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新闻中
2012-08-15屈海文
□屈海文
(鞍山日报报业集团,辽宁 鞍山 114000)
现在读《鞍山日报》有个感受,模糊的概念和抽象的数字太多,很多新闻报道是叙事性和经验性的,干巴巴的,很难通篇读完。原因是什么呢?就是新闻里缺东西。换位思考,我们办报人对这样的新闻都不感兴趣,读者怎么会喜欢呢?
缺少的东西要补。补什么呢?我想说的是,我们写新闻要学会走进新闻中,写稿件时把自己的所见所闻真真切切地告诉给读者,这样的新闻既具体生动,又鲜活而有张力,让人觉得这确实是记者在现场,读者也感觉到自己走进了新闻之中。大家都有印象,2008年汶川地震和之后发生的玉树大地震,央视媒体的记者诸多报道为什么产生那么大的影响力,除了这种灾难性的突发性的关于人们生命安危的事件本身能够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外,更重要的是记者走进了新闻之中。那段时间里,央视记者通过现场观察采访,实录新闻,它再现的是新闻事件的现场,新闻人物的活动和语言,这样的新闻使观众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他们这种以现场的变化而表现的新闻,给人真切的感受。
其实,新闻界早年就倡导视觉新闻、现场速写、新闻特写。这样的新闻有很好的社会效果。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是最成功的范例。文章中说,“在朝鲜的每一天,我思想感情的潮水都在放纵地奔流着,它促使我把我看到的一切告诉给祖国的人民。”这样的新闻不光给人真情实感,作者还以第二人称出现,将自己融入了新闻之中。这种亲临现场走进新闻的客观报道,读者自然而然地有了对新闻事实的认同。
有比较,就让我们看出了差距,那就是我们的记者总是写新闻过于依赖会议材料、经验材料,手里有了这些基本的东西后,就不愿意再实地走进新闻之中,简单地就材料的内容写稿件,久而久之,上午跑线索,下午敲键盘,一个月下来确实发了不少稿件,可就是找不出能够留给人深刻印象的报道。而这种不愿意用脚用脑,写出的新闻是缺项的。
走进新闻之中,把自己和新闻融合在一起,这样的新闻客观性更强。走进新闻中,我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客观的记录,再恰到好处地对新闻事实的普遍意义进行精辟地分析,对新闻事实和内涵加以议论——你们的感受如何呢?这样的新闻互动,会让人们产生情感的共鸣。
应该说,现在我们的媒体年轻的记者占有很大比重,真正地让他们走进新闻之中是很有必要的。也许有的年轻记者会说,我也下到基层采访了,很多稿件也是通过面对面的采访完成的,为什么会缺少东西呢?我的回答是,你离新闻现场还有距离。比如,我们写高温季节里建筑工地的农民工,我们不走进他们的工地、工棚、不实地采访他们的高空作业环境;写寒冷季节里我们可敬的环卫工人,不挖掘出他们辛勤劳作的苦乐观;写年夜里辛勤的公安人员,不能体会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的公而忘私情怀,我们就对他们知之甚少,就不可能全面地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仅凭相关人士的介绍,就匆忙地赶写稿件,稿件是写出来了,可这种新闻总是达不到高度,泛泛的、平平的,有时候好的新闻素材也给糟蹋了。
走进新闻现场,零距离地接触社会上各阶层的人,也可以学到很多生动活泼的群众性语言。铁人王进喜的“我恨不得一拳头砸出一口井来”,足以反映出石油工人的意志和精神风貌。这种来自新闻人物本身的语言会比记者个人的描述要生动得多。
客观事物是第一性的,新闻报道是第二性的。火热的社会生活为新闻写作开辟了广阔的天地,形势喜人,形势逼人,转变观念,深入生活,把鲜活的新闻、精美的作品奉献给读者,我们离成功也就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