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应回归“本我”
2012-08-15宋庆清
宋庆清
语文教学不单单意味着一篇篇课文的解说。语文 来自于生活,来自于社会,来自于人自身,语文学习探究活动也只有在社会实践中,通过学习者自身的体验与感受,真真切切的对社会、对人、对自然的思考与感悟,从而发现美、感悟美和创造美,才能达到情思的升华。语文教学理应回归本我。但是,在现行的追求高分的教育体制下,语文教学的指向更多的是停留在功利的层面上,体贴人性、关注心灵的教学行为没得到应有的重视。还有,在应试的教育体系里,我们的语文教学离我们的本心越来越远,这样承载着许多个人情感、民族情感和社会情感的语文教学正向本我的反方向前进。我觉得有必要将本我概念引入语文教学,实实在在地回归到真实的语文教学。
一、关注每个个体,激发学生的本我意识
静观我们的一些教学行为,其实不难发现,一节热热闹闹的课堂,总有一些学生游走于课堂学习之外。看似轰轰烈烈,可学生的行为中到底有多少是有效的语文学习行为?生成教学的机械使用,公开课中音频、视频的频繁使用,实似“语文秀”粉墨登场。教学拓展的舍本逐末,自主探究的简单流程,不是为语文而语文,而是为满足听课者的一种时尚。关注每个个体,让“本我”进入教学,这会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在学习中的旁观态度。语文教学应该尽量考虑到每个学生学习个体,例如,我在教学《阿Q正传》时,让学生讨论作者对于阿Q的分析与批评时,要求每个学生大声地说上一两分钟。有些学生说得有些激动,并不是听的每个人都听得很清楚,但是这个环节就回归到了学生本我的原点上。在这堂课,在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时,每一位学生都是真实的存在,去掉他,这个整体就构不成对这篇课文的整个班级的学习整体。而且,课堂这种正式的公众场合的表达,对激发学生的本我意识很重要,对改变学生的语言习惯很有益处,它需要符合规范的表达,需要优美的表达,需要具有穿透力的表达。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荣誉感,在公众场合“演说”时,他必须维护这种荣誉感。这样,他的“说”就会自觉倾向规范化、条理化。学生必然会不断修改自己的语言,尽量地完善它,使之有神有味。
二、丰富单薄思想,凸显学生的本我个性
思想的单薄是学生尤其是农村地区学生的普遍现实,又因为教学主要关注应试,极少指向本我,学生的思想处于教学的边沿而不被重视,丰富学生的思想便成了语文教学上的一种奢望。在课堂上,教师忙于繁琐的分析,占据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在对教师公开课的教学评价中,这种对课文文本的繁琐的分析又在很多时候被评课教师和专家们评价为深入浅出,因而模糊了广大语文教师的评价观,误导了他们,使他们乐此不疲地解剖一篇篇文章,而没有落实到语文教学的根本——语文的课堂到底引导了学生学会了什么。教师对学生思想的引导主要还是通过对课文文本的分析来传达,但那样强行灌注给学生的思想,就像没有依附的物质,具有不稳定性,没有持久的力量,这对思想的积累极为不利。我认为语文教学应回归本我来丰富学生单薄的思想,让学生自问:在思想的框架里,“我”要干什么?最好的教学策略就是找材料,运用材料。教学的材料是构建思想的物质基础,学生一旦进入材料中,材料就会以形象生动的实例展现——思想原来也可以是那么的美丽,从而建立起对思想的亲切感。例如,教学《阿房宫赋》,一个学生提到第三段形象地再现了六国与秦的一苦一乐,深刻地表现了秦的“纷奢”给人民带来的灾难,为什么说“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作者这样表达有什么用意?要形容宫殿柱子多,多于天上之繁星,形容架梁之椽多,多于瀚海之沙砾,这岂不更具夸张意味,更显秦的奢侈?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积极参与讨论,每个组都提出本组的独到见解,通过细细琢磨,体会到作者的独特匠心。其中一个组提到:这个比较,不仅突出了“多”,更暗示了这个“多”是建立在增加百姓的徭役、加大百姓的负担的基础上的。在思考与讨论中,学生们充分发挥自己的独特见解,彰显本我的光彩。
三、重视人文教育,构筑情感的本我课堂
语文教学应回归到本我之上来,重视人文教育。人文教育最基本的精髓就是滋养人的情感。教师应挖掘教学材料的价值,梳理出其中的感情因素,增加学生的情感认识。情感不是抽象的,不是单靠分析文章的词句段就能掌握的。但我们已经在繁琐的分析中走了很长一段时间,学生收获到的仅有思想的贫瘠。语文课文材料丰富,有说亲情、友情、爱情、乡情、爱国之情……一个个的具体的材料为我们搭建起深厚而坚固的感情大坝,这不是靠说教和单纯解析文本能得到的。教师应激发学生的本我,引起他们的共鸣。活生生的课堂不能变成教师为学生特意设置的桎梏,并以“应当”的名义大行其道,剥夺了学生的阅读的兴味、情趣,以教学目的的“所指”代替了学生阅读的“能指”,这是一种狭隘的教学法则,又因为情感是属于非考类别的东西,教师的所指也就往往忽视了它,情感教育也就留下了太多的空白。“本我”的课堂出现则能让学生自主、自由地获得温润、深厚的情感教育。例如,《荷塘月色》是中国著名文学家朱自清写的一篇散文,曾参加过“五四”运动的爱国知识分子朱自清,面对黑暗社会现实,他悲愤、不满而又陷入对现实无法理解的苦闷与彷徨之中。怀着这种孤独苦闷的心情,写下了《荷塘月色》这篇文章。通过让学生对本文的自主学习,使他们更好地获得了对该文情感的体验。
四、挖掘文本语文味,再现形象的本我感受
非语文、泛语文的因素使语文教学迷失了本我。语文课通过生动、扎实的语言实践活动,以“语文的形式”进行探究,让课堂洋溢着“语文味”的芳香。语文味表现在“静心默读、动情诵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 我们在课堂上做到了“几味”呢?例如,我在教学《荷塘月色》一文中的月色下的荷塘这一部分时,引导学生体味文中朦胧迷离、清幽恬静的文字,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怎么会有“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这种的比喻?学生们通过本我感受,挖掘文中的语文味。原来置身荷塘的那段时间作者的心是宁静的,而苦闷的现实生活使之不平静的愤懑的心情并未消失,只是如同一个被强按在心湖湖底的水瓢,一不留神,就会冒出来,在冒出来的瞬间,这种感情便投映到作者所描绘的景物中,于是作者眼中的树影就像鬼影了。这一刹那的感受的形象再现,是和作者一刹那的心境一致的,它和其他那些优美的描写一样,都说明了“一切景语皆情语”的道理。这样一个反复琢磨的过程,不仅仅是训练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过程,也是学生对文本的再次深入解读的过程,更是学生个性化体验得到充分张扬的过程。由此达到“教学无痕,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语文教学呼唤回归“本我”,呼唤真实。让语文教学回归“常态”,回归生活化、社会化,回归到学习者的主体地位。还语文一个“本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