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课本剧表演提高英语口语教学的有效性

2012-08-15江苏省南京市南师附中新城初中董鸿玲

中学生英语 2012年35期
关键词:课本剧英语口语口语

江苏省南京市南师附中新城初中 董鸿玲

一、问题的提出

《英语课程标准》提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初中阶段应能够就日常生活的各种话题与他人交换信息,并陈述自己的意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成为英语教学的重点。然而,现实中中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却不尽如人意,“无话可说”和“有话不敢说、不会说”的状况依然存在,离课程标准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在实际教学中,加大背诵内容、提高背诵强度是大多数教师提高学生英语口语的“法宝”,很多教师想当然的认为只要学生能够熟练背诵课文,就一定能够恰当使用,灵活输出。但事实并非如此,一方面,长期的单调枯燥的背诵任务使学生苦不堪言、怨声载道;另一方面,这种“快餐式”的学习方式由于缺少后续的实践和运用,也不能对学生的口语提高产生着实有效的影响和帮助。“老师,你能换一种方式吗?”,这是发自学生内心的肺腑之言,也成为新课改背景之下英语口语有效教学对教师的呼唤。那么,如何变学生的苦学、怨学为乐学、爱学,并且帮助学生在自然轻松的学习环境中有效提高英语口语呢?

二、课本剧表演的实践与研究

教材是学生接触最密切的学习资料,从教材中汲取口语素材既能保证学生有充分的语言知识储备,又能提供一定的背景知识。笔者决定利用课本剧表演做一些尝试,但遗憾的是,现行译林版《牛津初中英语》(Fun with English)能够提供学生表演的漫画故事过于短小,很难激活学生的思维,因此学生在漫画表演过程中的语言输出量很少,口语表达训练得不到数量上的保证;此外,这套教材(共六册)提供的规范的精彩的课本剧更是鲜见(例如7B,Unit 3,Reading,A lucky escape)。

然而,再次研读教材后我发现,尽管教材提供的课本剧素材有限,但是教材里许多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完全可以改编为一篇篇精彩纷呈的课本剧,在“复习课文”这一教学环节中绚丽呈现。可是,“读来新鲜”的课文内容并不一定能保证学生“说来顺口”。教师要活用教材,必须要根据学生年龄、生活环境、知识面等实际情况进行调节,选择最适合学生发挥的课文,保证学生有话可说,有戏可演。为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以下的尝试。

2.1 熟读课文,为有效提高口语提供基础保障

在开展角色表演活动前,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一定量的语言输入,并帮助其消化、理解新授语言知识,让已学知识在表演中得以重现,新学知识在运用中得以巩固,从而达到复习、巩固和运用所学语言知识的目的(吴海鹰,2007)。笔者在组织课本剧表演活动前,先让学生认真听读课文若干遍,因为只有经过大量的听音、跟读、模仿和背诵,学生才能做到发音准确,语调流畅、地道、自然,读句连贯,并增强语感,而且,朗读可以帮助学生加强对课文的理解,可以帮助学生顺利改编课本剧,设置场景、动作和相应台词。

2.2 重视评价,为有效提高口语提供激励机制

评价是课本剧表演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评价表的制定应该得到了全体学生的共同认可,这样才可以体现评价的信度和效度。表演者声音是否响亮,表演者的语音语调情况,语言的流利性、准确度和输出量都作为小组间评比的重要评价参数。由于脱稿表演可以让表演显得更加真实、自然,可以增强学生在具体语境中使用具体语言的意识和能力,在评价表里,笔者特地加大了脱稿表演的分值。评价主要采取小组互评,教师总评的方式。通过评价,学生在课本剧的表演中不断体会成功与进步,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调整学习策略,从而提高语言运用能力。评价激励机制的实施也可以让暂时没有表演任务的学生关注和学习他人的语言表达,处于积极思维的学习状态;也促使学生主动乐于完成背诵任务,使背诵任务变得不再那么面目可憎。

2.3 鼓励创新,为口语提高提供更多平台

在课本剧的表演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课文教材的基础上适当添减,大胆创新。通过这一做法,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言的运用和驾驭能力,为学生的口语提高提供更多平台。课本剧的创新主要包括剧本的语言创新和学生的表演创新,而其中语言的创新是提升课本剧质量的重要保障。因此,教师需要帮助每组学生把关剧本创作,确保故事情节的创新性和语言输出的准确性。此外,剧本的精巧预设也会促进妙趣横生的语言生成。

新课标明确指出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Krashen(1981,转引自Ellis,1999)的情感过滤假说(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则认为,学生的情感状态(动机、自信心、焦虑等)直接影响语言学习效果,学生焦虑程度适中,动机强,自信心强时最容易习得语言,因此,在口语教学中,应多采取双人活动(pair work)和小组活动(group work)等形式指导学生进行模仿、角色表演等活动,创建一种开放的、和谐的和积极互动的语言活动氛围,努力产生浸润性的效果,即让学生愉快地融合在英语的环境之中,自然地、不知不觉的汲取和操练,增强语感,习得语言。课本剧表演恰恰可以提供给学生一个宽松愉悦的氛围,它可以提供给学生更多的语言使用、生成的时间和空间。因此,恰当地引入这一学习模式能带动英语课堂教学,有效促进口语教学。

三、结束语

初中生敢于展现自己,乐于接受新鲜知识,对课本剧表演普遍有很高的兴趣。实践中发现,每次课本剧表演,学生总是热情高涨,总是对下一次的表演充满期待,连平时性格内向、不善发言的学生,都急切盼望登台表现自己。虽然课本剧的表演占用了一定的课堂时间,但学生在直接参与与亲身体验中将课文内化,口语表达水平也实实在在地提高了。

[1]吴海鹰.角色扮演教学活动中的问题与对策[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7(8):19-22.

猜你喜欢

课本剧英语口语口语
PEP《英语》六(下)课本剧Freer and happier
中职语文课堂课本剧运用现状的调查
中职语文课堂课本剧运用现状的调查
酒中的口语诗
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反思与创新
高中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提高口语Level 让你语出惊人
口语对对碰
如何加强及应用英语口语教学
语文课本剧课程的开发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