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文教学应从审题开始

2012-08-15

中学语文 2012年36期
关键词:好作文题意写作文

朱 云

教学生写作文,我们总会给予学生方法上的指点和帮助:要多关注生活,积累素材,把每天发生的事情悉数记录下来;要善于观察身边的小事,勤于思考,写写自己的心灵感悟或者对某件事情的看法。多看多读多积累,勤写勤练勤思考,由思想形成文字等。教学生写作文,我们总会系统地告诉学生写作的顺序:先审题立意,后选材,再谋篇布局,最后再表达。教学生写作文,我们会从教材的例文中找出典型的写作技巧,也会尝试各种不同的写作技巧突破的作文课。招数用尽,可是,为什么每次的考场作文都是乱糟糟的?为什么学生的作文成绩总是不见提高?

我曾经思考过很多很久,也曾就“如何写作文,如何写好作文”找过学生商讨、座谈。说法不一。有的学生对作文有害怕心理,感觉无从下手,基本不会,每次都是胡诌,蒙混过关。有的学生对作文不够重视。有的学生愿意写作文,想写好作文。努力想成就一篇立意新颖、字词优美有文采的文章,可苦于每次要不是没有素材无从下手,要不就是没有任何灵感和思路,要不就是没有合适的词句来描述。那究竟该怎么办呢?学生要写什么内容?怎么来写?如何表达得生动、具体,写好?众多的方法、技巧中,我现在觉得最重要最迫不及待的应该是:审题。

清人薛雪《一飘诗话》云:“一题到手,必观其如何是题之面目,如何是题之体段,如何是题之神魂。做得题之神魂摇曳,则题之面目,体段,不攻自破矣。”说的就是审题的重要性。审题,就是分析、理解和领会题目的意思,审题是作文的第一步,而且是文章成败的关键性的一步。审题准确,可以为写好文章提供可靠的保证;审题不准,甚至曲解题意,写作时就很容易跑题。审清题意是写好作文的前提和基础,至关重要。

原来,我总是强调措辞优美,要求学生习作时要注意使用一些自己积累的优美的词句,做到有文采。致使很多时候学生喜欢堆砌辞藻,华而不实!教授《香菱学诗》,对这篇文章又有新的解读。以前读到这里总是为香菱这个薄命女子伤感,这次“不以辞害意”这句话引起了我的共鸣,深深地打动了我。是的,就像看人我们要看的是品格和内涵,不能以貌取人。作文,就是写出作者对生活、人生的看法,所以,我们应该重视的文章的“意”。

然而,文章的“意”从哪里来?我觉得应是在审题的过程中就确定的。审题的具体任务,就是通过对作文题目的思考和分析,了解出题者的意图,弄清写作对象、范围和重点,明确立意,并确定文中的体裁。

据说,近年来,“不在审题上设置障碍”和“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等呼声使得不少同学淡化了审题、扣题的意识。现在我们的学生,拿到作文题后,好像很少有人能静下心来认真审题的。所以,很多学生作文离题、偏题、跑题,不知所云,从文字上还感觉是个文学功底不错的孩子。我想,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学生审题不准,错误的理解了题意。

不辨题眼。譬如:某年的中考题《刹那间,我发现了自我》,很多学生的“一刹间”历时数时,数月甚至数年。严重离题。同时,这篇文章表意的重心也不是“一刹那”,它只是一个表时间范围的限定词语,重心应该是“发现自我”。内容上,虽有“发现自我”的叙述和描写,但文字太少,一般在文章最后用一句话来卒彰显志,首尾呼应罢了。除了“一刹那”的笑话外,同学们另外还出现的一些情况真是让我哭笑不得。发现自己会吃,会笑了。对“自我”的理解根本不对。“自我”带有哲学范畴,在心理学中是指个体对自己存在的觉察,“自我”就是内心深处的自己,真实的自己,自己毫不掩饰的一面。“发现自我”应该是觉察到自己的某一点真实存在而之前并未发现。唯独值得欣慰的是,大多数作品的主人公都是自己。

这是一个命题作文中含几个关键词,无法识别。而有一些文题的引申义的识别也是学生的一大弱项。像曾经布置过的一篇文章《门,其实是开着的》。这个文题是我觉得应该最好写,最有话可写的,最令人感动的一个题目。可是,学生的作文真是让人伤透了心。首先,对“门”这个词的理解完全错误,只停留在表层的意义。而不能联想引申,不明白比喻意义,找不到其象征意义:人与人的情感之门,错得实在离谱。因此,当有些作文题目是独词时,学生更不知所措。记得有这样几个题目:《桥》、《路》、《蜡烛》。它的表意的重心就在这个词所代表的事物本质特点上,只要抓住本质特点进行思考就可以了。比如:桥本意就是桥梁,引申意义或比喻意义是沟通的媒介,是情的传递。或者找到它的象征意义,是家乡进步的象征。这样来审题,挖掘它的深层含义。

学生不知道如何理解题目好像还说得过去。但有些题目诸如《等待》、《希望》、《心事》、《笑声》这样有迷惑有点意境的题目,学生更不知如何是好,不知道意思,不理解到底要写什么,不明白出题者要什么,找不到下手的角度和突破口,更有甚者是连文体都无法辨识。

过去一直觉得应该多对学生进行作文方法的训练和指导,告诉他们应该保证自己的“意”是健康、积极、向上的。似乎一切都完备了,好作文应该水到渠成了。但学生的作文水平总也不能有很明显的进步;学生甚至有时作文无法完成,动不了笔,看不清方向不会写更写不出好文章。一直追寻思考,蓦然回首才发现,其根本原因就是忽略了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环节——审题。审题不清,不辨文体,看不清题目要求、限制范围(包括人称),找不出题目中的隐含内容,更不知道抓住题眼确定中心。导致文章没有准确、正确更没有新颖的立意。所以,我想对于作文教学还是从最基本的题目入手,审清题,方能立好意。有新意,会表达,布局美,一定能成就一篇好习作。

猜你喜欢

好作文题意写作文
明确题意 正确解答
写作文的烦恼
好作文从“欣赏”中来
好作文是改出来的
怎样才能让学生写好作文
用中医诊疗法写作文
写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要写作文
一道课本习题的变式探究
写作文等
如何培养小学生写好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