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作文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略谈

2012-08-15尹兴丽

中学语文 2012年36期
关键词:审题题目作文

尹兴丽

作文,应该是我们表达情感的需要。因为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它,可当我们在写作的后面加上“教学”二字时,我们又心情沉重,一声叹息,步履维艰。作文教学一直是我们新课程要探讨的一个重点和难点问题。在高中作文教学中会遇到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具有一定普遍性,它制约着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值得我们思考。

一、作文缺乏积极性

学生普遍的观点是:写作耗时又费力,而且收效不大,不如做数学题,做对了有一种成功的愉悦。这可以说是大多数语文教师收到的最多的关于学生作文的心声了。要解决这一问题,语文教师首先要提高学生对作文的认识,让学生认识到写作的重要性,不论是日常生活,还是高考,都关系重大。其次,要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消除畏惧心理。满怀兴趣的学习,可以提高效率,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并且可使学生始终保持学习新知识,钻研新技术的热情。所以,应采取多鼓励、多表扬,肯定其优点,树立其写作信心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另外,采用多种形式进行练习,大作文、小作文、随笔、小练笔、口头作文等多样化形式,避免单调。

二、素材贫乏陈旧,缺乏新意

学生的生活圈子小,阅读面不大,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好多材料反复用,尤其是写议论文,论据常常是以前的经常见的一些无新意的东西,像古代的司马迁、项羽;今天的张海迪、雷锋;外国的爱因斯坦、爱迪生等。有的学生从《论据大全》上机械地照搬几个材料,导致内容空洞。

那么,如何解决这一弊病?1.观察、思考生活,关注、评点社会;2.多读书读报,广积累,分类搜集歌词、优秀广告词;3.开发挖掘课本;4.整理搜集试卷上语言表达题的语句、现代文中优美的语句,不放过任何美丽的只言片语。在素材开发利用方面,首先,要多角度地开发,从不同的侧面挖掘。其次,引用历史人物事件时,在不改变事实的情况下,加上自己的想象,进行细节再现,融入自己的评价和情感。再者,为了突出材料的中心,更好证明观点,可以通过环境来渲染人物事件。最后,在写议论文时,事例的列举还要注意整例子和散例子结合起来。这样才富于变化。引用材料时还要告诉学生,不能只引用不评论。

三、语言粗糙、贫乏、稚嫩,缺乏艺术性

作文的语言好比人的外表一样重要。虽然,我们不能以貌取人,作文不能以言判分。但是,作文的语言往往和人的第一印象一样重要,尤其是在考场作文中,语言的优劣直接影响分数高低。而语言又是雕琢、锤炼出来的,需要在平时下功夫。在平时的写作中我们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锤炼自己的语言。让学生明白,要想提高自己的语言,最快方法是引用别人的,其次化用优美的诗词,还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词里面的意象。好的语言无外乎句式的节奏整散和谐,音律的押韵和谐,修辞准确和谐,选词的搭配和谐。只要有意识的去做,一开始或许举步维艰,但久而久之,便可熟能生巧。

四、审题立意不准

面对一个话题、一段材料、一幅漫画、一个命题,不知道如何确立主题论点,写成作文后,往往离题万里,不着边际。审题正确,写出的作文才切题;反之,就文不对题。偏题、离题,是作文最忌讳的,因此,审题要慎之又慎,千万不可粗枝大叶,主观臆想。审题的过程,不仅是理解题目含义的过程,还是确定文章体裁、题材、中心和写法的过程。审题与构思密不可分,审题是构思的前提和基础,构思是审题的拓展和细化。审题立意这一关过好了,文章的布局谋篇也就有底了。

写作文时如何正确、有效地审题呢?以下几点应该注意:首先,看懂字面义。准确地理解题目的字面含义(尤其是关键词语),是领悟题旨的第一步。如:题目“成熟”本义是指植物果实等完全长成,转义指发展到完善的程度。一般来说,命题的意图在“成熟”的引申义,多指人的成长、完善。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题目的文字一般比较多,这就更需要仔细阅读,正确理解,全面把握。其次,吃透深层义。深层义是蕴涵在题目里面的,需要考生具有一定的认识水平和分析能力才能感知。如:有个很新的作文题“我美丽,因为我在思想”,“美丽”在题中的特定含义不只是“好看”,它是“思想”这个“因”所推出的“果”,也即“我在思想”中所获得的启迪和成果。文章既要写出“思想”的内容和过程,又要说明“美丽”的具体表现,惟此才切合题旨。题目的深层义,还包括它的比喻义和象征义。有些题目附有提示语,提示语是命题人对考生的一种暗示,是为考生审题立意、打开思路铺设的台阶。提示语不论长短,都要高度重视,仔细阅读,认真揣摩,积极地从中获取写作的启示。审题的过程,其实就是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认识和分析能做到准确、全面、深刻,就为作文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因此,要提高审题能力,首先要提高认识水平和分析能力,这就离不开思想理论修养、生活阅历和积累。这方面,正是目前广大高中生所欠缺的,应该引起高度重视。过好“审题关”,还要求学生具有审慎、缜密的科学态度,主观随意、粗枝大叶、浅“思”辄止、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看表象无视本质,诸如此类,都是审题的大忌,千万不能犯!

五、教师有效反馈不到位

反馈必须及时。包括作文的讲评和修改,必须讲究其时效性,学生作文后一般2-3天、最多4-5天就必须反馈评讲,不能拖欠,拖久了就会模糊学生对训练重点的印象,冲淡学生写作兴趣,进而阻碍学生急切获取新的写作知识的欲望。反馈的形式必须灵活多样。作文的反馈不宜精雕细琢,也不应拘泥于单纯的一种形式,而应当更开放,更多样。而且应该让更多的孩子参与到作文的评改中来,让他们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欣赏别人的文章。这里笔者罗列了自己在平时经常使用而又比较有效果的几种方法:①把自己的作文大声地读给自己听,“让自己的耳朵当小老师”;②学生上台读自己的作品,老师适时地简单点评一些好词、好句,或学生互评;③小组内阅读自己的作品,最后以小组为单位推荐一篇全班交流;④开辟张贴专栏,张贴学生的作品,及时让他们推荐出当中的优秀文章。被推荐到的孩子上台大声地朗读自己的作品;⑤同学互相书面批改。把你批改到的好词好句大声地念给同学听,并说说为什么;⑥大量地为孩子提供同类作文,让他们尽情欣赏,然后再大胆修改。

猜你喜欢

审题题目作文
精审题,明立意,读懂童话
学会思考,尊重每一道题目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三招”学会审题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缜密审题,准确建模,学以致用
七分审题三分做
追根求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