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教育视角下的中国外语教育
2012-08-15邢书美
邢书美
(西安文理学院 外国语学院,西安 710065)
0 引 言
比较教育是通过对不同国家、民族及地区的教育制度与模式进行比较来发现教育上存在的问题,并用比较的方法总结他国的经验,吸取别国教育先进理念,并将这些经验应用于本国的教育实践。比较教育的研究范围是 “当代外国教育的理论和实践”[1]。最早的比较教育研究出现在古代,一些旅行者对别国的教育模式和有关教育的所见所闻进行描述。这一阶段被称为比较教育史前时期。经过了上百年的发展,比较教育作为一门学科已经逐步完善、成熟。我国的教育也处在蓬勃发展的时期,比较教育对于当前的中国教育研究体现出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我国的外语教育借鉴别国的比较教育研究成果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比较教育具有国际性、跨学科、可比性、实践性等特征,他国的比较教育研究成果对中国具有借鉴意义,应分析研究各国教育制度,吸取其优良经验为我国的教育改革服务[2]。
“21世纪国际间竞争的特点是在交际中竞争,在竞争中交际”[3]。不言而喻,外语将成为竞争的核心要求。因而,许多国家都将外语看作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促进民族间的融合,适应全球化经济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工具。我国与别国一样同样重视外语的关键作用,并且将外语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一个核心环节,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的外语教育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也存在问题和不足,此时,借鉴别国外语教育的先进经验显得尤为必要。
1 语种选择多元化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制定和实施多语种政策的第一个英语国家。1987年,澳大利亚颁布了 《国家语言政策》(National Policy on Languages,简称NPL)。这是由联邦政府颁布的一项正式的、综合性的国家语言政策,是澳大利亚有史以来第一项正式的官方语言政策,也使澳大利亚终止了单一语言的历史[4]。虽然,澳大利亚的各个学校的做法不同,但总体而言,他们具有一些相似点。小学开设的外语课不作为考试科目,而在中学开设不同的语种科目,如: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甚至还有一些亚洲语种,汉语、日语、韩语、阿拉伯语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一两门语种作为自己的必修课。学校一般会让学生自愿报名,某一语种的班级达到规定的人数就可以开班上课了,如果人数过少达不到开班要求,那么学校会安排报此语种的学生到校外的语言培训学校上课。在某种程度上,学生自愿选择自己喜欢的语种学习,符合他们的兴趣爱好,而且还促进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当今世界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界,各国进行着密切的往来,语言作为交流的工具显得非常重要。澳大利亚的积极的语言政策为外语教育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铺平了道路。我国的中小学校一般只开设 (英语)单一语种的课程。学生们无法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其他语种,不过这也与我国多语种的师资缺乏有关。美国在外语教育方面也制定了积极有效的政策。1996年,美国外语教学委员会联合西班牙语、法语、德语教师协会制定了 《外语学习标准:为21世纪做准备》,规定所有学生在掌握英语的同时,必须至少掌握一门外语。1999年又增加了其余几个主要语种,据统计,美国大中小学开设的外语语种达138种[4]。而政府每年为各州的外语教育提供专项资金,由此可见,外语教育的多元化已成为各国外语教学的一个显著特点。
我国的外语教育也应努力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国家 《英语课程标准》专家组成员鲁子问教授在《美国外语政策的国家安全目标对我国的启示》一文中指出,“目前,我国的外语人才能够使用的外语语种远远不能满足我国社会发展、外交及国际交往的需求”。
目前,我国的外语教育语种仅仅限于英语、法语、日语、俄语、德语等少数几种,这严重地阻碍了其他语种教育的开展,这样以来,我国的外语教育难以适应全球化经济发展的背景下社会对外语人才的多元化需求。尤其是我国基础教育中的外语种类特别有限,大多数地区主要限于英语,部分地区开设的有日语和俄语。然而,我国经济正在飞速发展,其对语种多元化的需求远远不止这些,它几乎包含了世界各个国家的语言。
为了促进国与国之间更加密切的合作与交流,我们有必要在我国一些边疆地区进行邻国外语教育。比如,在黑龙江、内蒙古等北方边疆地区开展朝鲜语、日语俄语等语种的教育;在西南边疆地区可以开设越南语、缅甸语等。在中小学阶段,所有学生为了应对高考,几乎没有人会选修利于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外语语种。而在大学阶段,英语四、六级考试的通过与否决定着是否获得学士学位,所以在短短四年期间,学生们将大部分精力放在了学习英语并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和硕士外语 (英语)考试上。因此,我们应当着眼于改革现有的外语教育制度,根据地区的发展需求来开设特定的语种,不是统一化。
2 技能培养实践化
在许多西方发达国家,外语教学将重点放置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教学目的在于如何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外语的基本技能 (听、说、读、写)。在外语课堂上,教师尽量使用外语,教材也是外语的,教师还根据学生们的程度自行设计教学内容,使用图片、实物及多媒体作为辅助手段,积极地为学生们创造语言环境,还有多种活动形式,如:话剧表演、场景对话、游戏等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因而,学生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他们随时举手表达自己的见解,或者与同学们及老师一起讨论问题。然而,中国的外语课堂忽视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教师满堂灌,以通过外语考试或等级考试作为教学目的,结果造成了学生整日忙于做习题,争取得高分,题海战术的局面。这就是当今许多中国学生的哑巴外语出现的原因。在有些高校,学生把通过四、六级考试作为学习外语的最终目的,久而久之,忽视了对外语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在日本,外语教育也重视提高自身的交际能力,在课堂上,老师和学生们尽量用外语讲,灵活使用教材,设计多样的活动,尽可能的形成良好的语言环境。此外,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此外,日本政府还大量聘任外籍教师来日本任教,这样,学生们便可获得与目的语国家人士交流外语的机会。
因此,中国的外语教学也必须要重视激发学生外语学习的动机,强调交际能力的培养。在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上强调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而不是采取应试教育的模式。以应试教育为导向的外语教育只能导致学生最终导致丧失学习外语的兴趣以至于将外语学习看作一种负担。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首先,教学手段要多样化,应充分利用多媒体工具。比如,互联网是一个丰富的知识大宝库,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有效利用互联网是非常好的一种教学方式。如在讲授英语诗歌的教学中,可以在互联网上找一些著名的英语诗歌视频让学生欣赏,如Stopping By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的视频,让学生听着舒缓优美的音乐,欣赏着美丽的雪景,发挥他们的想象来充分体会诗歌的韵律美及意境美。其次,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我国的教育发展目的在于 “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这就要求我们应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上。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也是现代教育的根本意义和价值。将高考英语考试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作为衡量学生英语水平的唯一标尺显然是不合适的,如果能够设置一些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测试机制,主要是增强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从而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跟上时代发展。此外,教师应努力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创造性因素,通过设置疑问来创设情境,给每位学生参与的机会,让他们进行创新想象,从而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还要突出任务型教学模式,教师给学生分配一些实践任务,让他们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不断的运用语言,增强自己表达语言的信心,时常进行反思,以及不断的交流,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提高语言运用技能。
3 教师培训常态化
教师是外语知识的主要提供者与外语技能的主要培训者。师资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质量的高低,也是外语教学的关键。在美国,政府重视外语教师队伍建设,把教师的素质当作实现现代外语教学观念和外语改革的关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比如,鼓励教师参与外语教学理论和实践课程的培训,为教师提供各类不同形式的进修机会,对外语教师的任职资格做出了要求,比如,在美国中小学任教,不仅需要资格证书,还要有硕士、博士学位,而且教师还必须参加职前、在职培训。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全力支持和鼓励学校开展语言学习,在发展教师培训与进修项目上也做出了巨大的努力。比如,公立学校中的教师可以利用假期参加语言培训项目。再如,新加坡也很重视教师参加培训,新加坡教育部实施了专业化发展脱产计划,使更多的教师能够更好的参加培训。
在我国,目前外语院校的教师,绝大多数从事语言学方面和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这样的师资结构显然是不合适的。在招聘师资的时候,我们应该尽可能的扩大学科面,大量引进多种学科的人才。同时,优化现有师资,资助和鼓励老师从事其他学科的教学和研究,为今后开设相关课程做好充分准备。
在全球化经济发展的世界中,外语教育显得至关重要,重视外语教育关乎国家的利益,在吸取别国先进教育经验的同时,发展具有本国特色的外语教育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1]王承绪,朱勃,顾明远.比较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17.
[2]王承绪.从国外比较教育学科发展的现状看我国比较教育教学中的若干问题[J].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4):72-79,84.
[3]何其莘,殷桐生,黄源深,等.关于外语专业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1):24-28.
[4]高站荣,曲铁华.澳大利亚外语教育的特征及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8,35(5):9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