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效复习课,运用四策略

2012-08-15周永孝

中学语文 2012年33期
关键词:精心拟人毕业

周永孝

毕业年级的复习课既不同于非毕业年级的新课,也不同于毕业年级的评讲课,但它在复习教学阶段又是一种常规课型。探究、遵循并运用复习课高效的规律,对毕业年级的复习教学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笔者反思多年的高三语文教学经历,总结大量的毕业年级课堂观察,同时也基于本校中学课堂改革精神,归纳出毕业年级复习课高效的如下四个策略,即导入新课建网络,具体表述明目标,讲练结合破难点,小结过程作归纳。

导入新课建网络 富有经验的老师都知道,促进学生完成学科知识结构的构建和完善,是毕业年级学科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之所以是难点,就因为这项工作没法一蹴而就,不能等到后期综合复习时才着手。而应该贯穿在专题复习的每一节课中,而这最好是在课堂的起始阶段,即导入新课建网络,促进学生知识网络化,能力结构化。比如语文复习课,学到比拟修辞,教师导入时,可以这样表述:“同学们,我们知道广义修辞包括词语的锤炼、句式的选择和修辞格的运用;而修辞格即常说的修辞手法,前面我们已学过了其中的比喻修辞,今天我们将学习与之并列的比拟修辞。”由此可见,“建网络”常常借助这一教学点在结构体系中的上一级和平行级关系来实现,有时也可同时借助它的下一级来表明。这样面上明点,不失全面;网上定条,不失条理:开课时纲举而目张,让学生能随时把所学准确及时地“归位”,而不致散逸。

具体表述明目标 高三学科复习,其实总课时还是很多的,但仍有不少老师总嫌课时不够。其实以合理的课时量为标准,课时争得越多,意味着教学效益越低。低效课堂常常是水过地皮湿,日出地皮干;泛泛而为,重点未突出,难点未突破,让人感觉隔靴搔痒,甚而不痛不痒。低效益常常起因于课堂目标多了,而不是少了;课堂目标大了,而不是小了;课堂目标空了,而不是实了。其实“伤其九指,不如断其一指”,而真正要实现一课一得,就必须首先“具体表述明目标”。

有的课堂,有的老师也“亮”了目标,但其实“亮”得不明晰,“亮”得不具体,“亮”得不实在。而解决的直接途径就是“表述的具体化”,当然根本的前提还是“思想的清纯化”。教师想得清,才能说得明;教师说得明,学生才能理得清。

例如,课堂教学明标时说“学习比拟修辞”,这样的表述就宽泛而空洞,如果表述为:“1.能借助概念和分类来判断比拟修辞;2.能规范表述语句中比拟修辞的作用;3.能根据语境要求撰写比拟修辞句子。”表述“具体”的标准就是可操作能测评,其中关键是动词的选用。这样的要求就需要教师以“一课一得”的标准想清楚,并以“可做可测”的标准说清楚,从而保障课堂有的放矢,保证学生课有所获。

讲练结合破难点 高三复习课,主要的普遍的教学方式是讲练结合或练讲结合:先讲后练,练是为巩固和强化,课堂用演绎思维;先练后讲,练是为尝试和探究,课堂用归纳思维。一般而言,课堂满堂练,易堕入题海的陷阱,教师指导不力,学生得到的指引不够;课堂满堂讲,学生过手不足,印象不深。如果教师讲得不精,就不能挤出时间让学生练,可见讲练结合的前提是精讲。另一方面,讲练结合的关键还是精练,精练必须有几个要素来保证,即教师精心选题,学生精心做题,教师精心评题,师生精心化题。反过来说,选题不严格,做题不严肃,评题不严密,学生就难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其中做题环节,很多老师常有轻视,常向课外甩作业。其实学生课外作业的状态参差不齐,要么不是独立,要么不是定时,要么不是集中专注,这样完成作业,其效值常常不高,尤其是各科老师都向课外甩作业时,学生的作业状态更不理想。所以好多学生叫屈:平时做得对的题,考试时做不起。其重要原因就是二者的做题状态不相同。所以为了增强学生应试的适应性,就要尽量把平时练习置于 “考试情境”中——定时、独立、集中,在老师监控下:即安排在学科课堂中,而非在课外。作业的课内化,既能避免学科间的无序竞争,又能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既能挤压时间迫使教师精讲,更重要的是保证学生作业的“真”状态和“深”效应。常见一些老师课前也精心选题,做后也精心评题,但效果仍不理想,可能就是未让学生精心做题,弱化了关键的一环,让精心选题降了价,让精心评题打了折,非常遗憾。

小结过程作归纳 新课程三维目标有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者相辅相成,相伴随行,不能割裂。例如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总是随着学习过程而渐进,总是借助学习方法而实现,前者如“鱼”,是侧重静态的成果;后者如“渔”,关乎持续的学习力。常见一些毕业年级复习课,要么止步于练习(或简单评讲)不做小结,要么小结只对知识而言。其实在高三复习课中,教师小结归纳,或引导学生总结反思,特别是关于过程和方法方面的,是很有针对意义和现实价值的,它是本课所学的“盘存”和“存盘”,更是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跳板,集中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价值。例如:在复习比拟修辞一课时,我安排了如下两个练习题让学生完成:

一、请判断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并口头说明依据:

1.花儿笑弯了腰。

2.花儿像人一样笑弯了腰。

3.读你千遍也不厌倦,读你的感觉像三月。

4.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二、请体会下列比拟修辞的作用,并书面具体表达:

1.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走了。

2.你不要对我张牙舞爪的!

3.群山肃立,江河挥泪,辽阔的祖国大地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

4.一盏离愁孤单伫立在窗口……夜半清醒的烛火不忍苛责我。

练习评讲之后,我就此引导学生作了如下归纳:

一、判断比拟修辞,可从三个角度着手:

1.概念判断。比拟是临时直接赋予对象以对象本不具有的动作情态特点。由此可见上面的例1是比拟,例2就是比喻了。

2.词性判断:比喻常常体现在名词上,比拟常常体现在动词上,移就常常体现在形容词上。由此可见上面例1中的“笑”,例3中的“读”,例4中的“翔”都能辅助判断其所在句子用了比拟修辞。

3.小类判断:比拟包括拟人和拟物两小类,拟人即把物比拟成人;拟物即把人比拟成物,或把甲物比拟成乙物。当能进一步判别上面例1属于拟人(把物比拟人)、例3属于拟物(把人比拟物)、例4属于拟物(把甲物比拟乙物)后,就更能坚定它们是比拟修辞的判断了。

二、关于比拟修辞的作用,常有如下规律:

1.拟物,尤其是其中把人比拟成非人(即物),常常饱含厌弃、憎恶、反感的情绪;

2.拟人,人的主观感情辐射于物,让外物着上人之感情,又反过来强化人之感情。如上面例4中通过拟人修辞,突出了烛火的温柔和善解人意,又带点曲终人散的凄清冷落,令人无限感慨。

由上可见,小结过程作归纳,很能体现教师点石成金、拨云见日的功力和效力,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会不断出现的规律,提炼出能重复运用的方法,才能让练习增值,让复习高效。

以上对毕业年级高效复习课的基本策略做了简要归纳和说明。众所周知,毕业年级的课堂常常是容量大,节奏快和强度高,但正因此,我们恰恰需要目标小,循环短和形式多。从易行和实效的角度,笔者总结出毕业复习课,高效四策略,以期对同行有所帮助,让课堂有更高的效益。

猜你喜欢

精心拟人毕业
“精心、贴心、尽心” 赴一场一年一次的“约会”
我们今天毕业了
精心选购 合理搭配
拟人句
拟人句
拟人句
学会拟人句
吾栖之肤
毕业季
毕业了,能否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