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沟通在儿科门诊的运用
2012-08-15薛莹冰
薛莹冰
(河南省南阳市中医院,南阳473000)
门诊工作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面向社会的一个窗口,它位于医院的前沿,展示医院的风貌,护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医院的形象。儿科门诊具有涉及面广、流动量大、医务人员与病人接触时间短的特点,这就要求门诊护士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高的沟通技能。医护人员的举止言谈都会影响到家长对我们的信任和对战胜疾病的信心。
1 给病人树立良好的第一印象
良好的心态是服务的基础,同样是一句话,语气不同就会收到不同的效果,主动关心询问会使病人感到自己得到了重视,当病人拎着一袋药走进输液室时,我们应热情地对待病人接着便是核对配置。对于需要连续数天输液的病人就尽量记住患儿的名字,让家长感觉对孩子的关爱,利于病人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
2 输液前的沟通
独生子女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一个孩子有病,几代人在呵护,输液前家长对护士的期望值很高。孩子的哭声很容易让家长把矛头指向护士,护士也会对家长的阵势所恐惧,紧张的气氛很容易造成穿刺失败,因此输液前的语言沟通显得非常重要,对于较小的患儿,在穿刺前要先逗一下,对孩子笑一下,消除孩子对扎针的恐惧,拉近护患距离,孩子不哭家长就不会那么急躁。可以边选血管边同家长交流孩子的病情,关心孩子的情况,也分散家长对穿刺的关注力,拉近护士与家长的距离,让他们体会到医护人员也是很心疼孩子的,即便穿刺失败也容易得到家长的谅解。
3 娴熟的静脉穿刺技术是良好沟通的基础
对于门诊输液室护士,注射时熟练的技术操作容易取得家长的信任,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重要环节,这就要求护士勤学多问,熟练掌握穿刺技术,提高患者静脉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患儿的恐惧,降低注射和输液工作的难度系数,促进护患关系。
4 加强巡视和善后
定时巡视,主动发现问题,主动巡视也会让家长感觉到护士的责任和关爱,效果要好的多,同时做好家长的指导工作,有些家长因溺爱孩子。护理不当造成重新穿刺的现象,给孩子带来不必要的痛苦。
输液后拔针是最后一个环节,有些患儿也会感到紧张,这时护士可以一边揭胶布,一边同孩子交谈,按照血管的走向按压,有效地减少皮下淤血的发生,保护血管,提高下次的穿刺成功率。
门诊护士掌握了与患儿及家属沟通的技巧,不但能较好的服务患儿,还可以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和交往能力,有效地减少护患冲突,使护患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