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河南省党政机关推广普通话工作浅议

2012-08-15韩华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党政机关用语语言文字

韩华

(中共河南省委党校科技文化教研部,河南郑州450002)

新时期河南省党政机关推广普通话工作浅议

韩华

(中共河南省委党校科技文化教研部,河南郑州450002)

新时期河南省党政机关推广普通话的工作较之以前有很大的进展,在工作中能用普通话进行交际的公务员大大增加,但公务员推广普通话的意识及使用普通话的水平等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因此,应加强党政机关的普通话培训测试工作,实行公务员持普通话合格证上岗制度,建立推广普通话考核机制、激励机制,使其在推动新时期语言文字规范化的进程中起到表率作用。

河南省党政机关;普通话;推广普通话工作

我国《宪法》等法律明确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特别是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颁布实施,对推广普通话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推广普通话已成为新时期我国语言文字工作的首要任务。党政机关代表着党和国家的形象,无论在执行法律政策,还是倡导社会风气方面都应起模范带头作用,在推广普通话工作中也应率先垂范。

一、当前河南省党政机关推广普通话工作的现状

河南省委省政府对推广普通话工作非常重视。特别是自1998年起每年9月的第三周被国务院定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以来,省委省政府每年都围绕活动的主题精心组织宣传活动,在全省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按照人事部、教育部、国家语委《关于开展国家公务员普通话培训的通知》精神,2005年省人事厅、教育厅、省语委及时对全省公务员的普通话培训及测试工作进行了安排,加大了党政机关推广普通话工作的力度。从整体上看,河南省党政机关推广普通话的工作较之以前有很大的进展。近年来,我省在工作中能用普通话进行交际的公务员大大增加,在工作中,特别是在公共场合或正式场合,大多数公务员都能自觉主动地讲普通话。例如,2012年2月,河南省电视台推出《建设中原经济区走好“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路“十八谈”映象版》大型访谈节目,在《“十八谈”映象版·郑州篇》中,市委书记、市长通过电视这个平台把他们的执政理念讲述给市民,他们以标准的普通话介绍郑州精神、郑州速度,郑州机制、郑州模式,就如何创新郑州模式、郑州机制,表达了市委市政府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发挥龙头带动作用的决心、信心。在《“十八谈”映象版·洛阳篇》中,走进演播室的洛阳市委书记、市长,也是用普通话就古都洛阳如何立足于实、如何树起河洛文化传承弘扬的品牌,如何树起老工业基地振兴转型的品牌等问题进行探讨,使“务实洛阳”的形象深入人心。《“十八谈”映象版·开封篇》中,市委书记、市长用普通话侃侃而谈古城开封将如何诠释“开”的内涵、续写“开”的篇章,大谈如何使一个宋韵彰显、开放大气的特色开封在中原大地上展现风采。我省县级领导干部在工作中讲普通话的也不在少数。这些领导干部在贯彻执行国家的语言文字法方面不但为我们做出了榜样,而且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影响带动身边的工作人员坚持以普通话为工作用语。

二、河南省党政机关推广普通话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一些公务员的推广普通话意识不高。相当一部分公务员对我国推广普通话工作的必要性、重要性认识不足,头脑中没有国家语言文字法的概念,缺乏讲普通话的意识。有的公务员认为以普通话为工作用语只是一种建议性的意见,不是施政要求;有的认为在方言优势明显的基层工作,所接触的对象讲方言的较多,且讲方言又形不成交际障碍,没有必要讲普通话;有的公务员有方言情结,认为讲普通话有脱离群众,打官腔之嫌;有的公务员认为自己的普通话不标准,不好意思在大庭广众之下说普通话。目前,我省公务员特别是县级公务员在工作中以方言为工作用语的现象比较普遍,方言土语时常出现在会议、庆典、外事、电视讲话等重要场合,有些人甚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用方言,这不仅直接影响了党政机关在公众中的形象,而且对推广普通话工作也造成的一定的负面影响。提高公务员依法用语的意识,自觉以普通话为工作用语,是我省党政机关推广普通话工作中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2.一些公务员的普通话水平较低。国家语言文字法要求,凡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岗位,其工作人员应当具备说普通话的能力。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和影视话剧演员、教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普通话水平,应当分别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有关调查显示,公务员在工作中能流利准确地使用普通话的比例较低,相当多的公务员会讲普通话,但水平参差不齐。能讲非常标准普通话的较少,一点也不会讲的也较少,而讲带有明显地方口音普通话的较多。鉴于此,公务员普通话水平的提高应成为党政机关推广普通话工作的重点。

三、对新时期河南省党政机关推广普通话工作的建议

1.加强党政机关的普通话培训测试工作。《关于开展国家公务员普通话培训的通知》要求“对方言区或使用方言以及普通话不熟练的公务员,要在认真研究的情况下,实施针对性培训,要结合公务员的业务实际,制定普通话培训的长期规划、达到的标准以及测试的办法,对普通话培训,可以先试点,然后再以点带面,逐步推广”。各地、各部门要从实际出发,坚持分层次、逐步扩展的原则,在党政机关开展普通话培训工作。对那些普通话不标准或不习惯讲普通话的公务员,在培训中应针对各地方言与普通话在语音、词汇等方面的差异,研究普通话与方言的对应规律,找出方言区公务员学习普通话的难点,帮助他们纠正语音缺陷,进行有针对性地强化训练,提高他们的普通话水平。在培训的基础上要进行普通话水平的测试,以测促训,发挥测试的导向和激励作用。要用测试来推动党政机关的普通话推广和普及工作,促使公务员的普通话达到国家要求的三级甲等以上水平,同时逐步实行公务员持普通话合格证上岗制度,使党政机关的推广普通话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2.建立推广普通话工作的考核激励机制。针对党政机关推广普通话工作,要建立有效的考核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大行政管理的力度。这是大力提高公务员普通话水平,营造社会良好语言环境的有效途径,也是党政机关推广普通话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的必要措施和根本保证。根据国家语言文字法中“凡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岗位,其工作人员应当具备说普通话的能力”的规定,应将普通话作为考核、录用公务员的内容之一,国家机关在新录用工作人员时应考核其普通话是否达到相应的标准;年终考核与评优时亦应增加能否以普通话为工作用语的内容;把普通话达标率列入创建精神文明单位的条件之一;把推广普通话工作与单位、个人的利益挂钩,促使公务员在工作中熟练运用普通话,树立党政机关的良好形象。

3.处理好普通话与方言的关系。推广普通话要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主体化与多样性的辩证统一。作为一个多民族、多方言的国家,要建设和谐社会,要实现语言和谐,就要处理好普通话与方言的关系。推广普通话和使用方言并不矛盾,大力推广普通话不是要消灭方言,而是在会说方言的基础上,还要会讲民族共同语。方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区域文化的核心和地域文化独特的标志和代表,它在沟通地域间民众的交际和乡情方面有着普通话难以取代的特殊作用,它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唤起浓浓的乡情及内心根的情结,使人产生一种归属感。国家的语言文字法要求公务员要具备说普通话的能力,并能够在工作中,在正式的、公共交际的场合以普通话作为工作用语,并不是要求公务员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要说普通话。普通话是工作用语,方言是日常生活中的主要用语。普通话和方言各有其适用的范围,分别在不同的场合、空间发挥作用,满足不同层面的需求,这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语言的主体性与多样性的和谐统一。那种不分场合、不考虑条件,无视客观规律地追求语言的一律性,是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

[1]孙积浓.推广普通话的重要窗口[J].语言文字应用,1998,(3).

[2]谢俊英.普通话普及情况调查分析[J].语言文字应用,2011,(3).

[责任编辑 张敬燕]

D67

A

1671-6701(2012)04-0105-02

2012-05-10

韩 华(1953-),女,河南开封人,本科,中共河南省委党校科技文化教研部教授。

猜你喜欢

党政机关用语语言文字
语言文字运用专项练习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变与不变
深度思考之常用逻辑用语
小题精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
小题精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
党政机关网站网页归档模式研究
常用逻辑用语的八个易错点
用上礼貌用语,写“打电话”的故事
电子政务视角下党政机关公文处理的研究
礼貌用语大家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