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职业技术教育存在问题探究

2012-08-15浙江陆丽敏

职业技术 2012年10期
关键词:社区职业培训

浙江 陆丽敏

社区职业技术教育是社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高等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培训、社会文化生活教育于一体,具有职业性、社区性和综合性的特点,是终身教育的载体和依托。社区职业技术教育的任务是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社会职业、技术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为依据,通过学习或培训,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为稳定社会、繁荣文化、进行精神文明建设、开展社会主义文化生活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建立学习化社会提供一个平台。尽管几年来各地重视社区职业技术教育,但社区职业技术教育仍然面临诸多的问题。

首先,认识不够到位。一是部分当地政府对成人教育培训重视不够,没有把培训排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有的纯粹为了完成培训指标而组织培训,偏离了培训目的。二是培训机构“重任务、轻效果”,以完成培训数量为目的,忽视培训质量。三是农民“重就业、轻受训”,对提高技能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学习意识淡薄,加之受年龄、文化等因素制约,受训存在畏惧心理。四是企业“重使用、轻培训”,认为农民工流动频繁,很难真正融入企业。

其次,培训资源分散。从宏观层面看,特别不顺畅。目前涉及成人培训工作的部门较多,部门缺乏统筹协调,致使培训管理难度加大,增大了培训成本。从操作层面看,资源大分散。

第三,基本条件不足。一是培训方式单调。大多数社区学员,特别是下属乡镇社区学院,因为受资金、规模、人员等多方限制,办学功能单一,培训项目较少,培训内容简单,培训形式不活,因而缺乏吸引力。二是师资力量缺乏。技能型师资培训不足,相当部分的培训学校的老师专业技能不高,且对产业发展情况与行业技术规范不熟,培训后的农民难以达到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三是实训设施落后,培训后的农民自然难以适应用工市场需要。对此,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一、完善创新机制

(1)加强政府引导,是建立培训机构的有力保障。各级政府都要高度重视农民工培训工作,并能列入目标考核之中。利用一切有效载体,营造良好的培训氛围,把政府、农民和用人单位三者的利益有机结合起来,把三方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以便解决好“三个缺口”,即经费缺口、生源缺口、用工缺口。

(2)加强政府引导,整合资源。完善体系的关键所在:一是整合现有的培训资源,加大行政调控力度,淡化各类培训机构行业界限,改变分散办学、重复办学、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状况。二是整顿和规范培训市场秩序,健全培训体系。围绕就业开展培训,充分发挥培训基地作用,构建多层次、多形式、跨行业、跨区域的培训网络。

二、加强分层培训

(1)培训形式要灵活多样。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要求办学形式也要灵活多样。我们对农民工的培训应当根据当地农民工的工作特点,可以做到几个结合,即:集中授课与现场指导相结合,可以把课堂开在工地、车间,因地制宜,送教上门;长训与短训相结合,利用时间差与空间差进行培训;脱产培训与业余培训相结合等多种形式,使农民技能培训得到真正提升。

(2)培训层次要多重性。对不同的培训对象和层次进行“因人施教”。对于知识文化水平稍高的农民可以进行一些难度较大,要求较高,精密技术工种和经营管理方面的系统培训;对于文化知识水平中等的大多数农民,可以进行一些有一定技术难度的、要求不高的技术工种和规范化管理培训,使农民由纯体力型向体力技能转变;对于少数知识文化水平偏低的农民可以进行一些难度不大,要求较低,易于操作的技术工种培训,以使他们掌握生存能力。

(3)培训模式要多元化。一是校企联姻,针对当地行业特点进行技能培训,与当地的企业合作,根据不同行业的要求,定人员、定教材,把培训与用人单位的需求结合起来。同时让企业主动参与进来。二是上挂下联。上挂大专院校,重点培训自身素质较高的农民;下联相关培训机构,以拓宽培训覆盖面。三是逐步建立起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订单、定向、定岗培训为重点的培训机制,促使培训与就业有效对接。四是组织有专业人才组成的讲师团,深入基层送教下乡,利用农民的农闲时间办班授课。

三、立足社区,办出特色

1.居民对社区职业技术教育缺乏同感。社区职业技术教育的首要属性是社区性,其最根本宗旨是立足社区,办出特色,为社区居民的实际教育需求服务,离开这一条,社区职业技术教育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在美国,社区为社区职业技术教育提供生活和场所,社区职业技术教育利用其所有的人力和物力资源为所在社区的全体居民提供教育服务,学院和社区之间一直处于一种良性互动的状态,学院作为社区的知识文化中心,为社区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开展社区职业技术教育是一项依靠于社区、植根于社区、要为社区群众带来切身利益的工作,如果社区居民对于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目的、意义、所要实现的目标缺乏具体的认知,那么这项工作也就失去了原动力。所以,我们应借鉴美国的做法,主动加强与社区的联系,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宣传、普及社区职业技术教育的理念,让更多的人了解社区职业技术教育,增强居民对社区职业技术教育的认同感。

2.充分整合、利用社区和学校资源

社区职业技术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整合社区各部门与单位的组织、物质和人力等各项资源,用于发展社区职业技术教育显得尤为关键。目前,我国社区内大多数部门和单位的领导普遍存在发展社区职业技术教育是教育部门“一家之事”的观念,有的部门和单位甚至将政府投入的教育资源当作集体创收的资本,造成资源浪费,不能很好地为社区职业技术教育服务。此外,一些在社区开办职业技术教育的学校在向社区开放自身教育资源的程度和效果方面也差强人意。部分学校认为开放教育资源是履行义务、应付上级任务,在实践中往往凭热情办事或敷衍了事,更有些学校表示不愿意将本校教育资源纳入整体规划。所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社区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推进社区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一方面要求社区内各部门、各单位的领导必须切实转变观念,不仅做好本部门、本单位内的工作,还要积极关心、支持、参与社区职业技术教育,为社区教育提供教育资源和教育服务;另一方面也要求学校和社区之间建立起双向合作与交流的关系,积极主动地借助自身的优势资源,面向社区全体居民,以提高居民的素质和文明程度。这样,不仅可以进一步整合社区教育资源,实现资源共享,降低教育成本,发挥规模效应,形成竞争优势,而且能够最大限度地塑造教育品牌,把社区职业技术教育事业做大做强。

3.社区职业技术教育的内容与形式不能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社区居民不再满足于吃饱穿暖这些物质生活方面的基本要求,迫切要求在文化、教育、休闲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同时,在社会转型期,大批职工下岗,大量外地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农村城市化、城乡一体化,使社区迫切需要实用的、灵活的多种教育方式和教育服务。

社区职业技术教育与非全日制教育相结合,促进了教育的大众化,而教育的大众化,又加速了社区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可以说,社区职业技术教育的准确定位,特色课程的设置,灵活的办学方式,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也适应了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满足了社会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需求。

猜你喜欢

社区职业培训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社区大作战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