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头有“活鱼” 基层天地阔——全国地市报“走、转、改”活动初见成效--真心深入 真情交流 真正转变——襄阳日报社“走、转、改”活动的实践及启示
2012-08-15职战新梁富强
□职战新 梁富强
(襄阳日报社,湖北 襄阳 441021)
编者按: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全国新闻战线都在组织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全国地市报积极落实,许多报社别出心裁,采取了具有本土特色的形式,取得了初步成效。走基层不应当只是一阵的应景行动,不局限于下乡、进社区,也不在于开个专栏、写几篇民情日记。更重要的是长期坚持,注重实效。关于此,前不久刚闭幕的全国“两会”上,也成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特别是来自于新闻管理部门和新闻单位代表、委员们的热门话题。以下观点或许对我们会有一些启迪。
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党组书记翟惠生说:走基层不是要将现代化的手段丢掉,“走、转、改”里的“走”,不是说不能开汽车,或者只能骑自行车,而是要真正沉到基层去。这里的基层也不是就指农村、炕头,而是有社会热点的地方。全国政协委员、新华社原副社长马胜荣认为:“走、转、改”不应成为有关主管部门倡导的运动,或者是暂时现象,应把它纳入到培养新闻工作人员和现有新闻从业人员改进工作的重要措施。这只是新闻从业者非常具体的要求,也是一个根本要求。全国政协委员、人民日报社原副总编辑江绍高说:“走、转、改”让新闻媒体可以看到老百姓更实际的生活状态和要求,这也符合新闻的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要求。实际工作中,记者难免会只关注到微观的东西,微观的现象应该在大的宏观背景下思考。除了社会上深恶痛绝的问题,还有城市环境、地方陋习等也应该成为新闻媒体“走、转、改”关注的问题。
本栏编辑:殷红
带着感情、带着真诚、带着责任,沉下身去接“地气”、脚踏实地转作风、情真意切改文风,是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意见和要义。近年来,襄阳日报社通过业务培训和制度强化,将记者“赶”下基层,先后开展了“党报热线进社区”、记者“走边界,进百村”、“记者体验春运”、“记者走近普通劳动者”等系列采访活动。记者、编辑一批批地深入到田间地头,深入到车间班组,采写基层群众最鲜活的故事,使用群众最生动的语言,报道基层群众火热的生活。在走基层、服务群众中,锤炼作风、改进文风,新闻报道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党报的公信力和权威性进一步增强。
真心深入 沉下身去接“地气”
进社区、访民生,与居民手牵手互动。社区是城市的细胞,是新闻的富矿。从2009年开始,襄阳日报社开展了“党报热线进社区”采访活动,每次围绕一个主题,走进一个社区,开展服务活动。记者深入社区,在居民家嘘寒问暖,了解居民的所思、所盼,帮助他们解决急事、难事;同社区、部门互动,关注社区建设,开展扶危助困、普法宣传、政策解读、环境保护等活动;为社区居民赠图书、修电器、写春联、送年货,帮困难家庭和空巢老人解决实际困难。正是靠党报媒体的牵线搭桥,社区和居民中一些期盼解决的问题得到了相关部门的积极响应。
下农村、入农户,与农民心贴心交流。关注“三农”是中央对新闻媒体提出的重要要求。近年来,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逐步改善、新时期农民的新要求,都需要记者去深入、媒体去报道。2010年底,襄阳日报社启动了记者“走边界,进百村”大型采访活动,组成采访小分队,由熟悉农村工作的业务领导带队,分批次先后深入偏远边界村采访,记者们走田埂、进农户、拉家常,自费吃住在农家,和农民心贴心的交流。活动推出后,先后有40多名记者下到90多个口子镇和边界村采访。许多农民拉着记者的手说:“能见到记者太高兴了,希望你们多到农村来,多反映我们农村的新变化,多听听我们农民的心里话。”
进车站、入现场,与群众情换情体验。深入基层,不仅要同群众真心交流,还要用记者的真情打动群众。从2011年1月19日春运第一天开始,襄阳日报社就选派10多名年轻记者,开展“体验春运”采访活动。记者走近乘客,走近春运工作者,体验着乘客的辛苦,感受着铁路部门的努力。同时,转换角色,深入一线,当一天值班站长、当一天验票员、当一天上水工等,与铁路职工同吃、同住、同工作,体验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思想,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用文字和镜头真实地再现他们的平凡和伟大,用真情写出了90多篇感人的报道,抓拍了70多幅鲜活的图片,并陆续在“记者体验春运”专栏中推出。为报道好默默奉献的“春节坚守岗位的人们”,从除夕到初一,本报的7名记者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共采写近50篇相关报道,涉及春节期间不休息的多个行业、多个岗位。
真情交流 脚踏实地转作风
走基层系列采访活动,锤炼了新闻工作者不怕吃苦、艰苦奋斗的作风。在深入基层采访中,不少是年轻女记者,她们的身体相对较弱,但不论是天寒地冻,还是盛夏酷暑,她们都冲在前面,不让须眉。由于连日在外奔波,不少记者发烧了、病倒了,可她们没有因此叫苦叫累。春节采访坚守岗位的一线职工,“一碗方便面就是记者们的年夜饭”。由于多日在一线服务部门采访,许多记者和一线职工成了朋友,一线职工服务群众的故事感动了记者,记者吃苦耐劳的采访作风也同样感动着他们。但当问起这些走基层的记者累不累时,他们说:“苦点累点我们不怕,相比基层普通劳动者我们受这点苦根本算不了什么。”
走基层系列采访活动,锤炼了新闻工作者爱岗敬业、求真务实的作风。“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扎根群众,深入生活”是对参加“走边界,进百村”采访活动记者的要求。一些带队的资深老记者克服年龄大、身体不好的困难,总是用语言教诲、用行动感染了年轻记者。在山区采访,几位女记者去时都是穿的高跟鞋,看到弯弯曲曲的山路她们傻了眼,蹒跚走在泥泞的山路上她们掉了泪。现实使她们懂得了下基层采访的穿戴也是学问。为了方便在食用菌种植基地里采访,她们索性脱了鞋光着脚丫钻到种植大棚内,采访香菇种植大户,虚心地向种植户请教,生怕弄错或漏掉了一些细节。
走基层系列采访活动,锤炼了新闻工作者眼睛向下、服务群众的作风。深入基层,转变作风,领导带头访农家。2011年4月2日,襄阳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杜道中等报社领导,带领报社15名记者,冒雨到襄州区黄集镇长王村采访。在农户家,杜道中社长仔细看、专心听、认真记,并不时向农民提问或向农民宣传解释相关政策,他的诚恳和细致打动着农户和随行的记者。在襄阳日报社,不论是文字记者还是摄影记者,他们都用主要精力,把笔端、把镜头瞄准基层、瞄准广大老百姓。在基层采访,编辑记者们不仅穿小巷、走田埂、吃百家饭,而且还帮采访对象劈柴、抗旱、扫地等。通过一系列的走基层采访活动,许多记者认识到,这是对他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一次洗礼,他们觉得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既神圣又充满着挑战。
真正转变 情真意切改文风
让群众当主角,反映基层群众真实的故事。在深入基层采访中,襄阳日报社编辑记者走进田间地头、军营哨所、服务窗口,了解基层情况,了解群众生活,用现场新闻、一线新闻,让群众当主角、上版面、进镜头。《“80后”抡起打铁锤》、《停不下来的值班站长》、《火眼金睛的安检员》、《宜万铁路铁汉子》、《养兔小伙开微博》、《大学生村官的“苗木经”》、《供水巡线工:为“生命管线”把脉》等,一篇篇反映基层群众鲜活的故事和普通人物的真实感受跃然纸上。这些新闻作品,情感真挚,内容扎实,可读性强,一时间,许多读者来信来电,纷纷称赞《襄阳日报》推出的报道很吸引人、很感动人,有些报道甚至让他们流下了眼泪。
拜群众为老师,学习基层群众生动的语言。记者在与基层群众拉家常、“掏心窝”中深切体会到,群众的语言最生动活泼,最富有生气,许多编辑记者把群众的语言运用到新闻报道中,发现新闻报道不是“变土”了,而是“拔高”了、增色了。在《张建军:巧种山药走上富路》一文中,谈到“种植山药效益虽然不错,但却需要付出很多”时,记者直接用了本地老百姓的通俗语言“种山药比照顾娃子还要费心”,读来亲近、生动、实在。还有《混凝土泵工,高温下舞动“象鼻子”》、《自动化养殖催生“金蛋蛋”》等,就是记者学习群众语言、运用群众语言,进而形成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稿件的最好范例。
严格把关,吹起“短、新、实”的清新文风。襄阳日报社对记者下基层采访,不仅安排资深记者、领导牵头带队,而且对采写稿件的字数和内容还有严格要求,力求稿件清新、实在,不赘、不沉、不漂。深入农民家中,吃着丰盛的农家饭、与农民手牵手的交流,使长期身居城市的年轻记者感受到了当代农民家庭生活的巨大变化,感受到农民精神面貌的巨大改观,他们感同身受、言之有物,所以《难忘农家腊酒香》、《热闹的农家婚礼》等鲜活的现场短新闻从这些年轻记者“笔下”流淌出来。按读者反馈的话说,《襄阳日报》推出的“走基层”稿件,如《建桥工人,汗水洒落化飞虹》、《市政女工,烈日下的铿锵玫瑰》、《80后“鞋博士”李智彦》等,稿件篇幅虽然不长,但内容充实、清新明快、有血有肉。
源头有活鱼,基层天地阔。新闻工作的根在基层,本在实践。近年来,通过制度强化、固定版面,襄阳日报社形成了“要我下基层”向“我要下基层”的转变,“深入基层、转变作风、改变文风”成为常态。同时,编辑记者也从下基层中尝到了“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