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化集团改革 创新媒体机制———对报业传媒体制建设的思考

2012-08-15王乃新

中国地市报人 2012年1期
关键词:宿迁报业体制

□王乃新

(宿迁报业传媒集团,江苏 宿迁 223800)

2011年作为宿迁的“文化产业发展年”,正是对宿迁市文化产业科学发展进行全新定位的关键时期。宿迁市集中开展了“三个一”文化产业发展活动:通过建设一批文化产业项目,培育一批文化企业,开展一系列文化创业创意活动,推进全市文化产业的全面发展,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20亿元。在宿迁市的新发展目标中,文化产业地位更加凸显: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由1.61%增加到3.2%以上,真正成为继新能源、新材料、软件和服务外包之后又一新兴产业。

在宿迁市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大潮中,宿迁报业传媒集团是宿迁文化产业战线上的一支主力军。早在2009年初,宿迁报业传媒集团的领导者就为集团化的改革进行了广泛的对策性研究,多次分组赴省内外的地市级媒体走访调研,拟定方案。2010年7月,宿迁报业在全市新闻系统率先试水改革、“两报一网”顺利完成改版、报业集团组建挂牌和以新闻采编和经营业务“两分开”为标志的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顺利推进,宿迁报业传媒集团“一体两翼”的构架初步形成。即以党委领导下的社长(董事长)负责制为“体”,以两报编辑委员会和报业传媒有限公司为“翼”,适应报业市场竞争的战略部署。按照“两分开”的原则,宿迁报业传媒集团先期组建并运营报业网络传媒有限公司,使报业传媒集团资源整合能够更好地应对市场经济的挑战,适应当今宿迁经济社会的发展。

当然,改革是为了新闻媒体更好地发展。能否更好的取得实质性的发展是衡量报业集团改革是否成功最重要的标准。根据一年多来报业集团化改革的实践,笔者就传媒体制的建设问题提出如下几点思考:

高度重视传媒体制建设

传媒体制是涉及传媒各方面关系、职能权责、制度规范的根本性制度安排,是实现政治理念的制度保障。建立与完善宿迁特色传媒体制,必须从市情出发,按照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要求,着眼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要,着眼促进民主法制建设,着眼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使传媒体制与地方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相协调、相适应。集团必须不断拓展和探索党管媒体的思路、途径、手段、方式,用科学合理的制度性安排,确保媒体始终成为党和政府的重要资源,不断满足人们多样化、多层次的文化需求。

全面把握媒体多层次的体系结构

传媒体制是系统性的制度安排,在现代社会,传媒同政治、经济、社会各方面深度交融。从国家的层面来说,经过新中国60多年的建设、发展和改革,我国传媒体制已经发展、演变成为包括领导体制、行政管理体制、经营体制、职能体制、社会体制在内,兼具宏观与微观多个层次的复合体系。地方媒体的定位、功能,决定媒体自身的发展方向,职能体制是媒体社会角色的确认,也影响着媒体同党、政府、公众和各种社会组织等现实关系。媒体的健康发展越来越离不开各种社会力量的参与。传媒的社会体制是保证公众、社会团体、行业组织支持和监督媒体的重要途径,规范和约束媒体需要进一步完善传媒的社会体制。报业集团目前的职能体制中包括报刊体制、网络体制等,经营体制包括投资融资体制、营销体制等。这些制度规范,既相互独立、自成一体,又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传媒体制复杂多样的结构体系。推进传媒体制改革,完善体制保障,必须深刻理解传媒体制的结构性、系统性,准确把握传媒体制内部要素之间的相关性、独立性。

形成定位明确、各具特色的传媒体制

现实生活中各级各类媒体丰富多彩,具有不同的定位、对象、功能、覆盖范围,不同媒体之间的意识形态色彩、社会影响作用并不完全相同。目前,报业传媒体制改革要取得较大突破,就必须立足地方传媒业发展的实际,按照不同类别、不同媒体的性质、定位,把握媒体实际表现出来的意识形态强弱程度,完整把握传媒的结构体系及其思想意识形态的谱系,顺应媒体分众化、对象化趋势,把媒体分为党报党刊、都市类媒体、网络媒体等不同类别,充分考虑时事政治、思想教育、财经信息、生活服务、文化教育、科学技术、体育健康、休闲娱乐等不同内容的具体特点,对不同性质功能、内容定位的媒体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形成主流媒体与非主流媒体、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市内媒体与市外媒体等不同体制架构。对不同媒体,根据体制不同采取不同的领导方式、管理方式,促其健康发展。

不断加强和完善传媒体制建设

宿迁报业经历了15年地方改革开放的重大转变,对传媒的领导和管理则经历了从浅到深、从不太自觉到比较自觉的过程。当前,宿迁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时期,需要我们根据形势发展变化和地方媒体业发展实际,着眼信息化、全媒体化条件下掌握话语权、提高影响力,进一步自觉推动传媒体制改革创新。深刻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文化体制的深刻影响,自觉革除计划经济条件带来的体制束缚,加大报刊、网络等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改革创新步伐,提高竞争力。深刻理解高新技术特别是网络化信息化的发展要求,找准薄弱环节、管理盲区,加强互联网、手机报、微博等新型传播业务的管理,努力探索符合新兴媒体发展、确保信息安全的途径办法和制度机制,形成科学有效的新媒体体制。深入研究经营化、本土化、多元化媒体传播的思路和措施,加快集团传播能力建设步伐,形成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报业集团品牌影响力和公信力的体制机制。

不断丰富媒体管理手段

报业集团作为大众媒体,虽然不是政治机构、政府部门,却有很强的政治功能;虽然经营文化产品、提供文化服务,又不同于一般的企业。这些特征使得媒体既有自身的利益追求又代表着公共利益,既有意识形态的功能又有物质生产的要素。现代社会,大众传媒还融合了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多种要素。因此,对于当今媒体的管理不能简单化,必须在坚持集团党委集中统一领导媒体的前提下,充分调动思想政治、行政管理、法律规范、自我管理、行业自律等资源,从而形成集团党委统筹协调,各部室(单位)通力合作,员工群体与社会读者监督的多层次、立体化工作格局,实现集中管理与多方约束、直接管理与间接管理、他律与自律的有机结合,提高集团整体领导和管理媒体的科学化水平。

走宿迁特色的传媒集团发展道路

宿迁历经15年的改革奋斗,经济、社会等各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但目前仍处于江苏的洼地。因此,既要着眼长远,又要立足市情,吸收借鉴外媒改革成果,积极完善和建立健全传媒集团的运营和管理模式,建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宿迁特色的传媒体制。目前,在信息资讯和新闻传播方面,宿迁报业已经形成报刊采、编、印、发的一整套完备体系,以及下辖《宿迁日报》、《宿迁晚报》、数字报、手机报、宿迁新闻网和《都市风》、《宿迁传媒》、江苏人民出版社宿迁分社——“四报一网两刊一社”的媒体格局;在产业发展上,初步构建起在母公司宿迁报业传媒有限公司统领下的宿迁绿都传媒广告有限公司、宿迁日报社印刷有限公司、宿迁报业商贸有限公司、宿迁报联酒业有限公司等“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多元化经营格局。根据地市报业发展趋势和集团发展的进程需要,还将陆续建立和完善媒体研究发展中心、新闻人才培训中心、报业集团官方微博、生活资讯(含呼叫服务)发布平台、户外广告发行中心、报纸发行与物流配送中心等运营机构。并着力构建地方龙头媒体的权威新闻发布平台、资讯服务平台、休闲娱乐平台、电子商务平台、网络出版平台,打造地方一流的报业集团,实现跨媒体、跨行业发展的新格局。■

猜你喜欢

宿迁报业体制
试论乌俄案对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
江苏宿迁:为500余名农民工解“薪”事
宿迁姑娘登上珠穆朗玛峰
江苏宿迁建成扶贫产业园
建立“大健康”体制是当务之急
为“三医联动”提供体制保障
建立高效的政府办医体制
报业转型路径——报业地产走势探析
宿迁的昨天和今天
报业数字化及媒体使命——中日学人、报人关于报业未来的思考与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