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文献在日本平安时代的“豪杰译”——以《今昔物语集·震旦部》的一则故事为考察范例
2012-08-15杨金萍
杨金萍
(浙江工商大学日本语言文化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一、序言
“豪杰译”亦称为“改译”“改写”。王向远在《翻译文学导论》中指出,“豪杰译”这一术语见于晚清时代,很可能来源于明治时代的日本,是“对原作的各个层次做任意改动,如删节、改译、替换、改写、增减及译者的随意发挥”[1]。郭延礼在其《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概论》中指出,采用“豪杰译”是“为了思想启蒙和政治宣传的需要,译者把作品中的主题、结构、人物都进行一番改造,这样的译作虽不能说面目全非,但肯定大异其貌”[2]。从上述研究可知,所谓“豪杰译”就是意译的一种,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自我体现。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可以根据具体需要和目的对原文或删减、或增加、或改变原来的一些内容,其结果使译文与原文之间似是非是。
纵观中日交流史,千余年前,古汉语文献已漂洋过海进入日本。为了更好地掌握汉地灿烂的文明与文化,日本培养官吏的最高学府大学寮规定了在学期间必须学习的书目和学习时间,例如,“凡应讲说者,礼记、左传各限七百七十日。周礼、仪礼、毛诗、律各四百八十日。周易三百一十日。尚书、论语,令各二百日。孝经六十日。三史、文选各准大经。公羊、榖梁、孙子、五曹、九章、六章、缀术各准小经。三开、重差、周髀共准小经。”[3]
然而,以上仅仅是博大中国古汉语文献之沧海一粟。为了尽快地把握、吸收和传播古汉语文献中的精髓,日本人在刻苦学习汉语原典的同时,也对部分文献进行了翻译。而在这样的过程中,日本人并未保持了对古汉语文献的完全忠诚,而是在逐字翻译的同时,开创了全新的翻译方式。杨金萍、肖平在《从解构主义翻译理论视角看古汉语文献的日译》中将日本对古汉语文献的翻译划分为四种翻译模式,即音译模式、训点模式、训读模式和释读模式[4]。按照现代翻译理论,其释读模式就是“豪杰译”。
本文将以平安时期的佛教故事集《今昔物语集·震旦部》中的一则故事为例,与其汉语原本加以比较,考察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原文进行的删减、增加、改变等手法,指出日本对古汉语文献的“豪杰译”行为并非始于明治时期,而是在平安时代就已经形成雏形。
二、《今昔物语集》中的“豪杰译”
《今昔物语集》成书于日本平安末期,是由《天竺部》《震旦部》《本朝部》三大部分构成的庞大故事集。其中的《天竺部》由大量的佛教故事和少量的世俗故事构成。其佛教部分更是以汉译佛典为原本,涵盖了从佛陀诞生到涅槃的主要事件,以及佛弟子、后世佛教僧侣的故事。《震旦部》以中国四书五经、佛家传记等传统汉典为原本,涵盖了佛教的传入、僧侣的修行等佛教内容以及孔子、庄子等诸子百家的趣闻趣事。《本朝部》则是以佛教的传入、各大寺院的缘起、僧侣修行以及奇闻异事等为中心,亦包含大量世俗故事和民间传说。本文将以《今昔物语集》第十卷《震旦部》的第十一则故事为考察对象,对照其汉语出典《庄子·外物》,指出其就是对《庄子·外物》前半部分的“豪杰译”。
(一)原文及其汉语出典
《今昔物语集》第十卷《震旦部》的第十一则故事(以下简称《今昔》)讲述了贫穷的庄子向人借米一事。为了便于比较,笔者以(1)(2)等符号将《今昔》的日语原文分为6个部分。
(1)今昔、震旦ノ周ノ代ニ荘子ト云フ人有ケリ、心賢クシテ悟リ廣シ。(2)家極テ貧クシテ貯フル物无シ。
而ル間、今日可食キ物絶ヌ。心ニ思ヒ煩フ間ニ、其ノ隣ニ□ト云フ人有リ。其ノ人ニ、今日可食キ黄ノ粟ヲ請フニ、(3)□云ク、「今五日ヲ経テ我ガ家ニ千両ノ金ヲ得ムトス。其ノ時ニ在マセ、其ノ金ヲ進ラム。何デカ、然カ止事无ク賢ク在マス人ニ今日食フ許ノ粟ヲバ進ラム。還テ我ガ為ニ可耻辱シ」ト。
(4)荘子ノ云ク、「我レ、一日、道ヲ行キシ間ニ、惣ニ後ニ呼ブ音有リ。見還テ見ルニ、呼ブ人无シ。恠シト思テ吉ク見レバ、車ノ輪ノ跡ノ窪ミタル所ニ大キナル鮒-有リ。見レバ、生キテ動キ迷フ。『何ゾノ鮒ニカ有ラム』ト思テ、寄テ、吉ク見バ、水少許リ有ル所ニ鮒生キテ動ク。我レ、其ノ鮒ニ問テ云ク、『何ゾノ鮒ノ此ニハ有ルゾ』ト。鮒答テ云ク、『我レハ、此レ、河伯神ノ使トシテ高麗ニ行ク也。我レハ、東ノ海ノ波ノ神也。而ルニ、不意ニ飛ビ誤テ、此ノ窪ミニ落テカクテ有ル也。水少クシテ喉乾テ、我レ、既ニ死ナムトス。「我レヲ助ケヨ」ト思テ君ヲ呼ツル也』ト。
我レ云ク、『今三日ヲ経テ、□ト云フ所ニ遊バムガ為ニ、我レ行ムトス。其ノ所ニ汝ヲ将行テ放タム』ト云ヘバ、鮒ノ云ク、『我レ、更ニ、三日ヲ不可待ズ。只、今日一渧ノ水ヲ令得テ、先ヅ喉ヲ潤ヘヨ』ト云シカバ、鮒ノ云フニ随テ一渧ノ水ヲ与ヘテナム助ケテシ。(5)然レバ、彼ノ鮒ノ云シガ如ク、我ガ今日ノ命、物不食ズシテハ更ニ不可生ズ。後ノ千金益不有ジ」ト云ヒケリ。
(6)其ノ後ヨリ、後ノ千金ト云フ事ハ如此ク云フ也トナム語リ傳ヘタルトヤ。
『今昔物語集卷第十荘子、請□粟語第十一』[5]
上则故事与《庄子·外物》的前半部分(以下简称《庄子》)内容非常相似。为了证明其就是该汉语文本“豪杰译”的结果,笔者仅从《庄子》中节选出前半部分的内容,并将其与《今昔》相对应的相关部分以(1)(2)等符号明示。
外物不可必,故龙逢诛,比干戮,箕子狂,恶来死,桀、纣亡。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员流于江,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人亲莫不欲其子之孝,而孝未必爱,故孝己忧而曾参悲。木与木相摩则然,金与火相守则流,阴阳错行,则天地大,于是乎有雷有霆,水中有火,乃焚大槐。有甚忧两陷而无所逃。蜳不得成,心若县于天地之间,慰暋沈屯,利害相摩,生火甚多,众人焚和,月固不胜火,于是乎有僓然而道尽。
(2)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3)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4)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耶?’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我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节选自《庄子卷九上第二十六外物》)①
仅从划线部分的内容就不难看出,《今昔》的划线部分可以分为6个部分,而《庄子》仅有(2)(3)(4)三个部分与之对应。且《今昔》要长于《庄子》。尽管如此,仍可以根据故事内容断言《庄子》的下划线部分就是《今昔》的汉语原本。
(二)具体考察和比较
以下将按照此前所划分的《今昔》6部分对日汉两文本进行具体考察和对比分析。
1.故事开始部分之比较
《今昔》(1)以“今昔”开始,然后介绍了时间和地点“震旦ノ周ノ代”、人物“荘子ト云フ人”以及该人物的品性“心賢クシテ悟リ廣シ”。“今昔”是《今昔物语集》一千余个故事共同的开场白形式,相当于汉语讲故事常使用的方式“从前”“很久以前”等。
而《庄子》在进入庄子借米的故事讲述之前是一段叙述,评价了儒家的忠、信、孝等伦理道德之不足,讲述了万事万物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却无一句对庄子本人的介绍,即没有与《今昔》(1)相对应的部分。
比较二者可知,《今昔》(1)在汉语原文的基础上进行了增加和删减。为了保持故事讲述的通常形式,也为了保持《今昔》在结构上的一致性,译者将汉语原文中并不存在的内容增加进去,同时删减了《庄子》篇头的长篇叙述,单刀直入,直接进入故事情节。
无论是增加还是删减,根据王向远、郭延礼等人的研究可以断言,译者在翻译《庄子》的开始时已经采用了“豪杰译”的翻译策略。
2.庄子身世及借米原因部分之比较
《今昔》(2)讲述了庄子“家極テ貧クシテ貯フル物无シ”。庄子家境贫寒,没有任何储蓄或积蓄,以至于“今日可食キ物絶ヌ”。《庄子》(2)中有相应的原文。然而,“庄周家贫”表明庄子的家境贫寒,却不知其程度。为渲染庄子之贫,译者在汉文原文的基础上增加了“今日可食キ物絶ヌ”。
随后,《今昔》(2)又增加了“心ニ思ヒ煩フ間ニ、其ノ隣ニ□ト云フ人有リ”,介绍庄子有个邻居。《今昔》(2)采用了空格的形式,没有明示其名。说明庄子向对方借米,固然因为“今日可食キ物絶ヌ”,同时亦是在“心ニ思ヒ煩フ”,即在左思右想、毫无办法的情形之下才作出的决定。
在《今昔》(2)中,“其ノ人ニ、今日可食キ黄ノ粟ヲ請フ”采用了“請”。与之相比,《庄子》(2)“故往贷粟于监河侯”中采用了动词“贷”。虽然汉语中“借”与“贷”相似,但是从银行“贷”款需要支付利息,还需要有偿还能力的保障,如果逾期不还,则将有信誉破产、法律官司等风险。或许是因为译者考虑到庄子乃“心賢クシテ悟リ廣シ”之人,故而回避了具有风险含义的“贷”,采用了彬彬有礼的“請”。另《庄子》(2)中直接指出往贷之人为“监河侯”。“监河侯”虽未表明该人的姓名,但是以“监河侯”之官职,说明其与庄子之间具有一定的地位差距。《今昔》(2)的译者则回避了这一差距,改用“其ノ隣ニ□ト云フ人”。常言道:远亲不如近邻。以“其ノ隣ニ□ト云フ人”形式暗示庄子借米之人为日日相见、非常了解自己家境贫寒的邻居。
比较《今昔》(2)和《庄子》(2),虽然内容极为相似,二者均描述了庄子之贫,但是,《今昔》(2)增加了渲染成分“今日可食キ物絶ヌ”,令读者产生同感和同情,同时以“其ノ隣ニ□ト云フ人”回避了《庄子》(2)之“监河侯”,将庄子与借米对象之间的距离拉近。由此观之,译者在《今昔》(2)中承继(1)的翻译策略,继续对《庄子》进行着“豪杰译”。
3.借贷双方对话部分之比较
在《今昔》(3)中,当听闻庄子欲向自己借米时,其邻居回答道:“今五日ヲ経テ我ガ家ニ千両ノ金ヲ得ムトス。其ノ時ニ在マセ、其ノ金ヲ進ラム。”还讲明了无法仅仅借米给庄子的理由,即“何デカ、然カ止事无ク賢ク在マス人ニ今日食フ許ノ粟ヲバ進ラム。還テ我ガ為ニ可耻辱シ”。动词“進”表明非“借与”庄子,而是低姿态地“进献”给“心賢クシテ悟リ廣シ”的庄子。
对照汉语原文,《庄子》(3)中“监河侯”的回答非常爽快“诺”。那么,何时借?其以“将”字表明了时间上的不确切。借多少?自己将得“邑金”,其中的“三百金”将借与庄子。动词“贷”承接了(2)的动词。
比较《今昔》(3)和《庄子》(3),被借者均不想把米借给庄子,却又不好当面回绝,故采用缓兵之计,声称自己日后会进金。《庄子》(3)采用了与(2)相同的动词“贷”,表明了“监河侯”高高在上的地位和主动权。在《今昔》(3)中,译者却没有承接(2)的动词“請”,而是采用了“進”,表示了对庄子的尊敬,同时在汉语原文的基础上增加了今日不借米、日后献金的理由。虽然《今昔》(3)与《庄子》(3)极为相似,但是译者增加了《庄子》(3)中没有的内容,继续对《庄子》进行着“豪杰译”。
4.庄子陈述部分之比较
今昔(4)是故事的中心,也是故事的高潮。首先《庄子》(4)以“庄周忿然作色”表明了庄子的气愤之情。虽然庄子是一个伟大的哲人,但是当遇到此类见死不救的事情时,自然会感到气愤。从“忿然作色”还可以看出,庄子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是将喜怒哀乐等感情表现于当下之人。与之相比,《今昔》(4)却含蓄地以“荘子ノ云ク”掩盖了庄子的心情。日本文化的一大特点就是“暧昧性”,其一大表现就是不明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如第一部分所叙,庄子乃“心賢クシテ悟リ廣シ”,因此对待人生之遭遇不会喜怒露于表面。译者正是通过这一暧昧表现取得日本读者的文化认同。
接下来《今昔》(4)和《庄子》(4)均描述了庄子所举例的车辙水洼之鮒鱼向自己求水之事。《今昔》(4)的鮒鱼是“東ノ海ノ波ノ神”,《庄子》(4)的鮒鱼是“东海之波臣”,二者基本一致,但是《今昔》(4)中增加了很多内容,首先以“河伯神ノ使”表明鮒鱼此时的身份,鮒鱼在此的原因即“不意ニ飛ビ誤テ”以及之所以呼叫庄子的原因就是“水少クシテ喉乾テ、我レ、既ニ死ナムトス。「我レヲ助ケヨ」ト思テ君ヲ呼ツル也”。
面对濒死的鮒鱼,《今昔》(4)中的“我レ”即庄子承诺“今三日ヲ経テ、□ト云フ所ニ遊バムガ為ニ、我レ行ムトス。其ノ所ニ汝ヲ将行テ放タム”,即自己三天后将到某地游玩,届时将把鮒鱼带至那里放生。与之相比,《庄子》(4)中的庄子则爽快答应“诺”,但并非此时,而是“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
面对庄子的回答,鮒鱼愤然斥之。在《今昔》(4)中,庄子在受到鮒鱼的申斥之后幡然悔过,“鮒ノ云フニ随テ一渧ノ水ヲ与ヘテナム助ケテシ”。但是《庄子》(4)中仅仅止于鮒鱼之斥责,而不知道其是否得到了救命之水。
比较《今昔》(4)和《庄子》(4),《今昔》(4)删减了庄子的心情,而详细地描写了与庄子的对话,并增加了庄子的悔过后的行为。由此观之,《今昔》(4)也没有逐字翻译《庄子》(4)的相关内容,是译者对《庄子》的“豪杰译”。
5.结论部分之比较
《今昔》(5)接续在(4)中庄子的话语之后,是庄子的总结性言论,强调了“後ノ千金益不有ジ”。
今昔(6)中的“其ノ後ヨリ、後ノ千金ト云フ事ハ如此ク云フ也”与(5)相呼应,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而其“トナム語リ傳ヘタルトヤ”是《今昔物语集》典型的结尾形式,相当于汉语的“听说”“据说”“据传”,与(1)开始的“今昔”相对,构成《今昔》前后呼应的故事形式。
钱钟书在评价林纾的翻译时曾指出:“文学翻译的最高理想可以说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言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作的风味,那就算得入于‘化境’。”[6]《庄子》止于鮒鱼即庄子的申斥,之后转入“任公子”钓鱼之事以及大段的叙述。《今昔》虽以《庄子》为汉语原文,然而其仅仅译取了《庄子》前半部的故事情节,删减了故事前后的大段理论叙述,直接将故事的寓意升华为“後ノ千金益不有ジ”。因此,(5)和(6)是译者的增加,是对《庄子》的“豪杰译”。
三、结语
高宁在《“和文汉读法”与翻译方法论》一文中评价日本的“训读法”是“世界译坛一绝”,但“它断送了中国古典诗文日译研究的前程”[7]。然而,不能否认释读模式即“豪杰译”在中国古汉语文献在日本的传播过程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如序言中所述,目前翻译界通常认为“豪杰译”出现于明治初期。本文通过对《今昔物语集》第十卷《震旦部》的第十一则故事与其汉语原本《庄子》加以比较,可以确定古汉语文献在日译上的“豪杰译”方式在平安时期即已成定谳。为了更好地学习和领会灿烂的大陆文化,《今昔》采用“豪杰译”的形式将大量的古汉语文献纳入自己的体系之中,并采用世人所熟悉的形式对原文加以删节、改译、替换、改写、增减。这些行为保持了《今昔》在形式上的完整性,也渲染了故事情节或主人公的品性特点。观其所删减的内容多为原文中的理论性论述,其目的就是让读者从故事本身体味人生和伦理道德。
《今昔》包含千余故事,仅可以确定其有相应汉语原本者就有数百。如果将其逐一加以比较,则更加可以明确译者进行“豪杰译”的目的性和原则。限于篇幅,此课题只能待今后的进一步研究。
注释:
①该引文出自陕西师范大学汉籍全文检索系统(4.20版)。
[1] 王向远.翻译文学导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40.
[2] 郭延礼.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概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26.
[3] 延喜式[M]//黑板勝美.新订增补国史大系:26卷.东京:吉川弘文馆,1998:523.
[4] 杨金萍,肖平.从解构主义翻译理论视角看古汉语文献的日译[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1):45-46.
[5] 今昔物语集2[M].山田孝雄,山田忠雄,等,校注.东京:岩波书店,1960:292-293.
[6] 钱钟书.钱钟书散文[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269.
[7] 高宁.“和文汉读法”与翻译方法论[J].中国翻译,2002(4):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