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机房非线性编辑系统设计与安装
2012-08-15文丨杨玉茹
文丨杨玉茹
各个非线性编辑站点共同构成了非线性编辑的网络系统,因此,单机性成为了非编网络运行的基础,对于单机非编系统来说,其选购能够确定网络构建的最基本形态。当下从硬件构成上来看,大部分电台的非编系统包括两种:基于实时板卡和基于CPU+GPU的非编系统,前者的编码方式大多是M-JPEG或者MPEG-2全I帧,其长处主要包括:它是通过非线性板卡来实现对视频的编解码和特技处理以及画面的合成和进行输入输出,具有非常优越的特技实时性,同时,它依赖计算机硬件的程度较低;同样,它也有很明显的缺点,首先是硬件的价格十分昂贵,因此维护起来也会造成很高的成本,另外,由于硬件板卡的固化作用,它的实时性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从而导致特技功能不全面,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电机节目的创作。时代的进步也推动着计算机硬件技术的发展,基于CPU+GPU的非编系统慢慢成为了市场的主导者,相比于实时板卡,它不再受到非线性板卡专用硬件的限制,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出GPU性能,由于非线性板卡不需要视音频板卡,成本上大大缩小了。它存在的缺陷主要包括:非常依赖于计算机的性能,由于非编的实时性能决定于硬件的功能,使得现有的实时功能存在相应的缺陷,但是,64bit CPU在不断的推广和普及,PCI XPRESS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这种方式的非编系统将会在性能上逐渐完善。在选择的时候要多方论证和测试,并结合用途和使用人员的配备情况进行选择。
1 广电机房非线性编辑系统设计
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非线性编辑系统正朝着网络化加深普及的新局面发展,传统的单机方式正在慢慢被网络化编辑方式所代替,网络化的编辑方式已经逐渐成为了电视节目制作中的主流方式,不可否认的是,电视台部分或者是全部实现非编系统的网络化已经是必然趋势。目前,已经有一些中小电视台开始使用非编系统设备,所以,需要更加全面的进行非线性编辑网络的架构和选择,在实际操作中,要考虑到该电视台原有的设备,同时结合整个电视台数字化发展的方向。另外,对于非编系统设备的购置时间以及使用的人员也是不相同的,这就导致了电视台里非编系统不一致的软硬件。所以,对于“混合部队”的组编合,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方式,最终实现资源的共享。
对于非线性制作岛,采用digisuite等的有卡工作站,这样就能够充分利用双路采集来对粗编工作站进行架设,网络工作组由以太网构成,在粗编工作站进行无卡编辑时利用的是低码流素材,下一步就是利用有卡站进行相应的精编和合成。这种方法虽然只需较小的硬件成本—— 一台计算机作为粗编站,但是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只能做简单的编辑,只可以应用于简单的新闻编辑。对于混合部队,可构建SAN来实现网络编辑,如图1用Rorke Data 的2GB MaxArray ImageSAN SCSI磁盘和非线性设备构建了一个基于SAN和LAN的非线性编辑网络,FC网络保证了网络带宽。
Image SAN具有淡化MDC概念的特点,它能够在本地计算机上,为用户直接产生一个磁盘卷,MASTER SERVER可以采用任何一个工作站实现,同时,当它出现故障时,Slave SERVER可以实现自动的切换,另外,它也能够在多系统平台上混合使用,非常实用于“混合部队”。在实际的应用中,根据不同的视频编码将磁盘划分为不同的区域,这样能够方便不同的非编系统,提高制作的效率。该种非编网络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非线性设备的网络共享,同时,将不同编码方式的素材进行转码互换也实现了素材的共享。在一些电台中,设备的型号非常复杂但制作人员情况又比较简单,就非常适合采用这种经济型的非线性网络。
2 广电机房非线性编辑系统安装
对于视频网络的搭建,为了充分保证视频数据的正常传输,必须有较大的网络带宽以及磁盘速度,所以,需要慎重选择磁盘阵列,在选择上要根据实际的数据流量,选择合适的磁盘阵列组合方式以及RAID形式,当下,SCSI阵列被大多数AV磁盘阵列采用,它能够充分保证速度,其总线带宽高达320MB/ S,另一方面,它的造价和维护费用都很高,近年来,硬件的传输串行技术不断发展,在视频领域,SATA的磁盘阵列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改磁盘阵列能够达到很高的传输速率,但相对于SCSI来说,在造价和维护费方面得到了大大的改善。进行网络形态选择时,由于FC和以太网结合的双网结构能够达到2GB的带宽而受到人们的青睐。千兆以太网技术在不断的走向成熟,选择这种网络对于一些采用DV25等格式同时站点较少的电视制作模式也是很不错的。在实际选择上,我们应该根据自身的需要,在对非编系统工作站的数量以及视频格式有相当的了解,清楚流量需求的前提下进行网络形式的选择。
为了充分提高电视新闻生产的工作效率,就必须对非编网络的构成和管理性能具有正确的认知,要清楚构成和管理不是简单的同一视频共享,当前,很多的设备供应商都没有根据电视节目的生产流程进行非编网络的架构,这样就会在很多方面存在安全隐患,比如:稳定性和可操作性。优异的非编网络管理功能,不仅能够对电视节目的生产流程进行有效优化,还能够从各个环节上全面的进行网络化,主要体现在:流程监督、设备监督、栏目管理、人员管理、空间管理、日志管理等等,实现电视节目流水线式的生产。
电视事业的不断发展使得非编网络的拓展成为突出问题,对非编网络进行拓展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首先是进行非编网络本身的拓展,不断增多的节目量造成更多的非线性站点,在网络带宽以及磁盘上将这些因素进行综合,留有相应的裕量,留有相应的空间供升级改造;其次,进行非编网络的选择,需要对整个电视台的网络化进程进行权衡,非编网络必须能实现和新闻文稿系统、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硬盘播出系统等各个系统的无缝链接,以形成一个多个系统各司其职,但又紧密配合的网络环境。
3 结语
构建合适的非线性制作网络,以适应电视节目的生产流程,我们不仅要从实际应用角度来考虑,还应该着眼未来,从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考虑。将非编系统进行网络化建构,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制作质量,防止在复制过程中信号的衰减,而且更加明确和精准了电视节目的生产流程,这主要是因为进行网络化以后,实现了整体资源的共享,网络管理等功能也得到了很好的完善。
[1] 冯智敏. 数字非线性编辑技术与应用[M]. 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23-34 .
[2] 詹学军,杨杰, 高宝宝. 影视非线性编辑[M]. 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45-56.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左后旗广播电视局,内蒙古通辽 02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