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学科精神的培养
2012-08-15张群
张 群
语文教学不单单是识字、读书、写作教学,还应该有传承文明、根植精神、培育趣味等内涵。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语文教学孕育着深刻的变革。以前学校教学深受科学主义教育思潮的影响,学校教学以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为目标,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多关注的是知识的灌输,我们过去的教育信条是塑造“知识人”,“人的第一使命就是向他之外的客观世界索取种种知识”,而忘记了教学的终极目的——人格完善。
在新课程改革中,语文教学就明确提出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具有科学和人文素养,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这一目标重新矫正了语文学科的教学方向,语文教育就是一种精神的培植,就是个体精神经验的丰富、个性生命的成长、生命本体的活跃及文化涵养的加深。语文教学应该在教学实践中,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形成自己独特特征,形成自己独特的学科精神,形成人文性、审美性与探究性的统一。有了学科精神就有了共同追求的目标,有利于形成学科的风骨与特质。
一、语文教学要重视人文性的培养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近来,学界特别强调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语文教学是塑造人的艺术,人文精神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属性。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不再是过去所提的思想内容,也不等于过去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所谓人文性就是在语文教学中要考虑到学生的不同特点,考虑到人才成长的差异性,考虑到人的个性全面发展。康德曾经说过,“没有人,一切创造只是荒漠、徒然,没有终极目的”。人文性的基石是人性。它关注人的自然发展,生命的健康成长和健康个性的发展。因此,语文学习就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承认个体差异,重视个体体验。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教材要“关注人类”、“关注自然”,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特别是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总之,在语文教学中要体现对生命的尊重。语文课应是知、情、意的统一,教学过程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生命活动的过程,更是开启智慧与觉悟的过程,蕴涵了丰富的人文意义。语文教学是“人本”与“文本”的统一,是实现一种生命个体的审美体验,是一场富有独特生机和鲜活张力的美妙旅程。综观现代学生,道德水准低下,轻视生命,漠视他人,这不能不说人文性缺少的表现。
二、语文教学要重视审美性的培养
语文教学失去了审美性,也就失去了语文教学的真谛。美学是真正的人学,审美教育是一种陶冶情操的教育,其目的是促成人对自然和社会定向的审美关系,提高人的审美观念和趣味,发展人的审美理想和创造美的能力。语文学科是最富有情感的学科,是审美教育的重要阵地。语文教学就是要正确把握语文教学特点,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使他们认识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使他们逐渐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语文课本收录了众多的文质皆美的文学作品,这是审美教育的得天独厚的材料。小说中的主题、形象,散文中的画面、结构,诗歌中的意境、意象,戏剧中的人物性格与矛盾冲突,还有文章的构思美、立意美等,都具有审美意义。
语文教学过程实际是审美活动的过程,学生在文本学习过程中始终伴随审美活动,伴随着丰富浓郁的审美情感,语文教师必须充分利用本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在文本教学活动中,不仅要求学生弄通文章的思想内容,更要通过阅读作品,培养学生向往美好的情境,追求美好的理想,关注自然和命运,关心作品中的人物和喜怒哀乐,从而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就是要引导学生用审美精神分析语文教学的多种因素,必须把“善”、“美”带到课堂教学中去,揭示语文教学与美德联系,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培养学生有一双审美的眼睛,让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从而提高语文学习的人文品位。
例如,我国有悠久的诗歌传统,究其原因,就是诗歌具有无可替代的审美教育功能和教化作用。诗歌是情、理、美的统一,是事、实、美的统一,“美”是诗的灵魂。《毛诗序》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诗歌特有的感情力量和美的力量,如春风,吹放花千树;如化雨,润物细无声。优秀的诗歌“在几千年间都能使亿万人的心灵激荡”,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和永远的生命力。一曲“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至今令我们感受到什么叫悲壮;一句“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虽九死其犹不悔”,作者的忧国忧民之情令人感慨万千;“满江红”使我们热血沸腾,“我爱这土地”令我们心潮激荡。至于那些优秀的山水诗、爱情诗,又把人们带到一个美好而纯净的境界,使人心旷神怡,心灵澄澈。审美教育应是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之一。
三、语文教学要重视探究性的培养
语文教学还要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探究能力是学生终身受用的基本能力之一。教学过程不仅是知识的“定量”,而且是教学双方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的不断生长,是教学双方一段重要的生命历程。
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研究性学习是有别于传统的“以教学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研究性学习倡导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以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内容为选择,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单纯接受老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法,为学生建构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途径和机会,促进学生养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语文学科的教学特点,决定了语文课堂探究性学习的着眼点,在于引导学生发现美,探究文本中隐含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独立精神以及敢于质疑的学习习惯,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课堂教学中我们要通过有效的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使用高级思维技能去深度思维、深度挖掘和深度分析,从而得出有根有据的结论,而不是对文本简单的复制粘贴。通过课堂探究,使学生在内心产生价值的认同。我们通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就可以让学生感觉陶渊明的生活态度,不为五斗米折腰,隐身“桃源”,于南山下构筑起精神圣地。我们通过“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就可以感觉苏东坡的生活态度,笑看红尘,洒脱风流。学生通过胡杨“生而一千年不死,死而一千年不倒,倒而一千年不朽”,就可以感觉到生命的可贵、生命的尊严。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要通过教师的引导。讲台上的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授者,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教师要积极创设真实而生动的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在和谐、民主氛围中与文本对话,与老师对话,与心灵对话,展现学生独特而鲜明的个性。
总之,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体现学科精神,做到人文性、审美性与研究性的统一,这样才能更好发挥语文教学特点,让学生具有独特的个性和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