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过程教学 淡化考试成绩
——新形势下中职物理教学的思考
2012-08-15广东章晓英
广东 章晓英
注重过程教学 淡化考试成绩
——新形势下中职物理教学的思考
广东 章晓英
当前,广泛实施的教学改革向广大中职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使中职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全面发展和提升,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中职人才的需要,是各中职学校教学的首要任务。物理是中职教育阶段的难点学科,但却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学科,如何在中职教学中提高物理教学成效,培养学生的能力,是物理教育工作者们持续研究的内容。
过程教学;过程;结果;评价
根据教育部职业教育专项研究课题资料显示,在学历和能力之间的选择上,有92.8%的用人单位看重的是学生的能力。然而,中职学生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正是初中阶段的学习困难生,学生大部分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很多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也比较弱。面对这种形势,中职的教学面临着很大的挑战。物理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在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神圣的责任。笔者认为,物理教师应当针对目前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更新观念,调整教学目标,特别是要把“注重过程教学,淡化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科学、综合的评价”贯彻到整个教学中,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新形势要求的中职人才。
一、过程重于结果
物理课程中所说的“过程”是指:学生自主经历的某种学习活动(例如观察、实验、调查、思考、解释、分析、概括、交流等);而“结果”是指学生在知识上的收获。
从教学角度来讲,教学的目的就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正确的结论,在以往的物理教学中,教师把学生获得知识结论作为教学的唯一目标,在上课时为追求效率高,进程快,干脆放弃必要的过程教学,把概念、规律、公式一股脑儿的灌给学生。这样的教学,重知识的传授,轻对学生的能力培养;重教师的主导地位而轻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解题时,为了得到某一道题的最终结果,解答的水平通常是以结果是否正确来评价的。因此,追求一个正确的结果,不仅成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目标,也成了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目标,有的老师甚至用已经总结出来的结论取代学生具体的分析过程,让学生记住各种特例的结论,把它作为解题的根据,学生解题的行为是回忆,而不是分析。久而久之,学生养成了唯老师唯书的习惯,缺乏创造的热情和竞争的态势。
知识是无止境的,学生通过物理教学获取物理知识,这仅仅是物理教学目的的一个方面,但是,如果不经过学生一系列的质疑、判断、比较、选择,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等认识活动;如果没有多样化的思维过程和认知方式,没有多种观点的碰撞、争论和比较,结论就难以获得,也难以得到真正的理解和巩固。更重要的是,没有以多样性、丰富性为前提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就不可能培养起来。因此,学生通过物理教学掌握知识、训练方法、增强能力、开发潜能、提高素质从而得到发展,才是物理教学目的的全部内容。教师应该把教学的重心从以往的只“重结果”向“重结果,更重过程”转移,即应该重视让学生自主经历某种有价值的学习活动(例如观察、实验、解释、分析、概括、交流等),使学生在实现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同时,也能从中获得体验,形成意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
二、教学环节中如何注重过程教学
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笔者认为可以从概念和规律的教学、实验教学和习题教学三方面加强过程教学。
1.在概念和规律的教学中注重过程教学
物理概念是客观事物的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在人脑中的反映,是物理事物的抽象;物理规律是揭示物理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制约关系的结论。每个概念、规律和理论都是人类知识的结晶,其发现过程都蕴涵着丰富的科学思想和方法,具有很强的科学、文化的价值。如果我们能让学生认识、体会这些科学思维的方法,就等于教给学生一把打开思维宝库的金钥匙。在教学过程中,要先从具体的事例出发,列举各种事例或进行必要的实验,使学生知道建立概念的背景和依据,然后通过分析,抓住现象的本质,形成物理概念,从感性认识上升到抽象的理性认识。例如,《加速度》这节课,可以通过下面的设计:
首先,要让学生知道建立加速度概念的必要性,可以创设这么几个物理情景:人起跑,飞机起飞,炮弹飞出炮筒,让学生比较这三种情景有什么不同,引导他们分析比较三种情景中速度改变的快慢。这能让学生体会到,运动学中除了学习位移和速度之外,有必要还要学习另一个物理概念,那就是加速度。其次,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加速度,还要让他们体验概念建立的过程,上课时还可以创设这么三个不同的物理情景和步骤:两辆汽车在相同的时间下改变不同的速度,学生可以回答,速度改变大的速度变化要快;两辆汽车在不同的时间下改变相同的速度,学生很容易的回答,时间用得少的速度变化快;两辆汽车在不同的时间改变不同的速度,学生这时候很难比较速度的改变快慢。此时,教师及时抛出问题:能不能找到一个标准来比较速度的变化快慢呢?于是,就提出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多少来比较速度的变化快慢问题,那么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就叫做加速度,这就初步建立起了加速度的概念。接着再继续加深,让学生体会到加速度大的速度变化快,加速度变化慢的速度变化慢,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设计这节课的思路是:让学生体验过程,让学生知道物理概念的形成的原因,形成的必要性,最后,在过程性的学习中,学生不但学习到知识,同时还培养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碰到物理问题,学生会用自己形成的能力哪怕是相同经历去解决类似的问题。
2.在实验教学中注重过程教学
在物理教学中,实验有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两种。演示实验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如果不重视体现过程与方法,经常会有学生不知道老师为什么做演示实验、怎么做的、依据什么得到的规律和结论……,结果是“课堂热热闹闹,学生糊里糊涂,教师给出结论,学生死记硬背”的局面。因此,在进行演示实验中,教师也要把科学方法体现到教学中来,让学生真正体验到科学结论产生的过程。学生分组实验是学生参与实践的重要途径,若学生只会按照书上设计好的实验步骤照葫芦画瓢做一阵子,按部就班的记几组数据,很难有多少收获。因此要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目的自主设计实验原理、制定实验方案、选择实验器材、安排实验步骤,然后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通过讨论确定最佳方案;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要积极了解量具、仪器的功能、使用条件、量度范围、精密度和使用规范;在处理误差时,要让学生明确:实验本身是一个严格的科学过程,必须一丝不苟,来不得半点虚假。这对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地态度和严谨的科学作风是十分有益的。实验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当实验出问题或误差太大时,不能以仪器粗糙、条件不行来搪塞,更不能编造数据,弄虚作假,而是应当启发学生如实分析实验失败或误差偏大的原因。在时间和条件的允许的情况下,要排除障碍重做。还可启发学生思考,如何改进或设计实验能进一步减小误差?改变一些器材能否做其它的实验?以此促进学生在变中创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3.在习题教学中注重过程教学
物理课中,习题教学是一种师生普遍重视、实施频率很高的教学活动。在习题教学中教师往往过分注重给学生总结解题的方法和类型,强调机械记忆和模仿。这会使学生逐渐成为缺乏个性化思考的解题机器。因此,习题课中也要改变灌输式教学的模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解题过程的活动中来,以习题为载体,经历发现问题、提出猜想与假设,进行科学探究等认知过程,使学生感悟出解题的基本步骤,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面对题目,首先要引导学生独立审题,通过阅读弄清楚题目中说的什么事?已知什么?需要求什么?在头脑中建立起物理情景,画出情景草图,使问题变得具体化和形象化。为了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可以引导学生分别通过物理方法、数学方法求解,从多个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教师事先把课备得多么熟练,都不能单方面平铺直叙的将情景展示给学生,将分析结果讲给学生,这样“高效率”的捷径,没有使学生经历分析、思考的过程,思维得不到锻炼,只能获得暂时的理解,遇到新问题时很难实现知识和方法的迁移。因此,要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带领学生经历思考和分析的过程,把思维过程中的矛盾、障碍展示出来,让他们通过探索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途径和方法。这样不但有利于学生理解物理概念、规律的本质,还有利于提升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在学习评价中渗透“重过程”:淡化考试结果,科学合理地评价
我国的传统的评价体制只重视知识的掌握程度,忽视了对能力方面的评价,这也许是造成教师过多偏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的一个原因。为了改变这种局面,防止“一考定终生”,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考试成绩只是学生学习成绩的一部分,应对学生的其它方面进行合理、科学、综合的评价。这样,也能使过程教学的实施就不是只局限在教学这个环节里,而是渗透到了其它各个环节之中。
1.多方面衡量平时成绩:在物理成绩评定时,学生的平时成绩应占一定份量。平时成绩应包含:①作业。作业是否按质、按量、按时完成;作业是否规范、工整和独立完成;解题是否有自己的独创性。②听课笔记。不定期检查听课笔记,促使学生养成做笔记、会做笔记的习惯。③课堂表现。上课是否遵守纪律;是否认真;是否积极思维;回答问题是否主动。④自学。是否积极参与自学;自学效果和能力如何。
2.设立奖励分:对在物理竞赛、课外活动或兴趣小组方面取得名次或积极参与、表现较好的,按情况适当加分。
3.改革考试方法:要改革单纯笔试的方法,实行笔试、口试、实验操作相结合,闭卷、半开卷、开卷相结合的方法。
4.改革现有的命题方向:在命题时应注意既要考查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更要体现能力的考查。试题要考查对物理知识的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试卷中要有实验题的份量;适当减少纯理论知识的份量;要重视对简答题的考试;要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解题思路;评卷时要挖掘学生创造力和创造思维。
(作者单位:汕头职业技术学院)
(编辑 吕智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