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外电影海报的中文片名字体设计

2012-08-15泸艺鸣

中国传媒科技 2012年19期
关键词:字体图案设计师

文|泸艺鸣

现今电影行业发展迅速,作为电影名片的电影海报,其设计理念更加尊重影片特征与内涵。国外影片片名翻译成中文片名,引进国内进行宣传,由于汉字写法与国外文字写法的差异,影片片名必须重新设计。那么在制作国外电影海报字体的时候,不但要把中文片名设计得具有图案审美性,还要突出影片主题表达其内在情感。

海报字体设计过于繁体会使影片的图片与字的结合不和谐,引起视觉上失调的感觉。如吴宇森导演的《赤壁》是典型的中国风影片,在字体的设计上设计师选择了大篆字体设计片名,红色的映衬让影片真正的回到三国时代,这种古韵即刻把海报丰满起来。可是这种大篆字体如果运用到像《魔戒》这种古典传奇的影片就不合适了,因为这大篆字体代表中国古代书法的古韵,不能达到《魔戒》的异域神秘之感。

设计字体时,我们通常离不开具象图案的装饰,如《拆弹部队》这部影片是根据马克鲍尔回忆录改编的,讲述了一支拆弹部队在巴格达执行任务的故事,这些战士面临重重危险,随时准备付出生命的代价。凯瑟琳·毕格罗决定执导《拆弹部队》,就是想向大家介绍一下,有一群英勇的战士如何着手处理时代危机。换句话说,她关注的是:信任、兄弟情谊、忠诚以及荣誉,这是世界性的主题,没有时间地域的限制。为了表达这一国际性大片的电影质感,设计师在设计其影片的中文题目时,选择加粗黑体字,在字的表面加了些裂痕效果,从而表达战争残酷的一面,字体右上方突出“拆弹”主题,用了具象的电线图案作装饰,并把电线断开,此处增添了电影海报的戏剧性与独创性。

海报字体设计中拥有与影片相关的图案会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观众通过图案会去解读电影的内容。由德国,意大利和奥地利共同制作的纪实性电影《帝国的毁灭》,影片讲述了纳粹党希特勒生前最后十二天的生活,此片宣传图片以阴郁的色彩渲染,凋零的花瓣飘舞在十字架周围,第三帝国的毁灭,领导人的逝去,这是世界历史的重大事件,深深刻印在人们心里,所以设计其中文片名的时候,设计师参照了多种外文海报,不论哪个国家地区的宣传字体,都以红色与白色相结合的颜色搭配。那么我们在设计其字体时运用字体大小错落的感觉,把“帝国”二字放大一倍,“的毁灭”字体大小缩小一倍,这样视觉上具有一定的节奏感,同样与国外的海报一样,字体用白色,表示死亡与毁灭之意。纳粹的标志是红色的,正好放到“帝国的毁灭”中“的”字上,这样的搭配符合外文原版海报的颜色特点,与其格调保持整体统一。

字体上添加相应的图案装饰要注意是否和谐,这时候细节的处理就必不可少。韩国电影《我脑中的橡皮擦》是讲述一对恋人从相知到相爱和步入婚姻的浪漫故事,在这对甜蜜的恋人成为夫妻之后,不幸的事情发生在他们之中,妻子秀真患了阿滋海默氏症,大脑在逐渐死亡,这种病症让秀真每天都处于失忆状态,这对恋人的爱经受巨大考验。影片的剧照风格有清晰浪漫之感,所以在设计这部影片的中文片名时,设计师以多彩的柔和色为影片添加了童话色彩,并特意选用双线描边字体,表示青春与爱情。这种典型的韩国影片,必定会配上与之相符的可爱桃心图案,可是由于图案的叠加,使得整个标题过于平面化,标题与海报背景图层次区分不开,这时候设计师巧妙的把字分为两行排版,文字与文字之间有阴影叠加,既醒目又便于阅读。

电影影像魅力吸引我们的视觉,让我们了解不同国家的生活状态与生活感悟。当代电影海报不再是纯粹的平面设计作品,而是具有欣赏价值的艺术品。由于中文字是由笔画组成的文字,字形与国外字体大为不同,所以在设计国外电影海报字体的时候尽量用简体化的汉字体,使其符合外文影片的本土性。有时我们为了更好的宣传影片内容,还会加入图案去修饰文字。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影海报字体设计还有很多值得我们研究探讨的地方。

猜你喜欢

字体图案设计师
小小设计师
我是小小设计师
设计师访谈
字体的产生
画中谜
画中谜
画中谜
推荐一个设计师
猜猜看
组合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