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马克思幸福观及其当代启示
2012-08-15王俊骏
王俊骏
(中共揭阳市委党校马列教研室,广东揭阳522031)
试论马克思幸福观及其当代启示
王俊骏
(中共揭阳市委党校马列教研室,广东揭阳522031)
科学理解马克思幸福观对于当代人类生活状态和人的正确幸福观培养意义重大:有助于人们从过分注重物质享用向真正的人类幸福复归;有助于人们既要注重经济增长指标,又要注重国民幸福指数,更要注重人民群众的主观感受;有助于人们从价值虚无的后现代冲击回归到对现实的关切。
马克思;幸福观;幸福指数;启示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人理应感到更加幸福。然而,面对现代社会的生存压力,人们普遍感觉日益加重的来自生活、学习、工作等各方面的压力。作为人类的“千年思想家”,马克思对于人类文明的进步显然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随着现代性困境的日益凸显,马克思幸福观对于当代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马克思幸福观的基本内涵
马克思幸福观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它把幸福和物质生活、精神生活、集体主义等结合起来,创造了无产阶级幸福观。马克思幸福观反对那种不重视经济生活和物质利益的片面的精神生活。马克思指出,人的需要及其满足问题是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是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1]。它强调无产阶级也可以追求适当的物质享受,但是物质生活的享受和满足,绝不是幸福的唯一内容,幸福的高楼必须以高尚的精神生活为基石。无产阶级高尚的精神生活是指对崇高的人生价值目标的追求,即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走社会主义道路,解放全人类,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无产阶级只有把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以高尚的精神追求引领无产阶级的幸福观,才能实现共产主义这一远大目标。
二、马克思幸福观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幸福观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内容相当丰富。概括起来,其观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劳动是幸福的源泉。幸福不是既定的存在,而是现实的创造。马克思认为,人是自身幸福的创造者,劳动是幸福的源泉。正如马克思所言:“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2]为什么说劳动是幸福的源泉呢?第一,劳动创造了人,创造了人类社会。人类社会的历史,既是人类不断追求幸福的历史,也是劳动发展的历史。第二,劳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人在劳动中产生,也在劳动中发展。第三,劳动超越了有限生命,使人的生命得以延伸。人不仅通过劳动创造生存、发展、享受的物质条件,而且通过劳动创造更好地实现自我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并能追求到更高层次更深刻的幸福。在马克思看来,在幸福的共产主义社会,“生产劳动给每一个人提供全面发展和表现自己全部的即体力的和脑力的能力的机会,这样,生产劳动就不再是奴役人的手段,而成了解放人的手段,因此,生产劳动就从一种负担变成一种快乐”[3]。劳动创造不但可以满足人们生存发展的需要,而且在劳动创造中人们可以获得全面自由发展的机会,在劳动中能够充分体验到真正的幸福和快乐。
2.幸福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统一。马克思幸福观反对只重视片面精神生活的禁欲主义,重视经济生活和人们正当的物质利益。它强调人们可以享受适当的物质生活,因为一方面物质生活是幸福的基础,是人们得以生存、发展和创造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方面工作;另一方面,物质生活的状况同时也会决定和影响着人们的精神生活。“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4]。但是,物质生活的享受和满足,绝不是幸福的唯一内容,如果一个人只追求物质享受,没有精神追求,即使达到自己的目标,这种幸福感也是不会持久的。如果一个社会只有丰富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很贫乏,那么,这个社会就会因为无法满足人们的社会需求和精神需求而难以维持和巩固。只有那种物质生活日益丰富推动着人类文化、精神生活和道德情操不断健康发展的社会,才是令人神往的。单纯的物质资料本身并不是幸福的真正源泉,马克思认为,物质享受一旦成为目的本身便会使人失去人的面貌,“吃、喝、生殖等等,固然也是真正的人的机能。但是,如果加以抽象,使这些机能脱离人的其他活动领域,并成为最后的和唯一的终极目的,那么它们就是动物的机能”[5]。真正的幸福必须以物质生活为基础,以高尚的精神生活为基石。只有把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以高尚的精神追求引领物质追求,才能实现真正的幸福。
3.幸福是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的统一。马克思幸福观认为,人的存在与发展和社会的存在与发展互为依存,人的幸福丰富着社会幸福。个人幸福的真正实现,不仅依赖于个人对幸福的创造,而且依赖于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建设和发展。历史和实践证明,个人幸福和社会幸福不可分离,社会幸福是个人幸福的基础。社会应当关心和维护每个社会成员的幸福,尽可能地为个人幸福的实现创造有利条件。社会幸福高于个人幸福,人要索取首先要有贡献,要想获得幸福,就要为社会、为他人创造幸福。随着社会发展,分工越来越精细,生产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个人幸福的实现,越来越依赖于社会的进步和共同体的发展。
4.人的需要是追求幸福的永恒动力。马克思指出,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这种新的需要的产生是第一个历史活动。从马克思的观点出发,我们可以看到幸福的源头是需要和满足,如果人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人的现实性和幸福也就无从谈起。马克思把人的幸福和人的需要视为不可分割的。他认为,人的自身的实现,在一定意义上就表现为内在必然性,表现为需要。满足人生存发展的需要是完全正当的,是人不可剥夺的权利,一切压抑人的正当需要的行为都是违背人性的。我们既不能单纯从个人的感官欲望出发,也不能单纯从社会的稳定需要出发,而要从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出发来理解幸福:幸福就是人由生存需要得到适度的满足、发展需要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并不断追求进一步满足所产生的对人生总体上感到满意的愉悦状态,生存、发展需要之满足是幸福最深刻、最根本的客观内容。具体来说,幸福就是人们在创造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实践活动中,由于实现了自己理想和目标而得到的内心的精神上的满足。
三、马克思幸福观的当代启示
科学理解马克思幸福观,对于当代人类生活状态和人的正确幸福观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科学理解马克思幸福观,有助于人们从过分注重物质享用向真正的人类幸福复归。工业革命以来,人类主体性力量的彰显越演越烈,人类创造了比前几个世纪总和还多的物质财富,人类被自身所取得的成绩而大受鼓舞,他们相信,没有人类不能解决的问题,主体性力量的更大程度发挥就能带来更多更好的物质财富。但令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们所创造的物质反而成了他们获得幸福的障碍,甚至成了他们的敌对力量:核战争、温室效应、环境污染等深深地挫伤了人类寻求幸福的终极意义。人类开始反思,人类在实践中创造巨大的物质财富是否是人类所追求的幸福?于是,哲学由认识论转向生存论,人类开始试图从过分追求物质享用向真正的人类幸福复归。在哲学史上,无论是旧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都只是片面地理解人类幸福,要么把幸福看成是纯粹精神领域的获得、要么是肉体的直观感受,而都没有从人类的生存环境、从人的实践中创造和感受幸福。因此,透过马克思幸福观所解释出的人类幸福既包含着理性又包含着人的情感和意志;既是精神的又是一种物质的生命力量;既是认识的又蕴含着人的价值指向;既服从必然又超越必然而达到人类自身发展的和谐状态。在当今人类面临全球性危机的境遇下,我们应该从过分追求物质财富的满足复归到这种真正幸福的追求上,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去探求人的本真存在状态。
2.科学理解马克思幸福观,有助于人们既要注重经济增长指标,又要注重国民幸福指数,更要注重人民群众的主观感受。马克思认为,幸福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统一。真正的幸福必须以物质生活为基础,以高尚的精神生活为基石。只有把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以高尚的精神追求引领物质追求,才能实现真正的幸福。因此,必须以经济增长指标的健康增长为基础,创造雄厚的物质条件,保障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水平不断改善,真正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同时,也要注重幸福指数。幸福指数高,人们的幸福感就强;幸福指数低,人们的幸福感就弱。作为社会心理体系一个部分的幸福感,受到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经济因素、社会因素、人口因素、文化因素、心理因素、政治因素等。幸福指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人们的幸福状况,但如果过分追求让人民群众有幸福感,同样容易出现“幸福”政绩工程,获得形式主义的“幸福”,甚至可能会形成不可持续的“幸福”。国民幸福指数作为制定发展规划和社会政策一种重要参考因素,与经济增长指标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经济增长指标是硬指标,幸福指数是软指标,两者在发展规划和社会政策中各具独特的地位与作用。能够关注幸福,说明发展理论与发展实践上升了一个层次,发展的内涵更加丰富了。但决非要在经济增长指标与幸福指数之间做一种非此即彼的选择。更何况,过分强调经济增长指标的增长,并不一定就能增强人们的幸福感。当然,目前把人们的幸福程度完全用幸福指数这一指标体系来量化也存在不完善之处,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可以完全量化的。因此,一方面既要注重经济增长指标,又要注重幸福指数,但不能像过去那样搞经济增长指标崇拜,也不能搞幸福指数崇拜;另一方面更要注重人民群众的主观感受。因为幸福是人们在创造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实践活动中,由于实现了自己理想和目标而得到的内心的精神上的满足,它更多的是一种主观感受。虽然人民群众是否幸福可以通过许多层面展现出来,但归根到底人民群众是否幸福,还是人民群众自己说了算,并不是完全由经济增长指标和幸福指数决定的。
3.科学理解马克思幸福观,有助于人们从价值虚无的后现代冲击回归到对现实的关切。后现代思潮所强调的个人真实的生存是一种对于自我个性存在方式的张扬,人的生存应该是个性的,是与众不同的。于是,后现代思潮认为只有根据自己的感觉去生存才是最独一无二的、幸福的。可是随着感觉的流去看似好像在幸福的生活,其实更像是动物的生存。脱离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的维度,摆脱了自我生存的价值与意义的探求,本能地靠着感觉活着,有的只是重复性的平庸与突然性的癫狂。把对幸福追求归于感觉的肆意妄为或无所作为,使人类的生存丧失了起码的尊严与高贵。幸福的追求绝不是无价值底蕴的,人的行为不可能没有价值规范。人如果把物质的获得看成是获得幸福的唯一条件,必然会使人的心灵空虚,价值的虚无就会使道德沦丧、社会混乱,人完全失去了自我。马克思的哲学变革从一开始就不曾忘记人的现实和现实的人,并且正是在对人的现实和现实的人的批判考察中,他一再以“人是人的最高本质”等命题,来呼唤人自身,寻求人类幸福。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9.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97-198.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76.
[4][5]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87,55.
[责任编辑 陈 静]
A81
A
1671-6701(2012)04-0011-03
2012-06-20
王俊骏(1977-),男,广东揭阳人,硕士,中共揭阳市委党校马列教研室讲师。