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专业教师赴企业挂职锻炼的实践与探索

2012-08-15王丽红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校企学院院校

王丽红,刘 伟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郑州 450052)

作为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职教育,其教育目的就是为用人单位培养“零适应期”的高技能型人才。这决定了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具有“双师”素质。而外出到企业挂职锻炼是提高教师业务能力、综合素质,拓宽研究视野以及加强对学生实习指导的重要路径,是培养“双师”素质非常有效又切实可行的方法。

2011年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和郑州轨道交通有限公司签订了“专业技术人员、骨干教师互兼互聘”校企合作协议。同年3月至8月学院首批派出13名教师到轨道公司挂职锻炼,笔者有幸作为其中的成员。本文结合自身挂职锻炼的实践经验以及学院关于专业教师赴企业挂职锻炼的实施意见,就挂职锻炼的意义、现状及其制度构建展开探讨。

一、高职院校专业教师赴企业挂职锻炼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1.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笔者所在的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先后与郑州、上海、武汉、南昌铁路局,郑州轨道交通有限公司,深圳地铁公司,郑州宇通重工,许继集团等30多家企业签订了“订单培养”协议;与全国各铁路企业、各城市地铁公司、郑州宇通汽车客车集团、山东莱芜钢铁、淮南矿业、淮北矿业、苏州工业园区等167个国有大中型企业、合资企业以及22个大中城市的医院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用人单位对毕业学生提出了“双证书”、“零适应期”的要求。而“订单”、“定向”使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从原来针对行业的普适性,发展到现在满足企业的个性化需求。

不管是培养让企业满意的“零适用期”人才,还是承担企业职工的培训任务,都需要一支既有极强的专业理论知识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而外出到企业挂职锻炼在提高专业教师业务素质、增强实践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培养“双师”素质非常有效又切实可行的方法。

2.从高职院校专业教师自身状况分析

以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35岁以下青年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28.7%,博士、硕士研究生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9.1%。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我院专任教师中青年教师、具有高学历的教师比例比较大,这部分教师大多都是从高校毕业直接来院任教的。具有较高的理论知识,但是普遍没有社会工作经历,缺乏专业实践经验。这也是国内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普遍现状。因此外派这些教师到企业一线挂职锻炼是很有必要的。

3.从国家政策方面分析

2005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文件,提出“建立职业教育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专业教师每两年必须有两个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2006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明确指出“要增加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可见,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外出挂职锻炼在加强高职院校师队伍建设、推进学院工作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二、高职院校专业教师赴企业挂职锻炼的现状

1.国内高职院校的普遍做法

目前绝对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意识到了培养“双师”素质师资队伍的重要性,纷纷通过在职进修培训方式、兼职方式、第二职业方式以及外出挂职锻炼方式来提高教师的实践工作能力。其中,外出挂职锻炼这种方式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完善的管理体制,大部分院校的教师还只能借助学生到企业定岗实习的机会顺便参观学习。

2.校企双方互兼互聘的合作模式

校企双方互兼互聘的合作模式是适应教学改革和产业发展需要,深化校企战略合作的大胆举措;是创新教学形式、培养企业发展需要的适用型、技能型人才的积极探索;是办学与市场无缝对接的一种新模式。这种校企合作模式为教师提供了一个稳定的挂职锻炼场所,是学院为提高教师队伍综合素质而采取的重要举措,必将有助于加强教师的实践训练,有助于更新和拓展教师的知识结构,有助于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学院办学质量。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在专业教师外出挂职锻炼方面高瞻远瞩,依托与郑州轨道交通有限公司联合办学的平台,签订了校企双方互兼互聘合作协议。学院首批派出13名专业教师到轨道公司进行为期6个月的挂职锻炼。根据其研究领域,13名教师被分别安排在总工程师办公室、运营分公司、设备投资部及建设分公司等不同部门,并安排有一定的职务。挂职教师主动参与轨道公司管理和生产的组织实施;产品调研、选型、验收、安装和调试;职工培训、人力资源开发;技术攻关等工作,真正做到深入企业内部,积极实践。轨道交通有限公司则派出47名管理和技术人员到我院担任客座教授或兼职教师,参与我院的教学管理和组织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专业(课程)建设和教学、专业教师业务培训等工作,进一步强化校企双方互兼互聘的合作理念。

3.挂职锻炼中存在的共性问题

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难免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目前,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普遍存在教师不积极、企业不欢迎、学校不满意的共性问题。目前,我国对于企业接收教师实践这一问题并没有法律规定,企业愿不愿意接收教师挂职锻炼,全凭校企双方以往的合作关系以及私人交情。因此高职院校还存在着愿意接收教师挂职锻炼的企业数量偏少,难以覆盖学院内各个专业的教师挂职锻炼需求的问题。要想解决上述问题,除了效仿一些国外法律,要求企业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外,更重要的是要完善挂职锻炼的管理机制,搭建一个互惠互赢的校企合作平台。既提高教师的实际工作能力与业务素质,又能帮企业真正解决一些实际困难,提高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从而达到三方都满意的目的。

三、高职院校专业教师赴企业挂职锻炼的探索

1.正确处理企业、学校、教师之间的关系

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不仅仅是教师自身的行为,它牵扯到企业、学校、教师三方的切实利益,因此要处理好三方的关系,协调发展,多方共赢。为此,企业应意识到教师到企业挂职对企业技术改造、技术难题攻关、联合开发横向课题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学校应意识到教师挂职的企业是学生顶岗实习的重要基地,是学生就业的重要去向,应对企业足够重视和尊重;教师应意识到赴企业挂职锻炼是一次难得的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的际遇,要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注意自身言行,担负起“形象大使”和“友谊大使”的责任,架起校企双方沟通学习的桥梁。

2.搭建互惠互赢的校企合作平台,加强产学研合作

高职院校教师能否在企业有效地参与实践活动,得到真正的锻炼和提高,关键在于学校是否能够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和有效的合作机制。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是搭建互惠互赢校企合作平台的有效途径。企业为教师提供挂职锻炼的岗位,教师为企业的技术改造提供支持,对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难题进行攻关,实现双方共赢。

3.建立并不断完善挂职锻炼的管理体制

为规范挂职锻炼行为,确保教师挂职锻炼质量,加强管理,进一步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必须建立并不断完善教师挂职锻炼的管理体制。

(1)明确教师挂职锻炼的目的

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前,建议各系部分别召开挂职教师动员会,结合挂职教师的研究方向以及教师本人“挂职锻炼申请表”上的各项内容,给每位老师布置实质性任务,明确挂职的目的和方向,做到有的放矢。挂职教师应深入企业第一线,及时掌握本专业发展动向及实际应用情况,充分了解相应的业务流程、岗位素质、知识技能要求,努力提高自身技能素质。

(2)严格日常管理制度

教师进入企业后,必须服从企业的安排,积极参加企业生产、管理、技术研发和科研攻关等工作。严格遵守企业管理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安全规程。挂职教师作为实践团队进驻企业,最好指定组长和副组长各一名,由组长和副组长负责团队的日常考勤、校企双方的联系等管理工作。挂职教师根据实践内容每月进行总结和考核,以日志或周志方式进行记录,并交学院教务处备案。学院相关部门可成立一个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督查考核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到企业对挂职教师的工作情况进行检查与督导。

笔者在郑州轨道公司挂职期间,学院曾多次派人到轨道公司了解我们13名教师的工作、学习、生活情况。6月份校企双方在轨道公司总工办组织了一次挂职教师座谈会,会上大家畅所欲言,就挂职过程中的工作进展、收获以及下一步的工作设想做了总结和交流,效果很好。因此,及时总结交流也应该纳入挂职锻炼的日常管理制度。

(3)做好挂职期满的考核总结

挂职锻炼期满,教师本人填写专业教师赴企业挂职锻炼考核表,由挂职单位考核,交学院教务处备案。对考核不合格的,学院可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如适当减少挂职锻炼所折合的工作量等,从而约束挂职教师的行为,提高教师挂职锻炼的质量和效果。

除此以外,挂职教师还要根据在企业实践经历,为教师和学生做一次专题讲座;撰写一份针对人才培养、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改革、实习实训等内容的专题报告;递交5000字以上的挂职锻炼个人总结。学校将组织“挂职教师经验交流会”,查看挂职教师的工作日志以及工作过程中搜集的资料,以便资源共享,使更多老师受益。

(4)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为了使挂职锻炼走上良性循环轨道,必须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一是保障教师挂职期间的待遇,如挂职期间校内岗位津贴、各种奖金、福利正常发放,挂职锻炼折合上课学时,学校适当给予挂职教师交通补贴等。二是将专业教师赴企业挂职锻炼纳入教师继续教育范畴,作为教师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的依据。三是与教师年终考核、先进评比挂钩。挂职锻炼教师在年终考核时可以适当加分,在优秀教师评选、骨干教师推荐、学术技术带头人选拔等方面享有优先权,充分调动教师挂职锻炼的积极性。

四、结束语

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是学院提高教师队伍综合素质的重要举措,必将有助于加强教师的实践能力,更新和拓展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学院办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促进产学研结合。但是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应的管理体制还不够完善,因此要不断探索,使挂职锻炼管理体制早日走上良性循环轨道。

[1]关锦文.到企业挂职锻炼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36):36 -37.

[2]许琰.浅谈如何突破职业教育教师下企业难的瓶颈[J].江南论坛,2007,(11):52.

[3]段海滨.高等院校青年教师挂职锻炼探析与实践[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07,(3):1-4.

[4]侯建国.关于加强河北省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87-88.

[5]郑春贤.高职院校专业教师赴企业挂职锻炼的思考[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08,(2):50.

猜你喜欢

校企学院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一个平台 四项合作 多方共赢——“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
西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