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写作与阅读衔接教学探微

2012-08-15

中学语文 2012年36期
关键词:议论文记叙文文明

陆 萍

笔者在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地去关注各类文本尤其是综合试卷中选用阅读文本中能为写作所用的东西,引导学生去欣赏、去体悟、去模仿。确定阅读与写作衔接教学的目标:从阅读文本中提升写作立意;从阅读文本中模仿写作技巧;从阅读文本中汲取写作语言。基本思路:散文阅读与记叙文写作教学衔接,论述类阅读与议论文教学衔接。

一、关于记叙文的教学

学生记叙文写作的实际情况是生活狭窄,见识少,选材往往跳不出亲情的圈子。这种情况不能怪学生,实际情况本来如此,不能去胡编乱造,写写自己身边的人和事,能把父母、爷爷奶奶写好已经很不错了。学生关于亲情的低幼的作文是写父母如何爱自己,动辄就是满脸的皱纹和佝偻的身材,父母满足了自己的愿望就是个伟大的父母,怎么看怎么觉得这些感情在他们的笔下就如此廉价,使阅卷老师产生审美疲劳。其实相同的题材能反映的主题是多样的,这时我们如果引导学生再多想一步,在文章的境界上就会有一个提升。我们平时教的一些现代散文中就给了我们很好的提示。学生的祖辈是农民,农民是具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国历史的主宰,在他们的身上积淀了太多的内涵,围绕他们的有土地,有传承,有归宿。

学生一开始可能想不到那么多,我就从我们阅读过的散文中去带领他们一起寻找。我一般先做的是立意的提升。文章的主题是一篇文章的灵魂,它是决定一篇文章起评分的关键。比如我把38套中的几篇文章放在一起去探寻中国传统的根在哪。《黄土招魂》中给我们展示了中国的博大灵魂来自土地;《大地记忆》告诉我们人和土地之间的关系;《麻鞋之歌》给我们带来传统手工业文明的震撼……这些内容告诉学生,写祖辈父辈不一定要写他们如何爱“我”,我们要跳出“小我”去写他们身上更能吸引人的东西。至少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去拓展这样一些思想认识。

1.归属意识 中国地大物博,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风物,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精神魂魄。故国为何总让人魂牵梦萦?那是因为她是牵着游子的那根线。逝去的只是外在的存在形式,我们应该固守我们的精神家园,固守我们的文明,固守我们祖先的每一处经典传承。凡是存在过的,都曾经是合理的。凡是存在过的,都有其影响,问题是在于影响的大小。为了走向未来,需要的不是同过去的一切彻底决裂,将过去的彻底砸烂,而是应该妥善地利用过去,在过去这块既定的地基上构筑未来大厦。传统是我们高中生应该需要理解的,可以引导学生在写作时把目光转向这些方面。寻找中国人的精神归属,诸如故乡的风物,故乡的风情;传统的魅力,传承的价值;作为中国人应有的责任感等。

2.传统的传承 文明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诗词歌赋固然是传统文明的载体,但历史长河中不会用华丽辞藻表达的人们如何传承自己的文明呢?《麻鞋之歌》这样的文章提示我们,手工业文化这些文明的载体上,浸透着勤劳勇敢的人们的汗水与智慧,无言地诉说着先民的智慧,闪耀着中国人的人性之光。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你的灵魂深处有那么一件可以传承文明之物吗?也可以告诉学生:故国是有魂的,故乡的精神可以从故乡的人故乡的物体现出来。在故乡,会有一件几百年来始终伴随人的东西,而且这件东西是别的地方没有的,那就是你和故乡之间的那条线,不论你走到哪里,它永远根植在你的心中,时常触碰你内心最柔软的部分,提醒你,你是一个有归宿的人。写你的长辈,不要仅仅停留在他们对你的感情和态度上,你应该去写你理解的他们内心深层的品质。亲情爱情固然感人,但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人的品性更是可贵。中国人的品性是五千年的文明塑造的,情感是暂时的体验,品质才是根植于灵魂深处的支柱,对人的未来人生发展更为重要,影响更大。如果我们的作文跳出写个人的狭小圈子,把人物刻画拓展为一代人,作文的主题自然会深刻。

3.农耕文明 大部分学生是农村学生,对时新事物的认知不能那么及时,见识面比较窄,作文取材的丰富性比不上城市的学生,但我们也有城市学生所不熟识的乡下生活和小镇生活,我们的祖辈大多是种田的,我们的父辈,很多只是普通民工。但我们不能引导我们学生写自己原生态的生活方式,我们可以结合一些现代文去引导学生关注农耕生活。《大地记忆》之类的文章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启发。你的祖辈如何来对待土地的;你的父辈是如何来对待他们的工作的,如何在工地里生存的?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关注他们身边的这些人和事,但一定要做好的是把这些内容提高到相应的高度。把祖父辈的这些行为提升为我们中国农民具有的朴素品格,把作文的立意提升到人和信仰的高度,这样才更能打动阅卷老师的心。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去做这样一些积累,久而久之,总归会对学生的写作产生影响。同时我也感觉到提供的内容多了,学生不自觉地会产生一些兴趣,至少他们认为作文还可以这样写,很多同学再去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时候写说教的就少了。有很多学生写爷爷奶奶如何侍弄自留地;父亲工地上的情景;写爷爷编篮子织席子等等,去表现关于土地,农民,手工业文明等等一系列主题,而这样的转变不难,学生操作起来也容易。选材有了一定的变化,我们就可以从描写上和语言上进行指导就能达到预想的效果。引导学生再去观察生活,加以一定的写作技巧的锤炼,应该能写出不一样的记叙文来。

衔接教学的另外一方面是从这些文章中学记叙文的写作技法。我们以前一直提倡记叙文教学有一些取巧的方法:比如景物烘托法、物象贯穿法、意境扩大法。这些确实是使记叙文生动的方法。平时的机械训练学生印象并不一定深刻,我们可以结合这些作品的阅读来加深学生的印象。比如《姥姥的端午》等文章都采用了物象贯穿和意境扩大法;《跟着炊烟回家》《麻鞋之歌》等文章就是物象贯穿手法的典范之作。总之,对一篇老师认为的好文章一定不要轻易的放过它,要尽可能多的让学生从里面获得更多的内容。

二、关于议论文的教学

从最近几年的高考作文题来看,总觉得我们高中生缺什么,命题就让我们写什么:比如好奇心,比如品味时尚,比如绿色生活。这些命题其实都透露了一个信息,高考作文鼓励学生更多地思考社会,思考人生。网络带给我们很多现实感很强的东西,我们的作文是否也可以往这方面引导学生去寻找现代的中国人缺失什么?很多论述类的文本篇幅虽然短小,但涉及的话题却是很敏感的东西。我找到了这些话题,现代的中国社会缺羞耻感,缺诚信,缺关怀,缺勇气等等。议论文和论述类文本的衔接方面笔者做的另一种尝试是在议论文教学中一些重要材料的介绍。

当议论文写作要回避古人的时候,很多同学不得已只得去堆积一些道听途说的网络公共事件。教师不能好好引导的话,这不就成了和古人扎堆类似的今人扎堆吗?如何让学生真正有思想地去写现代社会发生的事?一些社会公众人物的行为会受到很多人的关注,我们可以适当引导学生去关注一些所做过的文章中涉及的一些社会公众人物。《准院士成为真流氓》中的肖传国;疯狂英语的李阳到家暴的李阳;从打工皇帝的唐骏到学历造假的唐骏……对待这些材料,我觉得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如何用这些内容:从思想立意上可以感叹现代社会的缺乏羞耻感,更要从论证角度教会学生思考这些人这些事背后深层次的东西。议论文重在说理,能围绕命题把道理说清楚就好。很多学生的议论文写作存在这样的现象:看到题目先想例子,然后硬套。这本身就是违背写作规律的,如何能写出好的文章来?可以利用论述类文本的分析扭转学生的写作思路,同时启发学生立论的深度。好的议论文只是借某人某一现象开个头,重在分析这现象背后的原因。我们一定要让学生在写议论文时明白这一点。如唐骏事件:学历造假暴露出现今社会的一些弊端(从社会的监管层面,从公众的普遍心态等)。我记得在讲这篇文章时,由于文本中涉及唐骏的内容很少,我还简单给学生介绍了一些。但介绍时一定跟学生讲清楚,像原文中这样举例的方法才是议论文正确的举例方法。在分析文本时多灌输这样一些观点,学生看的多了,听的多了,会按照这样的思路去分析问题,学写仿写一些段落,效果还是很好的。

三、关于实际操作的问题

首先保证的是给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和消化整理的时间,让学生认识到这个工作的重要性,这和平时的专题复习一样重要,而且这是贯穿整个高三复习的一个任务。一般我会安排两节晚自习和双休日一节课的时间去阅读和整理;写作的时间除外。早晚读的空闲时间也要求进行阅读和背诵。

其次是重视过程。阅读和写作的衔接做好的关键是学生学到的东西会用吗?用了多少?摘抄、修改和应用对学生的习作而言是最重要的手段,也是教师应大力督促的一个环节,是能否有效促进教学的关键一步。

最后是要效率。到每一种文体训练接近尾声的时候,特别是议论文,我就会在30分钟内要求学生限时写作。比如规定一个话题,你可以模仿,可以借鉴。但在30分钟内必须围绕这个话题进行一段完整的论述。在临近高考的两个月,我们一周做一次这样的训练(大作文除外)其实很多同学到这时候就会下笔很快,因为我确定的话题一般都是前面曾经谈到过的,学生也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训练的话题面可以宽泛些,角度可以多些,运用方法可以更灵活一些。

猜你喜欢

议论文记叙文文明
议论文阅读专练
记叙文阅读专练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Get两种论证法,一举拿下议论文
如何写好记叙文
让记叙文赢在构思
议论文的标题与首尾
记叙文写作重在“有我”
对不文明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