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借东风掀巨浪

2012-08-15楼超君

中学语文 2012年36期
关键词:海燕主旨文本

楼超君

“文似看山不喜平”,语文教学亦不能平风静浪,波澜不惊,而要有起伏高潮,使课堂有活力,有张力,这样才能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在课堂上以积极的态度来学习、思考,从而能够真正有所收获。综观近几年的语文课堂,很多教师都比较注重对文章主旨的个性解读和深入理解。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对文本内容、文章主旨作出自己独特的解读,并能借助写作背景、作家作品、名家评论等各种资料,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去思考、理解,使语文课堂呈现螺旋式上升结构,逐步形成一个高潮,引领学生从新的角度来解读文本,对文章主旨有深刻的、独特的乃至多元化的解读。作出这种解读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适时地借几缕“东风”能掀起层层巨浪,有助于学生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一、巧借背景,读懂主旨

借作者生平经历,理解文章主旨。任何一篇文章都是作者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独特内心体验的外现,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作者的经历和创作过程无疑对理解作品的内涵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篇文章如同一潭池水,如果不管水的来源和去路,总有管中窥豹不见全身之感。比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前文流露出作者游玩山水的快乐,读到后文却变成了“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如何理解作者这一喜一忧的变化?是本文的主旨,亦是难点。这时向学生介绍柳宗元被贬永州的遭遇,学生就会明白:原来此时的作者为国效力不成反遭贬谪,孤独、寂寞、忧愤充满了他的内心,游山玩水只是想排遣心中的烦恼,一旦景与情合,内心深处的孤独、忧愤就会不由自主地荡漾开来,由乐到悲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借社会背景,理解文章主旨。人是社会的产物,个人的思想变化必然会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作者在创作文学作品时,都会烙下时代的印记,如果对作者的生活年代不了解,单纯地以现代生活为对照来学习这些文学作品,学生理解文意,体会作者所蕴含的感情就很难,尤其是写作年代比较久远,感情比较特殊、复杂的文章,就需要通过背景资料的介绍,把学生带到作者生活的年代,让其身临其境,这样才能比较容易透彻理解文章主旨,较准确地把握作者的感情。比如高尔基笔下的《海燕》,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能够读到一只在暴风雨中勇敢飞翔的海燕形象,但为什么要塑造这么一只海燕,学生便不能体会作者更深层的情感了。通过背景介绍,学生了解了沙皇专制统治下俄国社会的黑暗、压抑,自然而然地就能理解海燕的象征意义,体会到“海燕”中蕴含的战斗力量。

二、巧借作品,读出主旨

人教版教材中有不少文章是某些经典作品的节选部分,比如《孤独之旅》、《香菱学诗》、《智取生辰纲》等,教学这类文章教师可以适当介绍、引用原著中的内容,引导学生去和作者对话,在对话的过程中提升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比如《智取生辰纲》一文,学生仅读文本一般只能够读到杨志的小心谨慎,粗暴蛮横,这是比较片面的。此时介绍原著中的一些内容:身为三代将门之后的杨志一心想“博个封妻荫子”,却因失陷花石纲而一直失意,不受高俅赏识,还因杀人而被刺配大名府,前途无望,此时好不容易得到梁中书的重用,一旦成功押送生辰纲,就升官有望。联系原著,学生更全面地了解了杨志的经历,就能读到他粗暴谨慎背后那颗急功近利的心,加深对杨志这一人物的认识,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同时也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

另外,作者的思想往往会贯穿于他的某一阶段的作品甚至整个创作过程中,而在一篇文章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时会比较含蓄,如果我们教师能适时联系作者相关作品中的观点来帮助学生解读文本,就能够为学生搭建一个平台,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意。比如《竹影》,有的老师把它上成了一堂学习中国画的美术课;有的教师把它解读成一篇展现孩子的天真可爱,父亲的善于教育的文章。这样的解读是值得商榷的,甚至是有失偏颇的。徐赛儿老师上的《竹影》,带给我们一种新的解读方式,她带着学生细读文本之后,引用了丰子恺其它作品中的内容:“他们(指儿童)比艺术家的心真切而自然得多!他们往往能注意大人们所不能注意的事,发现大人们所不能发现的点。所以儿童的本质是艺术的(《美与同情》)。”“孩子们的口袋里常常私藏着炭条,黄泥块,粉笔头,这是他们的画具。当大人们不注意的时候,他们便偷偷地取出这些画具来,在雪白的墙壁上,或光洁的窗门上,发挥他们的作品…… (《儿童画》)”这两段文字让我们体会到童心中蕴含着艺术的萌芽,艺术的创作。接着又追溯了本文的出处《丰子恺文集·艺术卷》,原选自《少年美术故事》,本文是24个故事中的其中一个故事。让学生体会到本文是以孩子的口吻,用讲故事的形式来讲述跟绘画有关的人和事,字里行间洋溢着一份童真童趣。用童心拥抱艺术,在艺术中享受生活,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作出了自己独特的解读,这一解读源于对丰子恺的其他作品的了解,以此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文本和生活中感受艺术。

三、巧借评论,读透主旨

有的文章尤其是经典作品有时也可引入一些对该作品的评价,这些评价或是名家之言极其经典,或是各方争辩可给人多方启发,这样有助于打开学生的思维阀门,引导他们对作品的多元解读。比如刘飞耀老师在探究《那树》一课的主旨时,引用了几段评论:

大树的命运引发了深重的思考和感慨,他认为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存,人类的发展不应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人教社《教师用书》

庇荫人类、护卫大地,可其后却被人类基于私利考量,落得砍伐殆尽的下场,表面看来固然是老树一生实际的写照,但响应到人类社会,老树的坚固稳定,何尝不是传统文化根深叶茂的表征?奈何时移事迁,在西风东渐、国人盲目崇洋的心态下,传统文化亦不免于被折枝刨根、砍伐殆尽的命运。——台湾《国文教学手册》

我们要像敬畏自己的生命意志那样敬畏像那树一样所有的生命意志,满怀同情地对待生存于自己之外的所有生命意志。一个人,只有当他把所有的生命都视为神圣的,把植物和动物视为他的同胞,并尽其所能去帮助所有需要帮助的生命的时候,他才是道德的。——姚寒逸

王鼎钧就像深秋原野一棵怒爪攫空的老树,离开大陆固然身不由己,活在孤岛更是生不逢时,七跌八撞,遍体鳞伤,所以寡合,于是出走,终于旅美。“人言落日是天涯,望尽天涯不见家”;万里外寂寞乡落日楼头孤鸿声里更加想念他的杨柳依依桃花灼灼的中国,禁不住寄那树长叹:啊,“故乡要你离它越远它才越真实,你闭目不看才最清楚!”——舒婷

这几段评论犹如石头投入平静的湖面,溅起了阵阵水花,学生纷纷对《那树》做出了多元化的解读:那树是生命的象征,我们要尊重生命;老树反映了过去人们良好的美德以及良好的习俗;那树就像一个人,一个老人,他有善心,有人性,它能在炎热的夏天为人们带来浓阴,它在死之前还在提醒着自己的孩子——蚂蚁;大树是无私的、胸怀豁达的,为什么我们人类就不能同大树一样拥有这样的精神呢?……学生的解读不再仅停留于环保这一主题,而能够联系自我、联系生活,生发出独特的而又丰富多彩的理解,正是这些评论激活了学生的思维火花,才有了这些精彩纷呈的解读。

千头万绪疑无解,一子落定满盘活。有些课文学生读完后如坠云里雾里,一时认不出它的“庐山真面目”。此时,借几缕东风,能帮学生“拨开云雾见太阳”,真正读到作者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情感,提升学生对文本的解读能力。

猜你喜欢

海燕主旨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主旨演讲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记叙文的选材与主旨
“苏世独立”与“遁世隐逸”——《渔父》主旨分析
Friendship
赏春
赏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