同时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然后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思维路线激疑、释疑、探究规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细心观察,发现问题要大胆质疑。从教材的导读框、正文、楷体字、插图、地图、文献资料等处生成问题,从音像、实物、文字材料中生成问题。如学习《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一课时,关于南京大屠杀,先放一段南京大屠杀的录像,然后问学生,看完录像,你想到了什么?要对世人说什么?通过这些问题的设置,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从而集中注意力,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既理解了历史问题,又贴近了社会、贴近了生活,做到了学以致用。同时让历史材料说话,让事实说话,学生从中能体验、认识“论从史出”、“证由史来”的历史学习方法。可见,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就不能激发学生认识历史的兴趣和思维的活跃性。

四、注重创设情境,诱发探究动机

历史学科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它的过去性。历史情境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各种教学媒体再现历史情境或创设历史情景,帮助学生通过具体形象地感知,形成历史表象,掌握历史知识,并通过具体场景的体验,激起积极的情感,进而达到培养历史思维能力的目的。它可以打破时空界限,为学生再现历史画卷,缩小学生与历史的时空距离,使之目睹“历史的真实”,变被动地“听”“记”为主动地看、主动地听,主动地想,从而引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如学习《改革开放》导入用歌曲《春天的故事》渲染气氛,创设情境,结束用歌曲《走进新时代》配以系列改革开放后的图片,这样首尾呼应,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世界,对改革开放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有了更真切的认识。学习《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战的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时,三位同学分别扮演斐迪南大公夫妇和普林希普,再现萨拉热窝事件的情景,使学生身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体验了巴尔干半岛民族矛盾的激化,对一战爆发的必然性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在这种学习氛围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探究欲望强烈,学习效果自然会事半功倍。

五、多种教学方法并举,持久学习兴趣

自主探究学习需要学生能保持较长时间的兴趣,而兴趣的持久稳定需要不断的给予不同的刺激,单调的教学方法是无法达到这一目的的。因此,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在学习《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一课时,可以这样设计:以山东威海的甲午中日战争纪念馆导入,让参观过纪念馆的学生介绍纪念馆的由来,这样既拉近了学生与历史的距离,又贴近了生活、贴近了学生,同时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

实践证明,只有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过程与方法才能真正落到实处,才能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人才。

猜你喜欢

历史探究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