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市党报时政报道改革难点析疑

2012-08-15欧阳朔

中国地市报人 2012年8期
关键词:办报人民性时政

□ 欧阳朔

(郴州日报社,湖南 郴州 423000)

时政新闻是党报报道的重要内容,也是新闻业务中报道的难点。时政新闻,又叫时政报道,目前没有公认的定义,一般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上的时政新闻,即甘惜分教授所谓“政治报道”,是指“对国家、政党和公民的政治思想、政治会议、政治事件、政治外交及日常政治生活等方面的报道”⑴;广义上的时政新闻,“意即时事加政治”新闻⑵,除了“关于国家政治生活中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⑶之外,还包括法律、社会、民生等重大时事新闻,如《人民日报》政治新闻版⑷。

从地市党报的新闻实践来看,时政新闻采用的是广义概念,是指对重要时事和新近发生的政治事件的报道,其核心内容为具有重大影响的会议和领导活动的新闻报道。按形式与内容划分,时政新闻主要有会议和领导考察调研、慰问、接见外来嘉宾、率团出访等。这个概念还可以细分,譬如会议新闻报道,按其重要性可以划分为重要会议和一般性会议;按会议主办单位可以划分为五大家会议等,以此类推。

时政报道是党报的“心脏”和“灵魂”,⑸是党报的核心资源和核心竞争力所在,“它鲜明地体现着党报的权威性、公信力。”⑹时政报道改革难度大、要求高、敏感性强,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地市党报来说,尤其如此。以地处湘粤赣“红三角”地区的《郴州日报》为例,2003年中央办公厅、中宣部、湖南省委相继出台关于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的意见和实施办法后,近9年来,该报曾多次进行时政新闻报道改革,每次改革都有进展,但是,每次进展都不是很大。究其原因,无非内外两大因素,其内在因素主要是办报理念与人的问题。

办报理念要更新

追根溯源,地市党报在办报理念上存在明显的滞后现象,主要表现在人们对党性与人民性、新闻报道与新闻宣传这两组概念认识模糊,纠缠不清。媒体自身对此也认识不足。

党报,无论哪一个级别,第一属性是新闻性,第二属性才是政治性。党报既是“新闻纸”,也是“宣传纸”,如果仅为“宣传纸”,那它就无法“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⑺党报的政治性,一分为二,即党性与人民性。这是同一个层面的两个概念,内涵有质的区别,外延不同,且无相交。党性与人民性并存,是党报的巨大优点,是党报成就其权威性、公信力、影响力的基础。“党报党性的加强,是通过加强人民性来实现的”⑻。换句话说,党报在多大的程度上贯彻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党性就达到了多高的水平。

新闻工作者“需要坚强的党性人民性,也需要才气灵气。”⑼但是,地市党报记者在新闻实践中,对党性与人民性的理解存在模糊认识。这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片面强调党报的党性原则,忽视人民性原则,致使党报的办报宗旨发生偏移;二是庸俗地理解党性原则,把代表全体人民利益的党组织等同于党内负责人,把对党组织负责等同于对党内个人负责,致使时政新闻报道在指导思想上发生偏差;三是错误地认为加强党性就是绝对服从上级领导,唯上是从,让领导满意高于一切,忘记了加强党性的实现途径是改善人民性。这三个方面也是三个环节,一错再错,一退再退,结果瓦解了党性与人民性的高度统一,片面地坚持党性原则就走到了人民性的对立面。

在地市党报的时政新闻报道中,上述模糊认识有两大集中表现:一是在会议新闻报道中,地市党报习惯于把领导是否出席作为报道与否和报道规格的首要标准或唯一标准,至于会议的重要程度及其新闻价值衡量标准,退居其次,甚至置之不理。在地市党报中,最常见的现象是,书记永远占据头版头条,市长只能屈居头版二条,即使书记没有报道,市长的报道也不能上头版头条,否则,就属于编辑工作犯了“政治性错误”;二是在领导活动新闻报道中,完全依照职务排序安排报纸版面。地市党报最常见的现象是,二版要闻安排稿件时,像梁山好汉一样排座次表。如此潜规则,虽然摆平了上级之间的矛盾,却又助长了个别人的攀比心理,新闻价值和新闻规律则成了摆设。如此“铁律”,使时政报道从形式到内容,从版面到文章,从篇幅到文风,显得生硬乏味,面目可憎,读者望而生畏,党报的党性与人民性同时被大打折扣。

对党性原则的片面理解,还影响了人们对新闻报道与新闻宣传的认识。新闻报道是传播学对信息传播行为的描述,追求时效性、真实性、客观性,在表现手法上力求“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⑽;新闻宣传,词义有两种理解:一是偏正词组,即“新闻的宣传”,是指以新闻为手段所进行的宣传,重在宣传;二是并列词组,即“新闻”与“宣传”,各有规律,各有所指,内涵与外延不同。但是,在党报时政报道中,二者密不可分,互相渗透,互相依仗,这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特征之一。无论偏正关系,还是并列关系,“新闻宣传”与“新闻报道”都有着质的区别,不可混淆。

在时政新闻报道中,有些人混淆了“新闻宣传”与“新闻报道”的本质区别,他们把“新闻纸”当成“宣传纸”看待,动辄干涉地市党报的办报自主权。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有关部门经常以维护当地政府形象为由,肆意封锁消息,或者动辄以通稿形式,弱化处理人民迫切需要了解的重大突发性事件,譬如,矿难、交通事故、重大刑事案等。结果,当地最大的时政新闻,要么被卡死,要么被外地媒体先报,要么被刻意弱化,造成“灯下黑”现象,其实际效果经常事与愿违,读者对此多有不满,经常在百度吧大发牢骚;二是有关部门以政治宣传需要为由,违背新闻规律,在时政新闻报道中,以行政命令方式,强行发布大量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都很勉强的边缘新闻,譬如某些公告、公报、例行工作材料、普通调研考察、礼仪性质的庆典活动等,导致时政报道品质下降。地市党报常常面临着这样的窘境:想报道的,不能报道;不想报道的,又必须报道,党报的权威性、可读性、影响力大打折扣。读者的知情权和利益诉求也得不到有效保障。

办报水平需提高

时政新闻报道是地市党报的核心资源、核心产品、核心竞争力,但是,改革难、创新难,由来已久,且有目共睹。与其高难度、高质量、高要求相比,地市党报人才匮乏、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比较突出。这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不敢。地市党报少数时政记者存在比较严重的低俗、庸俗、媚俗现象,欠缺应有的正气、骨气、大气。表现在时政新闻报道中,一线采编部门经常以“新闻有自由,宣传有纪律”为借口,屈服于外部压力,习惯性地放弃新闻价值衡量标准,放弃职业操守,放弃党报的战斗性,唯上是从,以职位高低论篇幅长短,论版面大小,论位置高低。与其说这是办报环境恶劣,毋宁说自己腰杆子不硬。

不能。时政新闻一般来说,信息量庞大,采访时间短促,采访空间狭小,发稿要求急切,截稿时间紧迫。采访中如何攫取重要信息和新闻亮点,写作中如何准确、鲜明、生动地表述新闻要点,版面上如何凸显新闻重点,对采编人员提出了更高更快的要求。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地市党报本来就人才匮乏,如此高级记者更是稀缺,亦属情理之中。

不愿。人人都知道,时政新闻报道也应分清轻重缓急,借助新闻策划,有步骤、有计划、有目的,把重大新闻、重大典型、重要经验做大做强,做深做透。这需要采编联动,上下沟通,内外协调,有时甚至需要调动全社的人力、财力、物力,才能达成目的。但是,地市党报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怕麻烦,加上创新能力不足,明知要做可做,也懒得去搞新闻策划,唯恐费力不讨好。

回顾我国党报历史上的三大改版(包括1942年《解放日报》改版、1947年《新华日报》改版、1956年《人民日报》改版),就会发现,每次改版,都是在强调“加强党性的同时,加强人民性,”⑾侧重点在加强人民性,通过加强人民性达到加强党性的目的。这充分说明,人民的愿望、需求、呼吁,是时政新闻必须进行改革的根本原因。换句话说,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时政新闻的需要是改革时政新闻报道的强大动力。

注释:

⑴、⑸甘惜分.新闻学大辞典.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

⑵ 段功伟.经略蓝海:一个时政记者的职业行思.南方日报出版社,2010.04

⑶金梦玉.专业新闻报道教程.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01

⑷ 、⑹胡果.打造党报政治报道的亮点、看点和卖点——从《人民日报》政治新闻版的实践谈起,2011.06.01;人民网

⑺、⑻、⑾胡绩伟.新闻工作论说集.工人出版社;1989.2

⑼张研农.《人民日报》的历史担当与创新追求.2012.04.26;人民网

⑽毛泽东.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新华出版社,1983.12

猜你喜欢

办报人民性时政
试论人民性是中国共产党的本质属性
“政治家办报”概念的百年演化与话语创新
把牢信访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
时政要闻
“分众化、配餐式”办报:萧山日报转型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时政资讯
时政
时政
从新闻作风谈政治家办报新闻理念
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科学内涵与原则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